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春節檔、情人節檔的院線電影全部撤檔,反倒是許多以病毒爆發、抵抗疫病為題材的老片子“一夜翻紅”,頻頻被推至熱門榜單,成了時下“最應景”的作品。

相信有不少朋友跟我一樣,響應號召宅在家裡“悶”死病毒,除了時刻關心疫情新聞,也趁此機會把這些片子翻出來看,打開彈幕刷屏的全是“武漢加油,抗疫必勝”。

在這些影視作品之中,有些是基於真實事件改編,有些是虛構的科幻故事,但都與現實慼慼相關,甚至不少場景和臺詞秒變“神預言”,就在此刻就在身邊一幕幕上演。


01《卡桑德拉大橋》


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豆瓣評分:8.3

傳播疾病:肺鼠疫


兩名恐怖分子妄圖炸燬位於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實驗中心,卻誤打誤撞闖入細菌實驗室,沾染了具有極強傳染性的肺鼠疫病菌,其中一人逃脫後躲進一輛開往瑞典的火車,疾病在乘客群體中迅速蔓延。為了阻止病毒擴散,掩蓋事實真相,整輛列車被完全封閉,被迫改道駛向承重不足的卡桑德拉大橋。

列車上,聚集了醫生、作家、猶太老商人、軍火商太太、毒販、警察臥底、普通民眾等形形色色的乘客,他們有的積極展開救助,有的唉聲嘆氣放棄希望,有的試圖突破封鎖卻被擊斃,災難之下的眾生相都濃縮在有限的車廂裡。

40多年前的這部經典老片可以算作此類災難片的鼻祖,它巧妙地將故事場景集中到一輛火車上,利用絕對運動又相對密閉的空間製造出緊張感,其拍攝手法和情節設定成為後世災難片的經典模式,對於後來的《雪國列車》《釜山行》等影片都有借鑑意義。

影片拍攝於1976年,正值冷戰時期,由英國、意大利、西德合拍,故事中肺鼠疫病菌是美國秘密研製的生化武器,為了掩蓋醜聞不惜人為製造翻車事故,其中的政治諷喻意味再明顯不過。

影片的最後一幕也令人細思極恐。下令讓火車開往卡桑德拉大橋的美軍上校在列車墜橋後離開實驗室,畫外音是他的下屬在通電話:“放心,他們仍然在我們的監視之下……”

列車上幸運躲過病毒攻擊的人們,卻被政治陰謀推向毀滅的深淵。

到底什麼更可怕?是病毒還是政治陰謀?


02《大明劫》


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豆瓣評分:8.0

傳播疾病:瘟疫


時值崇禎15年(1642年),距離明朝覆滅還有兩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包圍開封,潼關守軍不聽從調遣,明朝岌岌可危。

督師孫傳庭臨危受命前往潼關,卻面臨重重難題。軍隊操練不足,裝備落後,糧草缺乏,地方豪紳強佔軍田私自斂財。與此同時,軍中士兵紛紛染上怪病,傳統治療方式毫無效果,病亡人數日益增多。

遊醫吳又可在觀察中發現瘟疫的傳播途徑,病邪像灰塵一樣通過空氣進入人體。於是,他將士兵按照染病程度進行區分,重病患手臂繫上白色布條,較輕病患系藍色布條,正常未感染者系棕色布條,不同人群分區隔離。

在他的努力下,疫情不再擴散,病患症狀終於得以好轉。然而,臨出兵前,孫傳庭卻下令火燒病患營地,以除後顧之憂。

孫傳庭問過吳又可一個問題:“你覺得大明朝氣數已盡了嗎?”

