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得了大病沒錢醫治了該怎麼辦?

用戶3305512125


農村人得了大病沒錢醫治了該怎麼辦?

現在,眾多農民家庭生活並不富裕,手裡沒有跟本沒有多少積蓄,由於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生活壓力。往往沒有條件對身體進行有效保養。

在者是農村由於受條件限制,農民也不能定期檢查身體,一旦感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不是癌症中期就是晚期。最終沒有辦法治癒,只能等死了。

但也有家庭困難,高額的醫療費,沒錢治療,只能等死。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本村一位農民,五十一歲,在當地醫院查出腦瘤,是良型。由於腦瘤長的部位不好,當地醫院又不敢做手術,只能推薦到省城大醫院做手術。

但到大醫院檢查住院後,面對十幾萬的手術費用,跨市區合作醫療報銷比例又少。跟本無力支付。兩個兒子生活又“困難”,也拿不出鉅額費用……。無奈只能辦理出院回家。最終在家整整呆了四年才去世。

農村老人最大的困擾,就是得了大病沒錢治病問題。高額的費用很多家庭難以承受,往往因病致貧。

總之,農村人得了大病,除了合作醫療外報銷外,兒女要有擔當,只要有一點的希望,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治療,而不是放棄。


沙塵暴5478


農村人得了大病沒錢醫治了該怎麼辦?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前年我父親在醫院住手續時,隔壁床的那位大媽,得了很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人都要癱瘓了,經檢查後醫院要求做手術,可這位大媽連農村醫保都沒交,自費需要3萬多元,如果有醫保,報下來也要一萬多,兩個兒子,大兒剛結婚,小兒沒成家,兩個都拿不出錢,最後沒錢做手術流著眼淚回家去的,從醫院走的時候說了句話,“回家去養,能拖一天算一天”,我看著真心疼。



農村醫保應該繳。

沒有人知道自己哪天會生病,繳醫保是以防萬一,千萬不要認為自己連交幾年不生病就沒必要繳了,就怕萬一突然得大病。家庭在困難,幾百塊錢的醫保其他地方少用一點也要節約來繳,遇上突發大病,真能助你一臂之力。現在的醫院,沒有錢,沒有醫保,沒有醫院會說你困難免費幫你治病的。所以,農村醫保是我們農村貧困家庭人員治病的保障之一。


找村委會出據家庭困難證明,請求醫院辦理大病補助。

現在農村有兩種困難人群,一種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和低保戶,這類人醫保有國家繳,生病住院,憑醫保和貧困戶和低保戶證明,醫院可以全額免費報銷。二種是沒有建檔立卡的困難戶,這種群體得了大病是可以找村委會出據困難證明的,但前提條件是自己要繳新農合,如果新農合醫保都不繳,即便出困難證明,醫院也沒有辦法幫你辦理困難補助報銷。只有醫保報下來無法繳納的醫療費,困難補助才可以再報銷。


找水滴籌輕鬆籌幫助。

近年來,水滴籌和輕鬆籌在網上確實幫助了不少大病困難家庭,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搞個水滴籌或者輕鬆籌,很多網絡朋友5元10元還是會幫助的,人多力量大,一般病做個籌款幾萬塊錢還是能籌到的。但建議還是要有醫保,連醫保都不願意買的人,完全靠社會,這種人很多人也是不願意幫助的。

綜上所述,農村人得了大病沒錢醫治,除了自己向親人幫友借錢治病外,醫保報銷後儘量通過村委會及網絡平臺尋求社會幫助,但獲得社會幫助的人要學會感恩,不要認為每年繳費幾百塊錢醫保都是便宜了別人,有事就靠國家,找社會,別人幫助是情份,不幫助是本份,沒有人有義務免費拿錢幫窮人治病,所以有社會好心人幫助自己就應有感恩之心,自己花錢買份醫保,即使多年不生病,其實也是在幫助社會上很多需要幫助的人,不要總認為每年繳幾百塊醫保不生病就是便宜了社會。

