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節操論”為何興於南宋?緣於“靖康之難”皇室婦女遭凌辱

對於中國文化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社會,封建禮教對婦女有諸多束縛和桎梏,而且越到後來,越嚴苛。漢唐時期,婦女婚戀較為自由,婦女改嫁與男取寡婦,都非大逆不道之舉,能為世人接收。甚至包括帝王都娶寡婦,並立為皇后。

但是,從南宋開始,女性“貞操”論興起,“一女不事二夫"、“生死事小,失節事大"等滅絕人性的條款,強加於婦女之身。

為什麼嚴苛的貞操論始於南宋呢?

這與“靖康之難”中包括太后、皇后在內的眾多皇室婦女,遭金人虜掠、凌辱、姦淫,讓皇室威嚴掃地,密切相關。

女性“節操論”為何興於南宋?緣於“靖康之難”皇室婦女遭凌辱

1127年1月,金人在圍困數月之後,攻破汴京城。金軍鐵蹄如入無人之境,整整四個月時間,金軍在宋城大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史稱“靖康之難"。

戰敗就意味著任人宰割。金人開出漫天要價的“犒軍”金銀。宋人砸鍋賣鐵,也無法足額奉上。

於是,金人指名道姓要求太上皇、皇帝、皇后、嬪妃、公主……直至成千上萬的民女,作為“人質”。其實,就是以每個人的身份不同,明碼標價,賣與金人充作“犒軍”費用。

女性“節操論”為何興於南宋?緣於“靖康之難”皇室婦女遭凌辱

《精忠岳飛》劇照 ,徽宗、欽宗在金營遭辱

如此刻薄的條件,宋廷竟然照單全收。宋欽宗命令上自嬪御、下及樂戶的5000名婦女盛裝打扮送出京城,交付金軍。 金軍從選送的5000人中“選收處女三千,餘汰入城”。當然,被淘汰的女性,只是為金兵糟蹋後因身體虛弱無法北遷而已。

被掠者終日以淚洗面,而金軍將領“擁婦女,恣酒肉,弄管絃,喜樂無極”。

令人髮指的是,在汴梁城中搜尋來的女子,依然無法滿足金國人的要求。又從北宋皇室的女性成員中挑選,最終選定嬪妃83人,王妃24人,帝姬(公主)22人,另有皇室近親女子成員不計其數。

這些人從進入金軍營寨起,無論尊卑,就開始遭到金軍將領的蹂躪,她們被迫更換舞衣,給金軍將領勸酒,任其擺佈,稍有忤逆,當場喪命。

被虜女人下場還遠不至此,她們在被迫遷往金國的途中,遭到非人的蹂躪,帝姬、貴妃的遭遇,甚至還不如娼妓,很多人傷痛加身,死在途中。

然而,在途中死去的女人,還算是幸運的,因為她們不用活著到達金國,被送入浣衣院、御寨或分給金軍將領折磨凌辱。

從字面看“浣衣院”好像是洗衣的機構,其實,浣衣院實際上是供金國皇帝、權貴消遣的官方妓院。

這些女性在途中受盡屈辱和折磨後,最終到達上京(遼代都城,當時被金人攻陷佔領)。可鄙的金國人不僅強暴宋朝女俘,還把她們賜給南宋出使金朝的大臣以示侮辱。

金軍將領聽說朱妃(鄆王之妻)、朱慎妃(宋欽宗妃)擅長填詞歌詠,逼迫朱妃、朱慎妃為他們填詞演唱。

兩人無奈,填詞哀嘆自己生不如死的悲慘處境,其中一首為:

“昔居天上兮,珠宮玉闕,今居草莽兮,青衫淚溼。

屈身辱志兮,恨難雪,歸泉下兮,愁絕。”

昔日的繁華與今時的屈辱真的是天上人間之別,國破家亡身受辱,只有和著血淚苟且餘生。

女性“節操論”為何興於南宋?緣於“靖康之難”皇室婦女遭凌辱

在女俘中,地位最高的是宋徽宗的鄭皇后和宋欽宗的朱皇后。

鄭太后此時已49歲,人到中年;而朱皇后才26歲,正值妙齡,豔麗多姿,所以經常受到金兵的騷擾。

建炎(南宋皇帝宋高宗趙構的年號)二年(1128年)八月二十四日,被擄人員到達金朝京師會寧府時,金人舉行了獻俘儀式。

金人命令二帝及其後妃、宗室、諸王、駙馬、公主都穿上金人百姓穿的服裝,到金朝阿骨打廟去行“牽羊禮”。

女性“節操論”為何興於南宋?緣於“靖康之難”皇室婦女遭凌辱

《精忠岳飛》劇照 ,徽宗、欽宗在金營遭辱

什麼是“牽羊禮”呢?