吳又可回答說:

“《黃帝內經》有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歷朝歷代皆是始興終衰,其中道理,皆是重馭世之術,輕經世之道。我朝積弊已久,非一味猛藥可以痊癒。”

瘟疫可以治好,但明朝從上到下的腐朽頑疾是不治之症,眼前這場戰爭無論勝利還是失敗,都無法改寫明朝覆滅的結局。

值得注意的是,真實歷史人物吳又可開創性地提出病毒學說及病毒的傳播方式,領先世界近200年。他的不朽名著《瘟疫論》,奠定了中醫治療傳染病的理論基礎。書中所記經方“達原飲”曾用於治療非典,收到了奇效。

而影片中那一句“我朝積弊已久,非一味猛藥可以痊癒”,更體現出直面歷史的勇氣,帶給我們深刻的反思。


03《流感》


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豆瓣評分:7.8

傳播疾病:豬流感


一批來到韓國的東南亞偷渡客感染了豬流感慘死於大型集裝箱內,僅剩的一名倖存者攜帶病毒逃入盆塘市區。病毒隨著感染者的飛沫在空氣中快速傳播,蔓延至各個角落,城市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韓國政府下令將盆塘市民集中隔離安置,如果檢測出已被感染則要立刻轉去“感染區”。

女醫生金仁海的女兒不幸感染了病毒,她偷偷抽取抗體的血清注入女兒體內,但女兒依然被強行帶去“感染區”。“感染區”的真實狀況觸目驚心,所謂的“治療”根本不存在,感染者被塑料布緊緊包裹,成批成批地扔進體育場內進行焚燒,不管感染者是否真的已經死亡。

被隔離的市民知曉真相後憤怒地走上街頭,企圖衝破封鎖向首爾行進,以換取一線生機。然而,軍隊的槍炮卻對準了逐步接近封鎖線的普通民眾。

在同類型影片中,《流感》是這次疫情爆發後最早受到關注也是討論度最高的一部,豆瓣評價人數已超過20萬,分數穩定在7.8分。

儘管在邏輯上有些不合理之處,比如一直在接觸從未被感染的開掛男主,危急之下還能在堆積成山的屍體中找到小女孩等等。

但電影用緊湊的敘事節奏、震撼的場面和慘烈的衝突,描繪出災難面前人性的複雜多面。對政府的諷喻恰到好處,煽情部分又能牢牢地抓住觀眾的同情心。

在最後小女孩和母親迎面奔跑的時候,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祈禱給他們一個圓滿的結局。


04《傳染病》


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豆瓣評分:6.8(可能還會上升)

傳播病毒:MEV-1病毒(原型是1998-1999年在馬來西亞造成256人感染,105人死亡的Nipah病毒)


一位跨國公司女高管前往香港出差時,感染一種新型腦膜炎病毒,回到美國開始發熱咳嗽,幾天後突然全身抽搐不止,口吐白沫倒地而亡。這種病毒通過空氣、接觸等方式傳播,迅速從香港擴散至全球各地。疫情持續了135天,全球 2600 萬人喪命於此。

影片對病毒產生和傳播的過程都進行了十分細緻的描述,加入了大量醫學術語,有較強的科普意義。在突出專業性的同時,劇情會稍顯枯燥沉悶,即便星光璀璨的卡司陣容也難以彌補這一缺陷。

但在當下特殊時期,反而會令人不由自主地認真琢磨其中細節,尤其是看到許多場景和現實遙相呼應的時候。

比如在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民間各顯神通自制出各式口罩和防護服;聽聞“連翹”有抗病毒功效,大量人群湧向藥店,像極了深夜排隊買雙黃連的我們。

難怪許多網友會感慨:“初看不知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

採用群像的敘述方式,影片冷靜寫實地描繪出病毒肆虐下各種人群的心態和行為。感染者的悲慘無助、病患家屬的慌忙無措、科學研究者以身試藥、醫護人員的奮不顧身,更有“特權階層”優先佔用資源,別有用心者散佈謠言大發“國難財”,不服從規則者暴力搶奪疫苗引起社會混亂……社會現象林林總總都真實地展現在眼前。

最令人深思的片段在影片結尾,時間線回到一直沒有出現的Day 1,揭秘這場病毒災難的源頭。

原來,跨國公司的推土機推倒樹木,失去棲息地的蝙蝠寄居到豬圈的橫樑上,蝙蝠吃過的香蕉掉在豬圈裡被豬食用,而這隻豬被人類送進了高級餐廳的廚房,做菜的大廚和女高管親切握手,病毒隨之傳播開來。更為諷刺的是,最初伐木的跨國公司就是感染病毒的女高管所在的那家公司。

一切成為一個循環。這場災難究竟是意外爆發的天災,還是人類的咎由自取?


