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衡水中學把學生變成了讀書機器、考試機器,你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嗎?

山區小惆悵


就學生的升學率來說,我覺得衡水中學是好樣的。就素質教育方面來說,我覺得衡水中學教育確實存在一定的弊端。

除了正常的學習時間以外,衡水中學的學生在睡覺前,在食堂排隊中,在上廁所時,在早操時基本上隨處可見拿著小本本背誦知識點的學生,把他們比作新時代的學習工具完全可以,一點都不為過。因此他們學校有了很高的升學率,名氣在全國知名。

但是我並不認為這種教育模式對學生有利。讀書是為了孩子接受一定的文化教育,以至於以後更好的踏入社會,更好的生活。可是學生如果在學校期間知識單純的追求學習,追求分數,那麼他們在人際交往,語言交流方面很容易得到缺少,這樣的學生踏入社會,只能成為一名遵紀守法,遵守規則的員工,基本上沒有創新思維和冒險意識,也很難成為一名領導。

我高中有一名同學,學習成績超級好,是一名踏踏實實學習的好學生。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沒有任何人際交往,生活技能也差的厲害,唯一的優點就是能考高分。高考後順利的考取了重點大學,那時候本科生就已經很厲害了,更何況他的重點大學的本科生,四年大學結束後,很多同學踏入社會找到了合適的工作,而他多次面試失敗,走投無路之下選擇繼續讀書,繼續考研,可是研究生畢業了,他依舊很難找到工作,終於有一家對口的公司錄取了他,但是在公司內由於不怎麼會聊天,也基本沒有同事願意和他交流,每天都是一個人生活,慢慢的孤僻了起來,現在快四十歲的人了,依舊沒有對象,在老家一家三流公司渾渾噩噩的過著日子。

所以我並不認同衡水中學這種教育模式,它只是簡單的培養了孩子們考高分的技能,卻忽略了孩子其他的生活能力,沒有真正體會到教育的初衷到底是為了什麼?隨著衡水中學的名聲大增,越來越多的有錢人把自己的孩子花重金送入學校,現在的衡水中學似乎已經變了味道,升學率也大不如以前了。


星期久看點


我們班轉過來兩個衡中的學生,都是學神一樣的人物,但他們風格迥異。我就以我的角度來談談,可能沒有邏輯感,估計也沒人看。

第一個轉來的是一位女同學,她個頭矮小,眼神空洞,屬於大家公認的那種學霸型人物。貌似是實驗班,成績相當好,最好考過年級第一,平時成績穩定在年級前十。第二個是一位性格開朗活潑的男同學,此人可謂傳奇,他的故事是一個普通班學生逆襲到實驗班的超濃雞湯。

從他們倆的口中,我也窺得了這所超級中學的一絲景象。

首先,衡中的師資力量不是很好,起碼比不過我們(這點是兩位衡中同學也承認的)基本就是念唸書,講講題,其餘時間全靠學生自學。所以他們一開始上我們的課很不習慣,表示沒遇見過教的如此好的老師。

而且,據他們而言,衡中吃飯的時間也是很充裕。不像外界宣傳那樣什麼三分鐘五分鐘,而是十五分鐘(我們學校半個小時,,對比一下)。之所以人們認為衡中吃飯時間緊,是因為學生們不想因為吃飯耽誤學習時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衡中可謂“低進高出”(僅指分數)的典範,由歷史唯物主義觀我們可知,唯有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男同學跟我說,他為了上實驗班,一天只吃一頓飯,其他時間都用來學習。大部分人也是頓頓包子,還有的在路上邊走邊吃。不知道衡中的同學是不是都這樣,反正兩位轉學生都是因為得了胃病才轉到我們學校的。這樣的學習勁頭讓我汗顏,這樣的學生哪有考不好的道理?

