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打電話讓你信用卡做賬單分期,說分期有利提額,不分期則有降額風險,你會怎麼處理?

小咖有卡


招商銀行分期期數2-36期,2期單月手續費率1%,3期0.9%,6期0.75%,10期0.70%,12期0.66,18期,24期,36期都是0.68,常態自己辦比人工辦要貴一些,人工一萬減一百,2萬減2百,有時有五折,八折,相對情況下五折時候相對划算,一萬一年只有396的費用

1.注意提醒的是如果期間有貸款需求,不建議辦分期,徵信系統會顯示分期業務,負債太多,貸款審核一般不會過,有分期需求又有貸款需求時最好跟放貸方溝通一下,如果可以就辦,不行就不辦,以免跟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2.提額,降額,沒有直接關係,提額,降額都是銀行系統根據自己信用卡的綜合評分來計算的,可以適當的做一個幾百塊短期的,就當養卡了


城市追夢人


我有一張某四大行的信用卡,是十多年前辦的,初始額度是2萬,大約過兩三年以後慢慢提到10萬。平時都是正常刷卡消費,有大額消費時銀行客服會打電話建議分期,基本上都婉拒了,並沒有為了提額特地做賬單分期。

前幾年又辦了一張某股份制銀行的信用卡,額度最初是1.5萬,後來提高到3萬,也花了兩三年時間。這家銀行不管消費多少,哪怕只有幾百塊錢,客服每個月都會打電話建議分期,有時候一個月會打好幾個電話,真是不堪其擾,最後把客服電話拉進黑名單了事。

這兩家銀行打電話的時候都會暗示,做賬單分期有利提額,但並沒有說不分期有降額風險。從事實上來看,在多次拒絕做分期以後,兩家銀行都不再給我提額了,但也從未給我降額,畢竟我規規矩矩用卡,沒道理給我降額吧。

銀行之所以不厭其煩打電話讓信用卡客戶做賬單分期,主要是因為賬單分期的利率很高。如果我們都在信用卡免息期內全額還款,銀行就沒錢賺了,等於我們在免息期內白白佔用了銀行資金,薅了銀行的羊毛,銀行當然不樂意,要提額確實不那麼容易了。

其實要不要辦理信用卡賬單分期,主要是看個人的資金安排。如果僅僅是為了提額而辦理分期,利息成本是比較高的,不是很有必要。


李老師說財


信用卡消費達到一定額度,銀行會打電話,建議你多分期,這是真的,不分期就降額應該是謠傳。

前幾天我就剛剛接到建設銀行95533打來的電話,說我本月信用卡消費3348元,如果還款有壓力可以進行分期,現在分期分期手續費可以打折。

我瞭解了一下建行分期手續費為0.6%,再加上優惠,首次分期其實還是划算的,要是消費了30萬還是可以考慮的,而我只消費了3千多元,根本不值得分期,我果斷拒絕了,建行的妹子也沒有對我說信用卡會因此降額,反而感謝我接聽電話。所以信用卡不分期會降額應該是謠傳,不要相信。


銀行為什麼會動員用戶進行分期呢?信用卡分期是銀行的一項增值業務,利用信用卡分期,銀行可以賺取手續費。一般說來,信用卡持卡人都是銀行的優質客戶,銀行可以通過對持卡人的消費行為進行分析,對於一些消費額度較高的人提出分析建議,這樣成功率會高一些,賺錢的手續費也會多一點。

按照建行分12期,手續費為0.6%計算,信用卡分期綜合利率為14.4%,這個利率是比較高的,所以銀行肯定會積極動員你分期。

對客戶來說,是否選擇分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你手裡有資金還款,就完全沒有必要分期,因為14.4%的利率是非常高的,通過投資理財想達到這個收益率非常難。

但是也有的人手頭會非常緊張,有時候不得不考慮通過網絡借款來歸還信用卡,這種情況下就不如選擇信用卡分期,畢竟銀行的手續費是低於互聯網平臺的。

至於信用卡提額和降額,其實和還款方式是沒有關係的,無論你是否分期,信用卡額度都不會因此改變。


互金直通車


光大的出來賬單就不停的打電話,我直接罵了一頓,消停了幾天就繼續打電話過來,煩得要死,後來直接拉黑了,打不進來就消停了[大笑]需要的時候我會分期的不用他們來說,不需要的時候我就用代還軟件還,過段時間就會分期一部分,剩下的就直接代還軟件還,其他銀行的卡也是這樣,一共八張卡,這麼搞了四個月,五張卡固定額度提了,兩張加了臨時額度[捂臉]


泰山小老哥


銀行信用卡中心確實會經常打電話推銷信用卡賬單分期,推廣信用卡分期手續費5折,甚至更低的手續費率,銀行客服是會說分期有利於提額,但是不會說不分期有降低額風險。

1、信用卡分期,銀行不會說不分期有降低額度風險

銀行信用卡客服人員給我們打電話,都是有錄音的,銀行不敢說不分期會降額這種帶有威脅意思的話,因為一旦我們投訴到銀保監會,銀行是會受到懲罰的。

另外銀行告知我們,信用卡分期有利於提額是真的。

2、為什麼銀行熱衷於推廣信用卡分期?

