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首位皇后,堪稱清朝歷史上後宮靠山最強的皇后,為何會被廢?

天山在的來客


因為順治帝福臨很不喜歡這個皇后,而且廢后與多爾袞也有牽連,讓福臨很不爽。清朝基本繼承了明朝“嚴禁后妃干政”的相關制俗,所以大多后妃即便出身高貴,其孃家也沒有什麼實權,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清朝初期。由於滿蒙聯姻的舊俗,清初宮禁之中出身蒙古大族的后妃家世顯赫,地位超然,讓滿洲皇族不得不有所顧忌。

若論其中地位最高的,必然就是順治帝的元后博爾濟吉特氏。然而這位清朝歷史上,孃家最強勢的皇后,卻成為了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真正的廢后。博爾濟吉特氏被廢黜以後,被降為靜妃,也徹底消失在了史料之中,之後到底如何沒有任何書面記載。博爾濟吉特氏被廢的悲劇,一來是因為她本身就是滿蒙聯姻的棋子,二來是她自己太作。


出身顯赫至極的皇后

若是論出身高貴,清朝的歷代皇后恐怕無人能越過世祖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蒙古黃金家族“孛爾只斤氏”,是蒙古黃金家族的嫡脈,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出身蒙古科爾沁部,其父親吳克善是部族親王。而後金與清朝初期進行的滿蒙聯姻,幾乎都集中於科爾沁部。

廢后的父親吳克善有兩個妹妹,也就是廢后的兩位姑母,都嫁給了皇太極,一個就是福臨的生母,大名鼎鼎的孝莊文皇后,另一個就是當年跟皇太極愛得死去活來的敏慧恭和元妃海蘭珠。另外,皇太后的元后孝端文皇后也出身這個家族,是吳克善兄妹的姑姑,也就是廢后的姑奶奶。可以說,世祖廢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出身已經顯赫到了一種無以復加的地步。


滿蒙聯姻,身做棋子

雖說滿蒙聯姻是舊俗,但聯姻終究只是聯姻,充滿了權謀方面的目的,很難有真正的真情實感存在。世祖福臨登基之初尚且年幼,朝政大權幾乎都集中在了攝政王多爾袞的手裡,尤其多爾袞逐漸剷除諸王之後,幾乎凌駕於皇帝之上。在這種情況之下,小皇帝對於自己未來皇后的人選,根本沒有自由,只能任憑多爾袞擺佈。

選來選去,多爾袞為小皇帝選中了孝莊太后孃家的侄女博爾濟吉特氏。一來她出身蒙古科爾沁部,還跟福臨算是表親,聯姻也算是親上加親;二來這樁婚事得到了孝莊太后與多爾袞的雙重支持。博爾濟吉特氏被婚配給順治帝福臨的時候,兩人都還是小孩子,都做不了自己的主,只能聽憑家裡的長輩們安排,所以這樁婚事本來就沒有感情基礎。


自己太作,怨不得讓人

歷來沒有感情基礎的聯姻數不勝數,反正都是為了利益,若是相安無事倒也罷了,大不了人前夫妻和睦,人後各過各的。從這方面來說,如果博爾濟吉特氏安安分分在後宮之中,溫婉賢淑體貼人意,那就算福臨不喜歡她,恐怕也不會將其廢黜,就像當初皇太極對待孝端文皇后那般。然而問題在於,博爾濟吉特氏自己本來就不是省油的燈,在後宮之中很不消停。

在史料記載之中,博爾濟吉特氏生性喜歡奢侈,而且性格非常蠻橫。想來也是有道理的,畢竟出身大族,被家裡人給慣壞了也是正常的,然而博爾濟吉特氏在後宮裡飛揚跋扈,生活極度奢侈的樣子,讓一向生活簡樸的順治帝福臨看在眼裡煩在心裡。生性蠻橫任性奢侈,儀仗母族在後宮裡橫行霸道,雖然博爾濟吉特氏長相美麗,但依舊無法得到順治帝半分寵愛。


樹倒猢猻散,棋子變棄子

雖然順治帝福臨對於博爾濟吉特氏充滿了不滿,但一開始他也沒有任何辦法,也不能說蒙古科爾沁部不能輕易得罪,即便是頭頂上壓著的攝政王多爾袞與自己的母后,順治帝福臨也沒有任何辦法。然而,福臨對博爾濟吉特氏的忍讓只是權宜之計,這種情緒積壓久了,一旦爆發就無法收拾了。

