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丈人旅游记

我老丈人旅游记

五、图们海关显神威

听说离延吉不远有个图们口岸,对面就是我们的邻国朝鲜,那里有个界碑,站在界碑跟前就能看到朝鲜建筑物上朝鲜领导人的画像。带着好奇的心情,我们离开长白山植物园直接奔向图们口岸。

图们口岸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图们河岸边,图们口岸包括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两个部分,是我国对朝鲜的第二大陆路口岸,对面是朝鲜南阳国际口岸。图们口岸形成历史较早,1933年设图们税关,日伪时期建成图们——南阳间国境大桥。1950年9月,国家在图们口岸正式设立边防检查站,1985年新建图们公路口岸。

这天我们早早来到这里,一下车,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块表示国界的石碑,石碑上方是庄严的国徽,下面是两个鲜红的大字——中国,立于2009年,编号为86号。第一次见到界碑感到特别庄严神圣,我们下车后,先在庄严的石碑前照了相,然后去参观了图们海关大楼、出入境通道以及所有海关监察机构和朝、俄、韩纪念品商店,并在门前照了相。当我们继续向前观望对面朝鲜国的情况时,检查站正在值班的解放军战士向我们说:“我们祖国的风景这么好,这么美,看他们的干什么”?充分体现了这位战士的一片爱国之心。

看完了国门界碑,接着我们又游览了口岸旁边山坡上的图们江雕塑公园,公园里风景不错,游人很多,也有不少外国人,我们也和几个俄罗斯人一起照了相。图们江雕塑公园位于图们市日光山上,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个集中展现图们江文化和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的雕塑公园,规划面积12万平方米。图们江雕塑公园的设计开发,体现了现代雕塑的文化品位,融合传统自然山水和现代园林建设手法为一体的建园观念,以艺术性、国际性、民族性为主,将图们江文化与中国朝鲜族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图们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征。园内不仅汇集了日本、意大利、韩国、朝鲜以及国内各地著名雕塑艺术家的40座优秀作品,而且作品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材质各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中有人物雕像、动物雕塑、园林景观等。

公园后面就是一座寺院,寺庙修建的雄伟壮观,进得庙门只听风铃叮当,经声郎朗,院内香烟缭绕,金光闪闪。走进大殿只见殿内佛光普照,金碧辉煌,诸佛威严端坐,肃穆安详,屋顶上莲花宝灯挂满殿堂,好一派佛教胜地,人间仙境。此庙可算得我所见过的庙宇之最,着实令人赞赏。

接着,我们又来到一个叫“百年民俗部落”的地方,在那里吃了一顿充满朝鲜族风味的午餐,除了必有的朝鲜族特色“冷面”外,还有“江米鸡”和“海鱼”等菜肴,味道自然十分鲜美。然后又参观了 “民俗文化表演”(朝鲜族三人鼓乐演奏),由于我们既听不懂音乐,又不会跳舞,所以没有形成气氛。游完了图们口岸当天下午就赶往镜泊湖。

我老丈人旅游记

六、 镜泊湖地质公园

镜泊湖地质公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距宁安县城50公里,海拔351米,湖水深度平均为40米,常年一般水位最高为353·65米,最低为345·61米,蓄水量16·25亿立方米。这里有火山口、瀑布、湖泊、地下森林以及溶洞等景观70多处,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镜泊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是著名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全国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生态旅游度假避暑胜地,世界地质公园。镜泊湖景区先后被国务院、国家旅游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审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2)、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公园面积1400平方千米,由16座火山和1个火山堰塞湖组成,在距今12000年到5140年间曾有多次火山喷溢活动,喷出地表的熔岩流堵塞了牡丹江古江道,形成了中国第一大火山熔岩堰塞湖(镜泊湖)。这里的火山地质遗迹景观不仅典型系统,而且稀有完好,被誉为天然的火山博物馆。

我们来到这里,只见这里游客很多,一路上人流如潮,检票口的人们前呼后拥,栈道上几乎站满了观景的人,有拄着拐杖的老者,有花技招展的妇女,也有顽皮的孩童,公路上一辆接一辆的旅游观光车来回穿梭,显得一片繁忙景象。我们先徒步观看了号称中国第一瀑布的“吊水楼瀑布”,然后乘坐旅游车参观了“镜泊湖码头”,这里的风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吊水楼瀑布在镜泊湖北端,号称中国第一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熔岩气洞塌陷型瀑布,是镜泊湖最为著名的自然景观,深潭直径百余米,瀑布落差12米,水帘幅宽40余米,飞流直下十分壮观。十里听涛,气势恢宏。每逢雨季或汛期瀑布宽达100多米,因受下跌水流冲蚀,瀑底形成直径70米,深60米的圆形水潭,水声如雷,激流呼啸飞泻,浪花四溅,气势磅礴,水石相击,白流滔滔,水雾蒸腾出缤纷的色彩。

