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作者|寧鏡誠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寄生蟲》

如果你問我,2019年看過最震撼人心的電影是哪一部,我一定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這部韓國影片的名字一一《寄生蟲》。

該片於2019年5月30號在韓國本土上映,不到3天時間,其觀影人次就突破了230萬,並連續六天奪得韓國票房冠軍。

上映53天后,《寄生蟲》就一舉突破1000萬觀影人次,票房達近億美元。要知道,韓國總人口剛剛過 5000 萬,這相當於每5個韓國人中,就有一位曾進入電影院觀看此片。

其在韓國的火熱程度,相比去年我國的爆款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這部影片的口碑經過近九個月的發酵,豆瓣評分高達8.7分,有60餘萬人參與了評價。

不僅如此,《寄生蟲》還在去年5月21號的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主競賽單元<strong>金棕櫚獎,它也成為韓國首部獲得該獎的電影。

就在今天剛剛結束的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寄生蟲》又成為最大贏家,它一舉斬獲了<strong>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四項大獎。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導演奉俊昊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

這也難怪,影片導演兼編劇奉俊昊從2013年就開始準備劇本,歷經6年精心打磨而成,這四項獎勵可謂實至名歸。

但鮮為人知的是,導演最終將這部影片稱做《寄生蟲》之前,它其實還有自己的另外一個名字一一《謄印》。

謄印,本是指一種用來複制的圖印。謄,就是抄寫的意思。

本片以地面為分界線,地上、地下互為鏡像:

地面之上,生活著有一對兒女的樸社長家庭,他們是韓國最富有的那一群人,住在豪宅之中,終日沐浴陽光,連他們的地下室WiFi信號都很強;

地面之下,生活著金基澤夫婦和兒子基宇、女兒基婷,他們全都是無業遊民,住在廉價的半地下室出租房內,終日見不到陽光,蹭個WiFi都得跑到衛生間的固定角落,因為那兒信號最強。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找WIFI信號

正如導演奉俊昊說得那般:“雖然生活在一個國家和城市,但富人和窮人可能都沒機會相遇”。

但就是這兩個表面上看絕不會產生任何交集的家庭,卻因為基宇在朋友的推薦下,去樸社長家為其17歲的女兒多惠補習英語,兩個家庭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化學反應”。

基宇先是通過偽造妹妹基靜的學歷,騙取了樸社長妻子的信任,從而讓基靜順利地成為樸社長的兒子一一多頌的藝術治癒老師。

隨後,基宇一家又精心地設局,借女主人之手辭退了家裡原本的司機和管家,讓金基澤夫婦頂替。

基澤一家自以為從此將會高枕無憂,他們趁樸社長一家外出露營期間,肆無忌憚地在豪宅之中享受,但隨後的一場大雨不僅讓他們發現了前管家藏在地下室中的秘密,也讓他們徹底認清了現實。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豪宅外的雨景

大雨滂沱,不得不取消露營計劃的樸社長夫婦聽著窗外的雨聲你儂我儂,愜意地在沙發上沉沉睡去;

從豪宅之中倉皇出逃的金基澤和兒女三人,則開始在雨夜中竭力搶救早已被水淹沒的家,地下室的積水已經沒過腰部,倒灌的馬桶噴出汙水,他們被淋得渾身溼透。

女兒基婷只能坐在馬桶上,通過點燃一支菸來安慰自己侷促的靈魂。

影片中金基澤的妻子忠淑喝著啤酒,藉著些許醉意感慨道:“錢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燙平了。”

但一切真的就如忠淑說得那般簡單麼?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01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寄生蟲?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是這麼說得:“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而《寄生蟲》反映的,其實就是在韓國日益嚴重的階級固化問題。

2018年的平遙電影展上,《燃燒》的導演李滄東就和賈樟柯談起了韓國的社會問題,他說:

“韓國年輕人在畢業之後很難就業,他們面臨著生活成本和房價的大幅上漲,對生活其實沒有希望,這是現在韓國社會很大的一個問題。”

而早在2015年的8月,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發佈的名為《對階級上升階梯的國民認識》的調查結果就顯示:每10名國民中約有8名(81%)表達出“即使努力,階層上升的可能性依然很小”的觀點。

在這種大背景下,《寄生蟲》受到韓國民眾的追捧也就顯得理所當然。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樸社長和夫人

如果從表面上看,金基澤一家顯示就是樸社長一家的“寄生蟲”:金基澤是司機;妻子忠淑是管家;兩個孩子是家教。

一旦樸社長改了主意,這一家都得面臨著失業。

影片中也藉由各種事物來隱喻兩家人之間存在的差異:

