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小叮噹的四維空間袋


北方舊時多戰亂,逃出去的多,留下的混血的多,純漢人少,漢族宗親還是較重視的,比如我家,杜姓,就現在本家家譜記在祖上在陝西,後遷徙到山西大槐樹,從那裡再分支出我們這一支,到我這裡第23代。

現在都不重視了。小孩子過年磕頭也不知道其道理了,文化丟失,丟失了祖宗信仰會很可怕,老有人認為這是糟粕,想想以前一大家子的關係,再想想現在大家跟同姓人的關係就知道了,你們都不拜一個祖宗了,人家憑啥要跟你關係好。

維繫宗堂其根本就是團結眾人更好的生活,就跟黨中央宣傳一箇中國是一樣的道理,

中國人一定要重視我們傳承的合的思想,別去學西方分那麼細,分重要,合更重要。

未來幾年國學文化肯定會被重視起來。



夢夢家的大東


我是一個生活在北方的南方人,據我的瞭解,北方人的宗族認同觀念確實沒有南方人強。在南方,如果兩個萍水相逢的人相遇,在得知對方和自己是一個姓時,可能都會攀談一番,問一問對方是祖籍何地,是不是與自己同宗,若是,可能就此結交為家族中人,日後相互聯繫。在北方,同姓人之間,也不過是同姓而已,沒幾個人會對對方的籍貫和祖宗的來源有什麼好奇,最多說個“五百年前是一家”,其實,即使是相同的姓氏,五百年前還真不一定是一家。南方人的宗族觀念為什麼比北方人要強?這是民族遷徙、融合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族群文化差異。

自古以來,地處北方的中原,就是華夏民族的聚居地,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農耕文明講究休養生息,互幫互助,共謀發展,因此形成了聚族而居的特點,而中原以外的遊牧文化則是征服虐奪,強加於人的爭霸思維。兩種不同文明和不同思維也就導致了族群觀念的不同。

在古代,中原因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一直受到遊牧民族窺視。遊牧民族在蒙古高原或東北大地相互征伐統一後,形成氣候,便將觸角伸到中原,先是搶劫人畜,糧草,以供溫飽、洩慾,後得寸進尺,直接侵佔地盤,奪去政權,奴役漢人。在一次次的遊牧民族入侵中,中原及華北地區便成了華夷爭霸的戰場,也成了民族融合溫床。

在中國歷史上,導致民族大遷徙和大融合的歷史大事件,就有西晉“五胡亂華”,唐代“安史之亂”,北宋“靖康之變”,以及後來的蒙元、滿清等兩朝,這些大事件的發生,不但改變了族群文化,也改變了族群觀念,族群觀念的不同,也就導致了宗族觀念的不同。

在““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變”等歷史節點上,中原很多漢人,為保族群安全,逃避外族奴役,舉族南遷,他們在心理上有一種被外族驅逐的心態,於是保留了本族群的文化基因,也就形成了後來的家庭宗族觀念。而在幾次歷史事件中沒有逃避的漢人,為了生存,他們選擇了臣服或融入,並和遊牧民族打成一片,久而久之,曾經族群觀念便慢慢淡化了。

特別是宋代,整個宋朝先是受到遼的劫虐,金的吊打,蒙元的踐踏,而明朝之後,滿清的統治,首先受到衝擊的當屬中原及華北。在這些歷史節點上,中原及華北幾乎被遊牧民族所融合,族群基因多元化,從而導致了人們宗族觀念的弱化。一個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元初大將張弘範,其祖上為北宋漢人,其父為金國統治時期漢人,張弘範則成為元初的大將,親手消滅了南宋。至於西北地區,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遊牧部族發祥地,因商貿的發達,民族眾多,民族融合更早,族群基因更為複雜,族群觀念也比南方還要淡化。

