王東嶽水平高嗎?

公義律師


先不說水平高低,先說一下評價標準,我們對一個學者的學術水平評價標準是什麼呢?可以肯定的是,起碼絕大多數人,只靠他的身份認證:學歷、職稱。

不知道有沒有人意識到,可能還有一個途徑,那就是他的著作。

我發現一個特點,敢於對他進行評價的,幾乎都是沒有看他的書的,最多看過幾個小視頻,而且幾乎都沒有看懂。這些人表現出來的現象是,先自己閉眼假想一個形象,然後認定這就是那個要批評的人,然後開始肆意胡說一通,然後開心一笑。

看過一次李敖評價韓寒的視頻。採訪者楊瀾問,您看過韓寒的書嗎?答,我明知道那是大便,還會去再嚐嚐嗎?這就是一個知名學者的態度!

對此,我覺得公正一點的評價是:不做評價。因為他們的書都沒有讀過。老話說,文人相輕、藝人相賤。可是,不論怎樣相輕相賤,總需要您說到對方的錯誤之處吧!

看過一個老相聲演員批評郭德綱的太平歌詞,他說,那是唱太平歌詞嗎?純粹是評戲味兒,根本不對。

我覺得,起碼說到了實處。藝術處理各有不同,沒有對錯,只有好壞,我不認可你的處理手法。

這才是評價!

藝人靠表演,文人學者靠什麼?難道不應該是你的論文、著作嗎?演講是著作嗎?可能在今天,大多數人認為,這已經就是了。你自己說的還不是你的論文的最權威解釋嗎?

王東嶽先生自己說過一段話:演講和講課是臨場狀態,如果聽眾全部昏昏欲睡,演講是無法進行的。所以每一個演講者,必須要考慮到聽眾的接受程度,儘量最通俗直白的表述,但這樣一定破壞了他思想的邏輯嚴謹,越是思想深刻越如此。所以他自己讀書,從來不見作者,只是讀書。寫作時不用考慮讀者的接受能力,看不看的懂,作者不用考慮。讀者讀懂了,自然知道作者的邏輯脈絡。

顯然,王東嶽先生沒有估計到,今天中國人已經基本不讀書了。一般大眾不讀書也就罷了,就連有些“學者”也不讀書了,而且可以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地站出來聲明,我不讀你的書,也知道你的學術能力!

東嶽先生自比是“當代老子”,想想還真有道理!

孔老夫子說“朝聞道夕死可以”。孔子肯定是當時最知名學者之一,他沒有讀懂老子。到今天兩千五百年過去了,對老子的解讀爭議不斷,這說明什麼?說明大家仍然沒有讀懂老子,仍然沒有達成共識。其它學者還有一個人做到了嗎?就憑這一點,老子的思想一定是偉大而又深邃異常的!

想要評價王東嶽先生的學術水平如何?去讀他的《物演通論》吧!你完全可以不讀,因為大多數人一定讀不懂,讀懂了也不會改善你的生活,掙不了大錢,買不了好車,住不了大房子,他的思想是最無用的,學懂了也不能用於日常生活!

可如果你不讀書,你最好不要自我幻想一個你自己都不理解的“遞弱代償原理”,然後跳起來胡說八道一番!這只是暴露了你自己的淺薄無知,與偉大的思想並無半點傷害。

我自詡是東嶽先生的流水弟子,雖然也沒有完全讀懂,但總算有一點心得。如果那位高人就“遞弱代償原理”有什麼不同意見,我們可以交流。

我只是希望您邏輯思路基本清晰。老話說,不與夏蟲言冰。您如果連這樣的標準也達不到,恕我無法回答您了。


何處是家鄉


仁人見仁,智者見智。但我認為此人雖不是圈養的,但也不能完全說是非豢養的。中國現代所謂的哲學家大都只能算是哲學史研究家,沒有自己的獨立的人格和獨特的嚴密邏輯體系,太多名實難符。在這個意義上,多些王東嶽,或許並非壞事。但王東嶽本人更像是某些利益機構包裝出來的怪胎,所以“獨立學者”之類只能是噱頭。


客觀說來,王東嶽並沒有學院派的學術素養,這是他為絕大多數學院派鄙視的原因之所在。說實話,他的演講視頻我看過,但看不下去,感覺他的觀點介於神學與狹隘的民族自信之間,更多是種自我體驗,從文化發生學角度進行解構似乎更為合理;這種體驗層次談中西哲學比較和過於抬高諸子百家,似乎已經墜入民科。因此王東嶽水平高低並不重要,關鍵是其幕後的資本運作和無恥炒作,讓人備感噁心。我始終認為,一個思想家,無論老子、王陽明還是康德、黑格爾、尼采,都是寂寞而深邃的。


