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知公考:10+公考6次進面,1年上岸分享3點經驗

2018年12月開始認真備考,2019年底完成目標,某省上岸,前面的裸考就不算進去了,都是打醬油。個人有幾點經驗,希望對各位有志上岸的朋友有一點幫助。

步知公考:10+公考6次進面,1年上岸分享3點經驗

一、思想準備:考公必須有定力

很多上岸的同學,講經驗時都講些學習方法,但是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在思想上做好準備,是第一步重要的,因為在認真備考前,我好幾年都是隨便看看然後裸考,當然,結果就是分數不高,18年底那會,經過一番思想鬥爭,確認自己是真的想進入體制內工作,所以就開始閉關學習了。有這樣努力的學習過程,成功的結果自然不奇怪,如果不成功,說明準備的還不夠,繼續努力就好。

思想準備的一個重點就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作為一個10年工齡的在職人員,天賦也不高,如果不能在思想上做好準備,確認自己真的能,花時間學習訓練,好的結果出現的概率必然十分的低,所以就我而言,我覺得每個想上岸的考生,可以花幾天時間,或者在備考累時的休息時間,想想自己為什麼考,你會覺得目標越來越明確,一時的失敗,只是還沒到最好的結果而已。

在備考複習中,我拒絕了朋友和單位沒有必要的聚會和聚餐,10年同學會不去了,一些極費時間的愛好活動都不參加了,是因為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要用好每一分每一秒,達成我的目標,這就需要我們考公有定力,能把你的注意力放在這件事上,認真備考。

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當舉棋不定迷茫的時候,多想想自己的初心,自然會堅定信心。

步知公考:10+公考6次進面,1年上岸分享3點經驗

二、提升策略:練習必須有套路

本人報了羚羊、花木、北楚三位老師的課程,基本算是全面學習了一遍,我覺得學習的過程要分三步走,知識學習期-》應用套路期-》大神狀態期。就我觀察論壇裡大神的表現和自己的學習過程,我處於應用套路期,達不到大神的狀態。通過一年的學習,我的行測基本穩定在65分左右,申論穩定在70左右。

1、知識學習期

全面學習三位老師的課程內容,把原來雜亂無序的個人知識儲備進行梳理,這一步花的時間最多,也重複了好幾遍,最後整理成自己的思維導圖,通過穩定的練習把知識點穩定下來。


2、應用套路期

很多同學對套路一詞比較反感,個人覺得應該正視套路的作用,進入了套路期,說明你的水平已經進入到一個高度,而不是說套路是不好的,這表明你針對題目已經有了一定的神經反應,是應該值得肯定的。很多人都想直接跳過套路期進入大神期,是不切實際的。(這裡多說兩句,為啥有的人不怎麼備考就很高分,也就是人稱的大神,那是因為人家本來底子就很好,套路上早你很多年就完成了,而你卻還沒完成套路期,你需要做的是踏實完成訓練,度過套路期,才能追趕上大神的背影。)

我從行測、申論兩個方面來說,

行測這塊,我分為了速刷部分和坐刷部分:

速刷部分:類比、填空、片段、圖推、定義,這幾個板塊,我都是利用閒時散步等時間,10分鐘完成一個版塊聯繫,做完立刻糾錯,培養作對的感覺,當然,這部分速刷,是在你知識學習期把所有方法都學習完自己,不斷練習完善的過程,對我來說,通過這種速刷,正確率能達到7-8成,基本算完成了預定目標。

坐刷部分:資料、數量、邏輯,這三個板塊要求集中精神,我是通過坐下來慢刷後學習的方式學習,資料不多說,知識點就那些,好好練提升速度,數量和邏輯,個人覺得要見多識廣,總結套路,能達到6-7成就已經完成任務了,畢竟對我們來說,正常國考難度下達到70+已經算完成了行測的基本任務。

申論就我的水平來說,達不到花木老師的信手拈來的水準,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套路答題,平常把練習做好,總結出每種題型自己該咋做,大作文,選經典的標題開頭分論點結尾直接套,套路用熟了,偶爾閃光的話,效果其實挺不錯的,我用這個方法穩定70,各位朋友可以參考。


3、大神狀態期

這塊我自己都沒練到,所以經驗不多,只能提下我預想中的狀態。

大神狀態=行測大部分都是秒題對+申論文采風流高分。

行測秒題是什麼概念,平常參加模塊,大神都是80+,我通過觀摩和分析對比,認為自己要達到80+,必須要一看題目就知道答案且對,有限的時間內快準對,能達到這種狀態就算大神狀態期;申論文采風流高分請參考花木君老師答題。

在備考時,我是把自己的目標和各學習階段按這個流程來分的,達到套路期就已經夠完成上岸的目標了,上岸的地區不算好,對於想要更好職位的朋友,需要達到大神期才算穩,畢竟現在競爭很大,為了給面試留餘地,大神狀態必不可少。

步知公考:10+公考6次進面,1年上岸分享3點經驗

三、考試態度:應考必須有經驗

臨場發揮,本人並不算特別好的人,所以選擇了以考代練的方法,在短短一年中,參加了10次以上的各種考試,只要近的,省考市考事業單位我都去參加,各種應考經驗十分成熟,上場考試很穩定,也不慌,如果你認為自己臨場會緊張,就多練幾次。

能面試練習的我都去,這可不是陪練,而是真的上場面試,最終進體檢的有四次左右,我選擇了其中一次上岸,如果崗位不合適,就在體檢前電話拒絕,避免招人單位因我的選擇耽誤事情。

應考必須有經驗,這個因人而異,可以自己斟酌。


總結:

公務員考試不簡單,隨著現在考試的人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大,在思想、能力、經驗上的不斷儲備,能縮短我們與其他優秀考生之間的差距,並實現超越。

這一年備考。也不斷提升了我的能力,並反思考試備考的經歷,為什麼考試要設置行測、申論、面試三個環節,行測是鍛鍊公務員的各種基本能力,申論是鍛鍊寫作能力,面試是鍛鍊溝通表達能力,公務員考試就是通過這三個能力測試篩選滿足條件的人員,當你不斷在這三個能力上取得突破,上岸也就自然而然了,如果你的能力不過關,上不了岸也是正常,通過備考讓自己的各項能力強起來,其實才是考試的真正目的,能在這個崗位上做更好的貢獻,這是我在這一年備考中學到的東西,希望對各位有用。

套一句古詩詞,漢·陳琳《武軍賦》:“鎧則東胡闕鞏,百鍊精剛”比喻經過長期鍛鍊,變得非常堅強。希望大家都通過備考鍛鍊能力,自然上岸,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