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下崗姐用23年時間豪賺120億,成為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老總

四十歲下崗姐用23年時間豪賺120億,成為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老總

01


很多人愛把“女人四十豆腐渣”這句話掛在嘴邊。在他們看來,一個四十歲的女人,既不青春也不美貌,整天就知道圍著孩子丈夫打轉,完全沒有自己的私生活,更不必說享受人生、追求夢想了。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


有這樣一個女人,她四十一歲的時候趕上國企下崗潮,毫不起眼的她自然也出現在那張沉甸甸的下崗名單裡,成了一個“下崗妹”。但她並不甘心做一個待業的家庭婦女,於是,她毅然投身商海,用了整整26年的時間,從一個街邊擺攤賣滷味的小攤主,一步步走向自己的人生巔峰。今天,她已經成為了一家百億市值企業的掌門人。


如果說,她前半生的關鍵詞是“下崗”,那她後半生的關鍵詞就是“富豪”。這位富豪榜的常客,就是江西煌上煌集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掌門人——徐桂芬!


四十歲下崗姐用23年時間豪賺120億,成為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老總


僅2019年上半年,煌上煌的營業收入就達到了11.69億元,而毛利率更是高達37.3%。目前,煌上煌已經在全國各地開設了三千多家門店,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800家的驚人速度增長著。如今,徐桂芬的“煌上煌”和“絕味”、“周黑鴨”並稱為“鴨脖三雄”,但你知道嗎,在26年前,做滷味只是她下崗之後賴以養家餬口的無奈之舉。


相信你一定很想知道:徐桂芬的成功密碼究竟是什麼呢?四十歲下崗的她,憑什麼能成為一個億萬富姐呢?她的發財之路,我們能不能模仿和複製呢?


從《創新化生存》這本書中,我們就能找到答案。本書作者王可越是中國傳媒大學的碩士生導師,也是美國愛默生學院的訪問學者。作為一名資深創新導師,他曾帶領自己的團隊一起,率先將設計思維創新體系引入國內,並與聯想、大眾、奧迪、奔馳、可口可樂、平安保險等知名公司合作,為其解決真實商業與社會問題。


在《創新化生存》這本書中,王可越一針見血地指出:大多數人的焦慮並非來自行動,而是來自想象。為了將不安的焦慮轉化為創造的動力,我們必須在創新的邏輯下,勇於嘗試和行動!


四十歲下崗姐用23年時間豪賺120億,成為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老總


02


當今時代最大的焦慮來自不確定性。我們每個人堅信不疑並全身心投入的事業,都有可能被瞬間顛覆。例如,微信搶走了電信的生意,諾基亞從巔峰瞬間跌落深谷,在大學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可能沒畢業就過時了……


在這個高速變化的不確定時代,唯有創新者才能生存。只有創新者才能不斷應對新問題,醞釀新辦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用行動應對不確定性事件的發生。


怎樣提升創新力,實現創新化生存呢?


王可越在書中給了我們一個“創新化生存工具包”,其中就包含了提升創新力的五個方面,分別是反思、感受、洞察、創意和行動。


四十歲下崗姐用23年時間豪賺120億,成為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老總


所謂反思,就是要質疑一切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揭示並討論真問題。在做任何事之前,提問“為什麼”?


所謂感受,就是帶著問題進入真實世界,真聽、真看、真感覺,開始發現之旅,感受到更豐富的內容,看到被廣泛忽略的信息。


所謂洞察,就是透過現象看實質,理解人和情境的複雜性,揭示關鍵矛盾,聚焦問題的突破點。


所謂創意,就是打開你的頭腦,發揮你的想象力,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提防掉入俗套的陷阱,探索新的可能性。


所謂行動,就是從一個小目標開始,用行動思考。嘗試、失敗、在嘗試。要知道,不斷的行動才是創造力確認的過程。


只要熟練掌握並應用這五種工具,我們就能擁有一種神秘而強大的天賦——創新!


如果你留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那些叱吒風雲的商界大佬們,無論是喬布斯還是索羅斯,無論是巴菲特還是馬斯克,他們最大的過人之處,就是他們擁有強大的創新力,這使得他們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解決各種複雜的問題,從而讓他們有機會登頂財富之巔,並擁有讓常人望塵莫及的鉅額財富!


