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抗击第一线 宜宾机关党员在行动(七)


市工军局

与时间赛跑 与疫情抗战

—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宜宾工军在行动

疫情抗击第一线 宜宾机关党员在行动(七)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市工业军民融合局党员领导干部大爱为先,心中无我

主动投入疫情后勤保障工作

昼夜坚守,默默付出

千方百计做好医疗物资筹集、储备、调配等工作


一是全面加强领导,确保后勤有保障。1月26日,根据市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宜宾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工作部署,研究印发《宜宾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后勤保障组工作方案》,协调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医保局、市经合外事局、宜宾海关、宜宾机场、市红十字会、重庆医药集团宜宾医药公司、永康医药公司等12单位抽调5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组建综合协调小组、物资筹集小组、物资需求和调配小组、复工复产小组、市场监管小组、资金保障小组等6个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强跟踪督导,问题困难立应对。建立后勤保障组日碰头会制度,动态跟进全市医疗物资筹集、储备、调配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各位问题和困难。1月27日以来,后勤保障组召开工作例会5次,针对物资采购、运输、复工复产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5条。

疫情抗击第一线 宜宾机关党员在行动(七)

三是广泛拓宽渠道,双管齐下保储备。针对疫情期间口罩、防护服、隔离服不好买、运不进等情况,市工业军民融合局集思广益、双管齐下。一是广泛联系宽渠道。24小时不间断对接全球供应商,确保已购物资尽快到位。主动争取境外华商商会、爱心企业支持援助,全面做好捐赠物资接收工作。目前,已到货入库防疫物资73.7277万和10.875吨。二是自力更生解困境。全力支持我市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指导帮助天原、丝丽雅、君子酒业等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设备采购、原材料采购等工作,确保口罩、消毒液等急需物资在15天之内投产。


市发展改革委

“三抓”投入疫情防控

一抓落实,快响应。1月26日上午,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结束后,市发展改革委即召开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成立了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下辖综合协调、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物价监测、物资储备、能源保障等6个工作组,所有涉及科室及分管委领导立即取消休假,交通运输组和物价监测组立即开展检查工作。

二抓重点,全覆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1月26日—31日,市发展改革委(市铁建办)累计派出50余人次,对市域内5个高铁客运站、7个普通铁路客运站,进行26次措施无缝隙、点位全覆盖的高频率检查。目前,各车站监测、留观、隔离点设置到位,防疫宣传标识、传单等印制到位,医疗、警务值守人员落实到位,站区通风消毒、进出旅客体温检测和登记相关工作开展到位。并同步做好防疫知识的宣传,指导发放印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覆盖乘客18万余名。

三抓策应,防未然。在市委市政府明确的应对疫情工作任务之外,市发展改革委专门成立物资储备组,每日对社会储备粮、油、猪肉等商品进行清点。截至1月末,全市应急成品粮油储备4400吨,商品成品粮油4121吨,并同步做好冻猪肉补库工作和救灾物资管理;成立医疗卫生组,准备好医疗卫生应急项目的审批以及其它应急工作;成立物价监测组,掌握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密切关注重点商品价格走势,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累计走访4个农贸市场,2个超市,30多个药店,对近50名商贩进行防疫宣传;成立能源保障组,主动配合市工业和军民融合局做好电力供应等能源保障;综合保障组1月28日即完成全委职工的出行情况摸排,为全委按要求提前正常上班打下坚实基础。

市政法委

联排联管联防联控 守护群众平安健康

一、周密部署,扁平化、可视化研判调度

制发《充分发挥综治力量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方案》,推动力量整合,严密细致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

一是强化会商研判、联防联控。各县(区)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平安建设“大联动”指挥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和“雪亮工程”智能化作用,完善综治中心疫情信息收集回应、远程视频会商研判、协同联动分流指派等实战化运行机制,与卫健、应急、公安、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利用覆盖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的高清视频通信网络,既对疫情防控、社会治安、维护稳定、纠纷调处等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会商研判,积极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又有效减少人员参会聚集,有效提升了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工作整体合力。

二是强化社会动员、群防群控。陈扬杰同志深入市公安局、“两海”示范区、长宁县、兴文县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市委政法委委务会成员也分别到所联系的县(区)进行实地督促落实,推动各地整合基层综治力量,落实防控举措。各县(区)坚持以村(社区)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依托各级综治中心、派出所等基层政法综治力量,整合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村(社区)巡防队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加强对景区、公共场所和流动人员的管理工作,宣传防控科普知识,开展定期、不定期排查,确保相对密闭的公共场所暂停对外开放,聚集性群体文化活动暂时停办。截至目前,已发动网格管理员8600余人次,基层政法综治及群防群治力量28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8000余份,劝阻群体性聚餐活动和文化活动230余次。