1.地勢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金基澤的家

樸社長一家住在地勢較高的豪宅之中,而且他們的臥室都在二層,一層只是人家的廚房和客廳。

那場大雨之後,金基澤和兒女三人從豪宅一路而下,穿過燈光昏暗的柏油路,順著破舊不堪的階梯才到達了自己的地下室。

地勢的高低反映了階層的差距。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破舊不堪的階梯

2.氣味

“氣味”可以說是本部影片的點睛之筆。

樸社長在IT公司做老闆,每天上下班車接車送,衣著總是那麼地光鮮亮麗,顯得很體面。

他們一家的衣服會有管家專門負責定期清洗,經過陽光的晾曬散發出宜人的香味;

反觀金基澤一家,因為住在地下室的原因,他們的衣物因為潮溼,常年散發著一股黴味。

如果他們找到工作,也只能在地鐵和公交中擠出一身臭汗,這種氣味想要掩蓋也掩蓋不住。

也正是因為樸社長不堪忍受金基澤身上的氣味,讓後者的蒙羞,這個早已不受控制的中年男人才拔刀衝向樸社長……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不堪忍受的樸社長

3.身材

樸社長和妻子二人由於經常健身,再加上合理的飲食和定期的保養,所以身材控制的很好,皮膚狀態也保持的不錯;

再來看看金基澤夫婦,早已人過中年的他們,身材日益臃腫,本身就是無業遊民的他們,一天連飯都吃不飽,何談有時間和精力去健身?

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金基澤一家只要有需要慶祝的事,就圍坐在一起喝啤酒、吃披薩或是自助,在飲食上的放縱也反映了金基澤夫婦的自制力確實要差一些。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日漸發福的金基澤夫婦

4.衣著

光是從宣傳海報上我們就能分辨出誰是富人,樸社長一家衣著得體,衣物的每個角落都被管家細心地燙平,顯得是那麼光鮮亮麗;

而金基澤一家穿著廉價的衣服,海報上他們甚至誇張地沒有穿鞋,衣服上的褶皺不是他們首先要擔心的問題,因為有合身的衣服穿,就已經很知足了。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穿著對比


5.陽光

這一點其實尤為明顯,樸社長一家終日沐浴在陽光下,是光彩熠熠的上流社會;

金基澤一家想要曬個太陽必須出門,大白天都需要開著燈,否則屋內燈光太暗,做什麼都看不清。

這也就揭示了為什麼兒子基宇在樸社長一家外出露營時,會選擇在豪宅內灑滿陽光的草坪上讀書,因為在陽光下看書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奢望。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6.WIFI

蹭過網的人都知道,一旦網速降下來我們就懷疑一一鄰居是不是又把密碼改了?

影片開頭就是基宇和妹妹基靜找WiFi的畫面,因為沒錢交網費,地下室又沒手機信號,所以他們只能選擇蹭咖啡店的WiFi,因為一旦斷了WiFi,他們一家就相當於失去了和外界的聯繫。

WiFi之於他們,就是與這個信息社會連接的通道。

反觀樸社長一家呢?他們連地下室的WiFi信號都很強。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但如果換一個參照對象,把那棟豪宅比作“宿主”,那麼無論是這棟房子最初的擁有者南宮賢子還是樸社長一家,亦或是一直寄居在地下室的前管家的丈夫。

<strong>這些人一直在變,唯有房子巍然不動,對於房子而言,他們都是“寄生蟲”。

02

越是活得艱難,越要互相傷害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因為下雨,金基澤的家被淹了

魯迅先生曾說:“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也會經常互相傷害著。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兇獸,但是遇到比他們更兇的獸時便現羊樣,遇到他們更弱的羊時便現兇獸樣。”

影片中金基澤一家在面對前管家夫婦時就顯露出了“兇獸樣”,他們先是用計將前管家趕走,接著在事情敗漏後擔心樸社長知道真相,於是又將那可憐的夫婦二人捆了起來。

你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他們會告訴你一一都為了生活。

影帝黃渤在成名前就有類似的遭遇,成名前,他如果去劇組拍戲報道晚了,就不時會有工作人員冒出來挖苦他幾句:“你知不知道自己幹嘛來了?能不能拍,不能拍換人!”