其實,從辛亥革命的爆發,孫中山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中,我們就能感受到南方漢人始終保留著一顆中原赤字之心。他們北望中原,心繫華夏,隨時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這就是一種深植於血脈中的文化基因,雖是滄海變桑田,卻一代傳一代,生生不息,永不變節。因此,有了族群觀念的強弱對比,就有了宗族觀念強弱之分。


若愚趣談


對這個事很多年,我就和人們講起過,說過好幾十次甚至好幾百次,和我在一起的,他們都知道我說過這樣的話,越是富的地方,越是發達的地方越信神越有信仰,南方人對家庭宗教觀念都很強,男人女人都不怕吃苦。越是窮的地方越沒有信仰,怕吃苦,家庭宗教觀念也很差,甚至有的人不很懂。我也沒弄明白,都是學中國文化,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


李廣眾66866


我是地道的南方女人,我在浙江溫州長大現在福建生活,讓我來說說浙江福建的宗族習俗吧。在我們浙江溫州和福建這一帶幾乎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宗祠,每個村裡都有宗祠的存在,而且是最漂亮的建築。做生意賺了錢的,頭等大事就是為宗祠添磚加瓦。宗祠都有族譜,每幾年就要登記一次祖譜,類似人口普查,每個人出生都要寫進祖譜,死了都要進祠堂。男孩有傳宗接代的使命,必須延續家譜,女孩出嫁就入夫家家譜,不在本來祖譜延續。如果男孩沒有結婚生孩子也必須在本家過繼一個孩子延續血脈,否則就是斷子絕孫對不起祖宗,如果家裡只有女兒沒有兒子,那麼就要找上門女婿,延續香火。否則也同樣算沒有後代。所以,這邊人以前就比較重男輕女了。總之大家都能在厚厚的祖譜裡知道自己哪裡來,非常有歸屬感的。每個宗祠還基本都有基金會,設立基金獎勵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也幫助生活確實困難的本家人。


jr若水


宗族觀念南北差異,我就有很深的體會。

我是湖南人,老公河南人。過年去他們家,居然不用去他的堂叔伯家走動的,第一次去他家,我知道他家還有個二奶奶在,就想著要買點東西去看望,他居然說不用去,又不是親爺爺奶奶。這在我們湖南是很不可思議的,我們那邊,平時我們回老家,哪怕不是過年過節,堂的爺爺叔伯輩的都一定要買東西去探望並給一兩百塊錢的。其實我覺得宗族觀念的強弱對一個地方的家風有很大影響,我老公那邊不重視宗族,他們那邊的人情就很淡薄,而且虐待老人,不贍養老人的情況很多,也沒人管。我們那邊如果有這樣的事,家族裡有聲望的長輩一定會出來主持公道的。所以我們那邊極少有不孝老人的事情,至少明面上沒有。所以還是需要有一些宗族觀念社會才會和諧。


yinyan31510984


北方人表示不贊同。雖然我們姓在我們村不是第一大姓,但現在我們家族是我們村最大的家族了。我的爺爺是爺爺輩裡最年長的,大年初一,我們村同姓都要去我爺爺家拜年。我爺爺就是我們家族的大家長。同樣說到我們市,大多數同姓與我們同屬一族,在長輩的字輩上可以明顯看出你屬於哪一支。


王王王王王啊


為什麼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從我們現在社會來看,確實是的。但只是針對現代而言,在古時候,整個中國,不分南北,只要是中國人都會注重宗族觀念,甚至說北方人的宗族觀念比南方人還強。