05《極度恐慌/恐怖地帶》


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豆瓣評分:7.7

傳播病毒:莫塔巴病毒(原型是埃博拉病毒)


90年代,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美軍病毒專家前往非洲調查當地的神秘新型病毒。這種病毒十分兇殘,沒有潛伏期,染上兩三天就致死,死亡率100%。

患病初期症狀像流行性感冒,兩三天以後全身出現紅斑不久變成膿包,很快潰爛出血流膿,紅斑變成膿包就像烤糊的玉米粒,嘔吐、腹瀉、鼻子耳朵牙床眼圈出血,內臟腐爛……死狀非常恐怖。

一隻從非洲走私來的猴子將致命病毒傳入美國,導致疾病在舊金山的一座小鎮上迅速蔓延,患病死亡人數不斷攀升。

專家們在研究中發現,一批被秘密送來的血清源自三十年前的莫塔巴病毒感染者。原來早在1967年,在非洲的扎伊爾莫塔巴河谷駐紮的美軍士兵就曾感染這種病毒,軍醫抽取了感染者的血樣,整個軍營卻遭炸彈摧毀,病毒的秘密被完全掩蓋,直到三十年後的再次爆發。

但這次爆發時,病毒已經發生了變異,可以通過飛沫空氣傳播,原來的血清也失去了效用,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找到那隻攜帶變異病毒的猴子。

病毒專家們千辛萬苦找到了原始病毒攜帶者,但美軍卻執意要像三十年前摧毀感染的軍營一樣,投彈炸燬整個小鎮。

從電影的角度來說,後半段顯得有些誇張,一味地搞大型動作場面,軍方完全變成反派形象,達斯汀·霍夫曼則成了拯救全鎮居民的唯一希望,落入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的俗套。

但影片對人類和病毒關係的探討還是很有啟發性,開篇即諾貝爾獎得主、生物學家約書亞·裡德伯格的一句名言:“人類統治地球的最大威脅是病毒。”

即使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掌握了研製疫苗等抵抗病毒的科學手段,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但新型病毒的出現和病毒自身的變異進化依然讓人類防不勝防,必須時刻提高警惕。


06《血疫》


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豆瓣評分:8.1

傳播病毒:埃博拉病毒


基於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在劇情上和《極度恐慌》有著巧妙的呼應和承繼。《極度恐慌》採用一個長鏡頭交代了美國完備的流行病防疫體系,在美國陸軍流行性病毒研究所裡,按照病毒的危險性共分為四個層級,各項消毒和防護措施逐層提升。

這在美劇《血疫》中得到了更加細緻入微的展現,主角南希醫生也是美國陸軍的病毒研究專家,而故事聚焦的同樣是極其兇殘的埃博拉病毒。

劇情通過兩條時間線交互展開。一條是在1989年,一批從菲律賓運至美國黑澤爾頓市做實驗的猴子陸續染病死亡,南希從死猴子的血液樣本中檢測出了埃博拉病毒,美國本土面臨著埃博拉病毒爆發的危機。南希邀請導師卡特協助她應對此次危機。

另一條線回溯1976年,當時就職於國際疾控中心的卡特和羅德斯在非洲扎伊爾親眼見證埃博拉病毒肆虐的慘狀。

這部劇集目前只出了第一季共6集,只能算是開篇序曲,劇情也並不驚心動魄。通過把實驗室中所有的猴子都進行安樂死,將病毒的爆發扼殺在搖籃裡,但劇終時發現仍有一隻感染病毒的猴子在逃,留個懸念有待下一季繼續展開。

