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鴨掉毛,產蛋量下降,這是怎麼回事?

陸247591453


蛋鴨掉毛跟產蛋量下降,兩者有可能是同一個因素導致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因素導致的。所以,咱們在這裡不能夠混為一談,而是把這兩個蛋鴨問題分開來分析。



■蛋鴨掉毛,跟營養不足、溼度過低、光照時間不穩定以及生理問題等因素有關

蛋鴨掉毛,歸結起來主要有營養不足、溫度過高、溼度過低、光照時間不穩定以及生理問題等造成。根據當下的氣候條件分析,氣溫還很低,應該不是溫度過高的因素導致蛋鴨掉毛。

①營養不足導致蛋鴨掉毛。蛋鴨每天攝取的營養成份不足,特別是與羽毛結構有關的營養超成份,比如鋅、鈣、硫、碘、硒、砷等,這些營養元素攝入不足,就往往導致蛋鴨的羽毛變得脆弱而容易折斷,掉落。此外,營養不足可引起蛋鴨皮炎和毛囊炎,促使蛋鴨出現啄羽毛的現象,也導致掉毛的問題。

②溼度過低導致蛋鴨掉毛。現在是冬季,天氣比較乾燥,溼度低。蛋鴨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皮膚會變得乾燥,羽毛變得散亂脆弱,也就容易折斷掉落。

③停電、開關電燈過於頻繁也可導致蛋鴨掉毛。供電不穩定,經常停電,或者養殖戶擔心電費過多,而頻繁開關電燈,改變燈光照射的時間等這些行為都容易引發蛋鴨掉毛。

④生理問題。在蛋鴨產蛋高峰期之前,體內的雌激素水平較高,可抑制新毛生長,不會出現環換羽毛的現象,而產蛋高峰期過後,蛋鴨體內雌激素下降,就會出現部分換毛的現象。



■蛋鴨產蛋量下降,跟溫度變化、溼度變化、光照條件、飼養密度、鴨舍透風條件等因素有關

①溫度過低導致蛋鴨產蛋量下降。最適合蛋鴨產蛋的溫度範圍是18~25℃,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到蛋鴨的食慾,進而導致產蛋量下降。現在處於冬季,氣溫較低,養殖戶保暖工作不到位,導致鴨舍氣溫過低,就會導致產蛋量下降。

②溼度過高導致蛋鴨產蛋量下降。最適合蛋鴨下蛋的溼度範圍在50%~60%之間。由於進入冬季,溫度低,鴨舍內潮溼不容易變幹,常常誘發各類細菌疾病,從而影響蛋鴨產蛋量。

③光照條件不足,不穩定導致蛋鴨產蛋量下降。光照條件對蛋鴨產蛋量的影響是很明顯的,要求光照要充足,而且光照時間穩定。很多養殖戶不注重這一點,沒有給鴨舍提供足夠時間的光照,而且頻繁的關開燈光,導致光照不穩定,影響到蛋鴨正常產蛋。

④飼養密度過大導致蛋鴨產蛋量下降。養殖密度過大也不利於蛋鴨下蛋,最佳的養殖密度在8~9只/平方米。

⑤鴨舍的透風條件不良可導致蛋鴨產蛋量下降。透風條件不良,加上過度潮溼,鴨舍內部的有害氣體增多,導致蛋鴨中毒,從而影響產蛋量。



綜合以上分析,對於蛋鴨掉毛、產蛋量下降等問題的原因也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據此,對養殖戶在蛋鴨的管理上有一些建議,如下:

■加強蛋鴨管理,創造適宜的養殖環境,把掉毛、產蛋量下降等問題降到最低

①科學餵養,確保蛋鴨吃飽吃好。餵養蛋鴨要根據季節的變化採取不同的餵養方法。春季的時候,可在原有飼料的基礎之上,適當添加鈣質和青飼料。有放牧條件的,可適當延長放牧的時間;夏季則提供充足乾淨的飲水,並增加水草等青綠多汁飼料餵食量;秋冬季節要適當增加營養,補充動物性蛋白質飼料。

②控制好溫溼度,讓蛋鴨處於舒適的環境中。在上面也提及了,蛋鴨最適合的產蛋溫度在18~25℃,最適合的產蛋溼度在50%~60%。養殖戶要儘可能採取措施滿足,特別是秋冬季節,溫度低,溼度大,不容易調節,這就需要每天進行清掃,同時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

③控制好鴨舍光照,每天至少保持在16小時充足光照。可人工補充光照,每天持續不斷提供16小時的光照,並且穩定下來,不去更改。

④適當的通氣,實現鴨舍內外空氣交換。夏季要多通風,冬季則在大晴天的時候,要打開窗戶和大門,讓鴨舍內的空氣散發出來,讓新鮮的空氣注入,實現交換,同時把蛋鴨趕出來透透氣。



