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是這樣到來的——北平解放背後的故事

當下由孫紅雷主演的《新世界》正在熱播,大家都在猜測小紅襖到底是誰?金海、徐天、鐵林的命運如何?我雖然不知道這些,但是《新世界》故事的背景——北平的和平解放,我倒是想跟大家一塊聊聊。

為了方便大家瞭解三大戰役與北平和平解放的關係,我們先把三大戰役的時間列在下面:

遼瀋戰役時間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淮海戰役時間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平津戰役時間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平津戰役的一部分,那麼新世界是怎樣到來的?故事的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英雄呢?

新世界是這樣到來的——北平解放背後的故事

新世界到來背後的故事


一、華北“剿總”傅作義面臨的困局

1948年底11月初,在遼瀋戰役已經取得勝利,淮海戰役激烈正酣時,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積極準備發起平津戰役。當時國民黨在華北只剩下最後一個重兵集團——傅作義集團共有60多萬人。

面對這種戰局,蔣介石與傅作義各有自己的算盤,蔣介石打算把長江以北唯一能動用的這部分軍隊運到長江以南,用以加強長江的防務,阻擋我軍渡江,以實現其劃江而治的美夢。而傅作義又擔心蔣介石排除異己,害怕一到江南會被蔣吞併,準備西逃綏遠(今呼和浩特)。

但是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蔣介石與傅作義的這種戰略計劃,早在1948年10月底,在東北野戰軍入關之前,李克農就通過傅作義的機要秘書、中共地下黨員閻又文獲得了。遼瀋戰役結束後,中共中央原打算讓東北野戰軍休整一個月後入關,由於接到閻又文的這份重要情報,得知國民黨華北軍隊可能西撤綏遠,或由津塘南下與蔣介石會合,因此決定提前發動平津戰役。

中共中央軍委一方面,積極準備將東北野戰軍調入關內作戰,包圍北平、天津、塘沽地區的敵軍;另一方面調動華北野戰軍的二、三兵團在張家口一帶集結待命,隨時準備堵住傅作義的西逃之路。確定的基本原則是要將華北敵軍就地消滅。

傅作義也很清楚地知道,形勢的發展對他極為不利。因此,在固守和逃跑兩條道路之外,他也在尋找第三條道路——和談。

新世界是這樣到來的——北平解放背後的故事

平津戰役形勢圖


二、中共地下黨員的策反——傅作義與其女兒的故事

當時,在北平開展情報工作的主要華北局城市工作部,簡稱城工部。領導人是代號 “老頭兒”的劉仁。他的下線有一名年輕的地下黨員,就是時任北平學生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的崔月犁,他分管上層高級知識分子的統戰工作。為策反傅作義,劉仁指派崔月犁儘快聯繫能跟傅作義說得上話的人。很快,崔月犁圈定了三個主要人物:傅作義的恩師、高參(中將總參議)劉厚同傅作義的女兒、地下黨員傅冬菊傅作義的副手、結義兄弟、”剿總”副總司令鄧寶珊。這三人都在北平和平解放中起了重大作用,

尤其是傅作義的女兒、地下黨員傅冬菊。

在1948年11月初傅作義去南京與蔣介石會面商談局勢時,她的女兒、也是一名中共黨員就猜測此行目的可能會與平津戰局有關,她在父親南行前就對父親講“今天我見到一位老同學,他希望你接受和談。”

傅作義聽後立即問:“你的同學是毛澤東派來的還是聶榮臻派來的?”

傅冬菊答:“是毛澤東派來的。”

傅作義沉默了一會道:“這是件大事,我要好好思考後才能答覆你。”

11月7日,傅作義從南京回來。

11日,傅冬菊向她的上級崔月犁彙報了此事。崔月犁請傅冬菊設法讓其父親閱讀山東《大眾公報》11月8日、9日刊登的解放軍俘虜王耀武的《告國民黨官兵書》和《告國民黨黨政軍機關書》。

11月17日上午,傅作義問傅冬菊:“你的那位同學是真共產黨還是假共產黨?”

傅冬菊回答肯定:“是真共產黨,是毛澤東派來的。”

傅作義遂讓傅冬菊替他致電毛澤東。電報原文大意如下:“我已認識到過去以蔣介石為中心統一國家、復興民族和隨蔣戡亂是完全錯誤的,決計將所屬的約60萬軍隊、200架飛機交毛澤東指揮,以達救國救民之目的,請求派南漢宸來北平商談和平事宜。”

毛澤東將此電報告知了正準備入關作戰的林彪、羅榮桓,並在11月18的電報中指示他們利用傅作義想和談的心態穩定住國民黨軍隊,為消滅或逼降中央軍爭取時間。

新世界是這樣到來的——北平解放背後的故事

傅作義與女兒傅冬菊

三、從試探到下定決心的三次和談

1.武力攻勢壓迫下的第一次和談

1948年11月29日,以華北野戰軍第三兵團包圍和攻擊張家口地區的敵軍。這時傅作義意識到我軍要堵住他的西逃之路。慌亂中派出《平明日報》社長崔載之和中共地下黨員李炳泉一起,攜帶了一部電臺,到我軍駐地進行第一次正式談判。平津前線司令部參謀長劉亞樓接見了傅作義的代表。