隨著順治帝福臨逐漸長大,手中也逐漸開始有了力量,對於廢黜博爾濟吉特氏的慾望也就越來越強烈。尤其多爾袞突然死在喀喇城以後,福臨迅速收拾掉了多爾袞的舊部,其皇帝的權威終於能夠真正至高無上了。在這種情況下,福臨已經無法容忍後宮裡那個當初由多爾袞選定,而且飛揚跋扈的性格與多爾袞如出一轍的皇后了,直接將其廢黜。


博爾濟吉特氏雖然滿門顯貴,還有自己的姑母皇太后,但最終也保不住她的鳳印後座。即便滿朝文武大臣,礙於科爾沁部的顏面極力反對廢后,即便有皇太后力保皇后,但當時的福臨依舊不聽。始終母親拗不過親兒子,而且當時的福臨已經親政,手握權柄,他執意廢后其實也沒人能夠反對。

當然,博爾濟吉特氏被廢以後,順治帝福臨依舊擺脫不了命運的戲弄。其母孝莊太后又從孃家給福臨挑了個皇后,所以福臨的新任皇后仍舊姓“博爾濟吉特氏”。比起當年因為無子被廢的漢景帝薄皇后,明宣宗胡皇后,世祖廢后被廢其實雖說可憐,可也算其本身咎由自取,若是其本人安分守己,藉著母族也不會被順治帝所廢棄。


澹奕


1651年初(順治八年)的正月十二日,多爾袞去世一個月零三天後,福臨(順治皇帝)在北京故宮太和殿舉行親政大典,執掌大清的軍政大權,這一天,離他十三歲週歲生日還有十八天的時間。

順治這個在孝莊皇太后與多爾袞雙重影響下的孩子,表現出他的及明顯的雙重性格。在廣眾之下他雍容儼然,頗具人君氣勢。回宮後則驕縱好怒,橫暴無常,經常暴躁鞭打宮女與太監。史書上稱“龍性難攖”。

就在順治親政後的第五天,群臣奏請順治批准,在二月份為其舉行大婚典禮。年孝惡順治直接批示“所奏不準行”。這批示把大臣們搞暈了頭了,本來奏請順治只是一個過程,因為這都是孝莊皇太后早就安排好的。

這位被孝莊皇太后甚至多爾袞安排的,與順治成親的新娘是孝莊皇太后的親侄女,他的父親是蒙古科爾沁的親王吳克善。

很明顯,這門婚事,有籠絡蒙古貴族的意思,也有增加皇太后家族勢力的含意。所以,順治的抵抗顯然沒有起到作用,到了八月份,在孝莊皇太后的旨意下,還是舉行了婚慶大典。

然而,就在兩年後,順治突然下詔書廢后,一時間朝野震驚。但是,順治對大臣們說的很直接,他說這門婚事是“因親而定,未經選擇”。他明顯是指責多爾袞和皇太后。

順治甚至明確的說,這位皇后長得雖然美麗,卻不具備母儀天下的資格和能力。她極度嫉妒,見到美貌的女子,就想置於死地。連他也要被猜疑防範。因而,他儘量不去見她,這期間別的嬪妃已經為他生了兩個孩子了。

這場廢后風波,導致群臣惡反對,順治乾脆來個誰都不見,包括那位蘇麻喇姑。最終連孝莊皇太后也只好犧牲了自己的侄女,同意廢后。她事實上是為了告訴天下,順治的皇權是至高無上的,他的意志不可以違背。

就在一年後,孝莊皇太后又安排了自己的家族一位侄孫女成了皇后。

順治廢后,其實根本不是皇后的品行問題,反而史書上說,順治這位皇后頗為節儉,品行德賢,後被降為“靜妃”,便無有消息了。

順治廢后,表面看來是順治多孝莊皇太后極其多爾袞的不滿,事實上這裡面隱藏著順治內心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就是他與董鄂妃之間的不倫之戀。


