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九子十三孫,臨終葬孤墳”,說的是啥你知道嗎?

新大風歌


在中華傳統文明習俗中,是以儒家文化為根基的,推崇仁孝禮儀,而有子才算孝,因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種情況在農村裡面特別根深蒂固,所以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講,子孫滿堂,兒孫眾多是一件好事。所以民間有很多關於兒孫孝順以及家庭飽滿的民間俗語。但是我們同樣也聽到過這樣一句,農村的民間俗語叫做“九子十三孫,臨終葬孤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難道不是兒孫越多,家庭越幸福,越有人贍養嗎?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九子十三孫是農民最希望發生的事情。

雖然農村比較貧窮,尤其是在過去缺衣少食的情況下,家裡成員多,可能意味著吃的不夠,穿的不多。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正是因為農村勞動生產力比較低下,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勞力,才能夠獲得足夠的糧食。大家都知道,過去農村的土地耕作效率比較低下,也沒有現在這樣的農藥化肥可以提高產量,而本身農作物的單位產量也比較低。所以他們只能投入更多的人力去開墾更多的土地,種植更大規模的糧食。

這就要求必須擁有足夠的勞動力。過去農村裡面只有自己的家庭成員多,壯勞力多,尤其是男性勞動力,多的情況下才能夠擁有足夠勞動力。一般的農村家庭,有兩三個兒子甚至說四五個兒子都算比較正常,但是如果一個家庭能夠養到9個兒子的話,這就是非常少見的。所以在古代九子十三孫代表了一種家庭人員眾多,家庭和滿幸福兒孫滿堂的盛況。這是很多農民家庭可遇可想而不可求的事情。


其次,臨終葬孤墳是農民最不希望看到的悽慘景象。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觀念中,家庭養老是社會養老的主要模式。農民辛辛苦苦的耕作,從土地中獲取糧食來撫養子女,而等到自己年老以後,又要由自己的子女來贍養給自己養老送終。這是國人融入血脈的一種贍養理念,也是中華文明的一種傳承。

從好的方面來講,家庭子女眾多,那麼老人應該活得更加幸福,因為有這麼多子女來孝順他來贍養他,到了年老之後應該有一個比較幸福的晚年生活。但是從現實情況來說,往往並不是這樣。哪怕是現在的農村,如果一個家庭裡面子女眾多的話,老人過得並不是特別幸福,甚至有可能出現無人贍養的局面。


因為子女多就會出現推諉埋怨,互相耍賴,不願意自己養老人的情況。每個子女的家庭狀況,經濟水平,財富狀況都可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大方一些,有一些人可能小氣一些。在贍養老人方面,有的人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有些人則不願意付出,或者說不願意多付出。這樣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家庭矛盾,幾個子女為了不贍養老人的事情吵吵鬧鬧甚至會鬧出家破人亡的慘劇。可想而知,在這樣的家庭生活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不可能獲得幸福,一定會非常悽慘,不管是從精神層面,心理層面還是實際的,物質生活層面都是如此。

往往只有一兩個子女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相對還可以得到保障,因為子女少沒有辦法推諉,只能是自己贍養,這樣也就減少了矛盾和糾紛。當然這不是一種絕對的情況,也有一些子女少的人不願意養老人的情況,也有很多子女比較多,但是家庭關係和睦,共同願意撫養老人的情況。而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其實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所以說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誰也不希望自己養育了很多子女,但是最終卻沒有子女願意給自己養老送終。如果真的出現這樣一幕,那麼對於老人來說肯定是非常傷心,而且是精神會受到嚴重打擊的。這句俗語的真正意思是告訴子女要善待老人。您覺得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和想法。


止茶


這句俗語主要的意思是,娘有九子,奶有十三孫,但壽終正寢的時候卻無人來看,無人來管,自己一個人孤苦的葬在孤墳上,那麼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小農人講一個真實故事大家可能就有體會了。