劉亞樓提議,給傅作義留下兩個軍的力量,用以解決中央軍師以上的軍官,然後宣佈起義。之後崔載之把談判結果報告給了傅作義,傅認為北平城內絕大部分是中央軍,解決他們沒有把握。傅仍然處於猶豫觀望、動搖不定之中。

根據傅作義的這種情況,中央軍委為了爭取和平解放北平,決定對北平採取圍而不攻的方針,而對北平外圍則加強了軍事上的壓力。自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華北野戰軍二、三兵團及東北野戰軍一部在新保安、張家口、懷來等戰役中,包圍和消滅了傅作義的“王牌軍”三十五軍在內的傅系主力12餘萬人,解放了包括張家口在內的18座城市。從而基本上消滅了傅嫡系部隊,打掉了他賴以起家的資本,破滅了其西去綏遠的夢想。至12月14日,東北野戰軍也迅速完成了對平、津、塘堵敵的分割、包圍,截斷了敵人的南逃之路。幾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傅軍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此時的傅,欲走不行,欲打不能,欲和又下不了決心,處在動搖徘徊的痛苦之中。

新世界是這樣到來的——北平解放背後的故事

第一次和談


2.政治攻勢下的第二次和平談判

毛澤東主席在1月發表《關於時局的聲明》,提出與南京國民黨政府及其國民黨地方政府和軍事集團進行和平談判的"八項條件";

1949年1月5日,我軍平津前線司令部公開發表了《告華北國民黨將領書》。

1949年1月6日,傅作義又派出少將處長周北峰偕同張東蓀出城到薊縣平津前線司令部所在地和人民解放軍進行第二次談判。

中央軍委對這次談判的具體要求是:只要傅作義能讓我方和平接收北平和天津,那麼就允許傅作義的軍隊改編為一個軍,並赦免其戰犯罪,保存其私有財產及部屬的生命財產安全。

本著這一原則,平津前線司令部主要負責人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劉亞樓等對周、張二人給予了熱情的接待。並於1月7日上午10時開始正式談判(農曆臘月十九),主要內容是關於傅作義本人及其軍隊的安排。羅榮桓政委明確提出:傅方所有軍隊一律師解放軍化,所有地方一律解放區化。在接受這樣的條件的前提下,對傅部的起義人員,一律不咎繼往。所有張家口、新保安、懷來戰役被俘的軍官一律釋放。傅的總部及他的高級幹部,一律予以適當安排。對中共中央的安排,傅方代表表示滿意,談判結束後,雙方草簽了會談紀要,並明確規定各項條款傅作義務必於1月14日午夜前答覆。

遺憾的是傅作義在聽取了周北峰關於談判的彙總後,沒有立即表態,看來他還是不甘心把苦心經營幾十年的軍隊,和盤交出去。

新世界是這樣到來的——北平解放背後的故事

周北峰《我的回憶》

3.天津解放下的第三次和平談判

1949年1月14日(農曆臘月十六)上午9時,在遲遲未得到傅作義答覆的情況下,人民解放軍開始攻擊天津城。上午10時,攻入天津市區。15日全殲守敵,僅用29小時天津便宣告解放。

也就在中進攻天津的同一天,傅作義派其副總司令鄧寶珊和周北峰為代表來到通縣平津前線司令部,進行了第三次談判。

1月15日上午,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和鄧寶珊、周北峰開始談判,會議一直開取深夜。

主要內容是“傅部軍隊的改編原則和具體辦法,對傅的華北總部和部隊中團級以上人員的安排,以及對北平市的文教、衛生、行政等單位的接收辦法。共歸納整理出具體條款18條。另外,中共方面還以平津前線司令員林彪、羅榮桓的名義給傅作義一封信,即《林彪、羅榮桓為敦促和平解放北平問題致傅作義函》,此公函實際上就是最後的通牒。信中規定的最後時間是1月17日上午1時起至1月21日下午12時止。

局勢已經非常明朗:天津已經解放,北平解放指日可待。

此時,中共中央軍委已經下達了攻城的命令,何去何從,完全由傅作義自己選擇。

新世界是這樣到來的——北平解放背後的故事

鄧寶珊


四、新世界的到來

1月17日,鄧寶珊、周北峰攜帶著第三次會談結果,以及林、羅給傅作義的信回到北平城。傅作義在反覆考慮之後,下定決心要順應歷史的潮流,從國家和民族的大義出發,接受和談的條件下,同意在北平城內草簽協議。

1月19日(農曆臘月廿一),解放軍和談代表蘇靜和傅方和談代表王克俊、崔載之分別代表雙方草簽了《北平和平解放協定》;1月21日(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傅作義召集軍長以上人員開會,宣佈北平城內的國民黨軍接受和平改編,從22日起正式履行《協議》規定;1月22日,閻又文代表傅作義在中山公園新聞發佈會上宣佈了這一消息。

從1月22日到1月30日,國民黨部隊25萬人全部撤出城內。(在北平的最後一個新年)

1月31日(正月初三)中午12時,解放軍在莫文驊將軍指揮下,從西直門、德勝門、復興門入城接防,宣告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實現和平解放。

一個多月後的3月23日,是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的日子。

毛澤東望著連綿雄偉的太行山,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

周恩來答道:“我們都應當考及格,不要退回來。”

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能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又過了6個多月,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北平,並改北平為北京。

新世界是這樣到來的——北平解放背後的故事

新世界到來


新世界是這樣到來的——北平解放背後的故事

毛主席“進京趕考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