儘管事實上根本不是演繹的那樣悽美,但總得來說,順治短暫的一生,也算是經歷了一次波瀾壯闊的愛情,在他短暫的生命裡,他為愛情活了一把。


路遙lgy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皇后的地位也是歷朝最高的。

至尊至貴的皇后不僅統攝六宮,而且能夠讓其家族在大清皇室享有崇高的地位。

因此,成為皇后是天下女子的終極夢想。不過,穩坐皇后之位也是一門高難度的“技術活”。

在清朝歷史上,來自美麗的科爾沁草原的哲哲皇后就憑藉她那份仁慈、寬厚、雍容,贏得了皇太極的尊重,成為清朝歷史上第一位生前由皇帝冊立的皇后。然而,同樣來自科爾沁草原的博爾濟吉特·孟古青雖榮登皇后之位,卻沒有哲哲皇后那麼幸運,穩坐皇后之位。

博爾濟吉特·孟古青是順治帝的原配夫人,因此,榮膺“入關第一皇后”美稱,她的父親是“走女人路線”的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也就是說她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

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可以說是清朝外戚實力最強、後宮靠山實力最強的皇后。除此之外,孟古青還是蒙古草原的絕世美女,並且人也很聰慧。就連順治帝也讚美過她“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按道理說,孟古青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優勢,應該寵冠後宮的。然而,入宮兩年後,孟古青卻被順治帝廢掉皇后之位,降為靜妃,並打入冷宮。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順治帝廢掉這位既漂亮又聰慧的表妹皇后呢?

一、表面上倆人的結合是親上加親,實際上是無可奈何的捆綁

滿蒙之間的政治聯姻由來已久,最為典型的就是皇太極的後宮,在皇太極的後宮的五宮之中,就有三位后妃來自科爾沁部,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孝莊皇太后。

當時,清朝的統治地位尚未鞏固,各地反清勢力依然存在,為了鞏固滿洲與蒙古之間的關係,攝政王多爾袞從博爾濟吉特氏家中選一女,指定為順治帝的皇后。這是因為蒙古各部落實力強大,而科爾沁部落是清朝忠實的擁護者,關係搞好清朝就減少後顧之憂。

與此同時,孝莊皇太后為了維護其家族科爾沁部落的地位和利益,也是極力贊成多爾袞的做法。此時的順治繼位不久,只能聽憑擺佈。

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嫁給順治,八月被冊封為皇后。孟古青與順治的婚姻屬於秦晉之好,兩人並沒有多少感情基礎,順治娶她,無非是為了鞏固滿蒙之間的關係以及爭取早日親政。

另外,這個皇后是順治的叔父攝政王多爾袞指定為婚的。而順治從小就受到多爾袞的壓制,長大後性格叛逆,並且十分痛恨多爾袞,因此,順治帝把對多爾袞的怨恨遷怒於孟古青身上,對她有著排斥的心理。差強人意的結合,為皇后被廢埋下了伏筆。

二、孟古青嬌生慣養,仗著有蒙古和科爾沁撐腰,自高自大,她的兩大缺點成為被廢的導火線

孟古青雖然出身貴族之家,但是她並不像兩位姑姑布木布泰、海蘭珠那樣溫柔嫻淑,而是驕盈不通人情,她的兩大缺點更是成了她被廢的導火線。

其一,孟古青是吳克善的掌上明珠,從小就嬌生慣養,奢侈無度。據史料記載博爾濟吉特氏:

“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綺繡綴飾……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拂然不悅。”

這意思就是說孟古青所穿的衣服、所戴的帽子必須用珍珠、寶石綴飾。用膳時,如果她發現餐具有一件不是金器就大發雷霆。母儀天下的皇后竟然沒有半點節儉的意識,這讓崇尚簡樸的順治帝十分反感。

其二、孟古青心胸狹隘,嫉妒心極強。對於順治帝而言,延續子嗣是他的責任,因此他廣幸妃嬪,然而孟古青卻無法忍受順治帝寵幸其他嬪妃,只想集三千寵愛於已身。一方面,凡是孟古青認為姿色超群的妃嬪,她就視對方為眼中釘,並絞盡腦汁打擊對方;另一方面,孟古青自入宮以來,總是監視順治帝的行蹤,如果發現順治帝接觸哪位妃嬪、召幸哪位妃嬪,她就百般阻攔。孟古青仗著有科爾沁部落和孝莊皇太后撐腰,嚴重地干擾了順治帝的私生活。因此,順治帝對孟古青的不通人情大為發火。

除此之外,皇后博爾濟吉特氏仗著有蒙古和科爾沁撐腰,自高自大,從不把眾多妃嬪放在眼裡,對待太監宮女冷酷無情,因此,孟古青剛進宮就失盡人心。

最終,孟古青毀在自己的奢侈無度和囂張任性,終生與寂寞相伴,成為清朝歷史上第一位被廢的皇后。


憶史官


靠山確實挺強的,親爹是科爾沁的親王,親表哥是清朝的皇帝,親姑母是清朝的太后,還是實際掌權者攝政王多爾袞許的婚,偏偏這位公主還聰明貌美。這簡直就是女主的標配。

可為什麼就被廢了呢?

