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海昏侯是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


導語:

海昏侯實際上說的是皇位被廢之後的劉賀,劉賀這一生荒誕離奇的經歷,也是許多凡夫俗子羨慕不來的存在,但是他那令人豔羨的逆天好運,也因為自己毫無節制的一次次浪費,最終導致了嚴重的後果,成為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被掃地出門的皇帝,短短27天的時間,就在整個皇宮之中,掀起了不小的輿論風波,屬實令人詫異!

顯赫的門第家世

出生於帝王之家的劉賀,實際上是漢武帝的孫子,有著這層關係,他也在父親去世之後,五歲之時,就已經成功世襲昌邑王王位,此後在這整整十五年的王爺生涯當中,劉賀沉溺於人生的享受過程無法自拔,既沒有生活的壓力,同樣也不會為權力之爭煩惱。

當時的昌邑王這一生,可以說是託了祖宗鴻福,走運走到腿抽筋,人生嗨破天際,簡直不要太放肆,當時劉賀的奶奶,就是一位絕代佳人,深受漢武帝寵愛,所以劉賀這一代,也算是成功收到了祖宗庇佑,然而這才是開胃菜,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幸福來的就是如此突然。

無人能比的好運

隨著漢昭帝劉弗陵駕崩,這位玩世不恭的小王爺,居然成了整個劉家最有繼承權的皇親,比起當年接收父親的爵位,更讓他驚喜萬分,這次直接是貴為九五至尊的皇帝,說實在的,也算是沾了漢昭帝英年早逝的光,這位帝王還沒有留下子嗣,就已經撒手人寰。

突然接收到當皇帝的殊榮,其實也離不開當時朝政控制者霍光的推波助瀾,實際上霍光對於海昏侯之前的所作所為早有耳聞,但是本以為當了皇帝會收心的劉賀,著實把霍光都給嚇了一大跳,究竟有多荒誕,就從他當時短短接收到繼承皇位這個消息起,就已經開始一次次刷新著所有人的價值觀。

<strong>


中國帝王之“最”

本來生活久荒誕離奇的昌邑王劉賀,在那個王府之中,並沒有多大的危害,但是得知要當皇帝的他,彷彿認為皇位也是可以隨便褻瀆的存在,當時激動的他得到消息可以說是即刻就出發,與此同時,他還不忘在緊張的路途之中找樂子,甚至是強搶民女,充當自己娛樂的對象。

作為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只當了一個時辰皇帝的金末帝完顏承麟只能算是金哀宗的背鍋俠),他也創造下了27天製造1100多起宮廷事故的紀錄,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登基上位的他,對於自己叔叔的死,絲毫沒有半點憂傷,反而在登基之後,就迫不及待的開啟了自己的登基慶典,除此之外,他還創下一天發號幾十次詔令的記錄,只要是他開心,完全不顧民聲民怨,官員們也叫苦不迭,許多詔令來不及執行,就會有新的詔令頒佈,朝令夕改對他來說不是個形容詞,而是個陳述句!

果不其然,他最終的結局也因為自己的無下限作死,讓這場皇帝之旅真的成為了體驗版,其實本來就不在帝王預算之列的海昏侯,實際上就是撿了漏,沒有一點君之風範,當然也不具備處理政事的能力,被群臣彈劾罷黜之後,最終也只配居於海昏侯之位。

結語:

不得不承認,海昏侯這一生確實運氣極佳,但是命運同樣是公平的,給與了他至高無上的物質享受,但同樣也是一種不小的考驗,最終海昏侯沒有實力駕馭這一切,也只能淪為歷史的犧牲品,作為歷史上的“名人”,他更多的是以臭名昭著而被紀念,所謂“德不配位”,概莫如此。而他這荒誕的一生,也僅僅持續了33年的時間,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不知您會有怎樣的操作呢?


泰林說趣史


海昏侯並不是特殊的皇族,只是他自己的履歷比較特殊。也因為劉賀的棺木打開後,其遺骨都基本不存,都變成碎末了,所以人們親切的叫他“沫沫”。

沫沫的爺爺是一代雄主漢武帝,他奶奶是著名的大美人李夫人。兩個舅爺,一是貳師將軍李廣利,一是音樂家李延年。李延年曾寫歌曲形容妹妹的美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李夫人給漢武帝生了一個兒子叫劉髆,封昌邑王,但比其父漢武帝死的早。留下五歲的兒子繼承封國,就是劉賀。

漢武帝死前指定最小的兒子劉弗陵繼位,即漢昭帝,由大將軍霍光輔政。但十三年後,劉弗陵病死,沒有兒子。於是霍光以外孫女兼漢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名義,指定由十九歲的劉賀來長安城繼位。但這個天下掉下來的餡餅,劉賀只吃了27天,就被霍光給免職了,史書上說因為劉賀違反了一千多條規定。被撤職的劉賀,沒有封號,給付了原昌邑王的財政,即基本工資待遇,但原封國取消了,事實上也被監管起來。

霍光繼續選擇皇位繼承人,漢武帝原太子劉據的孫子劉病已被選中,即漢宣帝。劉病已生活在民間,與霍光維持了比較好的關係。待霍光死後,才一舉成功解決了霍家勢力。對於小叔叔劉賀,封了個海昏侯,安置到偏僻的海昏之地,即今天南昌附近。但並沒有放鬆對他的監視,直到他死掉。

劉賀死後,兩個有繼承資格的兒子先後也死了,於是封國被廢除。多年後才又恢復,選擇他另外的兒子繼承。

綜上,劉賀的經歷很特殊,先繼承昌邑王、再為大漢天子、再被免去一切職務、再封候,始終在政治漩渦中又是善終,生殖能力也很強,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更難得的是,本來沫沫已經被歷史塵埃所湮沒,但兩千年後卻一挖成名。漢代厚葬,十墓九空,奇蹟般的完好保存了辣麼多金子,也是異數!