好了,以上關於蛋鴨掉毛、產蛋量下降是什麼原因?這個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同時,希望大家多多關注【終歸農村】,多多給予點贊,激勵我繼續分享更多的三農知識,謝謝。

終歸農村


養殖蛋鴨,是農村常見的一個養殖項目,許多有條件的養殖戶都在進行蛋鴨飼養。然而,在飼養蛋鴨的過程中經常遇到蛋鴨掉毛且產蛋量低的問題。但很多養殖戶都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下面,我們就針對這個話題聊一聊。

一、蛋鴨掉毛且產蛋量下降的原因

導致蛋鴨易掉毛以及產蛋量降低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以下這些:

(一)飼料中礦物質缺乏

蛋鴨在生長髮育以及產蛋的過程中均需要有大量的礦物質補充,而這些礦物質一般來自於飼料。倘若飼料中缺乏必要的礦物質,就會導致蛋鴨出現掉毛以及產蛋量下降的問題。

1.飼料中缺鋅

雖然鋅在蛋鴨體內的含量較低,但鋅卻廣泛分佈於蛋鴨的肌肉、內臟器官、羽毛和骨骼之中。而且,鋅是蛋鴨羽毛結構組成中的重要成分。一旦蛋鴨體內缺鋅,蛋鴨的羽毛就會變脆,從而使蛋鴨在日常活動中因與外界物質(譬如,與其它蛋鴨;與圈舍等)接觸摩擦而掉毛。同時,也會因體內鋅的缺乏而導致蛋鴨骨骼發育受阻,進而導致胚胎髮育遲緩,從而出現產蛋量下降的問題。

2.飼料中缺鈣

鈣缺乏雖然不能直接與蛋鴨掉毛聯繫在一起,但是,如果飼料中缺鈣,就會影響鋅與銅的吸收利用,而鋅與銅則與蛋鴨羽毛的健康狀況有直接關係。況且,鈣能直接影響蛋鴨胚胎的形成,鈣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產量量的高低。因此,如果飼料中缺鈣,也會導致蛋鴨羽毛易掉落以及產蛋量降低。

3.飼料中缺硫

蛋鴨羽毛組成的成分中含有大量的硫基氨基酸。如果飼料中缺硫,蛋鴨的羽毛就會很脆易折,進而在與外界物質的摩擦中掉落。同時,也會阻礙蛋鴨對鈣的吸收,最後導致蛋鴨產蛋量下降。

(二)飼料中維生素缺乏

在蛋鴨的整個生育和產蛋期間,維生素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飼料中缺乏必要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3和維生素C),那麼,蛋鴨的羽毛就會生長不良,而且,容易折斷。同時,還極易導致蛋鴨罹患各種皮膚病,從而因皮膚炎症而掉毛。另外,維生素C具有支持蛋鴨細胞營養的作用,一旦飼料中缺乏維生素C,那麼,蛋鴨的臟器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蛋鴨出現各種“營養缺乏綜合症”,進而降低蛋鴨的體質,最後導致蛋鴨產蛋量下降。

(三)飼料中硒與砷含量過高

如果飼料中硒、砷含量過高,就有可能導致蛋鴨慢性中毒。一旦蛋鴨出現慢性中毒現象,就會導致全身掉毛,而且,掉毛會先從頭、頸背側開始,然後逐漸向後軀蔓延。同時,由於慢性中毒損害了蛋鴨的身體機能,從而使胚胎形成機制受阻,最後導致蛋鴨產蛋量下降。

(四)溫度過高

如果鴨舍內或環境中的溫度過高,就會導致蛋鴨機體因條件反射而掉毛,其掉毛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體溫。另外,較高的溫度也會抑制蛋鴨胚胎的形成,從而使蛋鴨的產蛋量下降。

(五)應激因素

在蛋鴨的日常管理中,如果某種較強的非病理性應激因素頻繁出現,就會引起蛋鴨產蛋量的明顯降低並可誘發掉毛。

(六)體外寄生蟲

蝨和蟎是蛋鴨常見的體外寄生蟲疾病。一旦蛋鴨感染力寄生蟲,蛋鴨就會因奇癢難忍而到處“蹭毛”,進而引起掉毛。同時,體外寄生蟲還會導致蛋鴨的生物鐘混亂,從而影響胚胎的正常形成,最後導致蛋鴨產蛋量降低。

二、改善蛋鴨掉毛、增加蛋鴨產蛋量的方法

(一)飼料中補充礦物質

如果是因飼料中礦物質含量不足而導致的掉毛和產蛋量下降。應抓緊在飼料中補充礦物質。一般情況下,可在每百公斤飼料中添加硫酸鋅0.3克;碳酸鈣3.5克;同時,可以補充一些含硫的氨基酸,譬如蛋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等。飼餵期為一個月。