主要有兩個原因:

1.多爾袞許婚

順治能登基,本身就是多爾袞想當皇帝不成,和各方妥協出來的結果。再加上他繼位時只有六歲,不能理政,所以多爾袞就成了攝政王。順治年幼時,可能還沒什麼大問題,等到他逐漸長大,想要親政時,問題就不可避免地暴露了。

一邊是野心勃勃想要架空皇帝的攝政王,一邊是心高氣傲不甘於做傀儡的年輕帝王,誰都不肯退,誰也不能退,兩人的關係只能是越來越糟。等到多爾袞死後,忍耐多年的順治就對他進行了徹底清算。

而他的第一位皇后,正是多爾袞當年為他定下的。儘管是親表妹,可順治每次看到她,都彷彿是在提醒自己,多爾袞對他的操控並沒有結束。

2.夫妻性格不合

順治和他的皇后表妹,倒是真的志趣不相投。據《清史稿·列傳一》記載,順治一向節儉,不喜歡鋪張浪費,皇后則喜好奢華,注重排場(上好簡樸,後則嗜奢侈)。

《孝獻皇后行狀》中則對這位皇后的奢侈進行了細緻的描寫: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

不僅如此,皇后還喜歡使小性子,不能容人。可能對普通人來說還好,但是對身份尊貴的順治來說,這是萬萬不能的。

皇后不是省油的燈,順治也不是個好脾氣的人,何況還沒有感情基礎。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遲早都會出事。

但凡皇后稍微溫柔一些,賢惠一些,順治也不至於真的廢后。

當然,這僅限於董鄂妃沒有出現之前。一旦董鄂妃進宮,所有的人都要靠邊站。畢竟,這位才是順治的心頭寶。

君不見,孝惠皇后低調內斂,都被順治不喜,一度差點被廢。要不是孝莊護著,皇后也聰明,董鄂妃思念夭折的兒子導致早逝,別說皇后要換,康熙能不能上位都不好說了。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畢竟皇后被廢是在順治十年,而董鄂妃入宮都要到順治十三年去了。


望舒樓主人


順治八年,十四歲的順治與住在科爾沁大草原的博爾濟吉特·孟古青舉行了大婚,而順治皇帝則御升太和殿,接受諸王、貝勒和文武百官的祝賀。同日,冊立孟古青為皇后,詔告天。

因為順治是清軍入關後的第一任皇帝,所以八旗特意將這場婚禮辦得莊嚴而隆重。史書上記載,皇后是在蒙古騎兵的護送下進入到京城的,當時的護送隊伍一眼看不到盡頭,孟古青就這樣成為了順治的第一位皇后。

孟古青為什麼能成為後宮靠山最強的皇后呢?

這要從順治幼年登基的時候說起,順治是6歲登基的,因為順治當時年齡很小不能處理政務,所以清朝的軍政大權是掌握在

豪格多爾袞的手裡。

在後來的政治鬥爭中,多爾袞為了削弱豪格的勢力,以罪人親眷的罪名將豪格囚於獄中致死。此後,多爾袞的權力便無人能及。

清朝為了培養和蒙古之間的關係,自皇太極開始,後宮中的妃子大多都是來自博爾吉特氏。也正是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孝莊皇太后為了讓自己兒子能夠早日親政,避免皇權旁落。便從孃家博爾吉特氏裡為順治挑選蒙古的妻子,一方面是為了鞏固滿蒙聯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維護和加強孝莊孃家在大清的政治地位。

因為孟古青不僅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又是孝莊太后的侄女。再加上在順治即位之初,是攝政王多爾袞為順治指定的婚姻。

