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電影50年之1970年(下)

這兩天響應單位號召去前線增援抗疫工作了,有點小累,今天晚上兌現承諾,抽空補完1970年(下)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繼續關注,謝謝!

書接上文,所謂姜不離狄,狄不離姜(陳可辛2007年拍攝的《投名狀》翻拍自張徹1973年作品《刺馬》,片中幕後黑手的名字直接取名狄公、姜公,致敬得十分直白),聊完姜大衛自然是要聊下狄龍了。

狄龍,本名譚富榮,與李小龍、梁小龍、成龍被並稱為“香港四小龍”。1946年8月19日生於中國香港,與姜大衛出身電影世家打小混跡片場不同,家境貧寒的他11歲就去了洋服店做學徒,直到1968年遇上當時還是邵氏的宣傳何冠昌(時間節點很有趣,1970年何冠昌離開了邵氏,與鄒文懷及梁風成立了著名的嘉禾電影),被說服放棄了洋服師傅這份收入不菲的職業,轉而去報考且順利地被邵氏公司“南國演員訓練班”錄取,次年就被大導張徹選中成為了電影《死角》的主角。《死角》還是狄龍與姜大衛這對堪稱香港影史上最佳男男CP鼻祖的起航之作,由此開始了在銀幕上長達六年的合作。


香江電影50年之1970年(下)

▲帥氣凜人的狄龍

狄、姜兩人出身不同、性格迥異,但倆人不光在銀幕上是肝膽相照的兄弟,現實生活中也是形影不離,當時媒體報道兩人“穿同一件衣服,吃同一碗宵夜,騎同一輛摩托車,下雨天,狄龍會把自己的頭盔和外套給姜大衛擋雨,在自己的車子裡放對方的照片”。然而就在1975年參演了李翰祥的《傾國傾城》之後不久,媒體就傳出了兩人關係決裂的消息。兩人忽然之間不再見面,連電話都不肯接了,銀幕上兩人的雙雄戲碼居然也就從此再無上演過(即使一起參演恩師張徹的影片也不同框出鏡了)。眾多影迷對此都很納悶、惋惜,畢竟是那麼耀眼的一對小生,此中緣由直到今天還有人猜測。

我查閱過不少資料,有狄、姜兩人在當時報刊上的“互懟”,也有其他相關圈中人的各家說法,眾說紛紜,但最後焦點基本還是集中到了《傾國傾城》上面,即當時媒體報道的兩人所謂“戲份之爭”。張徹對於自已培養的演員就好像是私產,是不會輕易出借給別人的,更不用說是狄龍和姜大衛了,但在1974年李翰祥籌拍《傾國傾城》,小心翼翼地通過邵逸夫向張徹借用兩人時,張導居然爽快地答應了,為此李翰祥在影片首映酒會上主動向張徹敬酒,一對影壇冤家就此一笑泯恩仇也是傳為佳話。

《傾國傾城》圍繞慈禧和光緒講述了甲午海戰前後的一段宮闈故事,旅美華裔演員盧燕飾演慈禧,狄龍飾演光緒帝,是影片的絕對主角,而姜大衛飾演小太監寇連才,實屬配角。但後來從成片來看小太監角色明顯更討巧,加上姜大衛的國語不錯,能自己給角色配音(不要小看國語在當時香港影壇的作用,當年香港影壇兩大名導張徹、李翰祥都是40年代中期由內地去的香港,力推國語片,在海選演員時是把會不會國語做為錄取前提條件的。片中盧燕的國語配音工作還是由姜大衛的老媽紅薇完成的,老人家可是老北京旗人出身),於是李翰祥不斷給姜大衛加戲,兩相比較狄龍的效果反而還不如姜大衛的小太監出彩了,於是“搶戲”之說就此傳開。但也只是傳言之一,箇中原因除非現在採訪狄龍姜大衛兩位實在無法得知了(其實現在採訪,時過境遷估計也沒法說得清楚了),但事實就是此片之後兩人就很少合作了,也極少出演張徹的片子了,畢竟張徹最疼愛的第三代弟子傅聲已經紅起來(估計這也張導當時爽快答應出借兩人的原因),不再捧第二代弟子了。


香江電影50年之1970年(下)

▲李翰祥導演的[傾國傾城]被認為是狄龍、姜大衛分道揚鑣的導火索

姜大衛之後不久開始進電視圈了,在銀幕上再鮮有挑大樑的大作了,離開張徹後似乎很難找回昔日輝煌了。狄龍在跟師父張徹時多為姜大衛做配角,倒是離開張家班之後開始獨挑大樑,逐漸褪去青澀開始呈現成熟型男的魅力,與楚原合作了一系列古龍電影,李尋歡、傅紅雪、楚留香等知名角色讓他事業達到了巔峰,不能說楚原、古龍才是狄龍真正的伯樂,但龍哥是在和楚、古兩組成“鐵三角”之後才達到銀幕生涯的巔峰期似乎不會有太大爭議。直到1984年狄龍被邵氏公司解聘,一代大俠的大戲似乎終於要開始落幕了,但誰曾想,龍哥兩年之後憑藉張徹曾經最器重的助手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中大哥宋子豪一角,居然又鹹魚翻身了,那就是另一段傳奇了,時間還早,狄龍在影壇的精彩似乎比姜大衛來得長,我們就留著以後繼續聊了。