幾葦渡


旭哥認為,海昏侯劉賀之所以在歷史上如此大名鼎鼎,完全得益於劉賀生前和死後,身上的兩大標籤。

其一,歷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在位27天,就因為幹了1127件荒唐事被廢黜;

其二,其死後埋葬之地,海昏侯大墓沉睡了兩千年,保存完整,出土文物之多震驚世界;

<strong>

劉賀的帝王之旅

劉賀是漢武帝劉徹之孫,第一任昌邑王劉髆之子,而他的奶奶李夫人,更是歷史上的一位傳奇女子,“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說的就是這位李夫人。

漢武帝去世後,因皇后衛子夫已在四年前巫蠱之禍中畏罪自殺。所以,李夫人被配祭漢武帝宗廟,追加尊號為孝武皇后。這樣,劉賀變成了漢武帝的嫡孫,這成為了漢昭帝劉弗陵死後,劉賀能夠繼承皇位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74年,漢昭帝病逝,死後沒有子嗣,輔政大臣霍光和上官皇后將昌邑王劉賀迎入長安,擁立為帝。

史書上沒有記載劉賀繼承帝位的原因,但不難分析。

漢昭帝去世後,朝政大權完全掌握在霍光手裡,上官皇后又是霍光的外孫女,誰能繼承帝位,完全由霍光說了算。所以,選擇新皇帝的標準無非就是兩條:

第一,不能威脅霍氏家族的權力;

第二,新繼承人符合皇位繼承法統;

劉賀是外封的藩王,此時年僅十八歲,在長安沒有政治勢力,不會威脅霍光繼續執掌政權;另外劉賀在法理是漢武帝的嫡孫,漢昭帝無子,劉賀享有優先繼承權。

劉賀能夠繼承皇位,可以說,是上天恩賜的機會。然而,劉賀沒能抓住機會,僅僅在皇位上坐了27天,就被霍光廢黜。

劉賀繼承皇位的原因,漢代的史書上沒寫,但被廢的原因,倒是記載的非常詳細。在位27天,幹了1127件荒唐事,而且,乾的每一件壞事都有據可查,所以,最終被以“行事怪誕,荒淫無度”的理由廢黜。

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過千餘,故霍光廢之。--《漢書》

記錄的越是仔細,越讓人懷疑其真實性,有句俗話,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作為漢廢帝的劉賀,完全沒有辯駁的餘地。

實際上,劉賀被廢,另有它因。

劉賀繼承帝位後,可能由於興奮過度,誤判了當時的政治形勢,急於奪取霍光手中的權力,將自己從昌邑國帶來的屬臣,大量越級提拔,安插到朝堂的重要位置。其中將原昌邑國國相安樂任命為京城禁衛軍長官,能夠掌控京城的一切軍事力量。

昌邑官屬皆徵至長安,往往超擢拜官。相安樂遷長樂衛尉。---《資治通鑑》

毫無疑問,這樣的奪權行為,引起的霍光的反擊。這才是劉賀僅僅當了27天,就被廢黜的真實原因。

由此可見,劉賀並非碌碌無能之輩,只是因為年輕,缺乏足夠的政治智慧。後來者漢宣帝劉詢,顯然吸取了劉賀的教訓,低調隱忍,避免了成為第二個劉賀。

另外,作為一個廢帝,必然對在位的皇帝構成嚴重威脅,在這樣殘酷的環境下,能夠自保、善終,也足以說明劉賀並非等閒之輩。

海昏侯大墓

公元前59年,經歷了人生大起大落的海昏侯劉賀,在封邑去世,葬入家族墓地。直到兩千年後,劉賀的大墓才浮現在世人的面前。

2011年,因為盜墓賊的盜掘,意外的發現了海昏侯大墓,由此拉開了海昏侯大墓的考古挖掘。

由於古人厚葬的傳統,因此有漢墓十墓九空的說法,但是海昏侯大墓保存完整,完全沒有被盜。

出土了各類文物一萬多件,僅漢代流通的五銖錢多達四百多萬枚,還有數量驚人的黃金,以及數量眾多的青銅器皿、珍珠瑪瑙、精美玉器……

其中最為珍貴的當屬一件漆器屏風,上面繪孔子畫像和孔子生平記載,以及已經失傳1800多件的《齊論語》

由此,海昏侯大墓成為了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被列入201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至於當地打出了“北有兵馬俑,南有海昏侯”的標語。

可見,海昏侯大墓的發現,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有多大。

海昏侯大墓為什麼沒有被盜呢?