(二)適時補充維生素

如果飼料中缺乏維生素,可以購買一些專用的維生素粉添加到飼料中飼餵。如果購買不到,可以購買人用維生素B3和維生素C碾成粉後混入飼料中拌勻飼餵蛋鴨。一般情況下,每百公斤蛋鴨飼料中添加2片人用維生素B3及3片維生素C即可。飼餵期為半個月。

(三)更換飼料

倘若飼料中硒與砷含量過高,那麼,就需要更換飼料,改喂其它合格飼料了。

(四)改善飼養條件

如果鴨舍內的溫度過高,一定要在鴨舍中加裝通風降溫設備,同時,應降低飼養密度,將每平米鴨舍的飼養密度降低為6-7只。

如果室外的溫度過高,可在運動場周邊、鴨舍附近栽植一些高大樹木,用以遮蔭降溫。另外,在夏天時,要保證飲水充足。

(五)消除應激因素

如果鴨群中或鴨舍內有多發的應激因素,應及時消除。另外,在趕鴨時,要動作緩慢,不能驚擾蛋鴨,以防蛋鴨受驚。

如果發現蛋鴨體外出現了寄生蟲,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

可採用90%晶體敵百蟲600倍液噴灑在鴨身上,並進行輕輕揉搓,從而使藥液均勻,就能夠殺死鴨蝨。第一次用藥10天后,如此反覆一次即可。

可採用神奇藥筆並研成粉末撒灑在蛋鴨的羽毛上。每隔5~7天撒灑一次,連續撒灑2~3次即可。

一般情況下,只要採取了以上介紹的各種措施後,蛋鴨掉毛的現象就會得到改善;蛋鴨的產蛋量就能夠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造成蛋鴨掉毛且產蛋量降低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就是以上介紹的這些。一般情況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紹的方法採取防治措施,就能夠改善蛋鴨的掉毛現象,並且,使產蛋量恢復到正常程度。


老胡說三農


黃哥這樣說是對的,一、蛋鴨掉毛且產蛋量下降的原因

導致蛋鴨易掉毛以及產蛋量降低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以下這些:

(一)飼料中礦物質缺乏

蛋鴨在生長髮育以及產蛋的過程中均需要有大量的礦物質補充,而這些礦物質一般來自於飼料。倘若飼料中缺乏必要的礦物質,就會導致蛋鴨出現掉毛以及產蛋量下降的問題。

1.飼料中缺鋅

雖然鋅在蛋鴨體內的含量較低,但鋅卻廣泛分佈於蛋鴨的肌肉、內臟器官、羽毛和骨骼之中。而且,鋅是蛋鴨羽毛結構組成中的重要成分。一旦蛋鴨體內缺鋅,蛋鴨的羽毛就會變脆,從而使蛋鴨在日常活動中因與外界物質(譬如,與其它蛋鴨;與圈舍等)接觸摩擦而掉毛。同時,也會因體內鋅的缺乏而導致蛋鴨骨骼發育受阻,進而導致胚胎髮育遲緩,從而出現產蛋量下降的問題。

2.飼料中缺鈣

鈣缺乏雖然不能直接與蛋鴨掉毛聯繫在一起,但是,如果飼料中缺鈣,就會影響鋅與銅的吸收利用,而鋅與銅則與蛋鴨羽毛的健康狀況有直接關係。況且,鈣能直接影響蛋鴨胚胎的形成,鈣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產量量的高低。因此,如果飼料中缺鈣,也會導致蛋鴨羽毛易掉落以及產蛋量降低。

3.飼料中缺硫

蛋鴨羽毛組成的成分中含有大量的硫基氨基酸。如果飼料中缺硫,蛋鴨的羽毛就會很脆易折,進而在與外界物質的摩擦中掉落。同時,也會阻礙蛋鴨對鈣的吸收,最後導致蛋鴨產蛋量下降。

(二)飼料中維生素缺乏

在蛋鴨的整個生育和產蛋期間,維生素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飼料中缺乏必要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3和維生素C),那麼,蛋鴨的羽毛就會生長不良,而且,容易折斷。同時,還極易導致蛋鴨罹患各種皮膚病,從而因皮膚炎症而掉毛。另外,維生素C具有支持蛋鴨細胞營養的作用,一旦飼料中缺乏維生素C,那麼,蛋鴨的臟器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蛋鴨出現各種“營養缺乏綜合症”,進而降低蛋鴨的體質,最後導致蛋鴨產蛋量下降。

(三)飼料中硒與砷含量過高

如果飼料中硒、砷含量過高,就有可能導致蛋鴨慢性中毒。一旦蛋鴨出現慢性中毒現象,就會導致全身掉毛,而且,掉毛會先從頭、頸背側開始,然後逐漸向後軀蔓延。同時,由於慢性中毒損害了蛋鴨的身體機能,從而使胚胎形成機制受阻,最後導致蛋鴨產蛋量下降。