感謝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喜歡阿洪文章的朋友,記得幫忙點贊、評論、轉發,關注阿洪頭條號,瞭解更多政策知識及生活趣事。

阿洪168


父母都死與大病~父親是癌症,母親是癱瘓,是十幾年的事了。那時沒有農合,當然也沒有錢,包括父母和我們兄妹。現在似乎好些了:農村低保戶,五保,貧困戶基本上都是免費醫療。但正常戶要是得了大病,那就壞了,基本上沒有幾個治的,比如我一個親戚:得了肝癌,查出後沒錢去大醫院,去了私人診所用偏方醫治,只服用了一付藥,就吐血而死,是在我表弟家服的,表弟是此人的女婿,就是女兒家。離自家三十里,回家都沒趕趟,死在路上了。這是個各案,農村人除了上訴那些國家免費醫療的。基本上得了大病就是死路一條:國家應該重視此問題,推行大病保險,注:每年收費二百元,多了也交不起~或者直接免費醫療。別無他法


老夫有話說5


這個問題就是我經常呼籲免費醫療的目的,九十年代未見到過一個不到四十歲的農民,得了癌症,無錢治療,只能在家等死,死前半個月可能是疼的或許是不甘心吧,讓他媳婦兒給他小半塊磚頭,受不了的時候就咬磚頭。你們可能感覺不現實,人的牙怎麼能咬動磚頭?可他硬是在臨死前把這小半塊磚頭咬去大部分。這些年見到的農村人得了大病治療不起在家等死的有好多,真的看得起病的百不存一,看完病也幾乎是傾家蕩產了。


粗俗的真語


#怎麼辦?

我希望別人能給我建議,我身邊有這樣的人出現。也是親戚。

家裡情況如下:

家裡父母都六十歲左右啦!他是家裡的小兒子,不到三十歲,有一兒一女,妻子離婚,還有一個哥哥,精神有點問題,不能出去打工賺錢。本來還過得去的家庭在他查出來有病的時候一下子崩塌啦!父母愁容沒辦法。

沒錢看病,每一次都要花錢的時候求爺爺告奶奶的。因為這樣的病都不願意借錢,我想問問怎麼辦?

我爸爸說,家裡也沒有多少錢,我父母也都是在外打工賺錢的,我們家三個孩子都在上學期間,就直接給了五千塊錢,這錢不會再要啦!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可以幫忙出出主意嗎?

謝謝各位啦!真的很悲傷,誰都想活下去。

我沒遇見過這樣的事,請留言,謝謝!!!


豬豬女孩12


現在國家的好多政策都在向農村傾斜,幫助農村進入城鎮化,像醫保,養老金,種地補貼,建設農業合作社都是國家對農村實打實的幫助。但是儘管有這麼多得幫助,但是對我們有些農民來說也還是杯水車薪,他們不敢老,不敢病,更不敢死,一旦他們倒下了,那麼這個家就完了。

