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唐的驕傲,也是大唐的憂傷,她是一朵盛開在大唐的鏗鏘玫瑰

文 / 三 少

序言:

她 在歷史上沒有自己的名字

她 是大唐的開國將領

她 是唐朝第一位去世後有諡號的公主

她 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她 是一朵 盛開在大唐的鏗鏘玫瑰

她是大唐的驕傲,也是大唐的憂傷,她是一朵盛開在大唐的鏗鏘玫瑰

影視劇中的平陽昭公主

1 聰慧剛毅如母,青出藍而勝於藍

翻開歷史,始終找不到她的出生日期,也找不到她的名字。女人,在男權至上的時代,沒有地位。哪怕你出身在皇家,好像也一樣。

李秀寧,是後世歌頌她的故事裡,人們給她起的名字。

是的,她姓李,她的母親是太穆皇后竇氏,父親是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是她一母所生的親弟弟。

她,就是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平陽昭公主。

李淵共有19個女兒,22個兒子,李秀寧是李淵的第3個女兒。她的母親竇氏出身高貴,是北周神武公竇毅與北周襄陽長公主之女。

竇氏聰慧剛毅,頗有才華。當年楊堅稱帝后,竇氏痛哭: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之難!李秀寧在性格上,像極了自己的母親。

當李淵有了反叛之心後,他就開始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為了更好的籠絡自己的部下,李淵把自己的三女兒李秀寧嫁給了武將柴紹。

柴紹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驃騎大將軍。父親柴慎,是隋太子右內率。在將門中成長的柴紹,史書評價他:

"矯捷有勇力,以抑強扶弱"!

年少的時候,柴紹就是隋煬帝長子的千牛備身。這個千牛備身,是個官名,北魏、北齊、北周非常流行,其作用是掌執御刀以護衛皇帝。

李秀寧從小跟著帶兵打仗的哥哥們一起長大,個性像男孩子一樣活潑直率。喜歡行俠仗義的柴紹,對這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大家閨秀,早就心儀良久了。

成婚之後的小夫妻,住在長安城。李秀寧相夫教子,有時,在家和丈夫切磋武藝,很是恩愛。

她是大唐的驕傲,也是大唐的憂傷,她是一朵盛開在大唐的鏗鏘玫瑰

抑強扶弱的駙馬蔡紹

2 軍事天才,為父親招兵買馬

一日,李秀寧夫婦正在家後院玩耍,突然接到李秀寧父親的家書。原來李淵準備起義,讓家人都先到太原去。

當時的隋末王朝奄奄一息,農民起義的烽火燃遍各地,尤其集中在河南、河北、山東和江淮一帶。一些隋朝的貴族和地方官吏,也乘機佔據郡縣,或稱王、或稱帝。

留守在太原的李淵父子,也積極行動起來了。

在古代,打戰永遠都是男人的事。憂心種種的蔡紹把李秀寧留了在長安,前去太原和李淵匯合。

丈夫走後,李秀寧並沒有閒著。她喬裝改扮,帶上柴紹的家童馬三寶,悄悄地回到了鄠縣的李氏莊園。馬三寶機敏善辯,後來成為李秀寧的得力助手。

李秀寧深知父親最需要的就是隊伍!她到鄠縣後,把李氏產業係數變賣,賑濟附近的災民。很快,李秀寧就招收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

當時,反隋的隊伍,大小到處都是。聰明的李秀寧和馬三寶,到處聯絡並收編反隋的義軍。僅僅只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就招納了好幾支相當有規模的起義軍。包括胡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

這個成績,與李秀寧超人的膽略和才識是分不開的。隊伍大了之後,李秀寧制定了嚴格的軍紀。因為隊伍裡面難免很多烏合之眾,有的甚至與土匪無異。

李秀寧三令五申,嚴禁搶奪民眾財物,不準禍害百姓。他們所到之處,對當地的百姓秋毫不犯。

在她的嚴格的管理下,她快速聚集起來的這支部隊,軍紀嚴明,可功可守。李秀寧也從自身做起,言出必行,她手下的義軍,個個心服口服。

勢力的大增,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朝廷不斷派兵攻李秀寧。但是,每一次,都被義軍擊敗。其中,隋將屈突通就吃幾場大敗仗。

李秀寧真的是卓越的軍事天才,她帶領的義軍勢如破竹,連續攻佔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也得到周圍的百姓的廣泛的擁護。

他們將李秀寧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很多人從很遠的地方,慕名而來。不久,娘子軍就超過七萬人,當時在晉陽起兵的父親李淵,軍隊數量也不過三萬!

在亂兵蜂起的年月,李秀寧為父親李淵,默默地準備了一支,龐大而有力的響應隊伍!

公元617年9月,李淵的主力軍渡過黃河。

當他知道他的三女兒,已經為他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的時候,這位統帥千軍萬馬的將士,禁不住熱淚盈眶!

一個女人,在亂世中保全性命尚且很難!可是,他的女兒,力排眾難,用她柔弱的肩膀,赤手空拳為他建立了一支數萬人的隊伍!

她是父親的心底,最深最深的是驕傲。

她是大唐的驕傲,也是大唐的憂傷,她是一朵盛開在大唐的鏗鏘玫瑰

影視劇中的李秀寧

3 尊貴的公主,也是善戰的將軍, 為父親鎮守大本營

李秀寧,是歷史上少有的、傑出的女性軍事將領。她的起兵,牽制了隋軍,為李淵西進關中奪取長安掃除了障礙!

