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元宵夜

2月8日是正月十五。以往這個時候的晚上,早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馬路擠得水洩不通,人們結伴逛花燈、觀花車。而今年的十五冷清了許多,路上空空蕩蕩,偶見一兩個行人,只有路邊商鋪的紅燈籠和居民樓陽臺上亮起的紅燈在提醒著人們,這是在過年。

特殊的元宵夜

一場突如而來的疫情,春節沒有了年的味道。市民們像歸巢的鳥兒,躲在家裡不敢出來。可是在我們的城市當中,有這樣一群人,為了保障居民的安全和健康,不畏炎寒,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為大家,全天候值守在包聯小區門口。他們宣傳防疫知識,為進出的人和車輛進行登記,詢問來往的具體情況。在這一群體裡,有更為“特殊”的一夥人,他們就是烏蘭察布市生態環境局集寧區分局的全體幹部職工。

分局包聯橋東街道辦事處東民建社區,該社區共有1923戶、4800多人,共有單體樓30棟,設立了23個監控點位,其中15個點位為集寧區分局的包聯小區。點位多、小區間跨度大,單位人員少,30個人只能2人分一組,24小時進行值班,無人輪換值班,給值守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於是,集寧區分局全員上手,輪流排班,分局局長吳喜亮和副局長李亞夫率先垂範,帶頭值守,連值五個晚上的夜班,白天還要在各包聯小區巡查,解決值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特殊的元宵夜

圖為正月十五晚上八點半,局長吳喜亮和副局長李亞夫在四馬路包聯小區與工人商討安裝出入控制桿事宜。當聽到有零星的炮響聲,吳喜亮說,“今天什麼日子還有放炮的?”“是正十五呀”旁邊有人說道。是呀,連日來,他們忙的不分晝夜,沒有休息日,已經沒有了節日的概念,有的只是寒風中的堅守和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

“生活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有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默默無聞的志願者們辛苦的付出,我們才能夠安守於家中,健康的生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