我們村有個90歲高齡的老太太--李奶奶,李奶奶生於抗戰時期,一生要強,在全國解放後嫁個了自己第一人丈夫是個抗日英雄,結婚3年時間生了4個孩子,但由於李奶奶的愛人久病成疾,不久就病逝了,李奶奶獨自一人帶著四個孩子生活,在經人介紹,李奶奶嫁到了我們村,當時我們村的生活條件還行,後來李奶奶又生了3個孩子,就這樣,李奶奶一生中有7個孩子,李奶奶這一生清貧,把最好的都給了兒女,兒女們也很爭氣,老大和老四通過努力上了大學,其它的孩子都在農村發展,也都發展很好。

李奶奶在80歲之前從來沒讓兒女子孫照顧,因為一生要強,而且生活規律,李奶奶的身體非常棒,但這一切從12年的時候就改變了,12年李奶奶身體出現了很多老年慢性病,慢慢的就攤在了床上,起初這幾個孩子還挺孝順,隔三差五的去照顧,但時間久了大家都開始埋怨誰照顧的時間少,誰出的錢少,就這樣老太太被這7個孩子折騰來折騰去,因為沒有行動能力,李奶奶被折騰的越來越嚴重,後來醫生建議說必須得給李奶奶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不能在這麼折騰了,但在贍養問題上,這7個兒子15個孫子孫女都是互相推諉,當時給村幹部老王氣的說以後老太太村裡養,讓他們這幾個孩子永遠不準進村,可見李奶奶這些子孫是多麼的操蛋,真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經過將近半個月的協商那幾個不孝子統一平均出錢,村裡出人照顧李奶奶,就這樣,除了逢年過節這些人回來看李奶奶,其它的時間真的很少能看見。

就在去年19年,李奶奶病情嚴重,孤苦的走了,李奶奶在村裡有兩趟平房,建於上世紀90年代,也算是李奶奶的私人財產,在李奶奶過世後,那幾個不孝子又回來因為這兩趟平房打的不可開膠,真的是世態炎涼,現在一提李奶奶整個村的人沒有一個不咒罵她那幾個不肖子孫的,這個情況也許就是“九子十三孫,臨終葬孤墳”真正含義了。


布衣小農人


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俗語,每一句俗語都有其深刻的含義,就像問題中提到的“九子十三孫,臨終葬孤墳”就非常深刻表達了對於農村子女的問題,那麼今天我就結合我們村真實的例子來進行講解。


“九子十三孫”

想必大家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會想到子孫滿堂,在我們村有這樣一戶人家,其佳節的孩子特別多,有四個男丁還有三個女兒,一共是七個孩子,記得小時候這家人的生活條件特別的艱苦,畢竟孩子多每個人都要吃飯,孩子多做父母的再累再難,只要能看著孩子快樂的長大就心滿意足了,在農村一般家庭多的孩子,其父母都是有所考慮的,比如說以後百年之後孩子們相互之間都能有個照應,由此可以看出父母無論到什麼都在為自己的子女們著想。


“臨終葬孤墳”

首先我們在認識這句話的時候要和上一句“九子十三孫”聯繫到一塊來理解,就好比我剛才講到的我們村的這戶有七個孩子的家庭,到現在都已經成家立業了,而這個家庭的老人卻自己一個人住,他的子女們都在忙碌著自己的家庭,因此對於其父母也就很少再管了,因此等到其父母百年以後,也就應了問題中的這句“臨終葬孤墳”了。

綜上所述:

總而言之這句老話主要就是為了教導後人,一定要做到“百善孝為先”畢竟有句老話說的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因此我們要做一個有孝心的人,要知道這也是咱們的一種傳統美德。


紀錄鄉土


過去常有多子多福的說法,其實那是安慰人的。過去的是現在的人知道的不多,但是現在發生的事倒聽說不少。兄弟們多的家庭,老人去世了,早晨去了火葬場,中午吃飯後來弔唁的親朋好友走了之後,弟兄姊妹們都吵成一團,有的還大打出手,鬧得不可開交,都認為自己吃了大虧,有的甚至不來往了,連父母的墳都不去了。