因此,孟古青正是在這樣親上加親的關係下,順利成為了後宮靠山最強的皇后。

相傳,孟古青的容貌非常出眾,可婚後2年,順治卻因她的無能,被廢為靜妃

清朝剛剛入關的時候,因為初入中原,天下未定,所以順治是非常崇尚節儉。而孟古青從小生活在草原上,除了骨子裡透露著一種自由和野性,在其他方面多少也會有些嬌生慣養。

孟古青在吃飯喝茶上,是非金器不用的,而這又正好跟順治崇尚的節儉相對立。據說在一次飯宴上,孟古青因為有一件餐具不是金子鑄造的,便與順治發生了爭執。

除此之外,順治作為皇帝,在後宮偶爾寵信其他妃子,也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孟古青作為後宮的表率,卻產生了嫉妒之心,時常為了後宮其他妃嬪的事情跟順治耍性子。

久而久之,順治對她做的一系列行為感到不滿,並且她又比較強勢,讓順治感受到孟古青強勢的樣子像極了多爾袞在朝堂上獨攬大權的樣子。

所以,在順治十年,當了兩年皇后的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因為無能被廢后位,降為靜妃,居於側宮。

這場政治聯姻,導致順治廢后的,除了憎惡孟古青的個人德行,更多的是當初負責指婚的多爾袞

說到多爾袞,他既是順治的恩人,又是順治的仇人。如果說多爾袞是順治的恩人,那是因為順治繼承皇位,多爾袞起了一定的作用。

而伴隨著多爾袞手中權力越來越大,年幼的順治,在他的攝政下,幾乎沒有可以做主的空間。因此,順治一直對多爾袞懷有深深的恨意。

其實,攝政王多爾袞生前是極盡奢華,在待遇上,凌駕於其他諸王之上。並且多爾袞的帽子上東珠只比皇上少一顆,他的朝服只比順治的龍袍少一條龍。府邸與皇宮沒有太大差別,更過分的是,連儀仗最後都是跟順治看齊,不再恭謙請示。

以上種種,導致多爾袞在死後,不僅免除了他所有的爵位和榮譽,還為其列舉了十四條之多的罪名,甚至最後被順治鞭屍以及腦袋遭砍下示眾。

順治對於多爾袞的恨意由此可見,那順治對於多爾袞指定的婚姻,又何嘗不憎恨呢?

當時要不是因為順治年幼,多爾袞又手握大權,所以他沒有能力去反對這門婚事。而順治本身就對多爾袞非常不滿,從小就受他的欺壓,卻又沒有辦法反抗。順治只能將這一切進行隱忍、不滿,都表現在孟古青身上了。

被廢后的孟古青,後半生慘淡到沒有了記載

孟古青被降為靜妃後,就從清室官方典籍史料中消失了。以至於她是在哪一年死去,死後葬在了哪裡,都沒有留下任何記載,從這也可以看出她在被廢之後,後半生過的是比較慘淡的。

由於孟古青是草原女子,我想在琴棋書畫上也不是很精通。而順治偏偏又是一個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帝王,以至於他在位期間大力推行漢化。孟古青雖然漂亮聰明,但是她的愛奢華、好嫉妒、強勢與順治的性格完全不合。

而被廢后的孟古青雖然在史料上沒有記載,但是在《朝鮮李氏王朝實錄》這本書有提到關於孟古青的一些事情,說她被廢以後就回了蒙古的科爾沁。並且回去的時候已經有孕在身,隨後順利的生下了一個男嬰。但是,這本書裡面記錄的時間又與官方史料有所衝突,所以具體還需要進行考證。

總而言之,雖然孟古青在歷史上一個好奢華、性善妒、心胸狹窄的角色,但是換個角度去想,她身上還是有一些亮點的。她很勇敢、又不甘於屈服於皇權,想要得到丈夫全心全意的愛,又不願忍受與別人共同服侍自己的丈夫。

因此,她的所作所為都只是想為自己爭取幸福,只可惜孟古青的思想在她那個年代是無法被人理解的。如果換到現代,她是屬於大多數人喜歡的小女生思想!


秋原歷史


【我是浮生若淺,很高興和您一起探討!】

熟悉清史的朋友都知道,順治帝先後有過兩任皇后,而第一任皇后背景實力十分強勁,可卻沒能躲過被廢的命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出身高貴 背景強大

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后為博爾濟吉特氏,看到這姓氏想必都瞭然了,因為順治帝的生母孝莊太后亦是博爾濟吉特氏,而這位皇后便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順治帝的親表姐,舅舅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在清朝初期,清朝與蒙古科爾沁部的關係十分優待親厚。清太宗皇太極的後宮中,孝端文皇后、孝莊太后皆是出自科爾沁部。可以說,在這個時期,科爾沁部出來的公主,身份是十分貴重的。