這要得益於東晉時期發生在江西的一場大地震,公元318年,豫章郡發生大地震,震塌了海昏侯大墓,鄱陽湖水倒灌進了墓室,整個大墓沉入水底,反而讓大墓躲過了盜墓賊的襲擾。

實際上,在考古挖掘的過程中,發現數十個盜洞,其中兩個盜洞已經打通了墓室,想必這兩個盜墓賊沒有水下盜墓的本事,所以不得不放棄。

另外,考古界一直有“

幹千年,溼萬年,不幹不溼就半年”的說法。所以說,海昏侯大墓沉入水底,反而有效的保護的陪葬的文物,我們才得以有幸看到保存的這麼好的鎮國之寶。


長安旭哥


海昏侯為西漢所封爵位,後世代承襲,共傳4代。一直延續到東漢。第一代海昏侯為故昌邑王、漢廢帝劉賀。 海昏為豫章郡縣名,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設,豫章郡範圍大致包括今天南昌市新建區北部、南昌縣北部、永修縣、武寧縣、靖安縣、安義縣、奉新縣,以及被湖水侵襲的鄱陽湖西南部。海昏侯國受封在海昏縣境內,侯國遺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北部。 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的墓葬在2011年被發現於南昌市新建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


說海昏侯劉賀特殊,主要因為他一生大起大落,5歲襲爵,19歲當皇帝,27天后被廢,後來卻又被封為了海昏侯,年僅33歲便早早去世。走運、走背運都走得像開掛一般的,歷史上恐怕除了他再也沒幾個人了。劉賀是漢武帝劉徹的親孫子,奶奶還是武帝曾最為寵愛的李夫人,可以說出生時就是含著金湯匙的。可惜,劉賀的父親在他5歲時早逝,他瞬間就成了家裡的頂樑柱。襲爵後,劉賀安安穩穩地度過了其短暫一生的三分之二時光。在他19歲那年,漢昭帝突然駕崩。因為昭帝屬於是英年早逝,並沒有留下可以繼承皇位的子嗣。此時,種種條件都頗符合要求的劉賀進入了朝政實權實際掌握者霍光的視線。劉賀接到璽書後,喜不自勝,當天就踏上歸朝的路途。劉賀帶了200多人進京即位,天天跟這幫人飲酒作樂,淫亂朝庭,把整個後宮鬧得烏煙瘴氣。進京二十七天,做了1127件荒唐事,


他乾的荒唐事比如漢武帝服喪期間去遊獵;進京主持漢昭帝喪禮路上要買“長鳴雞”“積竹杖”;路上又車載一批美女供其淫樂;到了長安東郭門按國禮奔國喪看到首都就要哭,劉賀說我喉嚨疼不能哭;當了皇帝后每天飲酒取樂;愛玩鬥獸;還讓官奴乘騎皇太后馬車並且飆車;把京城官員換了他屬國的二百餘人。。。等等。實在太無法無天了,大家終於都受不了了,於是被廢黜了。被廢之後被幽禁了十一年,到了三十歲又被封侯。這一生跌宕起伏,相當的刺激。也是極少數當過皇帝被廢還能活到自然死亡的。

劉賀被廢以後,霍光找到了劉據的孫子也就是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做皇帝,也就是漢宣帝.他掌權以後,聽說昌邑王仍然對過去被廢不滿,於是將其貶為列侯,封於海昏縣。 海昏這個縣名,大概是湖邊西岸邊的意思,海,指得是彭蠡澤,即鄱陽湖的前身,昏,就是西方的意思,太陽落山的方向。



綜上,說海昏侯劉賀特殊,主要因為他一生大起大落,說海昏侯是歷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不過是因為他人生軌跡特殊、個人形象先黑後白特殊所致。人這一生,渾渾噩噩是一輩子,大風大浪也是一輩子,海昏侯特殊大抵也是因為他選擇了後者吧


大老二爺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的發掘,頗引人矚目,此後幾年都是文史界的 “頂級熱搜”。

題目中的海昏侯應當為第一代海昏侯劉賀,此人還有故昌邑王、漢廢帝的頭銜,因此特殊。

其人生曲折大起大落,充滿戲劇性,33年的生命歷程便經歷了王、帝、平民、侯四種身份的轉變,可謂古今“第一人”。

劉賀,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生於昌邑(今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西漢第九位皇帝(在位僅27天),是西漢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後元元年(前88年),其父昌邑哀王劉髆去世。 始元元年(前86年),年僅六歲的劉賀嗣位,成為西漢第二位昌邑王。

元平元年(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無子駕崩,十八歲的劉賀承襲皇位,自稱“嗣子皇帝”。即位僅27天,劉賀便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被廢黜,罪名有“行淫亂”等1127罪,賜歸故國;元康三年(前63)四月,漢宣帝下詔,遷封海昏侯。

