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鼎盛時擁眾百萬,為何最終被迅速被滅?

林文泉


每個朝代都有衰敗的一天,宋朝到了徽宗手裡,所有的問題在他昏庸的統治下被放大,於是各地的暴動不時發生。梁山好漢的故事,就是參照這個時期而編撰出來的小說。



在小說裡面,有提到方臘這個勢力,其實這個勢力,在這個時代還真有,而且影響不小。

徽宗很小的時候就被封為國公,從小就過著奢靡的生活,這樣的經歷養成了他浮誇的性格。宋朝本來就注重文化的發展,所以有許多不實用的文人東西。而他更是這裡面的高手,玩得都是些貌似高雅的東西。在諸多喜好中,他尤其喜歡浙江一帶的竹木漆。但是這個愛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實現,因為他要求的數量巨大,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於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方臘決定反叛。


不過方臘並不是什麼顯貴人家,為了能夠成事,他做了一段時間的準備。他利用宗教教義,在周圍的郡縣裡面發展教眾,並在隨後起事。起事的時候,他直接就用了新的年號,然後把給親信安排了各種官銜,然後就近開始進攻大宋官府。宋朝對於兵器管控是很嚴密的,所以開始大家並沒有什麼兵器,他們只是用一些手段,比如防火、劫掠的方式,對周邊的地方造成破壞,然後挾持百姓,讓他們和自己一起造反。

這股勢力發展很快,十來天的功夫,就聚攏了一支數萬人的隊伍。有了這支隊伍後,他們就開始攻打四州較大的州縣,一路奔著杭州而去。杭州長官懼怕賊兵威勢,於是自己跑了,剩下的沒跑的官員,在城破之後慘遭殺害,義軍每抓住一個官員,都要宰割他們的身體,或者將其熬成油脂。

因為各地州郡內部並沒有多少士兵,所以義軍在開始的時候發展迅猛,隊伍拉得很大,一度達到數十萬人。但是在1121年的時候,朝廷調集了軍隊前來剿匪,義軍初戰大敗,一路潰逃。因為他們不善經營,所以杭州城內糧食短缺,只好撤出杭州,一路敗退。朝廷層下令招安過方臘,但是那時候他還有20多萬士兵,所以他不肯投降。但是他不知道,他的將士已經沒有了士氣,所以不久就再度潰敗,一路逃到了他們最初某事的幫源,在那裡的一個山洞裡面藏了起來。



後來朝廷軍隊攻入,裡面的近十萬人被殺死,4月底方臘一家人被俘獲,押解到京城後,在八月的時候被斬首。從1120年秋起義,到1121年八月被消滅,方臘的起義可以說是很失敗的,活躍的時間還不到一年,雖然他也是反抗暴政苛政的一支義軍,但是後世對他的評價卻很差。

因為他在起義之初的手段就有問題,經常迫害良民,迫使人家一起叛亂,而且他只會征戰,對於如何安定百姓並沒有什麼見解,只知道眾人平等,卻沒有一套實際的辦法。因為沒有百姓的大力支持,所以他敗得很快,一共也就兩個月的事情,就被朝廷給徹底剿滅了。


小鎮月明


方臘雖然擁兵眾多,但還是迅速被滅亡,我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而導致的:

(一)素質千差萬別

方臘的部隊組成是非常複雜的,大部分為受壓迫的老百姓,還有一部分為被迫投降方臘的宋朝的官兵。短時間聚集了上百萬之眾,但參加“造反”的老百姓,卻沒有真正受到過較正規的軍事訓練。同時,很多參與“造反”的老百姓其實只是跟著“一哄而上”的,很多人的目的主要是想“混一口飯吃”,這些人的軍事素質和戰鬥力是將大打折扣的。而被迫投降方臘的官兵,內心中更是不想真正為方臘賣命,因此在與朝廷的戰鬥中,應該也是“出工不出力”,甚至再一次“反水”,重新迴歸朝廷。這樣的一支部隊,想要與訓練有素的朝廷軍隊作戰,可見是“中看不中用”,甚至有些簡直就是“烏合之眾”。如果僅靠幾個悍將,可能會取得暫時或小規模戰爭的勝利,但真正與政府軍決戰時仍將是不堪一擊。