可為什麼到了現代,南北反差那麼大,變得南方人注重宗族觀念,而北方人觀念比較淡薄了呢?主要的原因分析有下。

宗族的概念及歷史

說到宗族,就離不開族譜。族譜是記載家族延伸的年代記事本。有了族譜,家族的人脈以及重大事件就有根可尋了。

關於族譜歷史的相關記載有《春秋公子血脈譜》、《世本》等。有族譜就說明有宗族觀念。

自秦朝統一六國後,宣導著“禮”的文化,規範著人們的言行準則,尤其孔子之後更是“禮”的盛行,“禮”文化裡面就包含了對先輩的敬重。

最早,人們為了表示對家族已故先輩的尊敬,會通過立族譜、祭拜的形式緬懷先輩,並教導後人要效仿先祖,遵循先祖遺訓,繼承家族併發揚光大。

人們以姓氏為單位,設立家族的祠堂,供奉家族先人牌位和族譜,形式非常隆重和嚴格。就是這樣,形成了家族宗族觀念,並世代在傳承著。這也是重要的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之一。

歷史變故的影響

1279年,以遊牧民族為主導的元軍,鐵騎踏進南宋,經過慘烈的大決戰“崖山海戰”後,便拿下了南宋,開始了元朝統治。

那一戰,南宋十萬軍民被迫跳海殉國,後人用了一句話“崖山之後無中華”,來形容華夏文明的損落,可見其之慘烈!

元朝成立後,漢族的文化受到了重創和扼殺,連文字都要用蒙古字,所以到今天我們的歷史文獻裡,關於元朝的記載是很少的。

元朝的首都就在北方,北方周邊漢族的宗族文化,受到了嚴厲的封殺。反而偏遠的南方地區,受到的影響則相對小很多。

直到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漢族文化才慢慢的恢復。

統治手段的影響

歷代來,皇宮的位置都是在北方,天子腳下的北方人做什麼都會特別小心。

據《尚書》記載,在舜的兒子夏啟時起,就出現了嚴酷的法律,一人犯罪株連親屬。

尤其發展到唐代起,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對於反抗或不服從者,動不動就株連九族,這樣的案例實在太多了。

那時,只要家族裡有人在朝為官的,族人除了覺得榮耀沾光,也有著顧慮、擔心。只要一人出問題,就牽涉到整個家族,尤其是皇家族人。

北方人在這種風險下,很多宗族開始不再記錄族譜,害怕某天會被按族譜名單株連在內,到了那個時候不要說認親,躲都來不及了。

就這樣時間一長,北方的人們,對於宗族觀念就逐漸淡薄了。

地理位置

南方地區,遠離政權中心的北方,所謂山長水遠,因此在地理位置的優勢下,這種家族宗族傳統受到的影響不大。

古時候的南方人口是比較少的,南方人為了發展人口,對宗族傳承的重視度要比北方人高。

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麼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的原因了。


九步連環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南北方環境差異:受緯度影響,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造成了不同的地域發展特色。自古以來,北方地區大多遊牧民族,民風剽悍。加之經濟重心南移,戰爭影響,北方人民的遷移和與外族融合致使最初的家族譜系殘缺,同時,宗族觀念也有所削弱。南方地區,水土富饒,易種植糧食作物,自有蘇常熟,天下足之說。加之自然經濟影響,南方人安土重遷思想更為濃重,更加重視宗法宗族譜系之說。

2.地形,建築影響:北方地區較為平坦開闊,聚落分佈較為分散,而南方地區地形受山脈和河流影響,支離破碎的土地,致使南方聚落更為集中地分佈。比如客家人的圍屋,將一大家子人聚到一起,其家族觀念自然深厚。

3.南方地區與港澳臺相近,受近現代戰爭影響,南方許多同胞移居臺灣,港澳,心繫大陸。也是造就了南方地區人民認祖歸宗色彩。

4.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這段話,抓住了南北方的人文差異與特點:“北方的中國人,習慣於簡單質樸的思維和艱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壯,性格熱情幽默,喜歡吃大蔥,愛開玩笑。他們是自然之子。從各方面來講更像蒙古人 。與上海浙江一帶人相比更為保守,他們沒有失掉自己種族的活力。他們致使中國產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據王國。他們也為描寫中國戰爭與冒險的小說提供了人物素材。