短短的人生裡,大起大落,尤其是那至關重要的27天更是如同過山車,這便是其特殊性。

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事實上,劉賀確實荒唐至極、淫戲無度,非當皇帝的料子,但也實在沒有時間犯下如此多錯。這一時期,權臣霍光專權,廢立皇帝不過是為了達到自己政治目的,劉賀諸多荒唐事不過是為了“出師有名”。當然,劉賀皇位的廢除是有緣由的,甫一即位劉賀便大肆提拔自家人,企圖擺脫控制,這自然與霍光利益相左。

隨後,劉賀被逐回昌邑,封國被廢除,自己也削為平民,開始了長達十年無官無爵的生活。

《資治通鑑》:上心忌故昌邑王賀,賜山陽太守張敞璽書,令謹備盜賊,察往來過客;毋下所賜書。敞於是條奏賀居處,著其廢亡之效曰:“故昌邑王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銳卑,少鬚眉,身體長大,疾痿,行步不便……察故王衣服、言語、跪起,清狂不惠……其天資喜由亂亡,終不見仁義如此。”

經過人生的大起大落,劉賀幾乎淪為廢人,聽取了當地太守張敞的報告,漢宣帝認為“賀不足忌”。於是回昌邑的第11個年頭,即漢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二十九歲的劉賀被封為海昏侯。雖然劉賀已近乎廢人,漢宣帝卻並不大放心,昌邑乃當時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造貿易中心,於是劉賀舉家南遷,就國於豫章郡海昏縣,食邑四千戶。

不過,劉賀似乎記吃不記打,賜侯後又不謹言慎行。

《漢書》:封故昌邑王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賀就國豫章數年,揚州刺史柯奏賀與故太守卒史孫萬世交通。萬世問賀:“前見廢時,何不堅守勿出宮斬大將軍,而聽人奪璽綬乎?”賀曰:“然,失之” 萬世又以賀且王豫章,不久為列侯,賀曰:“且然”非所宜言,有司案驗,請逮捕。制曰:“削戶三千。”

劉賀本為廢帝,言行舉止自然大有人監視,被舉報後“削戶三千” 。經此打擊,劉賀一病不起,不久抑鬱而亡,年僅33歲。

第一代海昏侯劉賀一生經歷王、帝、平民、侯四種身份的轉變,說是最特殊的皇族之一併不為過。


谷大粒


海昏侯劉賀在歷史上的存在感說實在的並不高,只是後來人們對其陵墓發掘,其中過多特殊之處,才將這個在歷史中差點被埋沒的皇族再次推向風口浪尖,人們對他也逐漸熟悉些許。那麼,海昏侯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呢?我繼續為你詳細分析。


一、人生經歷傳奇而特殊

劉賀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他的父親是漢武帝時期太子熱門人選劉髆,奶奶是漢武帝后期寵愛的妃子李夫人,李夫人哥哥是大將李廣利,按理來說這樣的條件,當時劉髆就很有機會成為太子,可惜最後有一個豬隊友丞相劉屈氂搞些歪門邪道詛咒漢武帝,被漢武帝發現後將其處決,並且牽連到李廣利一家人,還把劉髆的皇帝夢搞破滅。



老子沒有機會成為皇帝,那就看兒子劉賀的了,劉賀算是比較幸運,公元前88年,父親去世後,年僅5歲的劉賀繼承了父親封地,成為昌邑王,更加幸運的是,公元前74年六月,年僅21歲的漢昭帝突然駕崩,因為其沒有兒子,國不可一日無君,權臣霍光選來選去挑選了19歲的劉賀作為繼承人。

就這樣,劉賀在七月繼位,完全算是撿了一個便宜,可惜好景不長,僅僅當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以他荒淫無度,從而聯合皇太后發出詔令廢除劉賀這個皇帝。其中列舉了劉賀一共1127件荒唐事情,包括破壞禮制、淫亂後宮、不納良言等等。

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漢書·霍光金日磾傳》

由此可見,劉賀確實相當特殊,能在短短27天時間內做下1127件荒唐事情,每天平均40多件,看來他確實啥正事沒幹,基本所有時間都在幹荒唐事情,還得努力加把勁才行。

被廢除後的劉賀,繼續回到自己封地昌邑,可是被削除王號,只是給了2000戶食邑。與此同時,霍光另立衛太子唯一遺孫劉病已為漢宣帝,並且將劉賀原本帶到皇宮的官員悉數處決,劉賀算是再無機會稱帝了。

不僅不能稱帝,劉賀在封地還被人監視,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監視之中,沒辦法他只能瘋狂生孩子減少內心不安,一生就是22個子女。按常理來說,劉賀都這樣了,一切也算告一段落,誰曾想還被繼續貶為海昏侯,可悲可嘆。

就這樣,劉賀在抑鬱中去世,享年33歲,結束了傳奇而特殊的一生,在歷史上成為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二、碌碌無為卻得以厚葬

劉賀一生就幹了27天皇帝,他死後卻得以厚葬,他的陵墓如今已經出土,其中各類奇珍異寶以及經書典籍,堪稱豐富多彩,並且成為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墓葬內容最豐富的漢代諸侯陵墓。