當然,他們的學習氛圍也很緊張,而且普通班和重點班,實驗班完全不是一個層次。普通班風氣也如同一般學校一樣,也有吸菸打架玩手機的現象,但是到了重點班,一個班的人都在學習的景象讓人無力違紀,只想加入學習的大軍。“有時候不是想學,而是被周圍的人帶著學,或者叫,被逼著學”女同學如此說到。

據男同學而言,就算實驗班,也並非天天24小時學習,他們課間也有說笑打鬧的,在宿舍也不開夜車(因為太累了,倒頭就睡)高三以前也可以參加社團(貌似只有模聯和學生會?)聽到這兒我的心裡稍感寬慰。

噢,還有一點。我們政治老師一臉嚴肅地對我們說:“衡中的孩子背政治,能把一本書從頭背到尾,一字不差”關於這點的真實性我詢問了男同學張某,他表示:“這鍋我不背”(注:此人還是高階魔法師,鍾情於夏威夷吉他)

還有啥想到再說。。

更新:

我是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贊,很詫異,很激動,也有點害怕。

我上面寫的那些,部分出於男同學之口(經詢問得知,他不是衡二的),那位女同學已經出國了;部分出於我自己零零散散對衡中的印象。。當然,肯定不會像在衡中親身學習的知友們知道的多,我接受大家的各種質疑和批評。也許我這麼一篇回答就是普通大眾們對衡中的普遍感覺吧,人們總是會對神秘的事物持有一種敬畏心和警戒心,真正瞭解衡中的人相比較來說還是很少的,把衡中妖魔化也是一種必然吧。。

關於“低進高出”這一點,我有一個同學,他有兩個初中同學高中去了衡中,他倆中考分不高,但是現在成績也算相當不錯了(當然,跟那位傳奇的男同學還是比不了的),再加上老師平時對我們的灌輸,所以我就輕率地得出了這個看法,有失偏頗了。


小三七七七


讀書機器,考試機器,可考生們並不覺得這樣。

  1. 那些五點早起,臉朝上,書朝下,跑操時也在背書的學生。這個場景我是在我們學校操場的LED顯示屏上看到的。說實話,我的第一感覺是他們瘋了。現在的我已經上大學,可現在回想起來高中,拼搏的時候,相比衡水,有過之而無不及。也曾五點起床,也曾連上廁所的時間都不放過。有人問值得嗎,萬一落榜了呢,我只想說我不後悔。


  2. 我們一直都在質問衡中這樣的教育對嗎?可我們的教育就是應試教育啊!哪所高中到最後不是教給孩子們答題方法、技巧、捷徑。哪所高中到最後不是為了讓孩子們奔著高分去的。而衡中只是將這些高中最後做的事情放大,並鋪在整個高中的時間線上。有人說,衡水太沒有人性了,但你問問自己,哪所高中到最後是有人性的,高考擺在那裡,不就是你死我亡嗎。大家不喜歡的只是不想有人戳破,不想有人說的這麼露骨,這麼痛心。

  3. 我們一直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去看衡中,但你發現沒有,那裡的學生並不是像我們心中想象的一樣,指揮學習。他們也會犯錯;他們也會不是因為學習的原因被老師叫到辦公室;他們也可能暗戀某個男生(女生)而黯然神傷;他們也在畢業季抱頭痛哭,互訴不捨;他們和萬千考生一樣,都是高考路上的奮鬥者。你問他們“你們怎麼看待衡水中學”。他們會說“我愛衡中”。

流星雨的流體變化


這提出這個話題都是城裡人吧?提出這個話題的,不在考試大省吧?提出這個話題的,自己孩子是不是經常參加少年宮,參加各種發明,各種項目?提出這個話題的,是不是有資源有錢和高考獨木橋抗衡?

當學習是唯一出路時,我們沒得選,只能學習。

有幸能接觸兩種不同環境下的教育模式,畢業後,我先在國際學校上課,後經過一系列努力,進入天津大學國際部授課。

然後,學校經常參加各種中招展會,高招展會。我終於有機會看到了,素質教育比較發達的現狀。首先,天津也會對好的高中排名:市五所,楊村一中,泰達一中等等。

你是不是覺得這些孩子都接受了素質教育?

