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把教師當做一輩子奮鬥的事業的人嗎?說說你的想法?

蘑菇鄒小琴


有,毫無疑問一定有!這麼重要這麼大的領域怎麼可能沒有呢!!有人熱愛,也就有人討厭,林子大了啥鳥都有,更不必說教育領域!這個領域有許多優點,比如穩定,假期多,面對是孩子相對關係純潔,這適合很多人的選擇。當然也有一些不足,是待遇不是很高,不適合對物質有高要求的人,這些人可能有衝出去的慾望!所以有人把教師當一輩子的最愛事業也有,把教師當普通職業混日子的也有!


民間自媒體


這個問題,想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國有句老話“好為人師”!首先從自己接觸教育行業說起,說要把教育行業當成奮鬥終身目標,本人沒有那麼大的雄心壯志,給自己定位的是:自己是個愛好讀書的人,在自己學識不停的精進過程中,尋找到適合我的平臺,傳達自己的為學理念而已。

其二,身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們是在大環境下,是在一個教師群系統裡,就有江湖,就有方方面面的條框限定,當然,就有每個人的教育情懷、教學認知上的碰撞。這也是個自我修煉的過程。故而,這其中有交叉、圓融、退縮和激進共存!但我們還是要選擇奮鬥!

其三從微觀來分析,身為教師群體中一員,我們在碰到某些家庭問題與教師身份有衝突時,又當如何態度處理。這又引發了近些年的個人“身份焦慮”某些不同討論,此暫不表。我們是教學上的傳播者,又是道義上的承擔者,身份焦慮自古有之!

而今教育改革一輪高過一輪,我們必須深深的思考,讀書是為了什麼?怎麼才能讀更多書更好的書?...這些只有自己思考辯證,才能在教學上有所成有所堅定,才能傳道!

吸收前輩養份、承育人為己任、發自己之光華!為師者當安於清貧、守於正道、修己達人也!


愛憂鬱美


當然有,而且還很多。有很多老師都把教師當做一輩子的事業。我就想把教師作為一輩子的事業。

  1. 教師不同於其他行業,它起源於孔子時期,有了幾千年的歷史,如果說哪個行業不會消失的話,教師肯定在其中。試想,沒有老師,誰教你文化知識,沒有文化知識在當今社會能生存嗎?縱觀歷史,那些能夠推動歷史潮流前進的人,有幾個不是有文化的?有幾個沒有受到老師的教導?
  2. 作為教師個人,教書育人沒什麼不好的,能看到自己教出來的學生能夠成人成才,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就。
  3. 隨著社會的發展,你對教育教學的理解也在不斷進化,你能明顯地感受到每一屆的學生都各有特點,尤其是當班主任的老師,你能讓學生對你既敬畏又愛戴,我認為那樣才算成功。
  4. 如果到自己40多歲的時候,能夠成為專家型教師或者教育家型教師,那就再好不過了,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老師自己應當不斷學習和反思,而不應當僅僅把自己看做知識的搬運工,如果抱有這種想法的話,你會覺得教書真的沒意思。
  5. 眾人都知道,老師有寒暑假,小學老師還沒有晚自習。雖然看起來工作時間比別的行業短,實際上我們只是用一天時間幹了別的行業幾天的活,單位時間內的工作量很大,有很多老師下班後還要批改作業,寫教案等等,這些工作在別的行業都算加班,在教師行業可沒有人給你加班費。所以,以後不要說老師工作清閒,老師工資高了。
  6. 但是,老師也可以在業餘時間學習其他知識,我曾經的語文老師平時特別愛看書,她現在言語談吐跟教我的時候境界又提高了很多,我應該向她學習。我自己對電腦比較感興趣,自學了一些辦公軟件的知識,同時也涉獵其他方面的知識,覺得自己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
  7. 教師是專業技術人員,老師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從改變自我做起,不在讓別人把我們當成“教書匠”。儘管我們沒有權也沒有錢,但那不代表我們非要過得不幸福。怎樣過得幸福要靠自己。

我很愛我的行業,願意把它當成事業來做。


曾老師的英語角


當然,我想這個還不在少數。首先老師這個職業是令人尊敬的職業,是好多人想的而又得不到的職業。其次這個職業是考驗一個人(德)最好的衡量標準,極有責任感又有德的老師,學生極愛學習,而且老師教課時也不會忒費勁兒,而且成績還好。先說到這裡。


WJH19820715


有,並且有很多把教師當做一輩子事業的人。

如葉聖陶、魏書生、於永正、於漪、竇桂梅等教育專家和眾多教師。

他們兢兢業業教書育人,耐得住寂寞,甘於一生清貧,育得桃李滿天下,而不求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