他明明沒有做出什麼特別的貢獻,為何漢宣帝還要如此隆重給他厚葬呢?難道歷史記載與真實情況之間有什麼不符?帶著這些問題,考古學家對其陵墓展開一系列的研究,其中發現很多黃金還有孔子畫像(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孔子畫像),更為特別的是,劉賀墓中居然有《詩經》、《禮記》、《論語》、《春秋》等書籍,儒家思想濃厚,《論語》中的《知道》篇是2000多年從來沒有出現全貌的典籍,終於在劉賀墓中得以展露真實面目。


從劉賀如此重視儒學典籍來看,應該真實的劉賀並沒有史書上所說那麼嚴重,能夠在27天內做出1127件荒唐事,很可能是因為他與霍光之間發生什麼矛盾爭執,最後霍光為了收拾他,才聯絡毫無實權的皇太后來廢除劉賀皇位。

再者說,霍光列出的那些荒唐事,很多都是吹毛求疵的,頗有雞蛋裡挑骨頭的味道,讓人不得不對那段歷史的真實性產生懷疑,從而將更多興趣投入到劉賀陵墓,希望在陵墓出土的文物中能夠更加清晰弄明白那段歷史。



結語

史籍編寫也是人為的,很多時候難免受到一些個人情感或者政治原因影響,導致背離現實,所以我們對歷史真相的研究,除了藉助史料,還應該尊重那些發現的文物事實,這樣不僅能夠讓我們今天的人明白歷史真相,還能夠還古人一個遲來的公道!



嗔痴歷史觀


導語:海昏侯,西漢所封爵位,後世代承襲,一直延續到東漢。

第一代海昏侯為故昌邑王劉賀。劉賀,由一個侯爺變身成一個皇帝,但是隻做了27天,又變身成侯爺,甚至於經歷了一段平民的侯爺。之後人們稱他為海昏侯。

那麼,海昏侯這個封號是什麼意思呢?

要理解“海昏侯”封號的含義,

首先要理解“海”的古義是什麼。

這是我們對它感到困惑的主要原因,為此,我們先來看看“昏”在這裡是什麼意思。

“昏”的原義是日落。《說文解字》:

“昏,日冥也”

它在這裡比喻皇帝的退位。這個字多次出現在歷代廢帝的封號中。比如金人給宋徽宗的封號“昏德公”,並不是罵他德行昏聵(正如黃帝“土德”、炎帝“火德”,都不幹“德行”的事)。“德”在這裡的含義是“屬性”。“昏德公”指退位皇帝的屬性如同落日。金人給徽宗的兒子欽宗的封號是“重昏侯”,意即“日落了兩次”。

那麼“海”呢?

莊子稱北海為“北冥”,以冥代海,是什麼邏輯?這關乎上古漢語裡“海”的原始含義。《說文解字》裡這樣解釋“海”:

“海,天池也”。

《莊子-逍遙遊》:

“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列子-湯問》:

“終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

這個被先秦古人反覆強調的“天池”該怎麼理解呢?與“冥”又有什麼邏輯聯繫?

如果將其理解為“海就是天然大池子”,這些定義完全就是廢話和蠢話,那我們就得嚴肅地考慮一下許慎、莊子和列子都是智障的可能性。若不然,是不是該反思一下,我們對“海”的理解是否存在誤區和死角?

古人又為什麼將海稱為“冥海”?

再看其他先秦古籍中的線索。《晏子春秋-景公問天下有極大極細晏子對》:

景公問晏子曰:“天下有極大乎?”晏子對曰:“有。足遊浮雲,背凌蒼天,尾偃天閒,躍啄北海,頸尾咳於天地乎!然而漻漻不知六翮之所在。”

“足遊浮雲,背凌蒼天”的鳳凰尚且要“躍啄北海”,可見北海必是“天上之海”,從而可知“天池”就是字面的意思,這才符合文字的邏輯。



夜晚的這個“天空之海”,就是華夏先民最初的“海”的概念的源頭。

我們的祖先那時沒有見過真正的海,漢字“海”最初所指的就是這個“天空之海”,所以“海”的初義與“陰晦”相通。《廣雅-釋水》:

“海,晦也”。

《尚書緯-考靈曜》:

“海之言昏晦無睹,海、晦義同”。

“海”從“每”得聲,它與“冥”在上古時音義皆同,所以古人常以“冥”代海,它就是在暗夜的天空中出現的海洋幻象。

以這種“天海一體”的上古觀念為背景,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逍遙遊》中的鯤魚和大鵬可以互相變幻,又為什麼它們的尺寸難以置信地巨大。也可知《山海經》“風道北來,天乃大水泉”並非痴人囈語。這一觀念與郭店楚簡《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

中反映的“水天一體”的創世哲學一樣,都是上古華夏先民的固有神話傳統的一部份。

回頭再來看“海昏侯”這一封號的含義。

可知此處的“海”用的是其上述古義。對被廢黜的皇帝而言,它是比黃昏的落日更加貼切的比喻。

漢朝廢帝劉賀的“海昏侯”這一封號是對他宣判的政治死刑的一種表述。


為什麼說海昏侯劉賀是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

這和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有關。他的一生,經歷過為王、為帝、為侯,地位變化這般反覆,在中國歷史上也算少見。