(二)軍事策略不到位

方臘在造反稱王,佔領江南八州後,各州都派有重兵把守。在宋江帶兵攻打的過程中,宋江採取了各個擊破的策略。而方臘抵禦宋江征討的軍事策略卻存在的很大不足,方臘採取的主要是固守一城一池,使用的是被動防守策略。當然固守城池是很重要,但這種固守只是一種單兵作戰,方臘沒有讓各個州的兵力形成互動機制。他應該在宋江帶兵攻打某個城池時,調動周邊的兵力進行主動反擊,協同作戰,多點反擊,這樣宋江也將要分兵迎戰,從而大大分散其戰鬥力,減輕守城的壓力,並形成與朝廷部隊的長期拉鋸戰。宋江的朝廷部隊是遠程征戰,長期戰爭後勤保障將成為很大問題。而方臘完全可以依靠天時地利的優勢,從而來贏得戰爭的勝利,至少會延長戰爭的時間。

(三)能人謀士缺乏

方臘糾集的人員雖然眾多,手下也有不少強將。但戰爭除了靠軍事實力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戰略戰術非常重要,這需要靠有智謀的能人來出謀劃策。而方臘在這方面是一個弱項,他手下的能人謀士太少,不能幫助他制訂有效的軍事策略,從而去贏取戰爭的勝利。有人數從多的部隊,沒有良好的戰略戰術,這樣的部隊戰鬥力將十分有限。

(四)政治信仰模糊

方臘造反主要是利用老百姓對政府的怨氣,並宣揚自己有天子福份而聚集老百姓乘勢而起的。他並沒有形成自己明確的政治主張,老百姓跟著他造反並不是因為有什麼信仰,主要是官府壓迫沒有活路才跟著造反的。這樣的一支部隊,不可能擰成一股繩。沒有明確而強烈的信仰,戰爭的信心和勇氣將大打折扣。這樣的部隊在政府的強大攻勢面前,將會很快“土崩瓦解”。


文齋堂


方臘,由於四大名著《水滸傳》而被世人所熟知。

因為當時民不聊生,為了反抗暴政,方臘以宗教摩尼教為紐帶,慢慢的聚攏群眾。他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要去創造真正的平等,“劫富濟貧”,決心徹底推翻宋王朝,解脫天下所有的勞苦大眾。

公元1120年,方臘聚集了數萬人,發動了農民起義,攻佔了六州五十二縣,威震東南十四州。但是,很快就遭到了宋軍的血腥鎮壓。第二年三月份,方臘率領起義軍與宋軍在幫源洞決戰,由於裝備等等都無法跟正規軍隊相比,起義軍戰敗,方臘只能退守洞中躲藏。由於叛徒做了嚮導,使得方臘最後不幸被捕,被押往京城斬殺。

被迅速剿滅的原因主要是:

一、武器裝備太差,起義軍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不是宋軍的對手。當時宋軍通過對遼等一系列對外戰爭,戰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因此雙方不在一個等級上。

二、起義軍沒有出色的謀士為方臘策劃,沒有出色的政務人員為他安定後方,因此很快就敗亡了。

三、歷史證明,無論是陳勝吳廣還是李自成,沒有一次農民起義能夠成功。要想推翻一箇舊政權取而代之,必須得到士族的支持,也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統一戰線。


小明奇葩說


方臘之亂是指北宋末年在浙江、江蘇一帶的一次民變。宣和四年(1122年),此次民變被北宋朝廷鎮壓。

失敗原因主要是農民侷限性,歷史上農民起義成功並建立政權的渺渺無幾,當時人民終歲勞苦,不得一飽,江浙地區還遭受花石綱的掠奪,而且北宋王朝對遼夏貴族歲奉財物,屈辱求和,但是天下還不至於民不聊生,起義不久,北宋朝廷立即調用15萬官軍南下圍剿,並下令停運花石綱,毫無作戰經驗的方臘面對南下的"精銳"官軍,屢屢被擊敗,後期方臘擁有20萬之眾也只能固守幫源洞,最終局勢並未向著方臘期望的方向發展,失敗也是必然了。

宋徽宗時,睦州青溪人方臘,原本是漆園主。相傳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

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初九,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事(一說在今淳安縣萬年鄉清溪幫源洞起事。)在漆園中誓師,指斥宋王朝罪惡,自號聖公,年號永樂,以巾飾為標誌,自紅巾以上分六等;分兵出擊,教徒蘭溪朱顏、吳邦、剡縣仇道人、仙居呂師囊、方巖山陳十四、蘇州石生、歸安陸行兒等也紛起響應;其後攻佔杭州、歙州等,建立了橫跨今日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的六州52縣在內的政權,東南震動,在當時危害極大;他擬劃江而守,漸圖進取,計劃十年內推翻宋朝。

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下令停運花石綱,又以童貫為江浙宣撫使,譚稹任兩浙路制置使。

