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戰勝焦慮症?

Dawn-遠


成功的人都會利用這7種方式,戰勝焦慮症。


01

深呼吸


洛杉磯OCD中心的創始人事Tom Corboy說:“當你感到焦慮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呼吸。”


臨床心理學家分析:深呼吸是一種強大的減少焦慮的技術,因為它可以激活身體的放鬆反應。幫助身體從交感神經系統的戰鬥或逃跑反應轉變為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放鬆反應。


她建議這樣做:“試著慢慢吸入4次,先將你的腹部充滿你的胸部,輕輕地將你的呼吸充滿4次,然後慢慢呼氣至4次並重復幾次。”


腹部呼吸技術介紹:

像這樣的呼吸練習應該每天進行兩次,或者每當你發現你的思想沉溺於沮喪的想法或你正在經歷痛苦時。


第1步:將一隻手放在胸前,另一隻手放在腹部。當你深吸一口氣時,腹部的手應該比胸部的手高。這確保隔膜將空氣吸入肺部基部。

第2步:從嘴裡呼氣後,用鼻子慢慢深吸一口氣想象你正在吸吮房間內的所有空氣,並按住它計數7(或者只要你能夠,不超過7)

第3步:慢慢地從口中呼氣,數量為8.當所有的空氣都放鬆時,輕輕收縮腹部肌肉,徹底疏散肺部剩餘的空氣。重要的是要記住,我們不是通過吸入更多空氣而是通過完全呼氣來加深呼吸。

第4步:重複該循環四次以進行總共5次深呼吸並嘗試以每10秒一次呼吸的速度呼吸(或每分鐘6次呼吸)。在這個速度下,我們的心率變異性增加,這對心臟健康有積極影響。


02

接受你的焦慮


請記住,“焦慮只是一種感覺,就像任何其他感覺一樣。”通過提醒自己,焦慮只是一種情緒反應,你可以開始接受它。


接受焦慮並不意味著“讓自己屈服於焦慮痛苦的生活。它只是意味著我們更好地認識並完全接受焦慮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情緒狀態的存在,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短暫的。”


接納焦慮症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培養積極心態,焦慮出現時以接納的態度面對,可以讓焦慮情緒自然的發生和消失。


03

質疑你的想法


科爾博說:“當人們焦慮不安時,他們的大腦開始提出各種古怪的想法,其中許多是非常不現實的,不太可能發生,”而這些想法只能提升個人已經焦慮的狀態。


Deibler還建議在挑戰你的想法時問自己這些問題:

這種擔心是否現實?

這真的可能發生嗎?

如果最壞的可能結果發生了,那會怎麼樣呢?

我可以處理嗎?我該怎麼辦?

如果發生了不好的事情,那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是真的還是隻是這樣?

我可以做些什麼來為可能發生的事情做準備?


04

冥想


定期練習以下冥想,這樣當你焦慮的時候會更容易對抗它。


“想象一下自己在河岸邊或外面最喜歡的公園,田野或海灘。觀賞樹葉在河邊經過,雲層在天空中經過。將你的情感,思想和感覺分配到雲層和樹葉上,然後讓它們漂浮起來。”


這與人們通常做的非常不同。通常情況下,我們將情緒,思想和身體感受分配給某些品質和判斷,例如好或壞,對或錯。而這往往會加劇焦慮。請記住,“這只是信息。”



05

使用積極的自我對話


焦慮可以產生很多負面的喋喋不休。Deibler說,告訴自己“積極的應對”。例如,你可能會說:“這種焦慮感很糟糕,但我可以用策略來管理它。”


06

立即關注


“當焦慮不安時,我們通常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感到困惑,”相反,按下暫停按鈕,呼吸並注意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即使發生了嚴重的事情,關注現在的時刻也會提高你處理局勢的能力。


07

專注於有意義的活動


當你感到焦慮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有意義的,目標導向的活動”上也是有幫助的。如果你不焦慮,建議問問自己你在做什麼。


如果你要去看電影,那就看!

如果你想談戀愛,那就談!

如果你想哭,那就哭!

如果你想買東西,那就買!

如果你想吃東西,那就吃啊!



幫你解憂的Tell


我是精神科醫生,我來說說我對焦慮症的看法吧。

其實,焦慮症還是屬於神經症範疇,焦慮情緒也是我們人類最常見的情緒之一。那麼糾結是如何產生焦慮症的呢?有人說也是遺傳因素,我卻不這麼認為。

是我們生下來就焦慮嗎?我們小時候看到東西就會焦慮嗎?並沒有啊!我們每次焦慮的時候好像看到了一樣事物,然後我們賦予了這樣事物一個屬性或者說意義,然後這個意義又因為某種原因讓我產生了焦慮。那麼如果我們能在最初改變這個意義是不是就能改變焦慮呢?我想是的。



可能有朋友說“太抽象了,聽不懂”,那我們就接著舉例看看,比方說我看到A或者想到A就會產生焦慮情緒,那麼如果我最開始就把A當成BCD,是不是我就不會焦慮了呢?雖然執行起來很難,但是確實完全可行。

