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经济百态:有人在冰点,有人迎春天

那只被开膛破肚炖煮得软烂的蝙蝠,怎么也不会想到,仅是喝了一口自己的洗澡水,脆弱的人类竟会陷入如此的困境。


就像曾经看过的众多科幻电影一样,传说中的2020在开局之时便呈现出了满满的赛博朋克意味,自动选择的超困难模式也让各方直呼“恼火”。


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百态,从企业运行到个人温饱,大家都得为了那一锅蝙蝠汤买单。还处于疫情中的我们,不能对此次疫情带来的影响做出完全准确的判断,但可以预想的是,在某些方面上,这锅蝙蝠汤还真的产生着蝴蝶效应。


实体经济:“我太难了”


实体经济可能是这次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可怜虫。


作为国家发展的初代大功臣,实体经济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强势助力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互联网的步子越迈越大,它开始显现出了步态蹒跚。


本期待着像寻常的1、2月份一样,在春节假期好好大干一场的它,今年却不得不全面关门歇业,整个经济效益停滞不前。全国大范围的停产停工、延迟复工和居家隔离等疫情应对措施,让面对面的线下经济产出变得异常艰难。


疫情下的经济百态:有人在冰点,有人迎春天


需求层面上,尽量避免外出,使得大家的不得不管住自己的四肢和嘴巴,大量减少在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上的各类消费,也没有地方让你线下消费,“佛系”精神被迫暂时性深入骨髓。


供应层面上,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受阻,制造业、房地产等大头基本停滞,物流、生产、销售、回款等正常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干扰,企业停工减产。而人口聚集性的行业,则是在这个寒冬,感受到了实打实的暴击。

疫情下的经济百态:有人在冰点,有人迎春天


首当其冲的便是餐饮店。据恒大研究院发布的疫情报告估算,2019年春节7天假期,全国餐饮零售业销售额约10050亿元,而今年保守估计将会损失近5000亿元


年夜饭退订率100%、门店大面积停业、储备食材打水漂、运营成本不减、餐饮股市重创...各大品牌连锁餐饮店在这次疫情中,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暴击。


比如西贝餐饮,全国布局有400多家门店,在春节期间仅保留100多家门店的外卖业务,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8亿元,目前账上现金加贷款,再熬3个月就要喊破产。


疫情下的经济百态:有人在冰点,有人迎春天


大店尚且如此,小餐馆更是过了个严冬。原本指着过年这一波吃个饱饭,却没想到为此只能喝个西北风。事先花三五万储备的食材,眼睁睁看着发霉坏掉,而来年的铺面租金赫然挂在账本的第一行。没人能告诉他们,真正的春天什么时候才能来,至少一季度,他们是举步维艰。


而就在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哭穷”的四天后,浦发银行迅速行动起来,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于2月6日完成核批西贝餐饮授信额度5.3亿元,2月7日落地1.2亿流动资金贷款,入账西贝餐饮集团。

西贝的困境,是目前国内众多大中小餐饮业所面临考验的缩影,而西贝获得的援助,也是近期各地政府和银行“暖企行动”的反映。例如万达、华润、龙湖、等数十家房企,近期也对旗下的商业地产推出减免租金的举措。

疫情下的经济百态:有人在冰点,有人迎春天


另一个损失惨重的是旅游业。据统计,整体全面停摆的旅游业,受这次疫情影响,预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亿元左右。从1月20日起,全国各地的景点、场馆等陆续叫停;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直接给国内的旅游业人士放了个罕见的春节大假。

疫情下的经济百态:有人在冰点,有人迎春天

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也同样全面停顿,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国,春节假期本应是出行高峰,好好的一个黄金周,却在那些人饮下那锅蝙蝠汤后,把全国各旅行社直接拉来崩盘,前期投入、后期营收,真的是一滴都没有了。


同时也顺带把文娱产业、交通运输行业、房地产及上下游产业、制造业等给带崩了。没人出门,没人消费,没人服务,整个商业经济圈冷清萧条,仿佛进入了黑夜。人们长久依赖着的吃穿住行,在几口飞沫面前,显得是那么地微不足道。


外卖小哥和TONY总监,

谁才是一季度的王者?