江東第一城之主人


九子十三孫,臨終葬孤墳。這句話有個典故,不是各位說的現在子孫不孝,與現在的子孫不孝也搭不上邊。

諸位可注意過現在黃曆書上,在農曆每一個月都標有《楊公忌》三字,在我家當地又稱閻王忌。

楊公忌日每個月是固定不變的。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臘月十九。

這個典故說的是歷吏上有位姓楊的大官在某一年除夕的年夜飯吃飯的時候,見自已的兒孫都向他敬酒,非常高興。就用筷子敲著桌子說,老夫今年七十整,共有九兒十三孫,子孫綿延萬萬年,哪有孤老到我生。說者無忌,但惹惱了門神,門神就到閻王那裡告狀,說了楊大官的一大堆壞話,閻王大怒,罵道,他要子孫綿延萬年,今生不做孤老,我偏要他今生做孤老。第二年,楊大官家十三個孫子全都死了。後來他的兒子也都死於楊大官人之前。最後楊大官臨死之時就只剩下楊大官人一人,這就是九子十三孫,臨終上孤墳的典故。

在我的老家至今還流傳著,在吃飯時小孩不能用筷子敲打桌子或碗。那個孩子不聽話吃飯時用筷子敲桌子,爺爺,奶奶都會說,不能敲,犯楊公忌了。


農民進城務工專業


九子十三孫,臨終葬孤墳,在安慶有一種傳說:這是古代楊姓家發生的事情,楊公家有九子十三孫,猖狂說過頭話,跟人家說:我有九子十三孫,要想孤老到來生,誰知正月十三死一個,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臘月十九日,十三個孫子當年死光,後代無裔無嗣了,至今人們把楊家一年死十三個孫子稱楊公忌日。


熊嶽維


九子十三孫臨死葬孤墳,啥意思?

這是一句流傳民間已久的老話,有的讀者就要問了,為什麼是九子十三孫呢?而不是九子九孫,十子十孫呢?這句話流傳民間由來已久,有個典故,話說在元朝時代,有位優秀的政治家名為”賽典赤.贍田丁”,對元朝初期的社會發展有著極其重大的貢獻, 對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繁榮昌盛有著推動的作用,因此“賽典赤.贍田丁”深受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賽典赤.贍田丁”有賽、忽、馬、丁、保、沙、納、哈、速、閃、穆、楊、郝十三個姓,想當然他的孫子也分為十三個性,自然就有了九子十三孫的說法,九子十三孫的說法是多子、多孫、多福,多壽,由一個家庭變成一個家族之興旺發達,大吉大利之意。

臨終葬孤墳之說,文中的孤墳二字看了不免有些悲傷,道出了世態炎涼的現實生活,在還沒有計劃生育之前,每個家庭都有八九個孩子,甚至有十個孩子以上的家庭也不少,由於兄弟姐妹家境不同,情況不同,造成一母生九子,九子本是同根生,剩下一個白頭翁!人這一生有太多不確定因素,造成一個家庭興旺到衰敗的變故,說不盡的苦和累,流不盡的辛酸淚,臨老還得一個人孤老終生,雖有子孫去難進家族墓地,空留人間孤墳一座,這就是九子十三孫臨終葬孤墳的說法。

希望廣大讀者下方補充評論留言,加以修改





河北宋姐


九子十三孫,說的是人丁興旺,古人講多子就是多福。臨終葬孤墳,就是孤獨的死去,沒人給他養老送終。

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有幾個,其一,古代農民收入靠土裡刨食,扣除苛捐雜稅就所剩無幾,供養老人力不從心。其次,古人有活著分家產的習慣,本指望分完家產後子女能孝順,但由於子女眾多,總會有人覺得虧,對老人有不滿,藉機就不贍養老人。在互相攀比,互相推諉中,讓老人變成孤獨者。其三,儒家傳播的孝道,有知識的士人以身作則的多,很多農民沒這個覺悟。愛孩子是天性,愛老人是人性,人性本身就是自私方面居多。


大漠慢行者


從古至今,中國老百姓都是非常勤勞、務實並且充滿智慧的群體。他們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總結,創造出了很多飽含哲理的語言,後來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俗語。俗語不但通俗易懂,而且很有深意,不僅能夠讓人在隻言片語中領悟人生道理,更能讓人產生共鳴。

九子十三孫,臨終葬孤墳

這句話從字面上看上去似乎有些傷感,那它到底蘊含什麼樣的深意呢?