背靠科爾沁部的支持、兩宮太后的關係,貌美聰慧的博爾濟吉特氏在多爾袞的“推薦”下,成為了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在順治帝十四歲時,二人大婚。

不知低調收斂 終究失去帝心

出身高貴且自小家人嬌寵著長大,博爾濟吉特氏入宮之後依然我行我素,性格驕縱,生活奢侈,且天生善妒。這樣的性格若是一直生活在草原中,或許也影響不大,可是她進宮了,成為了六宮之主的皇后,這樣的行為處事,就讓順治帝很不喜歡了。或是一開始念及孝莊太后的面子,有所忍讓,可博爾濟吉特氏卻沒有因此收斂,就讓順治帝愈發討厭她了,與此同時也有了廢黜她的理由。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當初這段親事的成就,最主要的撮合人是攝政王多爾袞。以順治帝對多爾袞的厭惡,多爾袞挑選的女子,順治帝打心底裡就不會有多少好感,即便這人是他的親表姐。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個便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兩人說不到一塊去,心離得遠了,原本就沒有感情基礎的兩人就更是相看兩生厭了。這個道理現在的夫妻相處中同樣適用。


若淺話史


順治的第一位皇后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吳克善之女,孝莊文皇后侄女。是多爾袞親自為順治選定的。這皇后出身高貴,也很美麗。這本來就是一場政治聯姻。順治認為她奢侈嫉妒,只不過都是看她不順眼的理由而已。順治把對多爾袞的恨意轉移到她的身上。

大婚兩年後,順治將她降為靜妃,移居側宮。成為清朝歷史上唯一被廢的皇后。被廢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 順治對多爾袞的不滿

順治登上帝位是由於多爾袞的幫助。沒有多爾袞順治就不會如此順利登上帝位。順治帝親政前由多爾袞攝政,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受到壓制,對多爾袞有恨意。

多爾袞與順治的母后之間的曖昧關係,也令年輕的皇帝不滿。

多爾袞死後,順治帝以多爾袞謀反為由,奪去封號,殺其黨羽。後來康熙為多爾袞平反。

  • 帝后不和

感情的事誰也說不準。也許就是眼緣。如果他喜歡你,你怎樣都是對的,如果他不喜歡你,你呼吸都是錯的。順治強勢廢后,不顧所有人的阻攔,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個皇后是由多爾袞強塞給他的。他不喜歡。當年他拒絕不了,現在可以廢后。其實順治帝是重感情的。

順治對董鄂妃的感情

董鄂妃是順治弟弟的妻子。據說這位親王也很喜歡他的妻子。可是在皇權面前,親王妥協自殺了。

由於孝莊皇太后的強烈反對,順治沒有辦法冊封董鄂妃為皇后,只能封董鄂妃為貴妃。為她舉行隆重的封妃大典。而且一切待遇比照皇后的標準。

董鄂妃身體本來就不好,生下來的孩子夭折,身心招架不住病倒了。順治親自照顧他。後來董鄂妃得了天花,是順治帝親自侍疾。

董鄂妃病逝以後,順治想追隨。後來也被感染了天花。真的駕崩了。

反思,順治帝的首位皇后只不過是政治聯姻下的犧牲品。順治和董鄂妃兩個人還是不要那麼相愛的好。失去一個另外一個也活不了。所以廢后真就是不喜歡。其實順治是有愛人的能力的。


史小生



這個主要還是跟順治帝本身的性格有關係!

清軍能夠入關,離不開蒙古人的支持;而順治能夠繼位,多爾袞更是功不可沒。按理說,多爾袞指的婚,又是蒙古科爾沁親王的掌上明珠,這樣的政治聯姻對於尚未親政的順治來說,簡直是絕配。

就個人感情而言,這樣的婚姻即便是皇上不喜歡皇后,平時少跟她接觸就可以了,也不至於鬧到廢后的地步。這不僅弄得孝莊太后臉上無光,更寒了多爾袞和蒙古科爾沁親王的心。

我個人覺得,順治這種不管不顧的性格養成,主要還是跟他的皇位和江山來得太容易有關,下面做簡要分析,與諸君一起探討:


第一,皇位來的太容易

順治這個皇位,其實來的並不容易,但他自己卻絲毫並未感受到,因為當時他才只有六歲。作為皇太極的兒子,皇位本來應該是豪格的,但因為多爾袞的原因,最終才落到了順治的手中。