變異後的埃博拉病毒(雷斯頓型)似乎沒有之前那麼可怖的殺傷力,僅有的幾名感染者經過救治都得以痊癒,但疾控中心對該病毒的評級並未因此降低。

片尾南希醫生的講話再次強調人類必須對病毒時刻保持警惕:

“可以這樣說,地球的免疫系統已經意識到那個最具破壞性的病原體的存在——人類。即使面臨著對它們的天然環境的破壞,新出現的病毒依然持續變異並存活。當它們捲土重來時,它們比以往更加強大。當我們砍伐這些病毒的家園,消滅它們的宿主,它們便需要一個新的宿主——我們。

病毒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因為它們足夠聰明,埃博拉病毒飽食饜足,然後又退回到陰影中,它在那裡不斷學習不斷變異。相信我說的話,我們要做好準備,這個怪物還會回來。”


07《感染列島》


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豆瓣評分:6.3

傳播疾病:未知傳染病(原型是禽流感)


東京都市的某家市立醫院收治了一名疑似禽流感患者,病人咳血而死,家屬和部分醫生也被感染。曾參與禽流感防疫工作的世衛組織官員小林榮子前來指導防疫,與松岡醫生配合默契。小林榮子根據經驗判定此次疫情為禽流感,而近郊的一家養雞場內檢測出禽流感病毒,令她更確信自己的判斷。

疫情迅速擴散,死亡人數急劇攀升,整個日本都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政府迅速將疫區封鎖。小林榮子和松岡醫生堅持詢問最早染病的患者家屬,得知病毒源頭可能來自病患不久前歸國探親的父親。於是松岡醫生遠赴國外查找真正病源,小林則留下來繼續與病毒抗爭,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只有6.3,多半因為電影節奏緩慢、劇情拖沓、平淡寡味,但對情感生動細膩的刻畫,對人性細緻入微的體察使其有別於其他套路式的災難片。

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後賭注的小林醫生,倒在工作崗位上的醫護人員,深入險境研究病毒來源的教授,每一個角色都鮮活而有力量。

更為難得的是,《感染列島》

關注到了疫情災難下遭受輿論歧視的無辜者。片中養雞場主神倉因為自家養的雞感染了禽流感,被懷疑是病毒爆發的源頭,深受社會輿論譴責,內心充滿負罪感,就連他女兒在學校也遭到排擠和嘲笑,場主不堪輿論壓力選擇在家中上吊自殺。

而在他死後,政府公佈調查結果,證實此次疫情並非禽流感。目睹父親死亡的女兒衝著醫院裡的人群大喊:“你們都是殺人兇手!”她悲憤的吶喊在提醒所有人,來自個體的聲音不應該被災難籠統式地全部掩蓋。


08《鐵線蟲入侵》


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豆瓣評分:6.7

傳播病毒:變種寄生蟲(虛構)


漢江流域附近接連發現數十具漂浮的屍體,死者全身皆如干屍,死狀恐怖。經調查發現,死因源於體內寄居的變種寄生蟲——鐵線蟲。鐵線蟲刺激宿主食慾大增吸收養分,到了繁殖期便令宿主神志不清,瘋狂飲水直至投水自殺,鐵線蟲才離開宿主身體進入水中大量繁殖。

正當死亡人數不斷增長,社會亂作一團,人們束手無策之時,突然有人發現某種已經停產的驅蟲藥能夠消滅體內的寄生蟲,引發人們瘋狂搶購,但數量稀少的社會庫存遠遠無法滿足病患的需要。

政府與該藥的產權所有方某製藥公司進行協商,但製藥公司拒絕公開藥品原材料和製作方法,政府被迫接受制藥公司開出的天價收購價。

與此同時,一名醫藥公司小職員和警察弟弟為了挽救家人生命,四處尋找這種藥物。歷經重重困難,他們終於找到了製藥的原材料,也揭露出隱藏在鐵線蟲危機背後的真相。

和其他病毒類災難片或多或少都有“天災”和“意外”的成分相比,這裡的鐵線蟲之災則是徹頭徹尾的“人禍”,甚至是蓄意鬧事的陰謀。災難的根源在於小部分人對金錢的貪婪,竟以無辜民眾的生命為代價,以滿足一己私慾。


