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週週評丨特斯拉股價暴跌,多家車企“兼職”生產防疫物資

車市週週評丨特斯拉股價暴跌,多家車企“兼職”生產防疫物資

特斯拉股價經歷“過山車”

美東時間2月5日,經歷連續兩日暴漲之後,特斯拉股價遭重挫,收盤下跌17%,創八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創始人馬斯克的身家也隨著股價大跌而縮水,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數據,馬斯克的排名從2月3日收盤時的22位降至第25位。特斯拉大股東羅恩·巴倫(Ron Baron)認為,特斯拉10年後的收入將達到1萬億美元。不過,綠光資本掌門人David Einhorn、摩根凱瑞資本管理創始人Mark Yusko等華爾街基金大佬卻堅持認為,特斯拉的股價存在大量泡沫。

點評:雖然特斯拉市場發展前景很好,但仍不足以支撐如此高的股價,股價虛高也更加說明其只是披著科技外衣的汽車公司,泡沫越來越大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同時,也不能排除其股價漲跌背後存在一些“資本遊戲”,因為資本具有逐利性,投資更多看中預期,不少投資者都希望趁著特斯拉備受市場追捧之際,採取快進快出的策略來獲利。接下來,特斯拉的股價或將繼續上演多空大戰。

多家車企“兼職”生產防疫物資

為支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區,緩解防疫物資的緊缺現狀,已有多家汽車企業開始“兼職”生產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產品。目前,已經有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等車企“兼職”生產口罩、消毒液等物資。

點評:汽車行業供應鏈企業有很多,有些可以轉產口罩,並且汽車企業的質量管控等方面有條件也有能力,所以車企轉產有相應的工業基礎。此外,通過與上游供應鏈聯合生產,整車企業可以快速發揮優勢補充口罩產能,發揮自身供應鏈資源優勢,同時不影響自身復工生產。

多家車企為經銷商“減負”

新型肺炎疫情衝擊著“寒冬”中的汽車行業,大量車企延遲開工時間,汽車經銷商們不斷調整著營業日期,營業壓力與日俱增。截至2月5日,包括沃爾沃汽車、一汽-大眾奧迪、東風風神、捷豹路虎、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比亞迪等近二十家車企採取為經銷商“減負”的措施。其中包括從商務政策、經銷商疫情防控運營指導、人員保留、疫情支持等角度制定高效渠道應對支持措施,以及為經銷商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等。還有一些車企實施了不設2月銷量目標、直接為經銷商員工發放人員補貼、諸多業務項目專項支持等多項經銷商關懷政策。

點評:中國汽車市場已經轉入存量競爭時代,並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隨著疫情的出現,這一降幅或將繼續加大。但經過40多年的發展,中國汽車行業包括零部件製造業、供應鏈、售後服務體系以及整車製造業都已成熟。作為汽車企業來講,要實時把握市場動態,保證市場供應的充足;同時,對產品的排產適時調整,對市場認可度較高的熱門車型,加大生產力度,多供應,以保證市場的正常運行;對於經銷商企業來說,做好服務,要把市場的一手信息及時向企業傳遞,同時把對消費者的服務做到位。

蔚來汽車完成1億美元新融資

2月6日,蔚來汽車宣佈近期完成累計1億美元的可轉債融資項目。據瞭解,本次投資方為兩家亞洲投資基金,數額分別為7000萬美元和約3000萬美元,且均為“非關聯方”,即單純的財務投資人。

點評:從蔚來披露的財報來看,其現金流來自於賣車,並沒有覆蓋整個製造及運營體系。在這個關鍵節點,融到的資金可以說是蔚來的“救命錢”。不過,1億美元對當前的蔚來而言還是遠遠不夠的。儘管從銷量和成本控制的角度看,蔚來的表現已經在逐漸向好,但中短期內要維持運營還需要資金的持續“輸血”。

中國零部件斷供致部分國外車企停產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兩家關鍵供應商線束零部件短缺,造成韓國現代汽車“停產”之後,菲亞特克萊斯勒歐洲一家裝配工廠也在2月6日發出“停產預警”。據瞭解,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已在1月下旬的春節長假前建立了庫存和運輸中的零部件緩衝。但如果這些零部件工廠下週無法恢復生產,庫存將開始告罄。目前,韓國、日本、印度等國家的部分汽車企業正制定暫時停產、尋找替代供應商等決策,以應對疫情對供應鏈帶來的影響。

點評:據不完全統計,湖北省汽車零部件企業佔全國的比重為13%,多達近1.2萬家;而註冊資金1000萬元以上的湖北省汽車零部件企業佔全國比重約10%,也有近兩千家。湖北省外,全國範圍內的零部件企業也均受到此次疫情的影響延遲復工,而全球8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和中國製造相關。在全球製造業合作深度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貿易聯繫不斷深化,中國在製造業中的地位已不可輕易被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