在镜泊湖我们还看到了一块形似镜子的雕塑,据说是王母娘娘的遗落在这里的宝镜。关于镜泊湖王母娘娘宝镜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过生日,各路神仙都去给他拜寿,王母娘娘也格外欢喜,大摆蟠桃宴会。她请来了各宫各殿的大小尊神,还有不少仙娥天女。宴会结束后王母娘娘余兴未尽,把各位仙女挽留下来,继续畅饮,众仙女一个个梳洗更衣,光是泼出的胭脂粉水就把天河给灌得满满登登地,这一来一条长带似的瀑布就从天河那儿排空直泻,一直流经群山环抱的牡丹江。从此,牡丹江一下子变成一片瓦蓝瓦蓝,晶亮如玉的大湖。宴会后的第二天王母娘娘正在梳头,忽然发现她的“平波宝镜”不见了,王母娘娘很着急,命雷公雷母赶紧下凡寻找。于是,雷公雷母走出天庭一路寻找,来到一个地方,忽见在一片大水当中盛开着一朵好大的牡丹花儿,就在湖的中心静静的湖水里,平放着一面闪耀着奇光异彩旳宝镜!原来在蟠桃会上,不知哪位醉酒的仙女没加小心把王母旳宝镜落到了洗脸盆里,后来又一个粗心的仙女倒洗脸水时连同宝镜一起泼进了天河,宝镜便顺着瀑布滚落在大湖当中,自从那面镜子掉入湖中,湖水变得异常平静,任凭刮多大的风也掀不起一点波浪。王母听说宝镜已经找到,就带领仙女们来到这里,看见这周围的美景,王母娘娘说:“把宝镜留在湖中,镇风压浪吧”。王母娘娘一阵心血来潮,还随口给大湖起了个名字叫“镜泊湖”。镜泊湖由此得名。 七、 威虎山边虎林园

经过一天的行程,于下午5时左右来到了威虎山城,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当看到“威虎山城”大门时不由一阵惊喜。停车观察后,觉得这里环境不错,又凉爽又干净,于是我们索性住了下来,在这里安营扎寨,支锅造饭。

威虎山城是东北第一家影视城,是按照小说《林海雪原》和海林市旧城的模式修建的,影视城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城内主要有城门楼、林海镇、夹皮沟、神河庙、威虎厅等景观。城门楼是旧林海山城门的复原模式,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大大超出了原来的山城的规模,城门楼的基础部分是清砖楼座,主楼4层,侧楼两层,上面设有游廊,便于防卫人员巡视瞭望。楼顶有翘檐,起脊,是东北山城的传统建筑样式。站在门楼上就可以望见俄罗斯风情园、老黑山防火塔、林海一条街和周围的水色山光。林海镇街道两边所有建筑都是青砖所建,飞檐陡脊,木门格窗,每一栋建筑都逼真的再现了旧日林海山城的风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林海雪原》中所描述的五和楼、德成山货庄、迎春院、大戏楼、艳乐书馆、朝鲜小屋、清真教堂等等,也可以在这条街上采购地地道道的东北山货。

第二天起来,天气阴沉沉的,感到特别凉爽。山林里没有涛声也没有鸟叫,世界显得那么平静。饭后老两口带着小外孙踏进威虎山城直奔威虎厅而去。

“威虎厅”是山寨土匪座山鵰盘踞的匪巣,相传威虎厅是虎窝,座山鵰曾举旗抗日,被日军追赶得穷途无路的时候,率残部进山占据了威虎厅。为了表现自己的威猛,他的座椅是用虎皮蒙垫的,他穿虎皮马甲、虎皮靴、戴虎皮帽,就连他剔牙用的牙签都是用虎骨磨制的,并报号“座山鵰”。现在的威虎厅是按照《林海雪原》所描绘的样式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分前、中、后三个大厅。前大厅是众匪徒欢聚宴乐的地方,“百鸡宴”就是在这里举行的。中厅是“八大金刚”与座山鵰一起商讨大事的地方,后厅是座山鵰的起居室。每厅都有暗道与山外相通。侦查英雄杨子荣以大智大勇的精神只身打进匪窟,斩栾平、送情报,最后借“百鸡宴”的机会与剿匪小分队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座山鵰匪帮。

不一会就到了“威虎厅”暗道入口。暗道里有微弱的灯光,约有几十米深,通过前厅,转到后厅,尽头就是座山鵰的起居室,里面有杨子荣舌战座山鵰的塑像和一些破旧的桌椅、刀枪之类,别无其他物品。我们在杨子荣身边照了几张像就出了威虎厅。出得厅来,天空下起了小雨,我们沿着林中小道来到夹皮沟。