1.劉賀為王時的經歷

劉賀的父親,是漢武帝劉徹之子劉髆,天漢四年(前97),劉髆被封為昌邑王。劉髆於後元元年(前88)去世,年方五歲的劉賀承襲封號,成為第二位昌邑王。

劉賀為王時,相傳過得非常玩世不恭,和奴僕縱情吃喝玩樂,還大把大把的打賞,荒廢國事。在這期間,還發生過一些現在看來怪力亂神的事情,譬如,劉賀常常看見一些傳說裡的兇獸(如白狗無頭高三尺,擁有人身,戴著方山冠或者成群大鳥往宮裡亂飛),可除了他自己,誰也看不見,後來還發生血汙劉賀王座之事,可謂是非常不詳的預兆了。

大臣龔遂屢次勸解劉賀重視這些不詳的徵兆,自我反省,親賢臣遠小人,但劉賀均未引起重視。

2.劉賀為帝時的經歷

元平元年(前74),漢昭帝劉弗陵逝世,由於他沒有子嗣,劉賀被徵召入宮,繼承皇位。

相傳劉賀在赴宮途中行為也很荒誕,途中路過濟陽,買善長鳴的雞;路過弘農,還派人搶掠女子,用裝衣物的車輛裝載;臨近國都,按禮制劉賀應當哭喪,但他以自己咽喉痛為由搪塞掉了。一直到了未央宮東門,劉賀方下車,按禮哭喪,事後,他接受皇帝印璽和綬帶,是為漢廢帝。

在他短暫的在位期間,他派遣的使者往來不絕,向各官署徵調索取物資,光祿大夫夏侯勝等人多次上諫,指出其不端,希其改正,但劉賀非但不改,還愈演愈烈。大將軍霍光見狀,稟明孝昭皇后上官氏,廢劉賀,遣送回昌邑國,另立漢武帝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劉詢為帝,是為漢宣帝。

3.劉賀為侯時的經歷

劉賀剛被廢黜帝位時,漢宣帝還對他有所忌憚,派人監視他的日常言行,但後來看見他狀若痴呆的情狀和門衰祚薄的情形,遂放鬆警惕。元康三年(前63),劉賀受封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但幾年後,揚州刺史上奏劉賀與故太守卒史孫萬世有來往,談及權力之事,請求逮捕二人。於是漢宣帝下詔削去劉賀三千食邑以示懲戒。

神爵三年(前59),劉賀去世。他去世後,其子劉充國,劉奉親也相繼去世,朝廷經過商議,皆認為海昏侯劉賀乃暴亂之人,且其子先後去世,乃上天要斷其祭祀,於是海昏國被廢。

一直到初元三年(前46),劉元帝劉奭才又封劉賀的另一個兒子劉代宗為海昏侯,其嗣方延。

海昏侯劉賀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海昏侯劉賀這一生,可謂是上過天堂也跌過谷底,這般劇烈的人生起伏,稱作“最特殊”也不算過分。蔡東藩曾感嘆道:

“荒淫酒色太神昏,狂悖何能望久存,多少廢王捐首去,得全腰領尚蒙恩。”

海昏侯在歷史上的形象,實在算不上好。

但隨著海昏侯墓的發掘,也許我們也應再來思考一下歷史上的海昏侯究竟如何——海昏侯墓的出土物中有編鐘、琴、瑟、竹簡、木牘及表面有孔子生平及孔子畫像的漆器。還有一個細節,劉賀的身上佩有削竹簡錯字的刀,

由此觀之,似乎與史書中荒淫無道,不喜讀書的形象有所出入。

總結:劉賀其人,其人品究竟如何,也許我們不得而知,但他起伏不定的一生,實是令人嗟嘆。


路之意


海昏侯劉賀是漢武帝的孫子,父親劉髆是漢武帝第五子,劉賀5歲的時候就繼承了父親昌邑王的的爵位,可以說是正統的大漢皇族,如果要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應該是他的人生是歷史皇族中最特殊的。

劉賀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短的皇帝,在位27天史稱漢廢帝(金末帝完顏承麟半天),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從封王到皇帝,又到封王再淪為侯爵的人,海昏侯國也是亡國又續,一共傳承了四代,所以說海昏侯是歷史上特殊的皇族。

劉賀是如何當上皇帝的

漢武帝晚年因巫蠱事件使得,他的兒子們被貶或被殺, 無奈只能立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並安排霍光、金日磾、車千秋、上官桀、桑弘羊等作為輔政大臣,經過一番廝殺輔政大臣就剩霍光一人,漢昭帝21歲去世的時候又沒有留下子嗣,有大臣建議擁立漢武帝的四兒子劉胥,

但是霍光以劉胥放縱、不遵守法度在武帝時都被拒為繼承人,如果要是在立劉胥豈不是違背了武帝的遺願給拒絕了,《漢書•霍光傳》記載:“武帝六男獨有廣陵王胥在,群臣議所立,鹹特廣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內不自安”。
其實是這時候的劉胥早已成年,且也形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如果立劉胥就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就在武帝孫子一輩尋找皇帝繼承,最終迎立19歲的昌邑王劉賀為帝。一是劉賀比當時的劉胥輩分低,便於以上官皇后的名義操控,第二是劉賀年輕,封地距離京城遠,京城沒有什麼政治依靠,這讓本來就權傾朝野的霍光,又多了一個擁立新君的功勞。