心理治療中有一種治療焦慮症被廣泛應用的森田療法就是類似的原理,其中的順其自然,就是忘記事物的特定屬性,一切順其自然。


當然,焦慮症的心理治療往往都需要長時間堅持治療,而且同樣的心理治療對每個人的效果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仍然需要藥物治療緩解急性焦慮,這裡對於焦慮的急性發作最有效的當屬苯二氮卓類藥物,副作用是可能存在鎮靜左右。對於慢性病程的焦慮可以使用SSRI類的抗抑鬱藥物,長期使用效果穩定可靠。

戰勝焦慮我們依靠的還是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焦慮的你!另外告訴你,我也吃過焦慮藥的。😅😅😅



我說精神


  焦慮症是一種神經症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沒有緣由的焦慮、恐懼、緊張情緒,常表現為坐立不安、煩躁不寧。這是現在人比較常見的心理障礙,多與社會環境壓力太大、身體上病變,而心理承受能力又太弱有關。

  一旦出現焦慮症,需要勇敢面對,不能過多逃避,要想辦法戰勝它,具體方法如下:

  一、學會自我鬆弛,不要讓自己長時間處在緊張情緒中,這樣不利於身體恢復,平時還需要多進行一些心理暗示。

  二、增加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戰勝一切苦難,自信是治癒神經性焦慮的必要前提。一些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對自己完成和應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誇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從而憂慮、緊張、恐懼。

  三、學會進行自我刺激,焦慮症病人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例如可以讀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籍,或從事體力勞動,轉移注意力,忘卻痛苦的事情。

  四、學會自我催眠,焦慮症患者大多數有睡眠障礙、很難入睡或突然從夢中驚醒等問題,可以採取一些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催眠。

  五、懂得自我反省,有些神經性焦慮,是由於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慾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它並沒有消失,無意間又會想起,讓人痛苦不堪。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訴說出來。必要時可以發洩,發洩後症狀一般可消失。

  如果能夠做到以上這些,那麼是有可能戰勝抑鬱症的。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你好,我是心理學專業,我來嘗試回答。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下概念本身,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即驚恐發作兩種形式。一般焦慮症的表現有: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症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注意區分正常的焦慮情緒,如焦慮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為病理性的焦慮。 如果一旦確診為焦慮症,可以根據病史、家族史、臨床症狀、病程及體格檢查、量表測查和實驗室輔助檢查,其中最主要的是臨床症狀和病程。

早期可以採用一些簡單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測評,如果分數較高,需要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做進一步檢查。神經症的特點,即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礎,起病常受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症狀沒有可證實的器質性病變作基礎,與病員的現實處境不相稱,但病員對存在的症狀感到痛苦和無能為力,自知力完整,病程多遷延。 治療模式需要依據具體診斷結果來看:一般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大類。心理治療是指臨床醫師通過言語或非言語溝通,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係,應用有關心理學和醫學的專業知識,引導和幫助患者改變行為習慣、認知應對方式等。藥物治療是治標,心理治療是治本,兩者缺一不可。歡迎關注 自然會有答案





檸檬心理


其實很多焦慮的情況都是有突然地清閒和無事做從而胡思亂行所導致的。

現實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當你突然變得沒事做的時候,他會多想,如這時候有軀體不適,會將精力過多的放在不適上面,產生過多的緊張和擔心,容易導致焦慮症。

焦慮症的病因

想要戰勝焦慮症需要題主自己明確自己焦慮的原因所在。“焦慮症,一不是神經病,二不是精神病,它屬於焦慮障礙裡的一種,它是由於內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要發生某種不利情況。

這些症狀持續存在,給人們帶來痛苦,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功能,造成了心理痛苦”。

任何一種疾病都有一個高發人群,焦慮症也不例外。

一般認為焦慮症與遺傳、職業、環境、自然災害、收入、教育、性格等因素有關,當人們受到的心理創傷和應激越大,患病率越高。

怎樣戰勝焦慮症

越早發現,越早干預,對治療越有效。輕度焦慮以心理治療為主,也可通過自身去自愈,例如:打球、游泳、爬山、和朋友聚會聊天。中重度焦慮,以藥物治療為主,配合心理治療、物理治療、自身運動療法。

我們要及早發現情緒異常,及早干預,及早就醫,藥物的增減也應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避免病情的反覆。

家屬及社會要正確地認識焦慮症,不要去歧視他們,要給予更多的理解與支持,千萬別對他們說“想那麼多幹嗎?沒有的事!”類似的話。


湖南醫聊


你都不懂得焦慮症怎麼來的,何談治癒?