宣和三年正月,方臘派遣方七佛北上,與王稟的東路軍激戰,方七佛戰敗,退守杭州。二月方七佛部糧盡援絕,被迫退出杭州。三月方七佛再犯杭州,王稟與之戰於城外,又戰於桐廬,王稟連敗之。

杭州一戰,逆轉整個戰局。四月初二日,摩尼教教主鄭魔王被俘。童貫以中軍駐守杭州。此時方臘殘軍尚有二十萬,雖力戰而敗,逃入幫源洞,深據其中,官兵不敢入。

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二十四日,官軍發動總攻擊。王淵的裨將韓世忠,潛行清溪溪谷,生擒方臘,七月戊子,童貫俘方臘送往首都汴京,八月二十四日丙辰伏誅。


卑微的活著


“太祖武黃帝靠一條齊眉棍,打下四百軍州”。宋朝不是光靠吹而成。除了被石敬塘出賣燕雲十六州,令宋無險可守,導致軍事上由始至終都對北方被動之外,於宋一朝,都是強大帝國。無論在經濟,人文,習俗,科學,理論,歌賦,詩詞等等等等各個方面。更甚至於達到世界巔峰,一枝獨秀,無國族能出其右。

對照於在這種環境情況下,方臘起義未免理短了一點。雖然後來小說說的“奸臣當道”,但是就算是這些當世奸臣,比如蔡京之流,也是巨師大儒,學術冠於九州也。反觀方臘眾旅,雖然號稱百萬之眾,實也是烏合之眾而己。隔壁鎮的地痞撒石灰的白旋風劉二,就當了西將軍。鄰村的日日鼠黃勝也當了水軍頭領………。這樣的一群人,碰上連環甲馬,還有其他重裝騎兵。後果可想而知。還沒有計算成系統的後勤保障,前期的偵察查探等等。

綜合各種因素,故而無論如何,結局是合理的,就算是水滸傳中消滅方臘的英雄宋江,在現實中被宋朝團滅的事實,也只是在一個州的太守方叔夜手下,走了一個回合而己。所以方臘的結局很正路,無可非議。


經海山


《水滸傳》裡面方臘確實很厲害,但也並非被迅速滅掉,而是將梁山好漢毀掉了70多人,讓征討自己的對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其實“宋江征討方臘”一事在正史裡面是不存在的,方臘和宋江根本沒有任何交集,歷史上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的確是發生在徽宗年間,但是方臘起義的影響力遠大於宋江起義。

方臘起義是爆發在1120年,僅僅一年之後就被平息,雖說經歷的時間不長,但是這次起義的規模非常大,對北宋的影響也很大,這件事的導火線就是朱勔在蘇杭一帶索取各種各樣的花石竹木,“花石綱”便是這麼來的,他們將這一地區的奇花異石竹木全部運往開封,供宋徽宗和蔡京等人玩賞。

朱勔挨家挨戶的搜查,但凡發現花石竹木就讓士兵用黃布蓋起來,之後還讓這家人負責看管,稍有差池就受罰,這期間還搜刮百姓的錢財,運走的時候都是毀掉房屋,因為門太小,運不出去,導致很多百姓沒有地方住,運輸的船隻也不夠,就攔截糧船和商船,導致很多商人也無法做生意,這一行為做法導致民怨四起,農民紛紛揭竿起義。

花石綱

方臘是歙州(今安徽歙縣)人,後來去了浙江一帶的地主家當傭工,發現朝廷每年都要索要花石竹木還有漆,他非常憤怒,最後決定以摩尼教為掩護,秘密發動群眾起義。

自古以來很多人發動起義都是用這類方法,方臘自己擔任“教主”,吸引了一大批農民,公元1120年,方臘召集了一百多名忠實的“教徒”,他對大家說,如今國家整日奴役百姓,百姓辛苦耕作一年,得到的糧食全被當官的索取,連一家人的溫飽都解決不了,稍有反抗就招到毒打,我們還要繼續忍受下去嗎?

方臘起義

大家聽完之後,異口同聲的說“不能!”

