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的北方人包括東北人嗎?為什麼一些東北人不愛吃麵食?

祖傳噴子二十年


這個問題我應該有一點發言權,因為我是從南方來到東北工作定居的,我妻子的老家是山東,她就喜歡麵食。關於南北方的劃分,一般是以淮河和秦嶺一線。有的朋友把長江作為南北分界線,是不對的。要是把長江作為南北分界線,那長江穿過武漢,武漢是南方還是北方呢?實際上,武漢是南方城市。

在傳統的印象裡,北方人都愛吃麵食。形成這個印象的原因,主要是華北和西北地區都是小麥產地,華北人和西北人都是以麵食為主。而東北地區在改革開放以前,因氣候和種植技術等因素的限制,只有朝鮮族種植水稻,漢族人主要種植高粱和玉米。由於東北人都是闖關東過來的山東河北人,老輩的東北人也喜歡吃麵,但由於條件限制,主要還是吃高粱和玉米。

改革開放以後,土地承包到戶,東北地區大量種植水稻,現在的東北已經成為中國優質大米的生產基地,東北人早已從高粱玉米為主食改為以大米為主食。由於東北不種植小麥,麵粉需要從華北購進。歲數大的東北人依然衷情於麵食,而八零後九零後和零零後大多愛吃大米。因此,人們看到在外工作或旅遊的東北年輕人都是以米飯為主食。


若愚趣談


長春的供應是6斤大米8斤面高粱米2斤玉米碴子2斤小米一斤,其餘是玉米麵,黃豆麵.這是1974的供應定量,說實話東北人喜歡吃大米,到改革開放後政策放寬了,可以在農村買米了,我家親戚都是在吉林永吉口前那去買1980冬天每次200斤。東北人吃麵不能和其他省份比,喜歡吃餃子,其他的麵食一般。我因為環境的影響可以天天吃麵,但是家裡人絕對受不了,現在東北農村也是米飯多。改革開放前東北產米也是不少的,國家把東北大米出口了換回來的白麵也不是都給東北,只是很少一部分,那時候是種水稻,碾完米不讓你吃,就是粗糧多,農村一年吃不了幾次細糧。如今吃粗糧比吃米飯貴多了。這個社會人民生活水平就是好。我個人感覺去誰家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幾乎就是大米飯炒,燉菜。再就是包餃子。


倪家營734


東北人米麵都吃,根據個人口味和愛好。面在自己家弄很麻煩,年輕人都不會弄。家裡有老人就幸福了,我回到老家,我媽會給我烙油餅,蒸花捲,蒸包子,包餃子,包餛飩。外面買的不好吃,自己又不會做,也覺得做起來麻煩。

以前山東闖關東過來的老人更愛吃麵,所以家裡人也習慣跟著吃麵,饅頭,花捲,餅,包子,麵條一類的。我爺爺奶奶都是山東人,我奶奶做的山東大包子和手擀打滷麵是一絕。他們也不是不吃米,只是更喜歡吃麵,面更對他們的胃口。

我小時候東北還有種小麥的,我還陪姥姥(南方叫外婆)去磨坊磨過面,帶著曬乾的小麥去,帶著麵粉回,是機器加工的,每次磨好多袋麵粉。後來慢慢的東北就不種小麥了,好像是因為東北的氣候,自己種產量低,品質也沒有那麼好,都直接買外地產的麵粉。現在黑龍江農作物水田種水稻(大米),旱田基本以玉米為主,大豆(黃豆)也少見了,我小時候還挺多種大豆的。

現在生活好,想吃啥吃啥,吃什麼主食完全是個人喜好。如果非要說地域,我感覺山東,山西,陝西,河南,河北,甘肅都比東北人愛吃麵食,當然麵條是全國都吃的,除了兩廣地區偏愛吃米線米粉。


比遠方更遠的遠


現在的人都進化了,什麼都吃。過去由於生活困難,北方米少,讓人誤以為北方人只吃面不吃米。其實那時面也缺,和米一樣的缺,為什麼不說米,而說面呢?因為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是麵食,餃子,包子,麵條,都是麵食,讓人誤以為只喜歡吃麵,不喜歡吃米。其實在平時,米麵吃得都一般多。這是指我們這代人和上代人。現在這代人,80後,普遍不願吃餃子,他們吃得雜,什麼都吃。我認識個四川人,他說,四川人喜歡吃米,不喜歡吃麵,但是我就喜歡吃麵。舊社會,民國的時候,哪來的喜歡不喜歡?米麵都沒有,玉米麵都很少,是吃糠。地主和窮人的區別是,地主是能吃起玉米麵窩窩頭,窮人是窩窩頭和糠參半。大米白麵地主也沒有,因為種了根本就不長。


白天甲骨文晚上鬥地主


在中國的北方人這個定義很特別,有些朋友認為只要長江以北都是北方人,有些朋友比認為黃河以北是北方人,有些朋友認為淮河以北是北方人,通常意義的北方人是包括東北人的,但是東北人吃麵食也不算多,我覺得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大概是中原地區一帶,山東、河北、河南的朋友。