不好意思,在大環境下。這些學習好的孩子也在補課,晚上學到12點多一點也不奇怪。之前的很多興趣班也因為高考,而選擇暫停。

這些孩子裡,普通人也佔大多數,家長也因為高額的補課費用,選擇拼命賺錢。由於教育資源集中化,很多孩子跨大半個區去學習上課。

當然,畢竟是在大城市,選擇的方向有很多。舉倆例子:

一個孩子的家長是大學老師,孩子從小接觸的資源都不一樣。家長做的項目,孩子在暑假就跟著參加,孩子自己都有好幾項發明專利。可以在各種渠道獲知參加比如:機器人競賽,滑鐵盧數學競賽,國際物理化學等競賽。

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多接觸,甚至聽都沒聽過。

第二個孩子是市裡排名第一學校的,家裡比較富裕。參加各種活動,也是在轉學後,不在普高讀書了,才開始的。

這倆孩子都能接觸到良好的素質教育,都有自己的愛好:鋼琴,吉他,滑雪,溜冰等。

但這樣的孩子,不和大家擠獨木橋,因為人家不參加高考。直接高中畢業後出國留學,而且留學的不是那種什麼2+2,3+1。是高級綜合類院校。

這些孩子的家長不是教師,律師,就是商人,不說家財萬貫。但起碼,孩子留學100-200萬的學費負擔得起。

以上這些,和我們衡中衡二的孩子有關係嗎?沒有任何關係。

你們吐槽這個學校,抨擊這個學校前,你知道衡水市其實只是個18線小城市嗎?

大多數去哪兒讀書的,家庭根本不富裕,你知道嗎?試問,哪一項素質教育等資源是免費開放的?哪一項不需要錢?

普通農民一年從年頭忙到年尾,收入不足5萬元,你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問題:孩子考上本科了,但本科比專科貴,該讓孩子去讀嗎?

你以為家長傻嗎?不,家長也知道本科比專科好。他們在問的是,學費問題。

你也不用嘲笑衡中或者衡二中出來的孩子:木訥,雞湯激勵。

因為,光讀書,我們農村的孩子,已經舉全家之力了。能讀書,能參加高考,能有這個選項,我們已經感激不盡。

沒有體會過資源匱乏的生活人,請不要嘲笑正在努力的孩子。

我們看到各種興趣小組,也想參加,羨慕不已。我們也希望有素質教育,也想努力。但獨木橋不允許,稍微不努力就會被擠下去。

如果素質教育興起,參加不起的孩子,只能選擇放棄。這對臉朝黃土背朝天農民,這對在各個城市奔波的民工,這對普普通通上班族。對這些父母不公平。

資源永遠集中在少數人手裡。鼓吹素質教育,鼓吹高考工廠壓榨孩子的,自己都沒有後顧之憂。

(不服來辯( ͡°ᴥ ͡° ʋ))





饕餮思文


我是2010年從衡中畢業的,高中三年,時光難忘。

我沒辦法片面回答這個問題,只能說凡是存在,總有其合理性。

我們國家目前的教育制度是應試教育,也許今後會有很大變革,但是就目前來看,高考還是現在教育體制的重工之重。

衡中就是這樣教育體制下,生產出來的必然產物。

應試教育或多或少有其獨有的缺點,但是有一句話我出了社會才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高考確實是很多人生命中,少有的公平競爭。

但是,不可否認,衡中三年軍事化管理和過重的壓力確實對學生的成長造成很大影響。

別人我不知道,就我個人而言,進入大學直至初入社會的那段時間,凡是我感到過重壓力時,晚上便會夢到衡中。大部分的夢境是回去考試,卻怎樣都找不到考場。

衡中的教育方式,無法片面說好或者不好,只能說在現在的大環境下,適者生存吧。

就算適應不了也不是什麼問題,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卻不是唯一的一道。

成功的路有很多,做好自己就很好了~


世界這麼大歷史那麼長


衡水中學完全是魔鬼教育,違揹人性。



學生蹲廁所都得背誦紙條,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完全違背了“寓教於樂”的境界,以至於鬧出學生跳樓的惡性事件!

