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口罩戴三天,還要消毒再用,他憑什麼可以“超罩行駛”?

【導語】自今年爆發了新型冠狀肺炎以來,口罩不僅成為了保護我們的基本工具,還成為了網絡上一大熱詞。同時,隨著疫情的蔓延和逐漸爆發,以武漢為中心,以口罩為代表的醫療防護物品紛紛告急,讓人揪心。在這個背景下,卻還是有不少人濫用口罩,對前線醫務工作重視不夠。

我一個口罩戴三天,還要消毒再用,他憑什麼可以“超罩行駛”?

在廣東東莞,交警便攔停了這樣一位“超罩行駛”的司機。看到他戴了如此多層口罩,交警便示意其摘下幾個。沒想到,這一摘便徹底停不下來,最後居然一口氣摘下十幾個之多。

我一個口罩戴三天,還要消毒再用,他憑什麼可以“超罩行駛”?

看到這麼多口罩被摘,交警也頓時間被看懵,連忙告訴該男子:現在社會上急缺口罩,戴一個就夠啦,好不好?

雖然該男子全程默不作聲,卻也表現得積極配合,或許是對交警的一種默認吧。

我一個口罩戴三天,還要消毒再用,他憑什麼可以“超罩行駛”?

果然,評論區都是一片好奇和無奈,還有人懷疑該男子是不是已經被感染:

“正常人不會戴這麼多層口罩,好好調查一下?”

“我是公交司機,沒有買到專業口罩,只能戴棉布口罩了。”

“這個人是不是已經感染了啊,戴十幾個口罩不憋得慌嗎?”

看了那段視頻,我的確對網友的情緒深有體會。在我家裡,一家三口一共的口罩也才10個不到。雖然我總是勸父母用過的口罩就得丟掉,可是他們卻把口罩當成寶貝一樣對待。

為了最大程度的節約口罩,他們還要拿吹風機反覆吹,吹完用認真地晾起來,每個都至少要使用三遍才肯丟。看到父母節約的樣子,真是讓人著急又心疼。

我一個口罩戴三天,還要消毒再用,他憑什麼可以“超罩行駛”?

其實,缺口罩的不僅僅是我們,還有廣大的前線醫務工作者和基層勞動人民。

在武漢協和醫院,一位擁有195萬粉絲的“協和醫生Do先生”就曾發聲,直接跨過上級向社會緊急請求醫療物資幫助,其中尤其是以口罩和防護服為代表的物資,另外他還聲稱這些緊缺的口罩已經不是“告急”,而是真的快沒有了。

可以試想,在抗爭疫情的最前沿,如果那些醫生護士都用不到口罩,不得已“空手上陣”。那麼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感染了,又能指望誰去拯救我們呢?

我一個口罩戴三天,還要消毒再用,他憑什麼可以“超罩行駛”?

<strong>從情感的角度去分析,這位男子是缺乏一定的“共情”能力的。那麼什麼是“共情”能力呢?

它是指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也意味著超越自身的自戀去理解別人的能力,是社交中的重要能力之一。

特別是在當下這種疫情緊張,處處缺口罩的時候,該男子的“共情”能力就顯得尤為不足。他沒有體會到,前線醫務工作者對於口罩的極度缺乏,也沒有感受到許多普通民眾已經買不到口罩的現實問題。<strong>所以,這便是讓我們看了如此揪心的一重要原因。

我一個口罩戴三天,還要消毒再用,他憑什麼可以“超罩行駛”?

<strong>因此,這位男子戴這麼多口罩,不僅僅反映的是社會部分民眾對於疫情重視不夠,對於前線醫務工作者不夠關心,其實更多的是太過於重視自身利益的問題。

<strong>說白了,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一定要特殊對待才行。但是,我們必須知道,在疫情面前,沒有人可以“超罩行駛”。

只要我們多響應號召,在家不出去,能少用一個口罩就少用一個,不給社會添麻煩,我們就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而這些,恰恰都是我們每一個有良知公民所應該做的。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