這句話形容的是一些老人,即使兒孫滿堂但是在他臨終的時候,還是難免一個人孤獨的離去,甚至連掃墓的人都沒有,這難免給我們帶來些許淒涼的意境。

“九子十三孫”形容的是一個人多子多福,家族興旺。在中國古代農耕文化下,人口多就意味著家族裡下地幹活的人多,收成好,不但不用擔心吃穿,還能延續家族香火,在當時子孫滿堂實在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然而,這句話突然話鋒一轉,道出了:“臨終葬孤墳”的悲傷和寂寞。

同理,我們迴歸到農耕社會,那時雖然提倡以“孝”治天下,但是落於平常百姓家,卻經常不盡人意,讓人不免感嘆世態炎涼,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第一、子女雖然多,但是也容易出現推諉和懈怠的情況,等父母老去,家中的兄弟都有照顧老人的義務,卻誰也不願意行動,這種情況我們今天依舊可見。

第二、說的是當時一家人雖然人口眾多,可是由於現實的無奈,子女長年在外奔波,後來都遠離了家鄉,當老人過世的時候,這些漂泊的子女來不及回家見老人最後一面,往往喪事辦完後,又各奔東西,連掃墓的人都沒有。

這兩句話充滿了現實意味,非常能夠引起共鳴,也經常被人拿來安慰別人。比如一些人丁比較少的家族,人們見到可憐,也會用這句話去安慰他們。

您的問題回答完畢,“王庶文講壇”致力於文化領域的創作,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都願意去了解、學習和闡述,如果您感興趣,歡迎關注。


王庶文講壇


“九子十三孫”:古時數字九是虛指,三也是虛指,是說兒孫滿堂,家族人丁興旺,香火茂盛

兒孫太多有時候也不太好,父母漸老,身體日漸衰弱,無病可好,有病了,兒孫自有兒孫事,都忙,都不願親自照料,寧願請護工,最後,一曲嗩吶送老孃,三捧黃土入墳崗。

我們這有一老婦,方圓百里都認識,還是民國小腳(我稱她是活文物),心地善良,特別喜歡抱別人家小孩,全國解放那會還幫忙給村裡村外的婦人接生,村裡人不管老少,都管她叫奶奶,都喜歡這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年輕時是大家閨秀,文革時丈夫慘死,而今年九十有二,身輕體健,耳不聾眼不花,牙還剩六七顆,背微駝,走路不扶拐,育有4兒3女,獨居,不願兒女養活,田是種不了了,還有2分菜地,自給自足,菜吃不完了,還騎著破三輪趕集去賣了換二兩苞谷燒(農家自釀燒酒),她時常說:但凡我還有一口氣兒女們我誰都不跟,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吃香喝辣都不愁,倘若哪天大小便失禁了,半身不遂了,我枕頭底下那一瓶敵敵畏兌著燒酒一喝(還真是有,兒女們拿走了,她又買一瓶,最後兒女們也沒轍了),痛痛快快,一了百了,不給任何人添麻煩,兒女們都有兒女了,他們過好我就知足了,我一個死老太太,老頭子都死了好幾十年了,我還怕啥?最後,她真的如願了:一次出門不小心摔斷了大腿,兒女們把她送到了縣城醫院,醫院也不敢做手術,畢竟年紀太大了,住了幾天就回來了,兒女們怕她想不開一天晚上瞅老太太睡實了拿走了枕頭下的敵敵畏,可第五天早上老太太還是死了……原來老太太早已準備了另外一瓶敵敵畏……上山時,幾個村,好幾百人(大部分老太太都抱過,還有的是她接生過的),凡是在家裡沒有出門的,都來送……哭聲震天……

這就是“臨終葬孤墳”(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