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第六季》結束了,但是思考遠遠沒有結束

看完《奇葩說第六季》了,或許是邊際效應起了作用,沒有了前三季的驚豔,疲態盡顯,《奇葩說》很難給我新的感悟,也再沒什麼讓人驚豔的觀點出來。思維邏輯比不過眼淚和撒潑打滾。

前幾季你聽著會頭皮發麻,擊節讚歎。節目敢於觸碰各種話題,思維在碰撞,思想在激盪,有幾期都被下架了,馬東在努力拓寬著節目的邊界,像一隻勇猛的單純的野獸,在被現實“教訓”了以後,為了流量熱度和安全,自我矮化,變得“成熟”起來。成熟妥當,卻少了一點點莽撞和熱血。

新奇葩裡面,小黑表現突出,但是你剛開始不是宣稱“要用邏輯辯論”嘛?最後為什麼都是搞笑的招數呢?殷瑋實屬可惜,之前是臺灣國民黨的發言人,現在是墨爾本大學辯論隊教練,在剛開始1v1的時候,精彩的表現讓邱晨直喊“爸爸”的神級存在。還有梁秋陽,2018辯論老友賽冠軍,超級辯手聯合創始人,都早早遭到了淘汰。

星悅,蠢萌,甜美,可我真覺得她應該早點離開奇葩說舞臺,這畢竟是一個辯論節目,辯論能力墊底的人一直留在舞臺上到底對不對呢?冉高鳴,低配版的前幾季的肖驍,敢愛敢恨,同時邏輯上也不輸陣,戰鬥力不可小覷。

說到冉高鳴就不得不提肖驍,肖驍想轉變路線,強行煽情,強行上價值,可是肚子裡沒貨,有種扮豬吃老虎的逞強和無奈。

說到肖驍就不得不提老奇葩們。老奇葩們,唯一保持了可怕的高水準的就是,邱晨。有時候明明已經把辯題拆的稀碎,可是對方依然在那裡講車軲轆話,關鍵是這樣還會跑票,觀眾的迷惑行為大賞。有一次,蔡康永和邱晨打完,雖然蔡康永贏了,但是蔡康永說,自己贏完全是因為觀眾給他面子吧。

最後說說嘉賓,五個嘉賓真的實在太多了,聽完辯手們的發言還要聽五位嘉賓的發言,想想就奔潰。薛兆豐,一個學術混子;羅振宇,最後總要給“得到”引流;唯一保持期待的也就是李誕和蔡康永了吧,李誕,給你講講黑色的幽默,蔡康永,給你談談人性的溫度。

也許如大張偉所說,這個時代能有《樂隊的夏天》和《奇葩說》這樣的節目,你們還奢求啥呢?是啊,感謝那些披荊斬棘的勇士,帶領我們爬上高山,讓我們看的儘量遠一些。

《奇葩說第六季》結束了,但是思考遠遠沒有結束


《奇葩說第六季》結束了,但是思考遠遠沒有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