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在吃的不安中尋找美食帶給我們的幸福感

吃是一直離不開我們的一個話題,這次武漢疫情的爆發,也和吃有直接的關係,我們享受了所謂的美食的同時也吃下了不安和危機。

“民以食為天”,吃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太重要了,那麼潛在於我們吃的過程中,有哪些另我們不安的因素呢?

第一、我們日常的食物來源,具有危險性。

中華民族地大物博,我們所擁有的食物異常豐富,但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加之人們逐利的思想意識,我們的食物被各種食品添加劑所汙染,同時也受到由於人們的生活習慣導致被破壞的大自然的汙染,如汙水、化肥、垃圾等,

科技的發展促進人工合成的食物誕生,如各種口味的飲料及人造肉、糖果等。

還有不法商販製假售假,一些假肉、假雞蛋等食物大量流入到我們的食材當中。這些都構成了我們食物來源的危險性。

第二、我們的飲食方式具有危險性。

營養過剩,我們在物質生活豐富以後,飲食習慣導致我們營養過剩,導致身體肥胖。飲食不規律,快節奏的工作節奏讓我們三餐不規律,影響我們身體的健康。過量飲酒,導致身體受到傷害。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的身體處於危險之中。

第三、我們的飲食文化具有危險性。

美食包含兩層含義,食物本身之美,以及享受食物的過程之美。我們在享受食物帶給我們的飽腹感的同時,在精神層面也帶給我們滿足感。

但是,實際生活中,我們還往往帶著壓力,帶著不安、恐懼、氣憤等不良情緒進食,這不僅會導致我們消化不好,還會失去盡情體會享受美食這一生命中的美妙時刻。

以上三個方面中都會蘊藏著一些另我們不安的因素。我們如何來銷售食物之美,享受食的過程之美?

人們吃飯的桌子都是四方或圓形,家庭餐桌一般容納四至八人,這就意味著家庭中我們享受美食並不是一個人的事,食物維持並延續著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命很大一部分快樂也來自於食物,家庭很大一部分快樂著來自於這一日三餐,應該說,我們努力的工作很重要一個目的就是能讓家人美美的享受這一日三餐。

那麼,首先,我們如何我們就要懷著愉悅的心情來挑選我們的食材。

我們儘量挑選來自於大自然的基本食材,充分接受陽光、土地孕育的具有生命的食材,這些食材大自然賦予了它與我們生命交互的意義,是生命與生命的健康鏈接。沒有經過馴化成為我們食用的動物,是不能出現在我們的食譜裡的。

其次、我們要感恩於大自然所賜,盡享美食過程之愉悅。懷著敬畏之心,符合自然之道,享受自然所賜。家人在一起享受這美食,其實也是自然給予我們生命賦予力量和喜悅。我們這一刻應該拋棄所有的不悅快及緊張壓力,與家人帶著愉悅的歡聲笑語,討論生活的美妙,來享受這一頓美食。

最後,一切幸福與喜悅都和我們感知有關,幸福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可以看得見,在一個具體的地方我們可以拿到。它需要我們不斷主動的去感受,去感知。我們有了這種感知幸福和喜悅的能力,我們也就得到了幸福和喜悅。

我們食物無論多麼豐盛或者珍奇,亦或我們的食物多麼簡單和普通。我們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的時候,我們享受的都將是美食。

通過一頓美食,讓我們享受了不安和幸福感。我們對食物的慾望降低,會減少我們的不安和危險。對享受食物過程質量的提高,我們心中常懷感知喜悅之心,會增加我們的幸福感。

享受美食,本來就應該是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