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對“嘎巴拉”有什麼誤解

對於“嘎巴拉”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心裡總是發怵,時間長了瞭解了它背後故事的時候就只剩下尊敬,想想高僧在圓寂後繼續把靈骨留下繼續造福蒼桑,這應該也算是一種舍利吧?

僧眾把它們做成各種念珠或結於有緣人或留於廟宇加持等待結緣,不管高僧去世多久他們的靈骨做的法器將一直守護著一處安定,這樣的聖物我們有啥害怕的!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你可能對“嘎巴拉”有什麼誤解

現在很多玩家用各種老配飾將嘎巴拉穿搭起來,使得它們不僅僅有一種能量還有一定的藝術美感,拿在手上或者掛在脖子上那種滄桑之美更是一種民族風的好配飾,法器加上審美才是好的神器。

你可能對“嘎巴拉”有什麼誤解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大年份的嘎巴拉抓在手上非常油潤,與所有的老配飾相合在一起,每一顆珠子都有歲月劃過的痕跡,管它冷暖色系和公認審美搭配,因為這樣的物件而所呈現的美感只有懂得的人才能體會到。

你可能對“嘎巴拉”有什麼誤解

不知道這上面的配飾有人能夠認得全麼,因為都是老珠子有的包漿濃厚、有的有風化紋、有的變色深沉,很多歪果仁想不通我們為何如此鍾戀老貨,甚至感覺這些東西油膩膩髒兮兮實在難以恭維,那是他們不懂這些珠串背後的故事、文化與樂趣。

看著這一串花裡胡哨的手持蠻好看,卻不知這主珠是有多麼大的緣分才會覓得,更不知這些配飾收集了多麼舊才湊這麼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你可能對“嘎巴拉”有什麼誤解

那就一起介紹一下本尊性格特點吧:明代老年份滿玉化極致到位的一條嘎巴拉念珠,這樣的精物還是比較少見,由扎基寺加持結緣,來源清淨擁有極大的福報,包漿酥潤原配足數108粒,顏色呈現深度玉化,珠體咬合磨損十分舒服。

你可能對“嘎巴拉”有什麼誤解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抓在我的手上應該更加清晰觀看,下面在介紹一下配飾吧:老松石烏蘭花、24k大金隔片、老山湖兩粒、老車渠、老蠟三粒、老唐球、老松石、老藥師、老鹿牙卡子、老牙三通、清代老山湖背雲、老山湖弟子珠,這樣詳細的介紹看文的你不會混淆了吧?

你可能對“嘎巴拉”有什麼誤解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嘎巴拉其實也是一種普通的念珠,與其它植物、動物的材質別無二致,所以正常盤玩即可,只要心存敬畏處處都是菩提。任何的珠串能夠存在一定有其相應的價值與功能,也許您可以不喜歡,但是請尊重這些密宗的文化傳承。

藏傳用靈骨製作的珠串與各種法器、器皿不在少數,在當地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神聖之物,能夠擁有那是莫大的機緣沒有人會有不好的想法,現在我們當地玩這個也不少,只是來路不明的還是慎重些就行了。

此文章取自網絡,有刪改,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