(四)溫度過高

如果鴨舍內或環境中的溫度過高,就會導致蛋鴨機體因條件反射而掉毛,其掉毛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體溫。另外,較高的溫度也會抑制蛋鴨胚胎的形成,從而使蛋鴨的產蛋量下降。

(五)應激因素

在蛋鴨的日常管理中,如果某種較強的非病理性應激因素頻繁出現,就會引起蛋鴨產蛋量的明顯降低並可誘發掉毛。

(六)體外寄生蟲

蝨和蟎是蛋鴨常見的體外寄生蟲疾病。一旦蛋鴨感染力寄生蟲,蛋鴨就會因奇癢難忍而到處“蹭毛”,進而引起掉毛。同時,體外寄生蟲還會導致蛋鴨的生物鐘混亂,從而影響胚胎的正常形成,最後導致蛋鴨產蛋量降低。


黃哥80330421


蛋鴨掉毛,產蛋量下降以下幾點:

羽毛脫落,一般情況是家禽的自然生命現象或過程。但是,除美學觀點外,脫毛是鴨群問題的重要指示特徵蛋鴨掉毛的原因主要有皮炎(包括毛囊炎)、羽毛的結構與質地異常或變脆、羽毛更換以及啄羽等,而引起這些異常的誘因則是複雜多樣的,在發生這種問題後很難尋找出其確定的誘因。遺傳方面的因素會對羽毛的生長和更換產生影響,但是當前飼養的蛋禽都是經過嚴格選育的,對羽毛生長和更換有不良影響的基因基本都已經消失。因此,產蛋鴨羽毛脫落更多是受外環境的影響。

1 、與掉毛有關的營養問題:

羽毛的生長和正常結構的維持需要合適的營養供給,凡是與羽毛結構有關的營養成分缺乏都可能導致羽毛變脆而容易折斷;在飼料中營養成分含量不足,常常引起皮炎和毛囊炎,從而誘發蛋鴨的啄羽現象;絕大多數情況下,由於營養缺乏而導致的掉毛常常伴隨著鴨群產蛋率的下降。因此,判定蛋鴨掉毛是否是由營養缺乏所導致的關鍵要注意大群內掉毛鴨的數量、分佈和全群的產蛋量變化。

1.1 礦物質元素與掉毛的關係

1.1.1 鋅 儘管鋅在家禽體內含量很少,卻廣泛分佈於肌肉、內臟器官、羽毛和骨骼中。鋅是羽毛結構物質,缺乏鋅則會導致羽毛變脆。低鋅日糧使鴨出現羽毛生長不良、質地變脆、皮膚形成鱗片狀,羽毛末端易磨損,嚴重時翼羽和尾羽全部磨掉。但是,飼料中鋅含量過高會引起蛋鴨採食量明顯下降並導致羽毛松亂甚至換羽。

1.1.2 鈣 鈣對羽毛的生長和結構維持的直接作用不明顯,但是當日糧中鈣過量時會干擾鋅、銅的吸收利用,引起繼發性掉毛及皮膚衍生物病變。

1.1.3 硫 硫是機體內多種物質的構成成分,體內許多氨基酸、維生素、蛋白質中都含有硫。參與羽毛組成的主要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儘管無機硫不參與形成含硫氨基酸,但在飼料中硫含量足夠的情況下可以減少對含硫氨基酸中硫的動用。

1.1.4 硒與砷 當飼料中硒、砷含量高時,可引起慢性中毒,對其沉積的部位造成損害,家禽表現尾羽逆亂,容易脫毛等。硒中毒可引起全身掉毛,其特點之一是從頭、頸背側開始,逐漸向後軀蔓延。此外,羽毛邊掉邊長,長毛已脫落,短毛、新毛又開始生長也是其特點。

1.1.5 碘 碘是甲狀腺素的組成成分,它對鴨新陳代謝的速率起著重要調節作用,並參與幾乎所有物質的代謝過程。缺碘或碘過多,均可引起羽毛生長不良和掉毛現象。

1.1.6 食鹽飼料中食鹽含量高會引起雞群的食鹽中毒。慢性中毒者,羽毛易脫落。

1.2 維生素與掉毛的關係

1.2.1維生素B3(泛酸) 維生素B3缺乏會導致產蛋鴨羽被生長不良,羽毛容易折斷。維生素B3缺乏常伴有皮炎的發生,主要在口角、眼圈、鼻孔和爪等部位。

1.2.2 煙酸 產蛋鴨缺乏煙酸會在全身引起對稱性的皮膚炎症造成羽毛脫落。一般情況下,飼料原料中煙酸的含量比較充足,不容易出現缺乏症。但是,當玉米使用量過高(尤其是使用玉米蛋白粉作為蛋白質原料)、飼料原料經過鹼化或高溫處理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煙酸的破壞而出現缺乏。