09《末日病毒》


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豆瓣評分:6.3

傳播病毒:未知致命病毒(虛構)


故事的主角是四個年輕人,丹尼和哥哥布萊恩、哥哥的女友波比以及好友凱特,他們開著越野車行駛在公路上,一路有說有笑,完全沒有瀕臨滅亡的末日氛圍,初看還以為是部輕鬆的青春愛情片。

然而,在遇到另一輛停在路中間的車時,一個小女孩戴著染血的口罩,從車窗探出頭來,畫風隨之一轉,四人驚恐萬狀地駕車飛速繞開。

原來,某種高致命性和傳染性的病毒已經在世界上蔓延開來,這四個年輕人正駕車快速穿越美國西南部的沙漠地帶,希望尋找到一個相對安全的棲息之所。

四個年輕人因為汽車半路拋錨,不得不折路返回搶奪小女孩和她父親的車,又在一個因病毒肆虐而荒無人煙的小鎮上拋棄了父女二人。女友波比不幸感染病毒,布萊恩竟然狠心將她趕下車。布萊恩自己也沒有逃過病毒的襲擊,而原本善良心軟的丹尼此時卻用黑洞洞的槍口指著他……

電影幾乎沒有講述病毒如何產生與傳播的細節,開場已是窮途末路,更著重筆墨在病毒災難下的人性表達。比病毒更危險的,是深不可測的人性的陰暗面。

影片結尾,丹尼和凱特最終到達了目的地,那是丹尼和布萊恩兄弟倆小時候常常玩耍的海灘。他們是這場災難的倖存者,卻失去了原本最珍貴的東西。他們沒有感染上病毒,卻被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邪惡和黑暗侵蝕得體無完膚。


10《盲流感》


肺鼠疫豬流感埃博拉,這十部疫病題材影視作品千萬別一口氣刷完

豆瓣評分:7.2

傳播疾病:失明(虛構)


一輛行駛中的汽車突然停在馬路中間,司機聲稱自己什麼都看不見,眼前只剩一片白光。緊接著,他的妻子、眼科醫生、同去看病的其他人、偷他汽車的小偷,凡是跟他有過接觸的人無一例外全部失明。失明症像流行病一樣在全市範圍內爆發。

所有的致盲者都被關進了一座廢棄的療養院,與外界隔絕,重兵把守,無人照料這些患者,僅提供每天所需食物。

當人類流落孤島時,陷入集權只需要幾天。

另一病區的人搶佔了所有食物,逼迫其他人拿東西來交換,先是上交值錢的物品,然後是進獻女人。女主角成為這個混亂荒謬的世界裡唯一能看得見的人,最終她決定奮起反抗。

電影改編自葡萄牙作家若澤·薩拉馬戈同名小說的《盲流感》,豆瓣評分7.2,屬於中等偏上水平,但我個人評價不高也不太喜歡。

電影打著“失明症”、“傳染病”的噱頭,科幻設定乍看上去很吸引人,但內容卻並無新意,實際上就是個科幻版荒島求生的故事。而且許多地方難以自圓其說,女主角一直和感染者住在一起為何不被傳染完全沒有解釋,致盲者最終如何恢復光明也毫無理由。

嚴格來講,它並不適合出現在這個系列片單裡。比起病毒類災難片,《盲流感》更像一則荒島寓言。

在失明的情況下可以隨意拋棄體面和尊嚴,反正誰都看不見誰,那在復明之後又該如何面對自己,如何面對身邊最親密的人?




一口氣刷完這十部影視作品,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病毒爆發對人類來說是場巨大災難,究其原因,有“天災”有“人禍”也有“純屬意外”,而在災難面前暴露出的各種社會弊病和人性弱點,遠比病毒本身還要可怕。


這些影視作品你都看過了嗎?歡迎留言一起交流感受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