很簡單,因為信用卡分期,銀行獲得的收益更高,舉個例子:

我們使用信用卡刷了1萬元,免息期內還款,銀行只賺了發開行的服務費,按照收費標準,銀行最多能手續費45元是續費,如果1萬元申請現金分期後,手續費是多少?按照招商銀行1年期信用卡分期月利率0.75%計算,1個月的手續費是75元,1年的手續費是900元,信用卡現金分期採用的是等本等息還款方式,每個月的本金和利息是相同的,這裡有一個比較坑的地方,每個月的本金是減少的,但是每個月的利息是按照全額本金收取的。實際資金利用率低,實際利率是名義利率的1.6倍左右,上面的例子,名義借款年化利率為9%,實際借款年化利率為14,4%。

收到銀行信用卡分期邀請應該怎麼辦?

看自己的資金安排,如果缺錢,可以嘗試分期,雖然信用卡分期的實際利率遠高於名義利率,但是比一些不正規的貸款公司,利率還是低很多;相反如果不缺錢,即使銀行說信用卡分期有助於提額,建議也不要分期。

綜上所述:銀行熱衷信用卡分期是有原因的,因為信用卡分期能夠銀行帶來更多的收益,而且便於營銷,因為名義利率不高,另外銀行營銷說分期有利提額是有可能的,不分期則有降額風險,我個人認為不太可能。


互金圈


銀行打電話讓你信用卡做賬單分期,這對於長期使用信用卡的人群來講會時常遇到,不僅銀行會打電話,有的時候也存在著短信發送消息提示賬單分期。但是說分期有利提額是沒錯,不分期則有價額這就不存在。

第一,分期有利提額。

信用卡其實和花唄性質一樣,儲戶經過長期的消費就會不斷的累積額度,甚至出現更多提額的現象,信用卡分期也就是儲戶把賬單進行了多次還款,此時銀行是需要收取分期的手續費,對銀行而言反而是好處,當然銀行就自然會對長期分期的儲戶信用卡相應的進行提額。

第二,不分期不會降額。

不分期不存在的信用卡被降額的風險,因為儲戶長期的利用信用卡消費不存在著信用問題,銀行不會對儲戶進行價格,而能長期消費的儲戶本身就是銀行重點關注的對象,銀行也會鼓勵儲戶進行分期或者長期消費,就算儲戶不分期也不會影響到信用卡被降了。

綜上所述:

銀行打電話說分期有利提額是沒有錯,但是不分期並不會降額,只不過是個別銀行工作人員為了讓儲戶採取分期償還信用卡的方式,而編造的一種理由,切莫相信。


股海重生2015


我也是一名信用卡用戶,擁有兩張信用卡,最長的一張已經使用了十年多,但從來沒收到過不做分期就降額的電話。

我們使用信用卡是有年費的,如果要想免年費就得刷卡消費達到指定的次數。我們每刷一次信用卡,銀行都會收到一筆手續費,所以只要我們使用信用卡,銀行就是有錢賺的,完全沒有必要逼著持卡人做分期。

信用卡還款分的手續費和利息是非常高的,如果不是手上資金緊張,不建議使用分期。如果銀行打電話過來說,不分期就降額,那完全可以讓銀行去降額。

現在辦信用卡很容易,給出的額度也非常的高,一般情況下,信用卡的授信額度根本用不完,即使降額也用不完。

如果你真的很在乎銀行給的信用卡額度,那你有兩種選擇:一是接受銀行的建議,做一次分期;二是去辦一張其它銀行的信用卡,現在銀行那麼多,為什麼非在一個銀行做選擇呢?

最後,說一句忠告:如果存在信用卡套現或以卡養卡的行為,就需要注意了,儘可能避免這種問題的再次出現。


紅楓財俠


現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會使用信用卡,甚至一個人有幾張信用卡,而且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超額支出,也會有工作人員打電話讓分期,雖然他們說這樣會幫助信用卡提額等等好處,但是隻要分期就會產生手續費,雖然這個手續費一期看起來不多,但是算起來費率很高的。

個人觀點,使用信用卡要合理,有信用卡可以幫助我們應急,但是使用不慎,導致透支,也會導致我們入不敷出,不能及時還款也會影響到我們的信譽,造成不良後果。所以信用卡是我們應急的好幫手,但是使用信用卡也要注意分寸,絕不可過度透支。額度不必要過度關注,尤其是幾張信用卡同時透支,這種做法不可取。


王大帥116654586


本人有張30W額度的工行信用卡,消費完信用卡部門總是打電話建議分期,辦完就後悔了,先把一年的利息扣了不說,每月還得還本金,特別特別不合適…


hello鹿小姐


我經常能接到銀行的電話,原因是我持有該銀行的信用卡,所以營銷人員動不動就給你說經過查詢你個人的信用記錄在銀行一直保持的很好,所以在卡片本身的享受的信用額度外,再給你增加一筆餘外的透支額度,利息相對也比較便宜,你用了這個額度會有助於提高你現在的透支額度,不分期有降低額度風險,而且辦理辦法也很簡單,你當時聽著非常好啊,可是當你把這筆業務從電話上辦理完畢後就後悔了。

因為這個餘外增加信用額度是要收取利息的,其實並不像營銷人員說的那樣有多優惠,感覺總體下來稅賦很重,但是你已經辦理了就沒辦法了。

還有一點不要聽營銷人員的忽悠,你額外辦理的分期是對提高額度有一定的幫助,但是不辦理是絕對沒有降額的風險,這都是銀行營銷人員的惡意推銷導致的。

這裡要提醒各位的是,接到銀行營銷人員的電話,你一定要仔細聽,並且不要在電話裡就確定你要分期,一定要給自己緩和的時間,比如說接聽完電話把營銷人員說的內容查詢一下,看是否合理,然後再決定是否辦理的問題,因為這些人有時候說話很快,還沒有等你思考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經入套了,所以千萬警惕對待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