有人遭遇了事业的冰点。


餐厅老板、金融业人员等之前在相亲链颇受欢迎的职业,在第一季度后,或勉强维持一贯的高品质生活,或不得不降低标准以留存资金,或因企业和个人财力受损严重,啃着面包度日。


而炒股的各位,请不要在天台打挤,喊了你们不准聚集的哈。


疫情下的经济百态:有人在冰点,有人迎春天

也有人迎来了春天。


比如外卖小哥。

对于肥宅和社畜来说,外卖小哥堪比生命接线员,尤其是在这么个非常时期,被封印的你只盼望外卖小哥提着大包小包的到来。


疫情下的经济百态:有人在冰点,有人迎春天


美团外卖在1月26日率先推出“无接触配送”,并迅速实现全国覆盖必胜客、肯德基等自带骑手的店铺,也陆续实施这项服务。增加了外卖人员与顾客的安全性的,从而加大外卖接单业务量。


疫情期间,外卖小哥接单量最大的当属超市和生鲜类电商。为保障居民的生活需求,疫情期间许多超市和生鲜电商都保持营业状态,一度因为供不应求和人员并未全部到位产生用工短缺的现象;而另一边,餐饮业则囤积了大量“无所事事”的员工,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月31日,盒马鲜生提出共享员工想法,云海肴随即响应,超400位云海肴员工陆续到“盒马”上班,并由盒马支付相应劳务报酬。蜀大侠、望湘园茶颜悦色等500多名餐企员工也参与到其中,同时包括西贝、奈雪、探鱼等在内的30多家餐饮名企正在与盒马积极接洽;截至2月9号,已有来自30家企业的超1600人,加入盒马临时用工队伍。

另外,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推出“蓝海”就业共享平台,全国各地餐饮商户可统一为员工就近报名,选择成为蜂鸟蓝骑士或附近商超便利店员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4000名餐厅员工有意“临时上岗”。阿里本地生活方面透露,“蓝海”计划第一批招收一万名蜂鸟骑手。


靠着自己的双手和电马儿,外卖小哥们为肥宅们点燃了这个寒冬中的一把火,也将餐饮店老板从天台上拉了下来。

疫情下的经济百态:有人在冰点,有人迎春天


再比如理发店的TONY。很简单,你是否在年前花费重金理发烫头,想在回村时闪亮登场,想成为亲戚中最显眼的存在?你是否在过年期间,坚持不见外人不洗头、任由发丝肆意飞舞雪花飘飘?你是否又在即将复工时意识到,金毛狮王or梅超风,将会成为你接下来的工作代号呢?


疫情下的经济百态:有人在冰点,有人迎春天


当一切回到正规,顶着杂乱刘海和日系动漫人物般发型的我们,就可以开始新一轮的洗剪吹染烫之路啦。


为什么我的同学

都是11月12月出生的呢?


百无聊赖的宅家时光,给段子手们提供了想像的空间和素材,其中有一条,在严肃的疫情背景下,让人看得脸红心跳。


孩子:“爸爸妈妈,为什么我们班的同学都是11月12月出生的呢?”


爸妈:“那还要从一只蝙蝠说起...”


不准出门,不许聚会,找不到事做,生命在于运动,一天到晚趟床上还是不得行,现代社会的人开始过回了古代人的生活(此处省略一万字)。


虽然现在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但一大群人在同一阶段内开启造人模式,长远影响那可是相当的大。因此,像我们成都政府,就勇敢地站了出来,发布通知,喊你们先不慌运动,我来送你们免费的计生用品。


疫情下的经济百态:有人在冰点,有人迎春天

这可能是近段时间来,听过的最可爱的一则新闻了吧。


其实在这场疫情中,最冤的应该是蝙蝠。人家长期发着40多度高烧,以一己之力封印着100多种病毒,为了不影响人类,跑到深山老林漆黑的洞穴里生活,还努力的把自己长成无法下口的模样,就这样还被人给吃了,死了还要背上传染病毒的黑锅。


蝙蝠:那我不知道,我搞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