夹皮沟村(模拟)是旧东北山村的一个缩影,也是影视城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小说《林海雪原》里的很多故事情节都涉及到这里,这里曾是当年剿匪小分队进攻威虎山之前,发动群众、驻扎练兵的地方。夹皮沟村是旧东北典型山村,仿建的这个小村基本上是当年的规模,全村的住房除地主宅院是青砖瓦舎院外,其余民宅都是按当时的住房样式而仿建的板泥房,木删拦小院,钻孔雕格门窗,窗户纸糊在外面,屋内有通山火炕。

参观了夹皮沟地主庄园,回来的一路上见得一队队林中滑雪的解放军塑像,那一个个英俊潇洒的样子,威武雄壮的气派,让人浮想联翩,不由地哼唱起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来。

在威虎山时就听工作人员说,离威虎山不远有一个老虎园,风景不错。于是我们便开车来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也是世界最大的东北虎繁育饲养基地。这个基地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1998年建成开园,对濒临灭绝的东北虎进行人工饲养繁育和驯化。开园以来人工繁育纯种活体东北虎1000余只,相继建成了猛虎观赏园、幼虎园、狮园、熊园、鹿园、狮虎兽等多种小动物观赏区,以及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科普教育展览馆。现已形成集旅游、观赏、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林园。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

到了门口售票处,买了门票(65岁以上老年人免票)然后乘坐铁笼式的观光大巴车,前往虎山。走不多远,车的两边就有老虎跑前跑后,这时我才发现,这里观赏动物和别的地方不同,别处的动物是关在笼子里的,游人是自由行走的,而这里的游人是关在笼子里的,而老虎是自由奔跑的。再往前走,只见一处洼地四周葱绿,中间一潭池水,有十几只老虎在这里玩耍打闹,一会儿跑上草地,一会儿跳入水中。忽见一辆白色工作车驶入虎群,向池中抛下几只活鸭活鸡,于是那些凶猛的老虎立即跳入水中捕捉,只见池中鸡飞虎跳,水花四溅,霎时间几只活生生的鸡鸭都成了老虎们口中的美食。

看完虎山,在一处安全地带让游客走出笼车,徒步参观园内其他动物,如狮子、狗熊、羊驼、梅花鹿、以及孔雀等各种珍奇鸟类。园内有一处专卖店张扬着让孩子们去买肉,小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提着装有肉条的小桶,拿着竹夹扒在拦网上给里面的狮子老虎喂食,老虎们顺着喂食筒吞下一块块鲜肉,舔舔嘴巴慢悠悠地走了。孩子们也得意地提着空桶向大人们叙说着喂老虎的经过和感受。

我老丈人旅游记

九、 五大连池风景区

五大连池市原名德都县,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城市,昨晚我们住在市政府大院,首先感到这里是个很人性化的城市,为民服务为民着想的例子处处可见,比如市政府大楼的大门昼夜敞开,并无门卫和保安,门口的石墩上明确标明“内有公厕对外开放”,市民和游客可以随便使用。进入大厅,地面上有彩色脚印会把你导入卫生间,卫生间不但十分干净,用水也十分方便。晚上我们把洗过的衣服晾在房车外边,开始还担心会不会被捡垃圾的或路人顺手牵羊给拿走,一夜过去后衣物完好无损,一件不少,可算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

这个城市还是一个很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市区有多处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塑和标志,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和雷锋同志的塑像矗立街头,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的人物造型及其李玉和开过的火车头模型,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故事:原来《红灯记》里的“龙潭火车站”就是现在的龙镇火车站,“北山游击队”就是当时活跃在朝阳山区的东北抗日联军游击队。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故事就是以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北满部队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展开的。

五大连池风景区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距五大连池市18公里,地处小兴安岭山地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106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32·1万亩,草原5·73万亩,湿地5万亩。据史料记载1719年至1721年间,火山喷发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连池。五大连池风景区由五大连池湖区(莲花湖、燕山湖、白龙湖、鹤鸣湖、如意湖)组成串珠状的湖群,以及周边火山群地质景观和相关人文、植被、水景等景观组成。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景点有:温泊湖、药泉山、老黑山、火烧山、二龙眼泉、龙门石寨等。我们只游览了药泉山和温泊湖两处。

药泉山是五大连池14座火山中最小的,也是海拔最低的一座,位于五大连池火山群南部,海拔355米,高出地面60米,火山底部平坦,山下分布许多矿泉。药泉山以矿泉远近闻名,以泉水治病的历史已达百年之久,被称为“圣水”,治疗价值很高,可饮可浴。我们在药泉山突遇大雨,只见游客们打着雨伞,争先恐后地去双龙药泉洗眼、接水,当地人把双龙泉的水视为圣水,说是喝了龙泉的水治这治那,养身长寿等等,于是我们也提着大桶小桶挤入人群,前往龙口又是喝,又是洗,装满了所有容器后方才离开。