之後大家跟著方臘開始起義,聽聞的百姓無不加入隊伍,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方臘就集結了數萬人,他們很快攻進了江南各郡,死守江南地區,並且減免當地的徭役賦稅,自此方臘起義算是爆發了,11月的時候,方臘建立起義政權,自稱是“聖公”,年號是“永樂”,還建立官制,頭上扎著各色頭巾,這樣好區分。

月底,農民軍攻進青溪縣,之後又攻取睦州,緊接著向杭州和安徽進軍,方臘起義軍但凡見到朝中官吏,一律斬殺,對於當地的土豪惡霸也全部殺死,燒燬他們的房屋,將搜刮出來的錢財全部分給窮苦的百姓。

方臘還制定軍紀,每到一座城,必須對待好百姓,開設粥鋪,還為當地人免費醫治,因此方臘每次離開一座城時,當地百姓都依依送行,現如今浙江桐鄉烏鎮的“哭送亭”就是當年人們送起義軍的地方。

因為方臘帶領的農民起義軍發展迅速,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整個東南地區都為之一顫,宋徽宗嚇得不行,原本準備和金人一起攻打遼國的士兵很快被調回,停止對遼國的進攻,派童貫等人率領15萬大軍前去鎮壓,宋徽宗也意識到事情的危險程度,立刻罷免了朱勔,還停止花石綱的採辦。

方臘起義軍面對15萬大軍,雖然政策上失誤,導致被分散擊破,但是農民起義軍無一人投降,1121年4月,方臘被俘虜,8月在開封被斬,這就是歷史上的方臘起義,和《水滸傳》截然不同,水滸裝中方臘倚重的“八大王”重創了梁山好漢,雖說最後失敗,但也使得宋江損兵折將。

方臘被俘


貓眼觀史


無論是宋江,還是方臘之流,在歷史上都成不了什麼氣候。宋代的民變規模,很少有撼動朝廷統治基礎的變亂。

東南半壁江山,是宋朝的經濟重心。北宋末年的社會機體,確實已經搖搖欲墜,但是也有很大的慣性。而且,外部矛盾遠遠大於內部矛盾。方臘的家族,本來是朝廷官營的小吏,具有一定財富,加上性格豪爽,很快就籠絡了一批追隨者和亡命之徒。根據《容齋逸史》記載:

會花石綱之擾,遂因民不忍,陰取貧乏遊手之徒,賑恤結納之。眾心既歸,乃椎牛釃酒,召惡少之尤者百餘人會飲。

客觀來說,方臘之類的流寇式叛亂即使取得成功,對於民眾來說也是進入下一個循環而已。他們的手段也比較殘忍,所謂以誅朱勔為名,見官吏、公使人皆殺之。對於普通民眾,不從的人往往都被殺死:

戕平民二百萬。所掠婦女,自賊洞逃出,裸而縊於林中者,相望百餘裡。

況且,當時方臘的規模並不大,號稱部眾百萬,接連攻陷幾十座州縣,然而實際統治力相當有限,也成不了大氣候。究其本質,方臘帶領的還是一個盜匪化的流民隊伍。根據歷史記載:

聲色、狗馬、土木、禱祠、甲兵、花石靡費之外,歲賂西北二虜銀絹以百萬計,皆吾東南赤子膏血也。

由於北部邊疆的危機,北宋朝廷對於東南地區的索取確實嚴重,方臘起義的契機也就在於此,持續了接近三年。這場大戰亂,給兩浙路人口帶來重大損失。


秦右史


擁眾百萬,這在北宋政府看來純粹就是個笑話!

無論是長篇小說水滸傳裡的描述還是真實的歷史,發生在北宋末年的方臘起義一開始的確讓北宋統治者膽戰心驚,最高峰時號稱有百萬之眾,農民起義的火焰波及了江南四個省份更佔據了前後50多個州縣,方臘大有佔據江南與北宋分庭抗禮之勢,北方崛起的金朝、尚佔有大面積領地的遼國、如果自己的背後再出現一個方臘集團,那被南北夾擊的北宋豈能有生存的空間?早在太祖趙匡胤的時期,就已經做出了先南後北的戰略規劃,即便到了他宋徽宗的時候,這個戰略也不會被放棄!北伐打不過遼國,難道我還踩不平你們一幫農民?



所以方臘起義雖然轟轟烈烈,但如同大雨之下的火焰,熄滅的時間也是相當迅速,或者精確的說,無非是要看西北方向北宋最精銳的西軍何時到來而已,不否認方臘鬧得氣勢洶洶,但這場農民起義也擺脫不了農民軍不可改變的劣勢:只有基層群眾,缺乏上層社會和權貴集團的支持;雖然人勢洶洶,但絕大部分只是毫無戰鬥力的老弱婦孺;沒有足夠的時間給予整編,所謂的農民軍隊不過是一群沒有組織,沒有紀律的烏合之眾。所以這種農民起義也永遠逃脫不了一個定律,當北宋政府在一開始階段措手不及,方臘的農民軍還能占上一個便宜,可一旦隨後遇上正宗的並且武裝到牙齒的北宋政府軍,只能跟風起鬨的農民軍瞬間就會土崩瓦解,所以這場一度鬧騰相當火熱的方臘起義,僅僅在一年的時間就宣告失敗。