中國的北方主要包括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北方這麼大的一個區域,飲食習慣千差萬別,東北人喜歡吃什麼呢?為什麼麵食不受東北人的歡迎?為什麼一些東北人不愛吃麵食?這個可能和飲食習慣有關,以前東北這塊地方並不種植小麥,所以小麥麵粉沒能成為東北人日常主食,有時候過年才能吃一頓精粉包的餃子。

東北是大米、玉米、高粱米、小米為主要主食,這種風俗習慣讓東北人的菜餚也非常容易搭配米飯,以前限量供應大米,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大米變成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大米再也不限量,華北一帶小麥麵粉產量最高,麵粉質量非常好的,河南河北山東一帶都是麵食為主。

東北水稻大概一千年以前種植,二百年前開始規模種植的,其他作物也有更久的種植歷史,主要能量類的食材是玉米高粱。小麥之類的作物,因為不耐凍,一年只有一茬,小麥的產量太低,不適合東北氣候,小麥產量不高,所以喜歡吃麵的也不是很多,但是自打闖關東之後,麵食也開始普及了。其實愛吃饅頭的也不少,只是年輕人嫌做饅頭太費勁了,好吃的大饅頭也很暢銷。

東北大米品種很多,顏色清白、半透明,東北大米做成米飯後,米飯透明發亮,口感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香、甜、軟、糯。東北獨特的地理優勢配合適宜的氣候優勢,加上優良稻米品種,產出上等的東北大米,大米就成為東北人最喜歡的主食。



遼瀋美食


常說的北方人包括東北人嗎,當然包括,而東北人是真真正正的北方人。

又為什麼說東北人不愛吃麵食,其實東北人愛吃麵食,至於說不愛吃麵食的是個別人。

東北人,正宗的確實還是遼吉黑三個省份的人,象長江以北的河北一帶那也能屬於北方人,但和遼吉黑省份的東北人還有點區別,他們的地理位置在南北交界處,以山海關為界,而他們的生活習慣有偏南方人的,也有喜愛北方人的生活。

生活在北方的人,一般都喜歡吃麵食,因為北方的黑土地生長的多數是麥子,平時在生活中,在北方人的歺桌上有饅頭,烙餅,麵條,餃子,而餃子是北方人的最愛,每逢過節和喜慶的日子,餃子是歺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種飲食。



至於說有些北方人不愛吃麵食,那是和他們的父母有關,有的家庭的父母親是從南方來北方的,正因為他們很不習慣北方人的飲食,更不願吃北方的飯菜,他們越不喜歡吃就越不接觸北方飯菜,越不接觸就更不愛做也就不會做,所以導致他們的孩子吃不到北方的飯菜,慢慢的影響孩子也不願意吃北方的飯菜,道理就這麼簡單。


在當今社會,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南方人和北方人早已融入在一起,互相習慣了各地的風俗,他們也什麼都吃,而且吃的特別香,感覺也很好,人們真是大開了眼界,也品賞了各地的美食,真的是要感謝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了更多更好的享受美食生活的樂趣。


孫女士的生活


北方包括華北,西北,東北等區域,涵蓋山東,河北,河南,山西,內蒙,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北京,天津,遼吉黑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北方人確實大部分以麵食為主,東北平原因為土壤肥沃且水系發達,是水稻的主產區,因此水稻產量和質量都很不錯。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部分東北人從小就吃大米,所以不喜麵食是正常的。但大部分東北人米麵都是混吃的,尤其各種雜糧,玉米,大豆,土豆都是東北人餐桌上的常客,所以不能以偏概全的說東北人是不吃麵食的


帥帥的辰哥


簡單的說北方人就包括東北人,對題主提出的東北人不愛吃麵食?有如下見解。

一,上世紀七十年以前,農村是以種啥吃啥為主的,基本上是以玉米,高粱為主,想吃麵那來?供應戶口的每人每月三斤面,二斤米,剩下的就是玉米麵了,而農民只有在春節期間用玉米或大豆換些白麵過年了。

二,改革開放以後,農村聯產承包以後,農民有了自主權,但仍受水的侷限,水源足的可以種水稻,而缺少水源的地方仍以種植玉米大豆為主,白麵大米只能花錢買了。

三,因為東北少有小麥產地而大米卻聞名遐邇,因此東北人喜歡那晶瑩剔透,香氣四溢的大米飯,這僅僅是一種習慣。隨著社會的發展,東北人也開拓了對美食的追求,在麵食上也十分愛好,東北人喜歡吃的餃子,還有各種麵食加工食品都是現在不可或缺的了。


洗耳翁1


我們東北人米和麵都吃。











開心的像個夏9


我一個同事老公是山西的,過年從東北到婆家去,吃麵食快要吃哭了,東北人主要麵食是餃子,主要主食是米飯,感覺東北人差不多是全中國吃米飯最多的地區。看全國各地特色面(米)食就知道了,廣西螺螄粉,廣東腸粉,米粉,福建沙縣系列,河南面食系列,武漢熱乾麵,南京鴨血粉絲,江浙蟹黃包、小籠包,大肉面,西南小面,抄手,涼麵,西北泡饃,蘭州拉麵,哨子面,油潑面,山東煎餅,保定驢火,北京滷煮,天津煎餅果子。東北除了餃子就是大餅子(不常吃)。東北人從城市到農村還是以米飯為主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