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女生真實日記的“真實”更應該被關注

武漢女生真實日記的“真實”更應該被關注

作者 | 花朵財經

花朵財經ID | F-Finance

||

這個春節全國人民見識了頻次最密集的爆款文章,這其中也包括謠言。

按照對人的心理影響,謠言可以分為兩種,一種讓人放鬆,一種讓人絕望。比方說,沒有症狀的人不會傳播病毒、已經有抗病毒的特效藥物被確證,屬於前者。沒戴口罩會10秒內感染、新病毒乃科研人員人工製造,則屬於後者。

輕乎使人放縱,絕望造成恐慌。不管是哪種謠言,都罪莫大焉。要說人血饅頭,這個春節期間不少自媒體確實吃了個肚兒圓。

今天三表發文《一個被消費的武漢女生》,怒揭昨晚熱傳的爆文《一個武漢女生的真實日記》,屬於罔顧該女生的意願,將其視為“樹洞”的豆瓣內容經過簡單截圖後轉發,實為消費苦難、滿足大眾的刻奇心理的徹徹底底的王八蛋行為。

武漢女生真實日記的“真實”更應該被關注

三表的文章正義感滿滿,道理邏輯也沒毛病,只有一點花朵財經略有不同意見,說《一個武漢女生的真實日記》滿足了大眾的刻奇心理,恐怕是過於高高在上了。

有些朋友也許不明白啥是刻奇,並誤以為獵奇,刻奇的意思,類似於金碧輝煌的牆紙滿足土豪炫富,以及高低迂迴的浮誇詠歎調,或者高度戲劇化的影視作品,以此滿足大眾的矯情。

《一個武漢女生的真實日記》誠然是人血饅頭,但說它刻奇,無異於說百萬級的讀者中轉發點贊者多屬矯情,這有點過了。三表是自媒體大號,應該很明白刻奇與否,關鍵在於被報道的事件和人物真實與否,像咪蒙那樣虛構一個情感經歷屬於刻奇,像《一個武漢女生的真實日記》這種,儘管發文的人確實意在收割流量,罔顧原作者意願殊少良心可言,但還真不是客氣,因為文中的截圖都是那個武漢女生的真實經歷。

該文的眾多讀者之所以點贊轉發甚至讚賞,也是出於對女生的善意而非惡意,是一種正常的情感投射,疫情之下,同呼吸共命運不再是一句空話,人們閱讀時的心態,相信絕大多數不再是看戲,而是兔死狐悲。

花朵財經讀這位武漢女生的日記,讀到她切切告訴父親要記得自己的胎記時,不知不覺已經潸然。再讀到三表的這篇文章,不由得想到,包括《一個武漢女生的真實日記》在內,眾多反映武漢城內真實情況的文章,它們客觀上確實有不少的流量,但與此同時,此類文章至少讓外界知道了疫情中前期武漢人民究竟做出了多大的犧牲,這位女生的家庭,只是千千萬萬武漢家庭的代表,在如今的情況下,讓全國更多人知其境況、憫其遭遇,對於同仇敵愾戰勝病毒是有利的。

另外,昨天,9日,湖北書記蔣超良在武漢市督導疫情防控工作時要求,錨定“清零”目標,做到應收盡收。準確掌握、動態更新患者人數、醫院床位數、方艙醫院收治數等數據,有針對性地細化完善各項措施,盡最大努力提高收治效率,確保所有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都得到集中收治,確保所有在家未收治患者人數清零。

武漢女生真實日記的“真實”更應該被關注

“清零”是艱鉅的,但又是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像新冠病毒疫情這種傳播力強、殺傷力強的疫情,不管在任何地區發生,都是一場浩劫,中國的中央政府在本次疫情中反應迅速,包括封城、延假、全民防控等措施,堪稱有壯士斷腕之勇,花朵財經日前的文章就寫過,這種果決放在世界前十的經濟體中,除了中國沒有哪個國家能做到。中央政府的快速決策使全國人民避免了一場屍陳遍野的大劫難,避免了隨著而來的通貨膨脹、外資掠奪和民生劫難。

還是那句話,絕大多數的真實情況,對於我國當前的抗疫大局,是有利的。

當然,對於疫控有利,並不意味著《一個武漢女生的真實日記》就沒毛病,該文發佈者刻意忽視原作者意願的用心當然是險惡的,這一點毋須再論。

只是如果自媒體之惡能分個三六九等,那麼《一個武漢女生的真實日記》再惡,它也惡不過謠言。

比如說三表同時提到的《凡人李文亮醫生的臨終遺言》,這就是徹頭徹尾毫無可取之處,純粹造成恐慌的刻奇式的傳播。

另外,三表發文並附上鍊接之後,該文的點贊數字再次猛漲一波,那麼這是否也同樣有違背這位武漢女生意願之嫌?這是不是也有點“刻奇”呢?

本文不為尋釁,只是想說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真實比謠言強。如此而已,也歡迎各位有不同意見。


附上鍊接:

日記鏈接【https://m.douban.com/people/1412680//?dt_platform=wechat_friends&dt_dapp=1&from=groupmessage】

【被消費的一個武漢女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