當然,中國的辯證法和唯物論早有嚴謹體系,分別以道德五千言和孫子十三篇為典型,並不遜於後世的黑格爾的辯證法體系,而且他們與希臘哲人大體同期。中國先秦諸子的思想精華在於事功和三不朽,男兒博取功名富貴,是中華士子推動歷史前進行的源動力,因而商鞅、范雎、李斯、蘇秦張儀、司馬穰苴和孫吳等是值得稱道的。我是從歷史大局來看的,並不拘泥學術觀點本身,過於拘泥學派自身往往一葉障目。


而宋以降,以程朱理理學為主流,使得士子成為帝王的附庸,是儒學喪失陽剛從而墮落為君主專政幫兇和遮羞布的根本原因。自此,中華漢唐之文武兼修、建功立業的士子傳統趨於瓦解,中國社會進入低效重複。總的來看,漢家不敵北方遊牧民族,契丹、女真、蒙古、滿清相繼馬踏中原,千餘年中只是完成了漢文化對少數民族的扶貧或稱民族融合,只是完成了疆域的擴大和鞏固(事實清朝疆域最後又為列強瓜分)——但中華文化的主體漢文化的確沒有質的提升,反而因少數民族專政下的文化禁錮而漸趨崩潰。

說中國古代沒有哲學體系,講中國古典只能叫思想的人很多,我嗤之以鼻。起源於古希臘、具有形式邏輯體系的西方思想,就能叫哲學嗎?我看也不盡然。很多西方哲人的思想,過濾了太多的現實客觀,以一定邏輯起點作推演,形式再華麗,也只能是空中樓閣,只能反映一定時代的社會思潮;反不及先秦諸子的大工若拙、大智若愚。而且,哲學的目的和意義又是什麼呢?把它搞成自然科學之概括和社會科學之母,我看也是一廂情願,現代哲學更應具有人文特性,以寄寓人們的價值與審美,從而體現生命的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說,哲學與神學很難撇清!如果玩成了純形式邏輯,還不如中國百家語和西方神學有生命力。

王東嶽是個雜家,無多少學術根基,其更像個佈道士和資本運作的傀儡。其水平倒底如何,“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各人自有評判,也不必強求一致。

也許我們談論他,就中了一些利益機構的營銷套路。社會科學研究與自然科學的實驗與推理不同,它應該是佔有大量前人思想材料基礎上,有理論升化並有所創見,並承載鮮明的時代使命。否則,冠以大師之名,只能叫無恥和吹捧!


嘉會天下


王東嶽的水平是真的高,哪塊兒高?他在講什麼?有多高呢?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這些地方高,文理全通不瘸腿兒。

科學門類,數、理、化、醫學、生物等學識有相當的高度,

人文學科,通古博今,歷史,思想,宗教,技術,哲學,,包羅萬象中西貫通,特別是古漢語基礎雄厚,達到了辨識真偽,糾正錯誤的水平。

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水出類拔萃,看得透,講得明白。

講哲學,是自古以來中國第1個真正的哲學家,並不是解釋專家。能文不能理,或者是能理不能文都成不了哲學家,王東嶽融會東西方的思想成就,尤其是在西方哲科積澱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學體系,有理論遞弱代償,有著作物演通論,這是中國人的唯一。

哲學地位的高度,目前中國最高,無人能及,高出體制內體制外的所有學者。

意義和作用,一,指出了所謂的國學鼓譟者們割裂中外文化的聯繫、抱殘守缺、盲目自大、不向科學低頭、畫地為牢、、坐井觀天的愚蠢和危害,暗示再這樣下去就要脫離世界了,用所謂的德而不用法救不了世,,二,大數據,智能化,模塊發展,,帶來巨大方便的同時,距離人類歷史發展的尾聲也越來越近,,但進程不可回溯,你不發展,別人卻在發展,只要有競爭,高科技是必須的!……,王東嶽的學說不涉及現實,觀點善良,哲科掃盲,開啟智慧,拋出問題,引導思考,消除糊塗觀念,意義作用可謂不小,批判過去,指導現實,影響未來!