衡水中學,無論培養出多少北大、清華,甚至留洋學生,最終都是一條不歸路!



這個學校我去參觀過,倒給我錢,我都不會讓我的孩子去唸!

我決不會把一個活潑的孩子送進去,然後接回一個痴呆的孩子!

據我記憶,衡水中學是一所私立學校,它的出發點是自私的!


孫老師談孩子教育


我今天剛從北京某211畢業,很負責任地說能進入衡水都是福氣。雖然說高考是中國最公平的道路,但他還是不公平的。在好的學校就有好的學習氛圍,好的同學資源,就算學的東西屁用沒有,但和優秀的人聚在一起你就會變得優秀。

我高中時候也覺得我學這些用不上的幹嘛,所以高二基本沒聽過課,高三新班主任給做了思想工作後才開始惡補。作為過來人,我還是覺得我高中學的東西沒什麼用😂沒有意義,但在那個年紀有幾個人確定自己以後想做什麼。而參加高考就像一份人生模板,是出路但不是唯一出路,要是不清楚以後的目標就老老實實學習去。

等要找工作的時候就知道學歷有什麼用了。說沒學歷但能力很強,這就像找對象時說長得很醜但性格很好一樣。


煎魚zZ


對於這個說法我是不贊同的,我認為衡水中學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把學生變成讀書機器,反而會把學生變成人才。

我雖然是衡水市第十四中學的今年應屆高中畢業生,但我們學校和衡水中學聯合教學,我們學校在學習衡水中學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不僅沒有把我變成讀書機器,反而鍛鍊了我的能力。

學校的嚴格的管理制度雖然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但我在遵守的同時,也使我的意志力更加強大,我很感激這種制定。

學校的教學方式雖然針對學習制定的,但其實是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我現在懂得了自律和學無止境的真諦,這都是這種方式教會的。

所以我很不贊同這種觀點。



布布舟教


對於窮人家孩子沒什麼不對,所謂素質教育,多才多藝那是針對於有錢人家而言,對於我們這種小家庭,孩子高考考到一所好的學校很重要,就業的門檻就不一樣,不要說什了社會上也是要靠個人能力的,當然有這麼一些人能力出眾,很會賺錢,試問大眾呢,包括我自己就這麼一個普通二本學校出來的,和人家一本或者重點學校出來的差距呢,再看看那些多才多藝的,以前我從來沒想過,從我小孩上幼兒園,加了個入園群,意識到,人家很小可以進行各種培養,甚至直接規劃好路線,體制外的,出國留學一直讀雙語,體制內走名校的,學區房蹲點,看看,問題是不是就出來了,再不濟的,家裡好幾套房子收房租,對於我們一般家庭來說呢,我們供不起留學,給不起錢創業,唯獨就是讓孩子有個好的學歷,拿著比別人更好的學歷去更好的平臺憑自己能力拼搏


木子4678473


高一最開始確實12點吃飯

這時候老師會告訴你

高三的什麼狀元~什麼優秀學子~他們12:32吃飯哦~(12:40宿舍查遲歸

高一上後期一起老師就會強制學到10分15分這樣 後來就變本加厲唄

是這樣一個過程,你說難不難受。

對了,知道衡中最厲害的是什麼?

絕對不是師資,不是團隊,不是時間,甚至也不是管理…

是勵志!!勵志懂嗎!!

班會瘋狂灌雞湯,大會瘋狂灌雞湯,講話都是雞湯。我個人其實有點免疫雞湯,但是我身邊的人真的非常、非常受用。

他們真的會因為一個雞湯學到12:30,晚上本來到宿舍時間不到10分鐘,他們可以留在教室8分鐘。

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試問你天天活在這種高密度勵志中,是不是比單純讀書更像讀書機器?

也捎帶一下管理 衡中一些老師是不上課的,他們叫做“級部老師”,負責幹什麼呢?就是抓違紀。

(小道消息告訴我,他們大學的專業都是研究人的社會行為,研究什麼時候你可能做什麼…

總之,教育方面的問題前面的很多回答我看了,說的挺好的,我就內部揭露一下,自己get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