1.2.3 維生素B6 參與體內的蛋白質代謝過程,缺乏時會影響胱氨酸的利用、阻礙色氨酸轉化為煙酸,進而影響羽毛的生長和結實性。

1.2.4 生物素、葉酸 當家禽缺乏生物素時,羽毛出現乾燥、變脆、脫落等現象。家禽缺乏葉酸時也出現羽梗變脆、容易折斷,有色羽毛褪色、脫落等現象。

1.3 蛋白質(氨基酸)與掉毛的關係

1.3.1含硫氨基酸 羽毛中的蛋白質含量佔78%左右,主要是角蛋白,其中含硫氨基酸的比例要明顯比其它組織中高。含硫氨基酸缺乏時,可直接影響作為羽毛的主要成分— 角蛋白的合成,致使家禽特別是成年家禽出現羽毛大量脫落,有的甚至全身掉毛後,遲遲不能生長。病禽尾、頸背部羽毛脫落,常被其他同伴啄食,引起皮膚感染,甚至出現同類相殘,相互攻擊的啄癖。

1.3.2 色氨酸 色氨酸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煙酸,飼料中色氨酸不足會影響煙酸的合成和煙酸功能的發揮。

1.4脂肪與掉毛的關係

每天家禽都會用嚎啄其尾脂腺並隨之在羽毛上梳理,這種行為的目的是為了把尾脂腺中的油脂塗抹在羽毛上面以保持羽毛的潤澤和正常結構。飼料中脂肪的含量和類型會影響尾脂腺中油脂的形成。當蛋鴨飼料中脂肪含量長期低於1.5%或飼料中脂肪被氧化而不能有效利用的情況下,蛋鴨的尾脂腺重量會縮小,其油脂的分泌量減少而影響羽毛的潤澤。

2 、與掉毛有關的環境問題:

2.1 溫度

在高溫季節,鴨為了散發體內的熱量,會出現少量掉毛的現象。但在新開產的蛋鴨群內表現不明顯。

2.2 相對溼度

溼度小,空氣過於乾燥則會使蛋雞的皮膚乾燥、羽毛散亂、質地變脆,容易折斷。通常情況下,蛋雞舍內空氣中的溼度不會出現過低現象,更多的是溼度偏大。

2.3 光照

頻繁地出現停電或忘記關燈、改變開關燈時間都會導致產蛋率下降並引發脫毛現象。

3、與掉毛有關的生理問題:

產蛋鴨體內雌激素的水平比較高,而雌激素又能夠抑制新毛的生長,因此在產蛋高峰之前一般不出現換羽現象。但是,在產蛋高峰期之後,體內雌激素的水平有所下降,蛋鴨會出現局部換羽的情況,尤其是在頸部和背部。春季開產的蛋鴨在進人秋季後會出現部分羽毛脫換現象。

4 、與掉毛有關的管理問題:

4.1 喂料量不足

當產蛋鴨每天的採食量受控制,長期不能飽飼的情況下會出現啄毛和掉毛現象。這種情況不一定伴隨產蛋率的下降,可能會見到蛋重略小。

4.2 缺水

長時間斷水,特別是在夏季,可造成嚴重的應激脫毛,並伴有產蛋量嚴重下降。

4.3 應激

在蛋鴨的日常管理中如果某種較強的非病理性應激頻繁出現則會引起產蛋率的明顯降低並誘發換毛。

5 、與掉毛有關的健康問題:

當產蛋鴨由於健康問題而發生掉毛現象的時候,其產蛋性能將會首先受到影響。不過,引起蛋鴨掉毛的健康問題往往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通常不會由急性傳染病所導致。

5.1 中毒性疾病

二噁英中毒會使蛋鴨停止產蛋、掉毛、煩躁、不安。一些治療性藥物會影響某些營養素的吸收利用,有引起羽毛脫落的可能性。

5.2 外寄生蟲

蝨和蟎是常出現的外寄生蟲疾病。蛋鴨受到蝨體嚴重侵襲而發生奇癢和不安,患鴨因啄癢而啄斷自體羽毛或啄傷皮肉,同時羽毛脫落以致產蛋量下降。

5.3 啄羽癖

個別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或脫落的羽毛,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後,發展為啄肉癖,常見於產蛋高峰期和換羽期。