三是强化服务监管、严防严控。各县(区)加强近期从武汉等重点疫情地区返乡人员的排查、登记和随访工作,施行台账式管理,彻底摸清情况,同时切实做好对在湖北武汉等务工尚未返乡人员不返乡、不外出的劝诫工作,并安抚其留守家人的情绪,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牢牢把握了疫情防控主动权。督促相关行业领域严格把好机场、车站等体温筛查关口,设立疫情防控服务站260余个,体温检测卡点及流动监测点1600余个。加强对全市商场、超市、农(集)贸市场和各类经营场所清洁、消毒、通风管理,市级相关部门下沉检查指导160余次。强化公共活动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聚集的公共文化活动,落实公共事业服务人员防控措施,尽最大努力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二、汇聚资源,网格化、精细化灵通信息

通过综治中心的调度,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支撑,拓宽疫情防控动态信息和社会舆情的来源渠道,有效辅助各部门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决策。

一是汇聚海量疫情防控信息。各县(区)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动员网格员利用手机APP搭载的一键报警、视频监控、信息采集、随手拍等功能,对网格内重点疫情地区返乡人员、流动人员排查、公共区域卫生消毒、社会面舆论等情况及时上传综治中心,截止目前共收到信息46500余条,经综治中心整理、分析、评估后,抓取关键有价值信息8000余条生成分析评估报告和风险应对举措,及时传递到有关部门,科学辅助决策。

二是视频轮巡回应群众关切。对“雪亮工程”等1.6万多路视频资源进行分类,梳理出重点监控画面5800余个,实时轮巡监看。同时充分运用“雪亮工程”居家视频巡查、手机APP终端、一键报警等应用,发动群众监看视频,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对公共场所人员过于密集、农村坝坝宴聚餐、疫情重点地区车辆驶入等情况,及时分流指派相关部门予以疏散、劝解和落地查证。

三是平安大喇叭精准发声。各县(区)利用“雪亮工程”集成的应急“大喇叭”广播功能,定时推送报道党委、政府重要防控举措,发布全国疫情权威信息,通过快板、顺口溜、打油诗等广大村民听得懂的方式,用大白话讲大道理,传播防控科普知识及服务信息,截至目前启用村村通“大喇叭”980余个,推送播放信息85000余次,做到了村村听得到党的声音,户户听到懂防控疫情的办法,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三、多措并举,立体化、信息化守护平安

各地、各部门统筹兼顾,将疫情防控和平安建设工作有机结合,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可靠保障。

一是疫情防控和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相结合。强化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合作,组织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敲诈勒索、借机哄抬物价、制造恐慌混乱借机谋利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秩序。强化与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合作,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动员基层力量,清运垃圾、清理卫生死角、开展健康教育等,促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二是疫情防控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相结合。制发《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方案》,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线上预警、线下督办功能,及时开展涉及疫情防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讲深讲透相关政策,解开群众心结,争取群众支持,依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0余件,切实做到了纠纷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三是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相结合。强化舆情引导管控,与网信、公安等部门密切合作,健全谣言、不良信息澄清机制,运用大数据监测功能,及时发现各类无中生有、恶意抹黑、耸人听闻、加剧恐慌等不良舆情和谣言违法信息,发布引导、辟谣类信息780余条澄清真象,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严厉处罚11名在网络上发布关于冠状病毒不实信息的市民。运用政法新媒体矩阵,创新传播手段和表达方式,制作动漫视频130个、专题宣传片110个,宣传海报、条幅9800余副,在官方网站、“两微一端”公众号开辟专栏滚动宣传播放,引导公众理性判断,做到不盲从、不信谣、不传谣,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和社会信心。


市国资委

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切实履行国资国企社会责任

一是加强督导督查。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主任为组长的市国资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督查小组,自2月3日起,分9个工作组对委口28户企业疫情防控组织领导、舆情监测、健康宣传教育等方面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覆盖督查。

疫情抗击第一线 宜宾机关党员在行动(七)

委领导肖刚带队到红星电子公司督查防疫工作


疫情抗击第一线 宜宾机关党员在行动(七)

委领导张友兰带队到宜宾机场公司督查


疫情抗击第一线 宜宾机关党员在行动(七)

委领导罗景元带队到宜宾市新兴产业公司督查防疫工作

二是加强防疫宣传。倡导各企业近期实行“现场+线上”办公相结合方式,利用公司网站、微信工作群、QQ群等形式组织职工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公众防护指南》《习近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做好广大职工正面思想引领和疫情防控中的自我保护。其中宜宾机场公司向进出港旅客发放防疫宣传资料2400余份,向公司员工散发防疫温馨提示累计451人次,通过集中培训、班前会、微信工作群持续开展员工防疫知识和防疫技术培训2982人次。宜宾金盾保安守押分公司每日对65台押运车辆、197支枪支进行消毒,日常发送疫情提醒短信累计4000余条;护卫分公司每日走访各大金融网点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累计1300余人次;物业分公司协助社区开展环境消毒累计300万平方米、体温测量10000余人次。

三是加强防疫物资保障。指导市属国企开展口罩、防护眼罩等急需防疫物资的全球采购;指导天原集团继续生产消毒药水次氯酸钠;督促丝丽雅集团加紧推进口罩生产设备采购、生产线建设及投产;要求五粮液集团抓紧提供75%浓度酒精、五粮液制药公司生产抗疫急需药品等,助力宜宾疫情防控,切实履行国资国企社会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