我想給大家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家對面的大姐,我們的房子是面對面,中間一條馬路,我剛來這裡的時候,他們還是幸福的一家人,大姐的老公和公公在家附近的工地幹活,一天也有260塊錢,她和她婆婆就在家裡帶著她的兩個兒子,家裡還種有10畝地,生活過的還是很不錯的。但就在3年前的一天,他老公突然暈倒,拉到我們鄉醫院人家不收,後來又拉到縣醫院,縣裡也不收,沒辦法,直接去鄭州,查出來是腦梗塞加腦出血,高燒不退,直接給住進重症監護室,在鄭州治療了25天,花了8萬,可能8萬對有些人來說不算啥,但是對我們這些農民來說卻是不小的數目,因為我這個大姐是晚婚,30結的婚,結婚2年都沒有孩子,治療了2年後生了兩個兒子,小兒子1歲的時候肺炎住院花了3萬多,時隔不到2年,他老公又得了病,雖然命是撿回來了,但是落下了後遺症,走路一瘸一拐的,生活基本上要靠人伺候,我這個大姐他老公是獨生子,公公婆婆經過這一次他兒子的病,一下子蒼老了好多,像他這樣的情況做復健是很有可能變成更好一點的,但是家裡確實拿不出來錢了,一直也沒有去做復健,公公不論晴天雨天只要有活就幹,沒有休息過,婆婆即照顧著家裡,又幹著農活,天熱不捨的開風扇,天冷不捨的燒煤,有好多次晚上我聽見她婆婆在門外邊撕心裂肺的咳嗽,一邊咳嗽一邊哭,然後擦擦眼淚繼續繼續忙活,我說不要那麼辛苦了,該休息就休息一下吧,沒有關係的。她婆婆說,她就這一個兒子還是這樣,過兩年她和老伴老了,幹不動了,就她兒媳一個人支撐著這個家了,還有兩個年幼的孫子,孫子趁著能動的時候多幹點,這樣以後得日子會好過點。像這樣的事情我們這裡好多好多,有多少人明明可以活下來,卻因為家裡實在拿不出來錢而失去了生命。


小涵貝貝妞


這是一個很殘酷的問題!不光農村人,面對大病,很多工薪階層都會顯得難以承受,我個人就是一個農村的,而有幸在衛生院某得一混口的差事,因為經常接觸此類事件,所對相關政策還是比較瞭解的,所以我就斗膽來說說相關的政策吧,希望對急需的人有幫助。

首先,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

這是一項國家保證基本醫療的優惠政策,雖然參合繳費年年在增長,今年漲到了每人次220元,就一個5口之間而言,就需要繳納1100元,對於一個低收入農村家庭來說,這卻是是一筆不菲的費用了,但是就現階段的就醫費用而言,1100元也就勉強夠在衛生院自費住院治療一次的費用了,至於說去三甲,或許一次的門診費用都不夠。由此看來,繳費還是比較划算的。

當然,合作醫療年內是以每戶年內累計8萬元封頂的,對於一些重大疾病來說,這筆錢或許不是很夠用,但是在8萬以內,合作醫療的報銷還是很客觀的。就是在最高的省級醫院,合作醫療規定的報銷比例也是55%,雖然有一部分的沒進保藥物和材料是不報銷的,但總體過來40%的比例還是可以保證的。剩餘的60%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承擔還是比較困難的,但是還有其他的優惠政策的。總體過來,可以說是現階段,在一定範圍內還是基本能夠保證正常就診的。對於新農合規定的50種重大疾病而言,不設起付線,在本級最高限額內完成規範化治療要求的療程和各項治療內容,按照最高限額70%的比例補償。

其次,城鄉居民大病保險。

在新農合報銷結束以後,自付費用超過一定限額的,普通話人群是8000元,貧困戶是5000元。(這個具體數據可能有誤,但就是有一個起付線的,具體多少因時間關係就沒有去考證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再次按照10%左右報銷,(具體比例去諮詢一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辦公地點,同樣沒有考證,記憶中好像就是這個比例)。通過新農合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報銷以後,基本可以達到50%的比例。

再次,明政部門的大病救助。

通過新農合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報銷以後,如果自付費用還比較高,那麼還可去當地政府民政部門申請大病救助,這個申請同樣也是有一個自負起付線的,可以去當地鄉政府民鎮部門諮詢一下,這個救助比例是按照當地當年的民政救助資金情況而定的,如果錢多,救助比例就高,如果錢少,救助比例就低。救助比例活動範圍就比較打了,總體來說,保證自付部分起付線以上的60%可能還是有的(同樣具體數據沒有考證)。如果你是普通家庭,那麼現在救助政策就結束了,剩餘如果比較多的話,可以去紅十字會或者是相關基金去看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救助了。如果你是精準扶貧戶,那麼還有其他政策,