這樣人家說怎麼治癒你都相信,現在人都是病急亂投醫,今天張三說吃藥可以治癒,你去吃藥,明天李四說心理疏導可以,你去心理諮詢。最後病沒好還發展成抑鬱症了

焦慮症是神經官能症的一種

焦慮就是人的思維――人體腦神經細胞異常放電產生的。

心腦能量不足――應激事件刺激――腦神經細胞異常放電――神經官能症

神經官能症包括:焦慮症,社交恐懼症,強迫症等

我們看到,生理異常導致心理異常

心腦能量不足――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

心理疾病發展的五個過程

應該如何調理呢?

有人說,唸佛經,道德經,這都是通過避免應急事件產生腦神經細胞異常,達到鎮靜的作用。

調理的話需要從根源著手,補充增強心腦能量的營養,彌補心腦能量不足問題。

比如:心力茶,心力粉,心肌肽等


健康管理師強子


一.抗焦慮類藥物治療。這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放在第一位不是因為最有效、最重要,而是很多人覺得只有藥物才算治療,心裡才踏實!

二.心理諮詢。對焦慮而言,似乎各種諮詢方法都有效果,都能起到舒緩心情的作用。

我個人傾向於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療法。前者從認知方面做改變,而學過心理的人都知道,人之所以焦慮跟情境、事件等誘發因素無關,只跟求助者的信念、想法等大腦程序有關,所以改變了內部程序語言,焦慮就會迅速減輕。行為療法對焦慮也有很明顯的效果。

正念療法是一種深刻改變思維、情緒和心智模式的自愈和治療方法,它從技法上升到了哲學層面,而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實操法。

三.催眠治療。很多人認為它應該歸於心理諮詢範疇,實際對催眠是有誤解和低估的。這種方法比心理諮詢出現早得多,影響過很多諮詢流派,比如精神分析流派等,可以說催眠是諮詢的祖宗。更重要的是,它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的,我在諮詢中特別喜歡用來做改善情緒。

四.靜坐、瑜伽類。這些傳統修身養性的方法被人神秘化、妖魔化是很不公平的,尤其對焦慮症,效果槓槓的。

五.安慰劑類。如果是別人焦慮需要我們幫助,可以用一些飲料、或者像藥的營養品(比如維生素)給對方,而且鄭重其事地說這是德國進口的特效抗焦慮藥,非常貴,一定按時服用。😊

還有其他恕不一一列舉了。




心理諮詢師空山大有


焦慮是一種較常見的情緒狀態,比如擔心即將到來的考試、擔心在工作中表現不好或擔心社交場合出醜等,這就是焦慮。

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或者持續時間過長時,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稱為焦慮症。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處了焦慮心境外,還伴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症狀,如心悸、出汗、手抖、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面臨的生活、學業、工作、人際等壓力也組建增大,焦慮的體驗也越來越顯著。因此,對於過度的焦慮狀態,我們應及時調節、及時干預。根據個人焦慮症狀的嚴重性程度不同,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給出建議:

1.放鬆訓練能幫助我們學習有意識地控制或調節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以達到降低機體喚醒水平,調整那些因緊張刺激而紊亂了的功能,這對緩解焦慮的情緒有明顯的作用,且便於操作,包括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瑜伽、沉思、想象一種安靜的場景等。


2.對於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認知導致的心理問題,認識行為療法在近年來受到了普遍的認可。認知行為治療認為治療的目標不僅僅是針對行為、情緒這些外在表現,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維活動和應付現實的策略,找出錯誤的認知加以糾正,使認知更加合理化。在行為方面,為了更加理想的自我嘗試帶著恐懼去發展一下人際交往能力,將自己的選擇付諸行動,在行動中進一步強化合理的認知。

3.若焦慮症患者的情況比較嚴重,可以採取藥物治療的方法。比如一些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類藥物,可以幫助你緩解焦慮症狀,讓你鎮靜下來。雖然這些藥物都是經過臨床試驗證明的安全類藥物,但是要注意不要讓自己在心理上對藥物產生依賴。並且,認知行為療法這種心理層面上的干預,也可以與藥物治療結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理奶爸


怎樣戰勝焦慮症?

焦慮症是什麼呢,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慮,即驚恐發作(panic attack)兩種形式。

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症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注意區分正常的焦慮情緒,如焦慮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為病理性的焦慮。

那怎麼戰勝焦慮症

嚴重的話就要去醫院或看一下心理醫生,如果一般的話,就自已找辦法調節

  1. 首先要正視問題,焦慮症說嚴重,真的能折磨死人,說輕,這個就是個心病,古人說的 好,最好治最難治的都是心病



  2. 找到焦慮症的原因,很多人是因為工作,很多人是因為錢,還有很多是因為感情


  3. 對比來改輕自已的焦慮,比上就覺的自已不足,就焦慮,放寬平常心,就會少焦慮

  4. 運動放鬆心情,散步跑步,多聽音樂,就能放鬆好心情,就能改輕焦慮

  5. 多溝通,多跟家人朋友聯繫,尋找幫助,朋友親人的多溝通,有讓人減輕焦慮

多看一下鼓舞人的電視,訪談這些,會讓你心情放寬,或出去旅行,希望能幫到人,多多關注,多多點贊支持


炮兵小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