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說新手不建議養母牛?

深山老農民


新手不建議養母牛?這樣說是不正確的,不管是養殖還是種植都是要學習的。不是誰生下來就會的,農民也在父輩們潛移默化下,慢慢地學會了養殖,種植技術。如果是一個新手養殖母牛,那麼應該多注意些,多多學習。能做到下面幾個方面就應該可以。



新手可以現養少一些。

在十幾年前的老家農村,每家每戶養殖的都有一頭母牛。牛在農村最大的一個用途就是耕地,是農村種植的一個得力助手。

還有一個用途就是掙錢,因為母牛一年可以生一頭小牛犢。小牛犢在養殖一段時間後,賣出去是一把不少的收入。

因作為養殖新手,可以先養殖一到兩頭母牛,母牛的年齡不要太大。這樣可以瞭解到母牛的整個的成長過程,而且這中間可以學到很多經驗。

母牛在什麼時間段最需要營養?在什麼時候發情?發情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這些細節在養殖的時候都是能觀察出來的。在一年的時間內這樣的情況估計都能遇到。有了經驗以後,在以後的養殖過程中也是比較順利的。


新手在養殖過程中可以向農民“取經”。

農民在養殖母牛的時候,都是根據多年的經驗來養殖的。

在剛開始養殖的時候,應該多虛心向附近的農民朋友多請教。往往一些細節類的東西,他們可以完美的呈現出來。

但是在養殖數量比較多,有了一定規模的時候。新手也變成了老手。在應對養殖過程中可以輕鬆的應對一些突發的情況。

不能說新手不適合養殖母牛,在養殖上面要做到的就多用心。技術沒有可以學,經驗沒有可以慢慢積累。


無吳五


新手不是不適合養母牛,在哪一個養殖品種,新手最好都先養育肥練手,熟悉了它們的生活習性,積累了養殖經驗,在開始養母畜。因為我見到很多沒有經驗的人養殖失敗的例子。

就說我認識的一個人,最開始養豬養母豬,發情了配種後怎麼看怎麼是沒有受孕,最後一生氣賣給了一個宰豬的。結果,把大豬殺了一破肚發現裡面一肚子小豬,都成型了.....


開心養殖2019


現在的牛犢價格很高,北方的優良牛犢三四百斤就敢開口上萬塊,要是500斤的牛犢就敢賣一萬五,看著真的挺嚇人的。不少人心裡就算了一筆賬,覺得養肉牛一頭才是三四千塊,不如養母牛更賺錢。只不過對於新手來說,真的不建議養母牛的,因為風險實在太大了。

為何新手不建議養母牛?這三點講得明明白白

都說與人不和,勸人養牛,這句話就說明養牛的風險非常大。而養母牛的話風險就是更加大的,新手去養母牛,絕對是十個裡面九個都要虧本而歸的。至於為何新手不建議養母牛,下面這三點說得很明白。

1、投資大回本週期長

養公牛隻需要一年就可以進行銷售了,但是養母牛產出收益的時候卻是非常長的。就看買青年母牛回來,最快也需要一年產牛犢,再將牛犢養半年進行銷售,正常情況都是兩年才可以見收益的。

而且第一次賣的牛犢也都無法回本,前期的投入都比牛犢的更貴,只有再賣第二輪牛犢才回本獲利,這就需要再花一年半的時間才可以賣第二批的牛犢了,這加起來就需要三年半的時間了。養公牛一年見收益,養母牛三年半才見利潤,相信大家都會選擇前者。

2、技術難度高

再者就是母牛的技術要求高,對於新手來說牛都沒有養過,剛買回來就需要進行配種,很多人都是懵的,根本不知道怎麼配種。再者就算是成功配種了,到母牛養育的時候又會懵,畢竟得人工幫牛犢接手,需要什麼東西也不知道,要是遇到母牛難產,經驗不足直接造成母子都死亡,那兩萬塊可就沒了。

3、綜合收益並不高,收入不穩定

別看如果養10頭牛犢,一年就可以產10頭牛犢賣個10萬塊好像挺誘人的,其實讓母牛懷孕並不容易,10頭能夠有5頭產牛犢就算不錯了。產下牛犢還需要再養半年才可以賣,所以10塊錢的利潤是會縮水很嚴重的,最後一年也就是需個三四萬塊。要是出現母牛難產死亡的,收入更是不穩定的。

總之,養母牛真不是新手能夠勝任的事情,還是建議大家先養好肉牛,積累了經驗跟技術之後再談養母牛吧。


老王談養牛


現在的牛犢價格很高,北方的優良牛犢三四百斤就敢開口上萬塊,要是500斤的牛犢就敢賣一萬五,看著真的挺嚇人的。不少人心裡就算了一筆賬,覺得養肉牛一頭才是三四千塊,不如養母牛更賺錢。只不過對於新手來說,真的不建議養母牛的,因為風險實在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