最後,精準扶貧戶大病再報銷政策。

現階段,對於精準扶貧戶的救助力度是相當大的。在扶貧攻堅階段,對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個人自付合規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報銷和大病保險報銷以後,個人自付 合規費用年累計超過3000元以上部分,由民政部門通過醫療救助全部解決。對於屬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實施救助,不得重複救助。

以上部分就是我瞭解的政府救助政策,當然這些政策都是在合作醫療的基礎上開展的,所以合作醫療是前提,在社會上還有一些基金和平臺也開展救助,常見的水滴籌等等,對於這些我不是很瞭解,就不贅述了。當然,如果你不是精準扶貧戶,但你的費用確實比較高,也無力承擔了,你可以去鄉鎮申請納入因病致貧戶管理,同樣能夠享受精準扶貧的政策。

總體來說,以上的救助政策還是能夠很好的保證合理就醫的,但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這些救治政策都是後救助,也就是先產生費用,然後才去相關部門報銷。其中有些手續辦理時間較長,報銷後的資金不一定能夠及時到賬,在二次醫療的時候使用。現在很多地方開展了大病救助的一站式報銷,但一些報銷規定還是有改進空間的。


散v人


現如今國家對看不起病的有著重大保障,只要否合大病種類年均可報30餘萬,有低保的可免繳合療保險,看病報銷可達90%以上,五保戶看病全有民鎮保障,一般貧困戶有病先住院,出院一站式結算,報銷也在80%,國家通過醫改大大的保障了看不起病的問題。



結緣64665172


近年來,國家為解決因病致貧、困病返貧問題,建立建全了醫療保障體系。特別是針對大病出臺了一些保險政策。



一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凡是參保者得了大病,都有最高報銷額度,由於地區不同具體報銷比例也不一樣,但有的地方最高可報18萬元。

二是大病二次補助。是指年度內獲得新農合補助之後,參合農民患者個人仍然承擔很重醫藥費用負擔情況下,如果當年新農合基金使用率沒達到85%,將利用結餘部分進行二次補助。

三是家庭困難戶。如果屬家庭困難戶交不起治療費用,還可申民政部門的大病救助,救助標準在15%左右。



有人沒病時200元參合費不願意交,可是,當你得病後十幾萬醫療費用和200元錢相比,那時你後悔都來不及了。所以,農民要防止大病到來無錢醫治,就必須要參加新農合,我們有人總是怕交了錢沒用上吃虧。可是,你想過沒有如果都不參加新農合,得了大病怎麼辦,錢從何而來?你雖然眼前交錢沒用上幫助了別人,有一天也會得別人的幫助,這就是新農合的互助政策。


用戶臨江樓主


第一全民醫保;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90%以上的人群都有了醫保,這是國家針對看病貴、看病難現象的一種民政救助政策,報銷比例越來越高啦,大病補助也越來越多啦!

第二購買商業保險;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商業保險保單擁有率遠遠高於我國內陸城市、鄉村,很多人往往是先購買理財和教育險,其實最關鍵的是重疾險和醫療險,一個管理賠一個管報銷!不要有僥倖的心理,風險是無處不在的。

第三親朋好友的救助;我上面也提到過目前大部分人群還處於溫飽線,能提供幫助的也比較少,特別在這個金錢至上、信譽無所謂的年代借錢顯得越來越困難。

第四網絡救助平臺;水滴籌、輕鬆籌等等平臺不少,但是有部分是有房有車一族也會無恥的參與,深深的傷害了人民群眾的愛心,我曾經看到一則這樣轉發的求助信息:各位看到的該幫忙的幫忙,不要袖手旁觀,自己的忙幫完了再轉發!😰😰😰,把網絡救助愛心行為當做是一種天經地義的事!等等這些情況勢必導致網絡救助越來越難。

第五自籌資金;賣房、賣車、賣地、金銀首飾、古董、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