四十歲下崗姐用23年時間豪賺120億,成為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老總


03


還是讓我們用徐桂芬的故事來說明,什麼叫“創新化生存”吧。


1979年,28歲的徐桂芬接替退休的父親,進入南昌市肉食品公司上班。由於工作踏實努力,1984年,33歲的徐桂芬被公司任命為門市部經理。在那個年代,國企被人們認為是永遠打不破的“鐵飯碗”,因此,徐桂芬的人生軌跡看似已經被安排的妥妥當當,她也很滿足於安逸而舒服的國企生活。


但好景不長,國企的寒冬很快就到來了。在市場的浪潮中,缺乏活力的南昌市肉食品公司效益大幅下滑,很快就入不敷出,只好宣佈破產。就這樣,41歲的徐桂芬下崗了。


四十歲下崗姐用23年時間豪賺120億,成為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老總


工作沒有了,生活卻還要繼續。為了維持生計,徐桂芬只得去做肉皮加工的買賣。


這是一個辛苦活,天不亮的時候,她就要到市場上收購肉皮,肉皮先要用開水煮一遍,再颳去上面的油脂,然後再用冷水浸泡,最後風乾晾曬。這個活既辛苦,又不賺錢,無法解決一家人的溫飽。後來徐桂芬又試著做過臘腸、賣過拆骨肉、調過餃子餡,但都無疾而終。


於是徐桂芬開始思考:對於一個沒錢沒門路的中年女人來說,還有什麼更有發展前景的商機呢?


她畢竟在食品公司工作了許多年,對食品市場非常熟悉,經過一番思前想後,徐桂芬還是決定繼續在食品行業裡深耕。於是,徐桂芬跑到南昌市大大小小的菜市場裡,專門蹲守了一個月,並做了一番深入的調查。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那就是賣滷菜!


四十歲下崗姐用23年時間豪賺120億,成為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老總


徐桂芬發現,無論是哪一家菜市場,買滷菜的人都特別多,每個滷菜攤子前面,都人頭攢動、供不應求。這讓她心動不已,於是徐桂芬拿出東拼西湊來的1.2萬元,在南昌市開了一家不足8平米的滷味店。


徐桂芬為自己的店鋪起名為“煌上煌”,意思是希望自己在曾經的輝煌之後,能夠再創一番新的輝煌!但這間被她寄予厚望的“煌上煌”,起步時卻不盡人意。


由於缺乏自己的特色,滷味的銷量一直平平。即便徐桂芬每天起早貪黑的工作,一天也只能掙到200元毛收入,巨大的壓力讓徐桂芬非常焦慮,每天除了睡覺的時間,都泡在店鋪裡。


丈夫怕徐桂芬累出病來,就帶她去外地散心。


在蘇州遊玩時,徐桂芬偶然路過一家當地的醬鴨鋪,被傳來的香氣吸引,於是停下腳步買了一隻醬鴨。品嚐之後,徐桂芬驚喜地發現,這家醬鴨的口味非常獨特,正是自己想要的味道。恰好這家醬鴨店的老闆年紀大了,不打算繼續做了。徐桂芬和老闆商量之後,拿出自己大半年辛苦攢下的6000元,買下了醬鴨的配方。


回到南昌後,徐桂芬又對配方進行了改良,於是,第一鍋“煌上煌”醬鴨就面世了。為了讓自己的醬鴨一炮打響,徐桂芬獨具匠心,她把醬鴨切成小塊,並插上牙籤,裝在一個大臉盆裡面,擱在店裡最顯眼的地方,請到店的顧客們免費品嚐。


四十歲下崗姐用23年時間豪賺120億,成為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老總


由於這種醬鴨的味道確實很好,再加上徐桂芬用“免費品嚐”的噱頭作為營銷手段,讓“煌上煌”的醬鴨一炮而紅。很快,南昌城的大街小巷裡就流傳開“煌上煌家的醬鴨確實好吃”的說法,這無疑為“煌上煌”打了一次免費的廣告。很多人專程從大老遠的地方趕來,就為了吃上一次傳說中的好吃醬鴨。


就這樣,醬鴨成了徐桂芬滷味事業的轉折點,讓煌上煌徹底坐穩了南昌滷味品牌的頭把交椅,也奠定了其走向全國的基礎。


當然,煌上煌最終能一路成長,最終變成市值超過百億的行業巨無霸,可絕不僅僅是因為一隻醬鴨。


應當說,在“煌上煌”的發展過程中,徐桂芬的創新眼光和能力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煌上煌”公司有四個極具開創性的“第一”:它是第一家實行連鎖經營模式的滷味企業;它是第一個採用夾層蒸汽鍋加工滷菜的企業;它是第一個採用冷鏈導櫃銷售模式的企業;它也是第一家成功上市的滷味企業!


四十歲下崗姐用23年時間豪賺120億,成為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老總


這四個“第一”,充分體現出徐桂芬的創新力,而正是這種強大的創新力,才讓這個下崗妹走向人生巔峰,榮登胡潤富豪榜,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百億富婆”!


如今,煌上煌的發展勢頭仍然無比迅猛,滷味王國的傳奇仍在不斷繼續。而徐桂芬本人從一個大齡下崗姐變成億萬富姐的故事,恰恰印證了王可越在《創新化生存》這部書中試圖告訴我們的道理:


人生之路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在不斷反思、感受、洞察、創意、行動中積蓄能量的人,才能在激變的環境中,不斷提升創新化生存的能力!


四十歲下崗姐用23年時間豪賺120億,成為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老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