在東南邊疆,長江以南,人們會看到另一種人:他們習慣於安逸,勤於修養,老於世故,頭腦發達,四肢退化,喜愛詩歌,喜歡舒適。他們是圓滑但發育不全的男人,苗條但神經衰弱的女人。他們喝燕窩湯,吃蓮子。他們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學家,戰場上的膽小鬼,隨時準備在伸出的拳頭落在自己頭上之前就翻滾在地,哭爹喊娘。他們是晉代末年帶著自己書籍和畫卷的有教養的中國大家族的後代。那時,中國北方被野蠻部落所侵犯。”從中,我們可窺南北方人們對於家族認同觀念強弱不同的原因。


洛玖黎


宗族觀念算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顯著表現,不過這類傳統文化正在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變得越來越淡漠,這似乎已經是不以人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發展繁榮的地方,宗族觀念在有些地區甚至已經出現了近乎解體的狀況。不過即便如此,依舊還是有很多地方保留著強烈的宗族觀念,而這些地方往往都是集中在我國的南方地區。

為何我會說現在在南方很多地區宗族觀念依舊相當濃厚呢?

這是因為相對於北方來說,南方的很多地方對於宗族文化保留,比北方要完整不少。比如就算是今天,南方的許多地方仍舊保留著完整的宗廟、祠堂等建築設施,又比如南方人的族譜發展的也要比北方繁榮很多。

而宗族建築與族譜往往是一個宗族文化的兩個比較重要的體現,南方在這方面比北方發達,毫無疑問證明了南方的宗族觀念比北方更為濃厚。其實除了這些,我們從祭祖現象的隆重性與規模性也能夠看出來,比如今年上半年屬南方地區的的廣西欽州出現人數達到了上萬人祭祖現象,並且祭祖過程相當有儀式感。

那麼,出現這種差異情況的原因在哪裡呢?個人認為,南方的宗族觀念發展的比北方繁榮的原因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受生活方式影響,另一個就是南方文化發展的穩定性。

一、南方集聚的生活方式

我們首先來說下生活方式。我們這裡細分為前期和後期來講。

1、在過去,由於開發早的緣故,北方一直是屬於中心地帶,無論是經濟重心,還是政治重心它都是在北方。

而當時的南方相對於北方來講就落後很多了,這種落後不僅是生產力的落後,更是整體文明的落後,這就導致很多時候南方是不被北方看的起的——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地理位置處於南方的楚國,一度被中原國家嬉笑為蠻夷。

既然古代社會早期南方開發程度遠遠不如北方,而南方又是大家都熟知的多山區,這在古代以農耕經濟為主的前提下,毫無疑問是相當致命的。所以,為了解決這類困境,當時南方很多人都會往一些開發的較好的地方跑(不過活動範圍依舊是侷限在南方地區內);又或者喜歡匯攏在一起,通力合作來開荒,開發出新的土地用以耕作。

但無論是哪個解決方式,最終都會導致一個現象發生——那就是驅使著南方人口出現聚集現象。而這類集聚自然會出現很多同鄉、同姓、同族的團體。

但是,在北方就不同了,放眼望去北方大多數地方都是早已經開發好的沃野千里,這在農耕社會可是相當優越的條件,在這種條件下,北方人根本不需要像南方人那樣報團生活。

2、那有人或許會說,後來重心南移了,北方人遷往南方去了,那為何南方依舊會如此集聚呢?這就和戰亂有關了。中國歷史上幾乎每次經濟南遷都是迫於戰亂——不管是五胡亂華後的衣冠南渡,還是安史之亂後的避禍東南,又甚至是再之後的靖康之恥,它們之間共同的特性就是受戰爭因素影響。

因為有戰爭這個大背景在,大家能夠想到的自然是國家利益大於一切,所以面對困難往往是團結一致對外。而北方遷移過來的士族由於都是遷徙到南方來的,沒有根基,他們要想安穩立足想到的也是與當地百姓或者同遷徙過來的世家大族守望相助。所以說,無論是在早期,還是後來,南方的聚集程度都相當之高。