對於這個撿來的皇位,順治一直都不怎麼珍惜,甚至把它當成了一種負擔。或許,他並不適合當皇帝,所以他也不願意為著這個皇位委曲求全,包括自己的婚姻。

第二,江山來的太容易

清軍能夠入關,是很多清軍將領浴血奮戰的結果,是他的爺爺努爾哈赤,他的父親皇太極,幾代人的夢想。但對順治帝來說,就好像不知不覺間就入主中原了。

對於這個偌大的江山,他沒有為之付出過自己的心血,他也就沒那麼珍惜。在天下未穩之際,蒙古人對滿清是否還會繼續給予支持,跟他這個大清的皇帝關係都不大。


順治這種不管不顧的性格,如果是一個普通人的話,完全沒有問題。但作為一個皇帝,很多的時候要學會犧牲,犧牲自己的婚姻,甚至於犧牲自己的幸福。就像他的母親孝莊皇太后一樣,承受無限殊榮的背後,必定承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苦難。


談笑沂州府


趣談答案:原因很簡單,因為順治皇帝的這第1位媳婦並不是自己選的媳婦,而且自己壓根就不喜歡她。

滿清皇后的地位

我們需要先講一下,在滿清歷史上,皇后的地位幾乎是歷朝歷代所有朝代當中皇后地位最強盛的一個朝代。

這一點其實沒有辦法去具體解析,我們可以用一個類比的方式,大家都知道,滿清王朝是封建集權最為集中的後代。

而皇權最為集中的朝代就很容易將權力分給後宮當中,也就是說相對比而言,後宮的權力比其他朝代權力也要多一些。

按照這樣的一個狀態來看的話,歷朝歷代的皇后幾乎都是擁有了最大的靠山,並且是萬年松般的狀態。

可是唯獨順治的第1位媳婦出現了意外,之所以出現意外,是因為順治壓根就不喜歡她。

蒙滿聯姻下的順治

大家沒有必要去討伐順治皇帝,也沒有必要去噁心他,因為順治皇帝當真是應了那句臺詞,寶寶心裡苦呀。

深圳的第1位皇后是蒙滿聯姻的政治犧牲品,順治皇帝可能第1天醒來啥都不知道,第2天就多了個媳婦。

而順治的這一次婚姻是徹頭徹尾的包辦婚姻,而且是多爾袞和孝莊給他安排的婚姻。

這一次婚姻甚至沒有任何反對的權力,甚至也沒有任何反對的可能。

簡單講的話就是一個皇帝的媳婦竟然是讓別人賞賜的,這對於皇帝來說是犯了大忌諱的存在。

皇后不爭氣,誰也沒轍

除了這兩方面原因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順治皇帝的第1個媳婦不爭氣。

其實想想也明白,反正日久生情,順治皇帝跟這個媳婦待的時間長了,保不齊就能夠有一段感情。

但是歷史上對於這個皇后的記載有兩點:第1點她非常的奢侈,第2點嫉妒心非常的強。

順治皇帝的第1個媳婦絕對不允許順治皇帝去外面找其她的女人玩遊戲,這就犯了大忌諱。

大家也都知道,歷朝歷代的皇帝三宮六院都很正常,和其她的一些女子玩一些遊戲更是正常不過。

這其實就已經犯了大忌諱,畢竟皇帝們三宮六院都很正常。當順治的第1個媳婦各種約束順治皇帝的時候,順治皇帝一生氣也就把這個娘們給踹開了。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大家好,我是歷史愛好者,我喜歡分析研究歷史。喜歡遠古歷史,古代歷史,還有近代歷史,我對歷史深有研究並且很感興趣。

以下是我的分享孟古青心胸狹隘,嫉妒心極強。關於順治帝而言,連續子嗣是他的職責,因而他廣幸妃嬪,但是孟古青卻無法忍受順治帝寵幸其他妃子,只想集三千寵愛於已身皇后博爾濟吉特氏仗著有蒙古和科爾沁支持,自命不凡從不把很多妃嬪放在眼裡,對待宦官宮女無情無義,因而,孟古青剛進宮就失盡人心。終究,孟古青毀在自己的奢華無度和放肆固執,畢生與孤寂相伴,成為清朝歷史上第位被廢的皇后。

以上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好的認識這個問題。也希望大家在閱讀當中能夠開心。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