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昊生物董事長張永明:圍繞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正全力“開跑”

冠昊生物(300238)是國內生物醫學領域的領先企業之一,公司以腦(脊)膜類產品起家,目前在生物材料、細胞/幹細胞、創新藥等領域皆有多項佈局。

2月3日晚間,公司發佈公告稱,擬聯合美國參股公司開展新型肺炎冠狀病毒mRNA疫苗(Z-VacciRNA)的研究和臨床項目,這也迎來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公司所處生物醫藥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生產經營及復工方面有哪些影響?公司聯合美國參股公司開展疫苗研發有哪些具體計劃?日前,冠昊生物董事長張永明做客證券時報·e公司微訪談,一一回應市場關注。

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生物醫藥行業備受關注,冠昊生物自1999年成立以來,始終深耕該領域並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形成立足再生醫學產業,拓展生命健康相關領域,嫁接全球高端技術資源和成果的高新技術企業。

對此,張永明向e公司記者表示,許多國家都把生物技術產業作為21世紀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少數發達國家在全球生物醫藥市場中佔有絕對比重,處於產業主導地位。

對於國內的而言,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也處於逐年增長態勢。他進一步分析稱,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生活環境的變化、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以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等因素影響,與人類生活質量密切相關的生物醫藥行業近年來一直保持了持續增長的趨勢,目前該行業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而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生物醫藥領域也發揮了積極的貢獻作用。

從世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趨勢來看,生物醫藥技術正處於大規模產業化的開始階段,預計2020年將進入快速發展期,並逐步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產業。“自主創新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擁有很大的市場潛在空間。”張永明坦言。

積極應對新冠病毒疫情

2020年鼠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疫情面前,每一個人都不是旁觀者。

“面對疫情,公司科研、項目與內部管理等多個方面積極做好部署並行動起來,在關鍵時刻擔當起一家上市公司的應有之義。”張永明說。

在科研前線,基於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公司與美國參股公司擬開展新型肺炎冠狀病毒疫苗研究項目。

在集團內部,冠昊積極調配各地分子公司資源,加快推進相關科研工作及為緊缺的醫療用品資源進行支持。比如,控股公司武漢北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具備傳染病血液處理的條件,同意開放給政府及醫療機構使用;控股公司廣州優得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潤目鏡能達到防控標準,倡議其捐贈給一線醫護人員使用等。

同時公司快速響應,制定了內部防控疫情工作預案,併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落實相關防控管理工作。人資部門做好員工行程及健康情況備案,及時關注員工健康情況。

那麼,本次疫情對於公司生產經營以及復工有何影響?張永明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的蔓延的形勢下,公司生產經營使用原材料庫存能夠滿足當前生產需要。“針對受疫情影響未來可能發生原材料暫時性短缺、以及物流不暢的情況,公司將通過積極協調供應商及物流渠道、調整生產策略等多種方式保證原材料供應及生產運營。”

聯合ZY公司開展疫苗研究

生物醫藥行業作為抗擊疫情重要的一環,在迎接挑戰的同時相關上市公司們也將進入“加速跑”。而疫情備受關注的不僅僅是藥品,預防用疫苗的開發同樣牽動人心。

近日,冠昊生物發佈公告稱,與美國參股公司簽訂了《核酸疫苗項目合作意向框架協議》,擬開展新型肺炎冠狀病毒mRNA疫苗(Z-VacciRNA)的研究和臨床項目。

據瞭解,冠昊生物參股的ZY公司是一家生物醫藥技術公司,擁有一支有豐富經驗的科研團隊以及專利技術,對研製新型肺炎冠狀病毒mRNA疫苗有一定的優勢.

對此,張永明介紹,公司及時聯合ZY公司開展新型肺炎冠狀病毒疫苗研究,以期早日控制疫情進一步蔓延。不過,張永明也提示到,新藥研製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週期長的特性,“但若項目能夠成功研發並順利實現產業化,將為中國以及全世界其他國家疾病預防控制貢獻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張永明還解析了mRNA藥物的優勢。“相比傳統抗體疫苗來說,mRNA藥物在安全性更有優勢,但是mRNA疫苗存在藥物傳送、藥物儲存送輸等技術挑戰,因此影響開發進程。ZY公司研發項目是根據國際專利技術規範情況開發的產品,具有排他性,ZY的專利多糖載體通過改造可以解決mRNA疫苗傳送、儲存送輸等挑戰。”

對於項目計劃而言,項目擬篩選出數條可有特異性的病毒蛋白mRNA候選藥物,通過體外和體內實驗確定1-2個候選藥物後,由ZY做成製劑開展臨床前毒性研究,在中國申報藥監管理部門開展臨床實驗。

“這次疫情是對我們國家的一次挑戰,也是對我們冠昊的一次考驗,我們始終相信,在各方面力量聯防聯控,八方資源緊急支援,相關部門全力以赴下,我們必將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張永明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