5.4 營養吸收障礙

營養素的長期不足勢必會導致羽毛結構受損或脫落。但是,營養吸收障礙引起的羽毛脫落要明顯滯後於產蛋率的下降。


會哥的生活記錄


一、鴨掉毛,產蛋下降與管理有關

1、喂料量不足

當產蛋鴨每天的採食量受控制,長期不能飽飼的情況下會出現啄毛和掉毛現象。這種情況不一定伴隨產蛋率的下降,可能會見到蛋重略小。

2、缺水

長時間斷水,特別是在夏季,可造成嚴重的應激脫毛,並伴有產蛋量嚴重下降。

3、應激

在蛋鴨的日常管理中如果某種較強的非病理性應激頻繁出現則會引起產蛋率的明顯降低並誘發換毛。

二、與掉毛有關的健康問題

當蛋鴨由於健康問題而發生掉毛現象的時候,其產蛋性能將會首先受到影響。不過,引起蛋鴨掉毛的健康問題往往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通常不會由急性傳染病所導致。

1、中毒性疾病

二噁英中毒會使蛋鴨停止產蛋、掉毛、煩躁、不安。一些治療性藥物會影響某些營養素的吸收利用,有引起羽毛脫落的可能性。

2、外寄生蟲

蝨和蟎是常出現的外寄生蟲疾病。蛋鴨受到蝨體嚴重侵襲而發生奇癢和不安,患鴨因啄癢而啄斷自體羽毛或啄傷皮肉,同時羽毛脫落以致產蛋量下降。

3、啄羽癖

個別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或脫落的羽毛,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後,發展為啄肉癖,常見於產蛋高峰期和換羽期。

3、營養吸收障礙

營養素的長期不足勢必會導致羽毛結構受損或脫落。但是,營養吸收障礙引起的羽毛脫落要明顯滯後於產蛋率的下降


三農人老李


[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俗話說:"養鴨要腥,養鵝要青"。鴨子要多產蛋,應加強放牧,讓其在田間、溝渠中覓食小魚、小蝦、河蚌、螺螄和蚯蚓等鮮活動物飼料。放牧時間較少的,必須保證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不低於18,並補充適量的微量元素,比如美力盾蛋鴨增蛋藥。

提高蛋鴨產蛋量的方法:誘導發“性”

實踐正明,蛋鴨越強產蛋量越高,因此,蛋鴨群中要堅持留3~5的公鴨。公鴨對鴨群有性引誘和作用,可促進蛋鴨性機能活躍,提高產蛋量。公母搭配比例鴨的配種性能因品種類型不同而差異較大。一般合適的公母的搭配比例:蛋用型鴨為1:20至1:25;兼用型鴨為1:15至1:20;肉用型鴨為1:5至1:8。

所以建議用增蛋素,提升蛋鴨產蛋量快,穩固,鞏固性強。

一:建議選擇中藥的,穩定性好,天然植物生長調節劑,見效快,精神好。

二:中藥的唯獨就屬美力盾一家,在市面上得到了很好的口碑,認可度高,對於產蛋問題輕輕鬆鬆解決。

說了這麼多,下面來揭曉蛋鴨增蛋藥美力盾的主要成分含有,大豆異黃酮,杜仲葉提取物(綠原酸,核苷酸,杜仲多糖),氨基酸鐵,氨基酸鋅等。天然植物卵泡促進劑,有效促進卵巢功能,增加蛋鴨產蛋量,改善沙皮蛋,軟殼蛋,就是好,在短時間內就能得到改善。






擺攤小哥陳瑞


鴨子在正常情況下,羽毛豐滿,富有光澤,色彩鮮豔,同時羽毛緊密依附在身體皮膚上,起到一種良好的隔熱保溫作用,能夠有效地阻止體熱的散發,是鴨保持體溫的絕緣體。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常常出現非生理性的脫羽現象,嚴重影響了鴨群的生長和生產性能的發揮。

剛出殼的雛鴨被毛為稍黃的纖細絨毛,成年健康鴨的羽毛整潔、光滑、發亮、排列勻稱。鴨羽的生長代謝與生產有著密切關係。鴨的羽毛從出殼到性成熟要經過3次更換,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養鴨生產的盛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常常出現非生理性的脫羽現象,嚴重影響了鴨群的生長和生產性能的發揮。從而直接或間接使養殖戶受到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們應該提早發現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來提高效益。現就引起鴨脫羽的一些原因分析如下。

 

 一、與掉毛有關的營養問題。

  羽毛的生長和正常結構的維持需要合適的營養供給,凡是與羽毛結構有關的營養成分缺乏都可能導致羽毛變脆而容易折斷;在飼料中營養成分含量不足,常常引起皮炎和毛囊炎,從而誘發蛋鴨的啄羽現象。目前對蛋鴨的營養需要研究,在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方面已逐漸成熟,只要是大的維持需要合適的營養供給,凡是與羽毛結構有關的營養成分缺乏都可能導致羽毛變脆而容易折斷;

