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護士暖心守護 90歲老人痊癒在望

敲床板兩下要吃飯,敲玻璃要換針,敲床板三下換尿不溼

  90後護士暖心守護 90歲老人痊癒在望

90後護士暖心守護   90歲老人痊癒在望

  吳萱給張奶奶量體溫

  “張奶奶,要不要吃點?”9日中午12點,武漢市第三醫院護士吳萱敲著床板兩下,張奶奶回著敲擊一下,吳萱說,老人這個意思就是想吃飯了。因為不會言語,張奶奶入院的11天時間裡,“敲擊對話和守候”成了吳萱護理老人的主要交流方式,在醫生的精心治療和吳萱護士的悉心照料下,張奶奶即將痊癒出院。

  “我就是您的親孫女”

  1月29日凌晨,90歲的張奶奶因為呼吸困難、發燒入院,被診斷為新冠肺炎。入院當晚,恰好是武漢市第三醫院護士吳萱的夜班,在照顧好其他病人以後,吳萱按照醫囑緊急給老人進行護理治療。

  “張奶奶來的時候,發現她不會言語,表現異常煩躁,非常牴觸治療,量體溫時直接扔掉了體溫計;打點滴,直接把針管拔了,你一碰她,就用手來打你,說實話打得還是挺疼的。”面對這樣情況,吳萱並沒有放棄,她輕輕握著老人手說:“您和我奶奶年紀一樣大,但是請您相信我,您一定會好起來的,您沒有家人,我就是您的親孫女,我會隨時陪伴著您,今天是您入院第一晚上,您害怕,我知道,我在這守著您,這樣您就不孤獨。”

  從1月29日凌晨到早晨7點,吳萱靠著老人的床頭玻璃守護著,一刻也不敢眨眼睛。吳萱說:“老人不會說話,很多情況都不能表達,也不會按鈴,平均40分鐘左右就需要給她換一下針劑;1小時左右看一下她的尿不溼是不是滿了,是否需要更換;3小時需要給婆婆翻身,害怕她生褥瘡。”整整7個小時陪護結束後,吳萱汗如雨下,交班時候,她特地和同事交代,老人不會言語,需要多來看看。

  老人獲知痊癒有望時緊握她的手放在胸口

  “我是白衣天使,我的責任就是守護病人的健康。不論多麼艱難,我一定會做到。”90後的吳萱說,每天護理工作很繁重,但是仍然覺得信心滿滿,因為他們一定都會好起來的。

  張奶奶不會言語,吳萱就研究出了照顧老人的一套方法。吳萱告訴老人,敲床板兩下就是要吃飯,敲玻璃就是要換針,敲床板三下就是要換尿不溼。

  每次老人敲的時候,吳萱都會從頭到尾給老人檢查一遍,看是否針劑問題,是不是尿床了,是不是冷了或者熱了,又或者是不是出汗了,還是需要翻身。因為老人年紀大,吳萱每一次動作都很輕柔,這些過程檢查下來,大概需要半小時。在護士們的精心照顧下,張奶奶心情慢慢好轉,也開始接受治療。

  11天260多個小時的暖心守候,終於等來了好消息。2月8日,張奶奶第一次檢查核酸結果為陰性。當吳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老人時,張奶奶流下了眼淚,緊緊握著她的手,把她的手一直放在自己的胸口。

  “當時醫院召集人去金銀潭醫院支援,我就第一個報名了,”吳萱說,爸爸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當得知她要去前線參加戰“疫”時,第一個舉手贊成,“爸爸對我說,時刻服從組織安排,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你都要完成任務。”

  吳萱的孩子才三歲,媽媽多日不能回家,孩子也並沒有哭鬧,他知道媽媽是去救人,還要媽媽一定要多救人。

  吳萱告訴記者,“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讓更多醫護人員和患者振作起來,不管怎麼樣,90歲老人都可以康復,我們還是應該看到希望。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拼盡全力救人,很感恩自己能成為白衣天使,這個職業也是在做好事。幫助了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長江日報記者伍偉 通訊員江泓穎 陳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