其實若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南方的這種集聚使得他們的生活方式本質更像是抱團生活,彼此之間互幫互助。而這類的生活方式,自然會使得人與人之間聯繫愈發緊密,而一般為了親上加親,很多時候人們也會選擇聯姻,從而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宗族網。在這層宗族網得薰陶下,南方人們宗族觀念自然會更加強烈些。

二、南方文化發展的穩定與繁榮。

除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文化發展的原因了。南方的文化在發展中逐漸呈現出十足的穩定性與繁榮性。

1、首先南方的文化發展較北方來講要穩定很多——南方的大環境整體安定,不像北方那樣屢屢受到遊牧民族鐵騎的蹂躪,導致文化多次支離破碎,無法保全穩定。

雖說後來蒙古人建立了元朝,南方也一度在蒙古人的統治之下,但是除了對幾個誓死抵抗的城市,蒙古更多時候是採取懷柔的政策來對付南方敵對勢力,而這也使得南方的文化依舊得以保留。

2、多次的重心南遷,也使得文化中心逐漸轉到了南方。在明清之際,南方文化的繁榮性質甚至是達到了頂峰,比如在明朝的那些狀元當中,基本上全都是來自於南方,當時的幾個科舉大省也都在南方,這些都足以見得南方文化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傳承之後,越來越繁榮,已經不是北方可以相比擬的了。

而文化的穩定與繁榮,自然也會促進南方宗族文化的鞏固與宗族觀念的繼續發展。可能這樣說有些過於籠統了,不便於理解,我們舉個簡單的推導個例——南方文化穩定繁榮自然就會誕生一系列的書香門第,而這些書香門第往往會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官員,畢竟在封建社會里讀書是從政的一個主要途徑,而成為了官員他們自然在家中很有地位,逐漸會成為大家族的核心,而接著他們會以“宗族”為單位,讓宗族中的孩子們去接受教育,讀書從政,這些教育都是由宗族集體負責,這種模式在後來傳承了很長時間,並且循環罔顧,自然就更加根深蒂固了。

總結

南方的宗族觀念總體來說比北方更深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至於原因我上面已經歸納出了兩點,一個是生活方式,另一個則是文化發展健康,其實這些我們都可以歸結到歷史因素這個大範圍之內。

畢竟是在歷史進程之中,南北方受制於條件,經過規模性質的遷徙,經過不同程度的融合,這才有了生活方式與文化發展的特性差異,才有了對於宗族文化的整體認知不盡相同。


夏目歷史君


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確實比北方人強,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生存環境及生活方式不同。

自古以來北方多遊牧民族,他們多以家庭為主體逐水草而居,而這種特有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不能有固定的住所,所以宗親觀念隨著距離、經濟條件等影響也就顯得較為淡漠。而富有魚米之鄉點江南則因人多地少,多以宗親關係群居生活,彼此之間相互幫助因而也就顯得親近了許多。

二、歷史原因。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北方自古為各種勢力爭奪的戰場,曾長期處在動盪戰亂中,為了生存,大批北方及中原民眾結伴南遷。到達後為了應對野獸及當地人的傷害,因此他們組群而居、異常團結,逐漸形成了牢固的宗親觀念。

三、經濟因素的影響。

自古以來南方氣候溼潤、土地肥沃,且又有優良的港口、碼頭,因此農業、手工業、對外貿易等較北方地區發達很多。部分曾下南洋的南方人,經在海外艱苦拼搏後也有了豐厚的收入,他們為了感恩祖先的護佑,於是回鄉後大興宗祠、完善族譜,甚至設立基金以幫助族內困難者,每年在傳統節日之際也會歸來祭拜先祖,因而使宗族觀念、宗族文化的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總之,南方人的家庭宗族認同感強於北方人,除了與其生存環境、生活方式、歷史原因及經濟條件有關外,還與他們受教育程度、日常生活習性等因素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