在飼料中營養成分含量不足,常常引起皮炎和毛囊炎,從而誘發蛋鴨的啄羽現象。目前對蛋鴨的營養需要研究,在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方面已經很成熟,只要是大型正規廠家生產的飼料(預混料)都能完全滿足蛋鴨高產對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營養需要。對營養因素引起的蛋鴨脫毛原因,主要表現在大料配製時的能量水平、蛋白水平和鴨的採食量相對較小,導致的蛋鴨脫毛。

1、飼料中的能量水平偏低,導致鴨的能量攝入量不足,從而引起蛋鴨的羽毛脫落。

2、蛋白質水平低,特別是含硫氨基酸缺乏時,可直接影響作為羽毛的主要成分——角蛋白的合成致使家禽特別是成年家禽出現羽毛大量脫落,有的甚至全身掉毛後,遲遲不能生長。病禽尾、頸背部羽毛脫落,常被其他同伴啄食,引起皮膚感染,甚至出現同類相殘,相互攻擊的啄癖。

3.維生素。飼料中維生素含量本身就較少,再加上高溫、潮溼等外界因素均易引起維生素的分解失效,故維生素很容易發生缺乏。當產蛋母鴨與雛鴨的日糧中缺乏維生素A時,1周齡左右的雛鴨會出現維生素A缺乏症,病鴨會出現生長髮育停滯,體質逐漸消瘦,羽毛松亂無光澤並有脫落等症狀;當鴨只缺乏生物素時,羽毛出現乾燥、變脆、脫落等現象。煙酸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代謝有重要作用,還參與合成色氨酸,鴨缺乏煙酸時舌和口腔呈暗紅色炎症,羽毛生長不良,粗亂而後脫落;泛酸是輔酶A的組成部分,參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缺乏泛酸時生長緩慢,羽毛粗亂脫落,皮下出血、水腫,患皮膚炎,產蛋率低;缺乏葉酸時也出現羽毛脆弱、褪色、脫落等現象,缺乏吡哆醇或其他維生素時,同樣可在全身引起皮炎症狀和脫羽現象。

二、與掉毛有關的環境問題。

1、溫度

  在高溫季節,鴨為了散發體內的熱量,會出現少量掉毛的現象,但在新開產的母鴨群內表現不明顯。

2、光照

  頻繁地出現停電或忘記關燈、改變開關燈時間都會導致產蛋率下降並引發脫毛現象。季節交替(特別是春夏之交)光照突然增強,造成鴨的不適合應激,容易導致鴨的啄毛而發生脫毛。

三、與掉毛有關的生理問題。

  在蛋鴨產蛋高峰期之後,體內雌激素的水平有所下降,產蛋鴨會出現局部換羽的情況,尤其是在頸部和背部。春季開產的蛋鴨在進入秋季後會出現部分羽毛脫換現象。

  四、與掉毛有關的疾病問題。

  某些疾病的發生往往伴隨掉毛的出現,如寄生蟲(鴨羽蝨/蟎蟲)。

五、與掉毛有關的管理問題。

1、缺水

  長時間斷水,特別是在夏季,可造成嚴重的應激脫毛,並伴有產蛋量嚴重下降。

2、喂料量不足

  當產蛋鴨每天的採食量受控制,長期不能飽飼的情況下會出現啄毛和掉毛現象。這種情況不一定伴隨產蛋率的下降,可能會出現蛋重略小。

  

3、應激

  在蛋鴨的日常管理中如果某種較強的非病理性應激頻繁出現則會引起產蛋率的明顯降低並誘發換毛。

蛋鴨品種大都在150日齡開產,200日齡時達產蛋高峰,這個時期飼產管理的目標是應儘快把產蛋率推向高峰。從營養方面應根據產蛋率上升的趨勢不斷提高飼料質量,當產蛋量達到高峰後要穩定飼料的種類和營養水平,使鴨群的產蛋高峰能維持得長久些。這個時期,鴨進行自由採食,每隻鴨的耗料量為150克左右。光照時間從17~19周齡就可以逐步開始加長,最終達到16~17小時為止,以後維持在這個水平上,光照強度一般為5勒克斯。產蛋前期飼養管理是否恰當,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觀察:

  ⑴觀察蛋重的增加趨勢:初產時蛋很小,到200日齡時可達到標準蛋重。在產蛋前期,蛋重不斷增加,而且越產越大。增重勢頭快,說明養得好,增重勢頭慢或出現蛋重降低,說明飼養管理不當,要找出原因。

  ⑵觀察產蛋率上升趨勢:開產後的產蛋率不斷上升,早春開產的鴨其產蛋率上升更快。產蛋率如高低波動,甚至出現下降,要從飼養管理上找原因。

  ⑶觀察體重變化情況:對剛開產的鴨群、產蛋至210日齡、240日齡、270日齡以及300日齡的鴨群進行稱重。稱重應在早晨空腹時進行,每次抽樣應占全群的10%。若體重維持原狀或變化不大,說明飼養管理得當;若體重有較大幅度地增加或下降,則說明飼養管理有問題。