香江電影50年之1970年(下)

▲狄龍版楚留香


香江電影50年之1970年(下)

▲1986年憑藉《英雄本色》重新翻紅,剛過40歲,髮際線就告急了

說完票房排行榜上有關張徹張家班的作品,我挑幾部個人覺著有聊點的影片。第二名的《十二金牌》,在張徹當年幾乎獨霸香港電影的情況下能搶佔第二位真是難得了。該片由程剛編劇、導演,以岳飛嶽武穆抗金為時代背景的武俠片,內容相當套路,真正引起我的興趣是查閱資料之後發現程剛有個十分有名的兒子和相當有趣的徒弟。程導的兒子是著名武術指導程小東,《倩女幽魂》 、《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新龍門客棧》、《少林足球》、《英雄》等傳世經典的動作設計,還被聘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空中特技總設計師,如此名作傍身的人物留著以後單聊,徒弟則是有“臺灣王晶”之稱的朱延平導演。


香江電影50年之1970年(下)

脾氣火爆的程剛導演

<strong>程剛小傳: 程剛,生於1924年4月4日,安徽壽縣人,1942 年,來到重慶加入中藝劇團。第一個話劇劇本乃在他二十四歲時創作的《空庭夜雨》。1949 年,到香港開始電影編劇工作。1951 年上映的《斷腸母子心》是程剛首次執導的影片。1972 年拍攝的《十四女英豪》乃他的代表作,故事描寫楊家女將英勇事蹟,此片在各大影展中囊括不少獎項,包括金馬獎最佳導演、優秀劇情片等,為他寫下光輝一頁。另外,其執導的《賭王大騙局》一片被譽為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賭片。程剛是著名武術導演程小東之父,程小東以武術指導之名進軍影壇的出道作品就是父親程剛的《十四女英豪》。

電影圈的這種父子、師徒傳承這種所謂薪火相傳的突出現象,在我醞釀編寫本文做案頭資料查閱時屢屢發現,箇中緣由我並不想探究太多,但從中找到香港電影百年曆史(香港電影第一部電影是1913年“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的華美影片公司出品〈莊子試妻〉)中從業人員的各種關係糾葛,讓我有種在整理故紙堆時從中找到無處不在歷史交集的驚喜,這種欣喜想來會有人能理解的。錢鍾書先生在其的名作《圍城》中曾講“如果你吃到一個雞蛋,覺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認識下蛋的母雞呢?”,而我就是那個吃到了一個好吃雞蛋然後就滿世界找那隻下蛋母雞的執拗吃客吧,換種說法就是我愛八卦!

最後想聊聊排行第七位的《喜怒哀樂》,之所以聊這部是因為在十部作品裡只有此片不是武俠題材,而且是由當時幾位臺灣大導合力之作,與當時香港影壇的武俠風顯得有點格格不入,能進前十榜單確實引起了我的興趣,且讓我們看看是怎樣的一部影片。本片由喜、怒、哀、樂四部短篇影片組成,分別由白景瑞、胡金銓、李行、李翰祥四位導演執導,拍攝起因據說是當時身在臺灣國聯影業的李翰祥因財務問題而告急,經過臺灣電影製片廠楊樵廠長、好友謝家孝的熱心奔走,促成白景瑞、胡金銓、李行、李翰祥合作拍攝一部集錦式四段故事,所有導演乃至演職人員甚至不收一分酬勞,只為幫助李翰祥擺脫窘境。雖說是四位名導的急就之作,但內容並不敷衍。《喜》由臺灣健康寫實主義代表人物白景瑞導演執導,題材是對才子佳人傳統段子的反諷,全片居然沒一句對白,全靠人物肢體動作加背景鼓點來推動,顯得實驗性十足,但如今看來還是相當有韻味。《怒》由大導演胡金銓執導,改編自京劇《三岔口》,依然是胡導鍾愛的客棧戲,水準之作,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參考胡導之前的作品《大醉俠》《龍門客棧》《迎春閣之風波》自行腦補。李行(作品有[汪洋中的一條船])執導的《哀》則探討了冤冤相報何時了的傳統命題,讓人看了還是相當唏噓。李翰祥執導了《樂》,取材自聊齋,場景佈置古風古韻不失他的正常水準,結尾皆大歡喜,勸人向——三觀正確,做為影片最後一部相當合適。《喜怒哀樂》是當時臺灣名導的集體之作,題材各異,每位導演均發揮正常,票房證明四人共同發力還是吸收到了香港觀眾的眼球,在武俠類型霸佔的香港電影市場佔取了一席之地,也證明香港電影市場還是有著多元性的。


香江電影50年之1970年(下)

▲當時臺灣導演集體發力之作《喜怒哀樂》

好了,1970年就聊到這兒了,下回我們來說1971年,李小龍將橫空出世,又有得聊了,阿打!

武漢加油,樂清加油,中國加油!!!


注:文中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進行刪除。另,此文由本人所撰,如果喜歡,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否則本人將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的相關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