就是俘虜們無論男女,都要赤裸上身披著羊皮,然後像羊一樣四肢著地跪著,金人會用繩子系在俘虜的脖子上,像牽羊一樣牽著他們,以此表示“宋人已經一無所有,以後會像一隻羊那樣馴服溫順。”

對於女人來說,行這種禮還不如一死了之,她們被迫赤裸著上身、袒胸露乳,在異族統治者的眾目睽睽面前,一撥一撥地走過,她們的自尊心被徹底摧毀,羞憤至極。

面對金朝統治者的野蠻暴行,作為戰敗民族的女性代表,朱皇后感到非常絕望,完全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牽羊禮結束,朱皇后即懸樑自盡,被人發現後救活,她又投水而死。

在所有北遷的女性中,朱皇后最具反抗精神,她的這種剛烈行為得到了金人的褒揚。幾十年後,金世宗還下詔稱讚她“懷清履潔,得一以貞。眾醉獨醒,不屈其節”,後追封她為“靖康郡貞節夫人”。

鄭太后(宋徽宗的皇后)行完牽羊禮後,也曾想過自盡,但求生的本能讓她沒有邁出那一步。

宋徽宗覺得兒媳婦都自盡了,自己的媳婦不自盡有點給自己丟臉,便令她自行了斷,但她還是選擇了忍辱偷生。

後來,鄭太后隨宋徽宗遷至五國城(今黑龍江伊蘭縣),受盡磨難,含恨而死。

女性“節操論”為何興於南宋?緣於“靖康之難”皇室婦女遭凌辱

韋賢妃是宋徽宗的嬪妃,同時也是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的生母。靖康之恥時,韋賢妃已經四十七歲了。

剛剛抵達上京,韋賢妃和她以下的三百餘人就一起被髮送沒入“浣衣院”。發送前,金國統治者再次命令20名醫官對暫不發送的94名宮眷“孕者下胎,病者調治,以備選進”。

由於宋高宗趙構在臨安登基,建立南宋王朝,和金國針鋒相對。金國軍隊南下,不僅沒有捉到趙構,反而被南方的義軍到處圍追堵截。金國人一肚子氣沒地方撒,就把矛頭對準了趙構的直系親屬。

金人將趙構的母親韋賢妃、原配妻子邢秉懿等人送入“浣衣院”,讓其淪為妓女,以示對南宋皇帝的侮辱。

據說韋賢妃一天接客的數量是中國歷史上之最,高達一百零五人。而且她在金國,還為金人生下了兩個兒子。

其後,由於金國在對南宋的作戰中,進展不利,於是金國也開始採取同南宋議和的路線。為了表示金國的誠意,原先已經淪為妓女的韋賢妃的待遇得到很大的提升。

紹興十二年(1142年)五月一日,宋徽宗、鄭太后,邢妃三人的棺材、骸骨和韋賢妃,一起被釋放回南宋。 

而其他可憐的女人,不論尊卑貴賤,全都留在了金國,她們繼續過著為奴為娼,生不如死的生活。她們要麼受金人折磨悽慘地死去,要麼年老色衰後,被金人無情拋棄,貧病交加,自生自滅。 

女性“節操論”為何興於南宋?緣於“靖康之難”皇室婦女遭凌辱

為掩蓋“靖康之難”中大量宮廷、宗室婦女遭到凌辱及在金國為奴、為娼的屈辱歷史,南宋皇帝宋高宗趙構和姦相秦檜禁止私人修史。雖然宋朝官方數據極力掩蓋、迴避這一問題,但歷史就在那裡,誰也抹殺不去。

“靖康之難”中,北宋後宮嬪妃、宗室婦女全部被擄往北方的歷史,既是南宋人難以起齒的恥辱,也是激勵南宋人抵抗金兵南下的動力。

對於南宋道學家而言,這場災難也給他們敲響警鐘:在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多事之秋,金軍的頻繁入侵隨時都會使女性們遭到貞節不保的噩運。如何在戰場失利的情況下,保住婦女的貞節成為道學家們關注的問題。

於是他們捨棄北宋時期“重生存、輕貞節”的觀念,提倡婦女“
捨生命、保貞節”。

經道學家們的反覆說教和統治者的大力宣傳,到明清之際,女性的社會活動和生存空間日益縮小,而標榜她們殉節的貞節牌坊卻日益增多,在生存與貞節之間,女性們除卻殉節之外,已別無選擇。

而這場噩夢直接原因,就是的“靖康之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