  2、產蛋中期的飼養管理

  鴨群進入產蛋高峰後,體力消耗較大,如不精心飼養管理,較難保持高峰產蛋率,甚至引起換羽停產,這是蛋鴨最難飼養的階段。這個時期要在營養上滿足高產的需要,日糧中粗蛋白質的含量應從18%提高到19%~20%,同時增加鈣的喂量,但日糧中含鈣量過高會影響適口性,可在混合飼料中添加1%~2%的顆粒狀貝殼粉,或在舍內單獨放置碎貝殼片槽(盆),供其自由採食。光照時間穩定保持16~17小時。在日常管理中還要細心觀察以下內容:

  ⑴蛋殼質量:好的蛋殼應該光滑厚實,有光澤。若發現蛋的蛋形變長、蛋殼薄、透亮、有沙點或產軟殼蛋,說明飼料質量不好,特別是鈣質或維生素D不足,要及時補充。

  ⑵產蛋時間:正常情況下產蛋時間為深夜3~4時,若每天推遲產蛋時間,甚至白天產蛋,這就是不祥之兆,應採取措施,否則會減產甚至停產。

  ⑶鴨群的精神狀態:產蛋率高的健康鴨精力充沛,下水後潛水時間比較長。如發現鴨精神不振,行動無力,怕下水,下水羽毛沾溼,甚至下沉,則說明營養不足,將會引起減產停產,注意要增加營養。

  3、產蛋後期的飼養管理

  蛋鴨經過長期的持續產蛋後,產蛋率將會逐漸下降。產蛋後期飼養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儘量減緩鴨群產蛋率的下降。如果飼養管理得當,此期內鴨群的平均產蛋率仍可保持75%~80%。這個階段的飼養管理要點是:

  ⑴根據體重和產蛋率確定飼料的質量和喂料量,不可盲目增減飼料:如產蛋率仍在80%以上,體重略有減輕趨勢時,飼料中應適當增加動物性飼料;若體重增加,有過肥趨勢,產蛋率還在80%左右時,則可降低飼料中的代謝能或控制採食量;若體重正常,產蛋率也比較高,則飼料中蛋白質水平應略有增加;若產蛋率已降到60%左右,再難以上升,則無需加料。

  ⑵保持光照:每天保持16~17小時光照,不能減少。

  ⑶觀察蛋殼質量和蛋重的變化:若出現蛋殼質量下降、蛋重減輕時,則可增補一些無機鹽添加劑和魚肝油。

  ⑷管理得當,防止應激:保持鴨舍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保持穩定的作息時間,防止產生應激。





印象安江


1-喂料量不足當產蛋鴨每天的採食量受控制,長期不能飽飼的情況下會出現啄毛和掉毛現象。這種情況不一定伴隨產蛋率的下降,可能會見到蛋重略小。

2、缺水

長時間斷水,特別是在夏季,可造成嚴重的應激脫毛,並伴有產蛋量嚴重下降。

3、應激

在蛋鴨的日常管理中如果某種較強的非病理性應激頻繁出現則會引起產蛋率的明顯降低並誘發換毛。

二、與掉毛有關的健康問題

當蛋鴨由於健康問題而發生掉毛現象的時候,其產蛋性能將會首先受到影響。不過,引起蛋鴨掉毛的健康問題往往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通常不會由急性傳染病所導致。

1、中毒性疾病

二噁英中毒會使蛋鴨停止產蛋、掉毛、煩躁、不安。一些治療性藥物會影響某些營養素的吸收利用,有引起羽毛脫落的可能性。

2、外寄生蟲

蝨和蟎是常出現的外寄生蟲疾病。蛋鴨受到蝨體嚴重侵襲而發生奇癢和不安,患鴨因啄癢而啄斷自體羽毛或啄傷皮肉,同時羽毛脫落以致產蛋量下降。

3、啄羽癖

個別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或脫落的羽毛,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後,發展為啄肉癖,常見於產蛋高峰期和換羽期。

3、營養吸收障礙

營養素的長期不足勢必會導致羽毛結構受損或脫落。但是,營養吸收障礙引起的羽毛脫落要明顯滯後於產蛋率的下降





農人小輝


那是老鴨換毛。等新毛長齊了。產蛋量就會穩定。雞鴨鵝。都一樣。每年都會換毛一次。那一個月過了就好了。我四川農民。



王么哥


蛋鴨掉大羽應該是缺少蛋白元素導致的,鴨子產蛋期這時的蛋白最好做到16-17,另外朋友說基本快高峰期了蛋白最好做到18-19,羽毛的生長靠蛋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