劉賀被廢為海昏侯

立劉賀為皇帝的詔書是深夜到的,劉賀高興的立馬開始收拾東西,第二天中午就從昌邑出發,黃昏的時候就跑了定陶,一口氣跑了一百三十五里地,一路上不少馬都給累死了躺在路上。《漢書• 昌邑哀王傳》記載:”其日中,賀發,晡時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從者馬死相望於道“。

看這傢伙是有多興奮,累死不少馬就算了,路上還強民女裝車供自己路上消遣,有大臣提醒也不的理,依舊按自己的心意來,《漢書• 昌邑哀王傳》記載:“過弘農,使大奴善以衣車載女子。至湖,使者以讓相安樂”。完全不像其祖宗漢文帝,他先派舅舅去京城打探消息,確認安全之後才動身去京城,離京城還有50裡的時候,派人先進城再打探情況,確認沒有危險後再大膽進京登基。

雖說劉髆也曾努力爭取太子最後失敗,好歹這皇位從天而降落在劉賀身上, 劉髆泉下應該是感到高興的。可惜這帥不過三秒,皇帝只當了27天就被權臣霍光給拉下馬了,主要的罪就是淫亂,在昭帝喪葬期間不知到收斂,依舊保持做昌邑王時候的做派。

估計主要還是劉賀把他帶進京城的200多人,都安排了各準職職務,阻礙了霍光的朝政主導權,不然他的罪責怎麼就史書就記載“行淫亂”三個字來描述,《漢書• 昌邑哀王傳》記載:“王受皇帝璽綬,襲尊號。即位二十七日,行淫亂。大將軍光與群臣議,白孝昭皇后,廢賀歸故國,賜湯沐邑二千戶,故王家財物皆與賀。國除,為山陽郡”。

劉賀之後的海昏侯

劉賀在被廢黜帝位後,大臣建議將他遷往房陵,但是估計還是太后念及他是皇室血脈,讓他迴歸昌邑,賜食邑兩千戶。《漢書•霍光傳》記載:'群臣奏言:“古者廢放之人屏於遠方,不及以政,請徙王賀漢中房陵縣。”太后詔歸賀昌邑,賜湯沐邑二千戶"。

漢宣帝登基以後對劉賀很不放心,怕這個叔叔捲土重來,於是安排山陽太守秘密監視劉賀。注意那些人與劉賀有來往及時彙報。《漢書• 昌邑哀王傳》記載:“即位,心內忌賀,元康二年遣使者賜山陽太守張敞璽書曰:“制詔山陽太守:其謹備盜賊,察往來過客。毋下所賜書!”

監視了一年多發現劉賀沒有什麼威脅,於是念及他們的親情關係,所就廢除了他昌邑王,改為海昏侯,賜食邑4千,由此劉賀也成了第一代海昏侯。《漢書• 昌邑哀王傳》記載:”上由此知賀不足忌。 其明年春,乃下詔曰:“蓋聞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親,析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

幾年後揚州刺史與劉賀討論廢立的事,說劉賀不應該出宮,應該斬殺大將軍霍光,劉賀說是的。這個事被人上奏到朝廷,皇帝削去了他三千戶食邑,不久劉賀死了,《漢書• 昌邑哀王傳》記載:“有司案驗,請逮捕。制曰:“削戶三千。”後薨'。

海昏侯劉賀死後由其長子劉充國繼承爵位,但不久劉充國也死了,次子劉奉親接替海昏侯爵位,不久又死了,兩人都在剛接詔書不久莫名奇妙的相繼去世,海昏侯封地的豫章太守,上奏說劉賀暴亂不配當一國之始祖,是上天要滅忘他,經過有關不部門的商議,把海昏侯國給廢除了。《漢書• 昌邑哀王傳》記載:”海昏侯賀死,上當為後者子充國;充國死,覆上弟奉親;奉親復死,是天絕之也“。十五年後的漢元帝,想起了江南的這支近親,又重新立劉賀的兒子劉代宗為海昏侯,劉代宗死後傳給兒子劉保世。可是好景不長王莽篡漢,廢除了海昏侯,劉保世被廢為庶民,當劉秀恢復漢室天下的時候,劉保世兒子劉會邑又被恢復為海昏侯。東漢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海昏侯國再次被除國,封地被改為建昌、海昏兩縣,海昏侯國走過坎坷的四代,也走進了歷史的長河中。

海昏侯是不是被歷史給黑了呢

劉賀在被霍光等人廢除的時候,說他昭帝喪葬期間淫亂、放縱下屬等等,羅列了一堆的罪名,後世的史書也是照葫蘆畫瓢,寫劉賀如何昏聵、如何不堪。直到近年海昏侯墓的發現,墓葬出土了消失近兩千年的齊《論語•知道》及目前發現最早的屏風孔子畫像等物品,