他也只能忍氣吞聲,繼續趕下一個片場。直到出名之後他才感慨道:“這時候周圍好像都是好人。”

黃渤的經歷讓我想起《喜劇之王》裡周星馳飾演的尹天仇被劇組裡管盒飯的人刁難辱罵,尹天仇那一句“其實我是一名演員”,讓無數感同身受的人不禁落淚。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因為境遇同樣糟糕,我就要壓你一頭來顯示出我的高人一等;

因為境遇同樣糟糕,你想要奮發圖強的時候,我能拖你後腿,就暗中給你使使絆子;

因為活得同樣艱難,所以才要互相傷害,永遠讓對方在困境的沼澤中難以脫身。

這是多麼大的悲哀,多麼令人羞恥的譏諷!

影片中,妻子忠淑說:“半夜燈只要打開,蟑螂就會四散開來。”

言外之意是樸社長一家如果露營後回來,我們一家也只能像蟑螂一樣從豪宅之中逃竄出去,見不得光,而自然界中,如果在食物和水源短缺的情況下,蟑螂之間亦會自相殘殺。

<strong>《大話西遊》結尾,夕陽武士對著至尊寶說:“那個人好像一條狗耶”,在《寄生蟲》中人們看到彼此落魄的模樣大抵會說:“那個人好像一隻蟑螂耶”。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03

人的貪慾,最終只能讓自己跌入痛苦的深淵

詩人艾青曾說:“自私與貪婪相結合,會孵出許多損害別人的毒蛇。 ”

人一旦學不會控制自己的貪慾,很容易會被後者反噬。

影片中的基宇就是這樣的一個年輕人,他歷經四次高考落榜,非名校不上,但家裡的條件卻難以支撐他繼續考下去。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他進入樸社長家,給17歲的高中生多惠補習英語。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第一次到樸社長家的基宇

因為外貌英俊,他和多惠開始偷偷戀愛,並欺騙自己說:“等到多惠考上大學,我就要正式和她交往”,那樣的話樸社長就會成為自己未來的岳父,自己也就是這棟宅子將來的主人了。

但是他大概忘了,自己連大學的畢業證書都是妹妹幫著PS的,基宇還美其名曰“我將來終歸會考上,只不過提前利用了畢業證書的便利而已。”

如果說不得不PS一張假的畢業證書是無奈之舉,那麼基宇的自我安慰實際上就是在自欺欺人。但貪慾讓他奢望更好的生活,憧憬一個不切實際的未來。

連現實都不敢面對的他,真的敢於直面自己和多惠的“愛情”麼?

這份貪慾不僅伴隨著基宇,也時時刻刻伴隨著金基澤一家。

退一步說,如果光是基宇兄妹兩去樸社長家當家教,其實事情敗露的可能性會很低,但因為考慮到父母也是無業遊民,只能靠平時替披薩店折一些披薩盒這樣的散工度日,所以司機和管家這樣相對體面的工作也就自然為金基澤夫婦所覬覦。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除了貪圖本不該屬於自己的職位,他們還有點貪吃:金基澤一家一遇到讓自己高興的事,就放肆吃喝;基宇第一次去樸社長家,嘴幾乎沒停過。

而樸社長一家之所以會對基宇他們的所作所為還算以禮相待,除了表現自己所謂的高素質之外,就正如叔本華說得那般:“禮貌是不要錢的假幣,傻子才會吝嗇禮貌。

他們內心或許是不滿的,但嘴上卻打著哈哈,好像大家都是朋友一般。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樸社長表面不在意,實則在測試金基澤的駕駛技術

最終,貪慾讓基宇一家付出了不可挽回的代價,妹妹基婷去世,父親為了躲避通緝在豪宅的地下室中苟活,而基宇和母親只能回到原先的地下室,重複之前的日子。

他們最終還是跌入了深淵。

影片最後,基宇將朋友送給自己的那塊石頭重新放回河中,連同自己的妄念一起,任河水沖刷。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他夢想著自己將來能夠通過奮鬥賺到足夠多的錢,到時候將那棟豪宅買下,然後再讓父親堂堂正正地從地下室走上來。

儘管導演奉俊昊經過計算推測出基宇未來的收入,他大概需要547年才能買下那棟房子,在某一方面實現所謂的階層躍遷,這幾乎是痴人說夢,但誰又能磨滅一個孩子想要重新見到自己父親的希望呢?

雖然影片洋溢著一種無力感以及滿屏的悲傷情緒,但我還是希望,奇蹟能夠在基宇身上發生。

我希望在大家普遍認識到“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這一現象的同時,還能直面現實,勇於做出嘗試和改變。

<strong>這,才是一個勇者面對生活時,應有的姿態。

共勉。

《寄生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普通人能否打破階層固化的魔咒?

一一END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