其實這不難理解,正如前面所說方臘的軍隊雖然號稱百萬,但減去佔據大多數的女人孩子和老人,真正具備戰鬥力的青壯年能有個一二十萬已然相當不錯,但即便如此在來不及進行訓練和組織的情況下,這個六位數規模的軍隊也仍然是一盤散沙,更要分佈在四省幾十個州縣駐紮,面對洶洶而來的北宋政府軍,很快就會被各個擊破。而北宋政府也恰到好處的察覺到了方臘的軟肋,隨著15萬來自西北的正規軍的到來,同等數量的正規軍對抗同等數量的老百姓,最後會是什麼結果?大家拍拍腦袋都會想到!

在方臘的最後時刻,他還曾經帶著七萬人馬退到浙江躲避,不過這所謂的七萬人馬也無非是跟著逃難的七萬老百姓而已,方臘最後被俘虜的幫源洞,也只不過是一個只能容納四五十人的低矮洞口,可見方臘的最後時刻能跟隨他作戰的寥寥無幾,這也是古代農民起義特色,跟風起鬨跟打了雞血一樣,一動的真格瞬間就會消失不見,作為領頭的方臘就留在原地等死吧!


遼寧資深球迷


整個中國五千年曆史,農民起義的多不勝多,但是成功的卻只有兩次,大漢劉邦跟大明朱元璋,其中劉邦還是一亭之長,相當於現在的鎮長。而這麼多農民起義中,方臘起義的規模在裡面並不算最大,李自成都攻下北京,逼迫崇禎皇帝自殺了,最後卻還是敗了,太平天國已經割據半壁江山,一樣還是敗了,其原因都是因為農民戰略,政治上的侷限性!最偉大的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毛澤東主席,從一無所有到解放全中國,只用了28年時間,再花70年時間把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建設成一個世界強國,雖然過程一樣崎嶇,政府內部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也有蛀蟲,也有許多不公平不公正,但是共和國這個年輕的國家正在逐步完善,最後一定會趕超全世界!


Ernwen


北宋末年的宋徽宗趙佶時期,是北宋統治最腐朽、沒落時期。宋徽宗任用“六賊”把持朝政,在蘇州、杭州設立造作局和應奉局,專門製造奢侈品和收刮天下奇花異石,而六賊趁機聚斂錢財,特別是六賊之一的朱勔專門強迫百姓開採異石,然後裝船運往開封,每十隻船為一綱,號曰“花石綱”。

六賊指宋徽宗時期,民間百姓對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六個奸臣的統稱,圖為《聽琴圖》,撫琴為宋徽宗趙佶,紅袍者為六賊之首,宰相蔡京。

浙江青溪縣本來盛產漆器和異石,常年向北宋朝廷進貢,小日子過得不錯,朱勔為了更大程度的應奉宋徽宗,無休止的徵發青溪縣百姓開採異石並乘機大肆搜刮,當地很多小地主和農民傾家蕩產,作為小漆園主的方臘也深受其害。1120年非常痛恨北宋統治者的方臘,利用“吃菜事魔”教進行宗教組織活動,並奉黃巾起義張角為祖師,逐步走上反抗的道路。

摩尼教,也就是後來的明教,因為“摩”同“魔”,教眾又是吃素的,所以北宋民間口傳成“吃菜事魔教”,圖為摩尼教殘存畫卷。

1120年10月方臘率領千餘人起義,以誅殺朱勔為口號,殺盡貪官汙吏,11月方臘建立永樂政權,自稱聖公,12月攻佔杭州,並拿下睦州、歙州等地,擁護民眾達百萬,1121年1月方臘軍下南,又攻佔了婺州、衢州等,勢力範圍覆蓋52個縣,宋徽宗忙派童貫率領大軍,分路鎮壓。

方臘洞,原名邦源洞,當年方臘在此洞被俘。

因為方臘在軍事上犯了消極困守的錯誤,致使宋朝大軍包圍起義軍,1121年2月即破了杭州城,方臘一路撤退,最後退回邦源洞,4月起義軍斷糧絕援,方臘被俘遇害,餘部突圍後繼續戰鬥,但不久遭到鎮壓,最後失敗。方臘起義前後僅6個月,雖然失敗但給宋朝沉重打擊,“水淌童家店,方臘再出現”這句民謠反應了後世民眾對方臘的深切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