放大鏡29


王東嶽與流浪大師,于丹都屬於同一類水平,王東嶽很厲害是強識博記高。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故聖人處其實不處其華,處其厚不處其薄。

王東嶽上仁算不上,王東嶽有所作為想要施展自身才華,王東嶽在道德經裡只能算是義士。

王東嶽看到歷代農民領袖開始都與人民在一起,想不明白,這些精英最終都變質。證明王東嶽底層食物鏈裡為學日益的書生義氣,但還沒到達為道日減層次。一個人變質是與身體健康有很大關係。這涉及低層次食物鏈,與天空能量的問題了。

我很可惜的是曾仕強教授,最後也屬於為學日益的頂尖級高手,最終成不了老子。

更不用說王東嶽口若懸河比曾仕強教授低多了。

王東嶽不懂氣功強解道德經,說道德經錯誤百出,又稱讚道德經天下經典,王東嶽非常糊塗,王東嶽說老子讚美柔弱,又貶低老子物壯則老,把老說成柔弱,不道早已,硬傷老子自相矛盾。

人老了是死水,流水不腐。

王東嶽的沒有高見,左右而言他,又搬出西方的書籍,說了一大堆莫名其妙,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

王東嶽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我寫小說江山畫卦


看了幾期王東嶽幾期講座。毋庸置疑,他的知識儲備豐富,演講詞彙、演講技巧水平很高,總是能吸引一些大眾。但這並不代表他是‘大師’級人物,恰恰相反,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偽大師’。對《道德經》中‘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釋邏輯不通,完全是佞言之詞。對孔子‘克己復禮’解釋為‘…恢復西周時期封建體制…’。我的疑問是,西周是封建體制?。細細來看,他的學說漏洞百出,完全一個信口雌黃,狂言佞典的‘公知’。大家看了解解悶兒,別讓他忽悠瘸了就行了。


信家莊


在中國,任何嚴肅的學術研究和探討都是值得鼓勵的,王東嶽先生的學問還是不錯的,但是也不是樣樣精通,他涉獵的範圍太廣,話題很大,古今中外,哲科人文自然地理無不探討,人無完人,涉獵多了就會出錯,就會高估自己,尤其涉及古代哲學和文化課題,以及一些價值判斷和宗教問題,東西方文化交流問題,如何評價古希臘和地中海文明,如何評價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在東方人看來,很多課題是沒有定論的,但是王先生的很多判斷幾乎給出定論,言必稱希臘,言必稱邏輯,言必稱高貴的西方人格神,表現出西方視角的偏見!如何定義古代中國文化,如何定義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如何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都是未定之數,不可一知半解的妄言。


敵人在不斷強大


高不高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明白的,不過我聽了幾十課後,非常佩服!黑格爾、康德等西哲也瞭解少許,李澤厚、錢穆、黃仁宇等人的書也讀過一些,唯有王東嶽先生讓我昇華,開闊了眼界,修正了我們以前的許多謬誤,這樣的提問有些弱智,確實是能領會他的人不多,領會也須要認知的接近,否則就無以接受他的論證!


雲祥囚一齋主



平常6801


可以稱為"王大炮"嗎?他敢於發明一些術語、概念,標新立異。但邏輯不嚴謹,缺乏科學方法論的訓練。例如,歸納邏輯是獲得知識的一種基本方法。獲取數據需要符合隨機抽樣原則。王東嶽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正確,會找一些例子來證明,他確實喜歡舉例,但細心的觀眾會發現,他只找支持自己觀點的例子,而忽略反例,從而導致以偏概全,這樣得出的結論可能是錯誤的。例如,他有一個觀點是,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農抑商,如果重商,如果與外國通商的話,中國就會滅亡。然後他舉了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這個觀點實在是奇葩。請大家反思一下,中國正是通過與外國的通商,通過絲綢之路,通過張騫出使西域,把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介紹到西方,換來了香料等物資,從國外引進了番茄、菠菜、玉米、棉花、辣椒、花生等農作物。清朝乾隆時期人口迅速增加,不是因為農業科技取得重大突破,而是因為中國引進了土豆這種高澱粉的農作物。與外國通商具有積極作用。

另外,他的核心理論是所謂的遞弱代償理論。效價高的物質不穩定,壽命短;效價低的物質存在更普遍,更穩定。所以宇宙的演化方向是由高級向低級演化。這個所謂的遞弱代償理論其實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西方早就有熱寂說。所以,所謂的遞弱代償理論並不是一個創新理論。

王東嶽似乎什麼都懂,而且什麼都敢講,語不驚人死不休。但科學的理論,需要嚴謹的證明和推導。


南榮荔


不高。他的那些見解不過是綜合說,什麼獨立學說?任何知識一彙總就會看破世間滄桑,問題是看破後都出家修道嗎?亦或是消極厭世嗎?我們活著別學習那些已然存在的知識,多問一下自己心靈的真實感受,除了名利之外;逢場作戲、表裡不一的醜惡社會,永遠是不能站在一條直線上,一切都是浮誇不實的無稽之談。如果你對國家有信心,就好好學習做領袖;如果對國家失去信心,就不談及一切國家事物,裝瘋賣傻、逍遙一世也是不錯的選擇!前提是你必須有大智慧!——紅利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