如果劉賀真如歷史上描繪的那樣淫亂不堪,他的墓葬為什麼會出土聖人的經典言論與畫像呢?可見劉賀不一定真的是一個荒淫的人,不然史書既沒有寫他被選為皇帝的過程,也沒有寫他如何”淫亂“,只是成王敗寇,有勝利者書寫歷史,為了體現勝利者的正當性,不得不黑失敗者,


麇子文史


海昏侯劉賀的特殊之處除了他的經歷外,還有其一生所作的荒唐事,最後被用一個“昏”做封號。但即便如此荒唐的人生,他最後還是自然死亡,因此被人才會說他是最特殊的皇族之一。

這裡來說說他的特殊都體現在哪裡。

  • 荒唐的經歷

劉賀的祖母李夫人是位絕世佳人,當你漢武帝對他是一見傾心,父親是昌邑哀王劉髆,有著這樣的身份背景,劉賀也就非常的肆意妄為。

(漢武帝李夫人劇照)

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劉賀在其父親劉髆死後,年僅五歲就成為第二代昌邑王,而繼承了父親的王位後,劉賀便開始了他的荒唐人生。

比如在漢武帝服喪期間他去遊獵,在住持漢昭帝的喪禮路上要買“長鳴雞”、“積竹杖”,在其乘坐的車上拉來一批美女供其淫樂。

到了首都後大家都要哭,劉賀說自己喉嚨疼不能哭。當了皇帝后每天只喝酒取樂,把京城的官員換成他自己屬國的人,等等。

  • 精彩的人生

作為這樣荒唐的皇帝,地下的人受不了,於是就把他廢黜了。劉賀被廢黜了被幽禁了十一年,但是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又被封侯了。可以說在封建社會人吃人的環境下,從昌邑王做到皇帝,被廢黜後又封侯,這樣的人活到自然死亡是極少的,因此這樣的人是極為特殊的。


漢武帝去世後,漢昭帝即位,而漢昭帝早逝但膝下無子,霍光無奈只能以劉賀為漢武帝孫子為由立新帝。

(霍光劇照)

史書上記載,劉賀當皇帝的27年,就幹了一千多件荒唐事,霍光忍無可忍便將其廢黜。後來,漢武帝重孫劉病已上位,漢宣帝劉病已是個厲害的角色,看到劉賀這樣的荒唐人後,心知對自己構不成危險,便封了他個候。

或許就是因為他的荒唐,便加上一個“昏”字,成了海昏侯,而因為海昏侯曾是漢廢帝,因此陵墓的規格和禮儀都是比較高的。

劉賀作為在歷史上幾經波折的皇族,其荒唐、精彩的人生經歷也是極少見的,並且作為一個被廢黜的皇帝,最後還能善終。死後獲得高規格的墓葬禮儀,以及強悍的背景,都讓他成為特殊的存在。


大國布衣


海昏侯是世襲爵位,我想題主應該問的是第一代海昏侯——著名美女李夫人的孫子劉賀,網友也喜歡叫他劉沫沫(因為他棺槨被打開時,屍體已經徹底腐化成沫沫狀)。劉賀的祖父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他的祖母就是著名的李夫人,對,那位“一顧傾人城,二顧傾人國”的李夫人。海昏侯之所以被稱為特殊的皇族,是因為他一生經歷了王、帝、侯的身份轉換。

從昌邑王變皇帝

五歲時劉賀繼承了父親的爵位,成為西漢第二代昌邑王。因劉賀的父親沒有其他兄弟,母親更是名不見經傳,就政治背景而言,可謂勢單力孤,因此在漢昭帝突然病死後,才被霍光選為皇帝。

僅27天便成廢帝

劉賀剛上任便迫不及待地享受生活,在宮中荒淫無度,即位27天內,就幹了1127件荒唐事。再加上他的政治經驗不足,剛一上任就急著收回權利,給霍光造成了極大干擾,因此僅僅在位27天就毫不意外地被廢掉了,史稱“漢廢帝”。

成為海昏侯

劉賀被廢后,就被囚禁了起來。宣帝即位後, 對他甚是防範, 並派人對他進行嚴密監視。《漢書·武五子傳》記載了宣帝即位後對待劉賀的態度,“(宣帝)即位,內心忌賀。 ”不僅如此,他還“制詔山陽太守: 其謹備盜賊, 察往來過客, 毋下所賜書! ”山陽太守張敞深解宣帝之意,於是向宣帝上書劉賀的生活現狀:“故昌邑王居故宮, 奴婢在中者百八十三人,閉大門,開小門,廉吏一人為領錢物市買,朝內食物,它不得出入”。在這種密切監視與身心打擊之下,沒過幾年劉賀形容消瘦了,宣帝於是才放鬆了警惕,封他為海昏侯,將他流放至人煙稀少、雞犬不聞的豫章之地。

劉賀到豫章後,宣帝對他的監視也並沒有因此結束,其言行舉止始終在宣帝掌握之中。幾年後,揚州刺史上報劉賀與與故太守孫萬世有往來, 並且有對自己的處境發過牢騷,宣帝生氣,便將劉賀的封戶削減至一千戶。 身體上的損耗和政治上受到的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 使劉賀的精神徹底崩潰,最後在悲憤中悄然而逝。


如果你也喜歡歷史,請關注“喵喵趣見”,讓我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