公元617年11月,李秀寧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共同攻打長安。很快,起義軍就攻下了長安

不久,李淵稱帝。隋亡,大唐立。

李淵稱帝后,冊封這位軍功赫赫的三女兒,為平陽公主。

唐初,李淵的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四周還有敵人虎視眈眈。因此,李淵經常派遣兒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出征,逐步消滅其他勢力。

李淵又任命平陽公主為大將,准許其開府持節,獨領一軍。平陽公主留守並主持李唐大本營山西,配合李世民的軍事行動。

山西,是中原和關中的屏障。無山西,則中原和關中都不穩。山西平定縣東北的綿山葦澤關

是出入山西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平陽公主率軍駐守此地目的就是防止敵人,從這裡進入山西。

駐守在此的平陽公主,並沒有在曾經的軍功上睡大覺。她仔細觀察了葦澤關的地勢,又分析此處的優劣。然後,她帶領隊伍積極修築工事,嚴密佈防。

一日,劉黑闥大舉進攻葦澤關。這劉黑闥狡詐蠻橫,歸順李密後,成為其偏將。他勇猛強悍,軍中稱他"神勇將軍"。劉黑闥領著他的大部隊,黑壓壓的一片,來勢異常兇猛。

平陽公主冷靜地指揮娘子軍嚴防死守,同時,又派人急忙向太原求救。前途險惡的葦澤關令心急如焚的平陽公主,在城樓上焦急地踱來踱去。她不時地向遠處眺望,期盼援軍早點到來。

忽然,她瞧見遠處田野上的穀子!聰明的她不由得心生一計。平陽公主急忙令人立刻收割稻穀,並馬上用新出的米,熬製米湯。在夜色的掩護下,平陽公主叫人把這些米湯,全部都倒入葦澤關的溝壑中。

第二天,敵人的哨兵發現葦澤關前的溝壑中,很多橫溢的米湯,毫不懷疑這是馬尿!

於是,哨兵急忙報告劉黑闥。劉黑闥連忙觀察敵情,卻發現對面的城樓上旌旗招展,戰鼓聲,吶喊聲,響遏行雲!他心想只怕平陽公主的援兵到了,遂,不戰而退。

後來劉黑闥得知,這只是公主的疑兵之計時,真的援兵此時已到。唉呦,大勢已去,劉黑闥望洋興嘆。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米湯退敵兵”的故事

葦澤關,也因為“娘子軍”的駐守兩年多,最後改成“娘子關”,以紀念這位大唐的巾幗英雄。

明代的王世貞有次佇立娘子關頭,無限感慨:

“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關前高義旗。今日關頭成獨笑,可無巾幗贈男兒。”

就這樣,平陽公主李秀寧,再一次展現了過人的軍事才能,為父親李淵控制關中奠定了基礎。

她是大唐的驕傲,也是大唐的憂傷,她是一朵盛開在大唐的鏗鏘玫瑰

現在的娘子關

4 天妒紅顏,大唐也在哭泣

公元623年,時任岐州刺史的柴紹,奉命率兵前去岷州一帶平亂。

當時,柴紹在山谷中被圍。敵軍居高臨下射擊,箭如雨下。危急時刻,柴紹安然而坐,叫人彈奏胡琵琶的同時,又叫兩個年輕美貌的女子,翩翩起舞。

進攻的士卒都非常好奇,紛紛放下弓矢看柴紹玩稀奇。結果,柴紹暗中派人突然襲擊敵人,斬首500餘級!

這就是平陽公主智慧非凡的丈夫柴紹,留在歷史上有名的美人計。

就在那年的2月,沒能等到大唐統一天下的平陽公主,猝然離世,大約30歲

這是李淵失去的第三個孩子,白髮人送黑髮人,李淵悲慟不已

這個膽識和智慧都與弟弟李世民不相上下的李秀寧,不僅是自己的女兒,還是自己的左傍右臂,更是大唐卓越的軍事人才!

於是,李淵特下詔,在出殯行列前後,增加樂隊,並用軍禮儀仗隊四十人,手持刀劍護衛,虎賁武士沿途警戒。

這一紙詔書,引來大臣的激烈反對,他們認為平陽公主是女子,這樣下葬不符合禮法。

這讓李淵更加悲憤難耐!他怒斥朝臣:

“鼓吹,軍樂也。往者公主於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勳。周之文母,列於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

這分明是輕視平陽公主,輕視公主曾經為大唐做出的豐功偉績!

當公主為了大唐的創立,數年戎馬,出生入死的時候,你們怎麼不說,你是女人,你一邊歇著去,讓我們男人來?!

當公主每次身先士卒,參謀軍務,屢立戰功的時候,你們這些男人怎麼不說,你是女人,你下來,我們男人上?!

從古到今,何嘗有過像公主這樣軍功卓著的女子?難道僅僅只為她是女人,就要忽略她的功績?將她從大唐的歷史中抹掉?!

心緒難平的李淵,覺得僅僅以軍禮下葬公主還不夠,他還要以國家的名義,給女兒短暫的一生做出評價。

不久,李淵再次下詔書,諡號為“昭”,史稱“平陽昭公主”。按照當時的諡法,明德有功才曰“昭”。

平陽昭公主,大唐的開國將領,成為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唯一一位以軍禮下葬的皇室公主。

她短暫的一生,是大唐的傳奇!

她是大唐的驕傲,也是大唐的憂傷,她是一朵盛開在大唐的鏗鏘玫瑰

影視劇中的平陽昭公主

結束語:

夜深人靜時,已經是太上皇李淵,會不會想起自己的女兒平陽昭公主?

會不會慶幸,自己這一位軍功卓著的愛女,因為早逝,躲過了李世民的屠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