温泊湖有大大小小26个自涌泉,全长1800多米,平均水深0·8米,最深处2米左右。水温常年保持在零上14摄氏度左右,在东北滴水成冰的寒冬,气温降至零下30——40摄氏度,温泊湖水面热气腾腾,仍然波光粼粼,野鸭嬉戏于水中。“高寒温泉”终年不冻,因此号称“温泊湖”。这里既有水泊的清秀也有火山石的苍凉。

到了温泊湖沿着木栈道前行,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两侧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火山熔岩石,第一次近距离看见火山熔岩,让人感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奇妙之处,真是千姿百态。看到旁边牌子上的解说,知道熔岩和熔岩流是怎样形成的,其形态有裂缝的、褶皱的、沟壑的、爬虫的、如花开的各式各样五颜六色好看极了。看着看着脑子里好像出现了幻觉,仿佛看见了刚从火山口喷出的火红的岩浆,正在缓缓地向前流动,慢慢冷却,形成了如今的模样。

我老丈人旅游记

十、金鸡之冠北极村

在那高高的兴安岭上,经过几个小时的行程,在中午时分赶到了中国最北的乡镇北极村。这几天一直阴雨连绵,今天天气格外晴朗,一下车就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眼前一座小山巍然端坐,山上葱绿葱绿的好看极了,山下就是一个很大的停车场。我们在这里吃过午饭后就赶往景区购票(老人免票)入场。先乘坐景区观景车走马观花地浏览了南线的几个景点,然后步行游览北线各点,在界碑以及有关北极的各种碑牌前排队照相,在黑龙江边取景摄影,直至下午6时下班前又乘观光车离开景区赶往漠河。

北极村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漠河乡,是中国观测北极光最佳地点,也是中国最北的城镇,处于北纬53度以上,是中国的金鸡之冠。这里白天长,夜间短,夏日白天长达17个小时,每年夏至前后半个月内几乎没有黑夜,一天24小时几乎都是白昼,整夜都是清晨和傍晚的样子。当夜色降临的时候,天空仍像平日有云的白天那样明亮,由深红变为淡紫的晚霞,一直在西北地平线上持续到午夜。黑夜短暂转瞬即逝,晚霞和黎明的曙光紧紧相连。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人们在室外可以下象棋、打篮球,如果幸运的话,可以看到气势恢弘,绚丽多彩的北极光。

北极村全年平均气温在5摄氏度左右,冬季的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50度。这里的冬天不但气候寒冷,白天的时间又特别短,那种不黑不亮的夜晚又要持续十几个小时,当地人称之为“黑昼”,每天太阳从东南方懒懒地升起,在雾蒙蒙的天空画个弧之后,又在西南方隐去了,她好像不发光也不发热,只是低低的浮在空中。大雪铺地之时北极村是一片银白的世界。

这里竖立着许多刻着“北”字的石头,有的是古代经典颜体,有的是唐太宗所写,在这些石碑上几乎可以找到所有书法名家的手迹,顺着“北”字就能找到我国的最北点。北极村于1997年开辟为北极村旅游风景区,成为全国最北的旅游景区。这里民风淳朴,静谧清新,植被和生态环境保存完好,这里已成为一处有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会“北”的感觉。

这里有一块立于2014年编号为138号的口岸界碑,这就是漠河口岸界碑。漠河口岸是中国最北端的口岸,是198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1990年3月两国外交部门确认的国家一类口岸。漠河口岸港口同俄罗斯加林达口岸隔江相望,1993年9月正式开通使用。

漠河是我们这次东北旅游的最终目的地,也是我们长久以来感到神秘和向往的地方。途中我就写过“祖孙三代人五口,坐着房车去旅游,河西走廊到东北,不到漠河不回头”的诗句。游完了北极村,我们又匆匆赶到了漠河县城。县城坐落在离北极村不远的东南方向,原址在北极村文化园所在地,后因种种原因搬到现在这个地方。我们到达这里已是晚上8点左右,这里已是夜幕低垂,四野寂静的时候了,只见迎面有一平台,层层阶梯通向高处,花坛上有四个鲜花栽植而成的鲜红的大字——“中国”、“漠河”排列两旁。阶梯下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四周灯火通明,色彩斑斓。随着轻快的音乐抬眼望去,不远处有一些青年男女在这里载歌载舞。周边机关单位的楼房上华灯闪烁,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站在阶梯上面高高的平台上,整个城市尽收眼底,美丽的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第二天早晨我门便告别了这个祖国边疆最北的城市踏上了这次旅游的返程之路。(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