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封村,農民沒收入無法生存怎麼辦?

上坡的馬車


疫情當前,為了做好疫情防控管制,農村採取了村村封的管理措施,農民被封閉在村內,無法務工或從事商業活動,確實多數人沒了收入,但那也不至於說,這些日子就已經達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


現在雖然說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靠務工所得,但每個農村家庭或多或少都還會有幾畝地,種地即便是不能讓你賺多少錢,但最起碼的生活保障還是能夠有的,溫飽問題也還是可以解決的。

筆者也是生活在農村,村裡從大年初一就開始了封村管制,春節前採購的食品至今還剩下大半,平常在家裡待著,也沒有太大量的活動,還真的吃不下太多的東西。在城市蔬菜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地上漲的情況下,對於生活在農村的我而言,影響微乎其微,院子裡的幾種蔬菜可以滿足了日常飲食需要,完全不用買菜。


再則說了,即便是短時間內不能外出掙錢,家庭收入減少了,那也不會到了嚴重到生活無法維繼的地步吧,就是按照往年能夠外出打工的情況下,這時間也無非是集中外出打工的日子,如果連這幾天都無法堅持,只能說是個人對家庭生活不會經營的原因。

作為咱農村人,大部分家庭都懂得勤儉持家的,會把平常掙的錢有計劃的花銷,在沒有家庭大的事情發生時,應該每年都會有結餘的,如果天天是寅吃卯糧,不懂得節儉,又有鋪張浪費的陋習,那就另當別論了。


在這次疫情防控的封村管制後,農大所在的村裡,村委會為了考慮到減少村民外出,把村民自發捐助的資金購買了蔬菜與米麵等,免費挨家挨戶的發送,三四天送一次,也基本上解決了本村村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村裡這樣做,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家庭條件好的村民,自願為此次抗擊疫情捐助物資,村委會又把這些捐助的物資進行轉化為食品,或者是直接均等發給村民,不僅有助於防疫管制,又對那些家庭條件不好的村民,起到了幫扶作用。


可能每個村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條件不同,但村委會也同樣可以倡議村民自願捐助,在當前的這種特殊時期,相信對於勤勞善良的農民來說,只要自己的家庭條件還不錯,都會自願幫助大家,發揮餘熱共克時難的,這就是群眾的力量。

在此次疫情爆發後不久,農大所在的村裡就出現了捐助熱潮,以至於到後來村委會大喇叭上通知捐助結束,不在收村民的捐款了,其實這也是村委會的綜合考量,因為眼下大家都不能外出掙錢了,先行捐助者都是生活條件相對好的人家,如果繼續捐助下去,有些生活條件不好的村民也會被動捐款,怕影響到大眾的生活,村委會採取了停止捐款的方法,的確稱得上是一種良策。


如果真有像題主所言,目前生活出現了困難,不妨也向村委會尋求幫助,應該也能給予一些資助解決的。我相信在當前的鄉村生活環境下,這樣連基本生活都難以保障的家庭畢竟是少數,如果真有,極有可能是家庭發生了返貧的因素,相信也是可以通過集體的力量去度過難關的。

更多關於三農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本欄目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

農大知事


疫情期間封村,封路,農村沒有收入無法生存怎麼辦?你問的含蓄籠統,我分兩個問題回答你。其一,就是真正農村生活狀況,真正在家務農的並不害怕這幾天封村斷路。原因是農村除去年前備年貨有點忙,基本過完春節就沒啥事。就是吃飽做餓,以前過完年可以走親訪友,吃吃喝喝,打打牌 賭賭博。基本上都是些不沾痛癢的事,今年疫情無非就是取消了這些,在家依然不誤吃喝。中國的傳統春節大魚大肉備足,饅頭管吃到元宵節,米麵管吃過二月二,蔬菜自家地裡產,絕不會吃五六十一顆的白菜。你說農村封路咋沒法生存?米麵有,油鹽足,地裡蔬菜吃不完。


這才是真正的農村人的現實生活。其二才是你問而且想知道的問題,就是農村戶口,不以農業為主的農村人。比如不種地的農民工 城市打工上班的打工族。疫情面前,特殊情況,只能等待。雖然沒上班打工,也不至於就無法生存吧,農村生活水準那麼低,在農村生活倆月 三個月,也沒城市一月費用開支大啊。確定沒有幾十元的白菜,五毛一塊的饅頭。即使沒青菜,田間地頭還有野菜呢。如果積蓄在農村不夠活那麼三兩月,這確實有些問題。可能牽涉的部分分期買房 買車,這不用怕,央行已經明確後延還款日期,不上徵信逾期黑名單。如果還有問題,那就是即使上班有收入,生存依然是問題。比如需要收入還馬雲 信用咔,說明你資產已經不良有反應了,也一樣暫時不還不算逾期。疫情面前,只能配合中央決策,在家修身養性,保護自己,養足精神,一旦放開,就努力投入工作奮鬥中。個人見解 點關注不迷路


131419鑫圭雜苑


大家好,我是來自四川南充的李茗,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下面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讓滿意。

自從我們市裡有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後,我們這裡也實行了封村管理。

雖然封村了,出入沒有以前方便,但是村民們不但沒有意見,反而還挺贊同的。因為封了村,外面的人不能輕易進村,這有利於疫情的防控。

至於題主說,因為疫情期間封村,農民沒了收入,從而無法生存,我覺得這有點誇大其詞了。

因為在農村,不像城市裡,沒有錢就買不到食物。而在農村,糧食和蔬菜都是自己家種植的,根本就不用花錢去買。

再說了,就算你平日在外打工,家裡沒有種田地,但在疫情期間,你可以暫時給左鄰右舍借點糧食和蔬菜,也能夠生活的,怎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因沒法掙錢而生存不下去呢?

如果說你眼下實在缺乏糧食,你可以向村上領導反應,他們也會想辦法幫你,一起渡過這個暫時的難關的。


李茗說鄉村


我是農村人,我來告訴大家我在農村過得怎樣的生活!疫情期間,我們村口已經有人登記,凡事外來人都不給於進入,村內人出去購物也得戴口罩跟登記,所以這就一方面保障了村內安全係數,所以在我們這邊,我們在村內活動都是不戴口罩的,我們活動的區域比較廣泛!

  1. 釣魚:我想這個也是很多人願意做的事情,我們在村裡人魚塘裡釣魚,可以釣草魚,鯽魚,鯉魚,連魚,喜歡釣什麼,就用不一樣的鉤,不一樣的餌料,一點都不枯燥,不滿大家說,今天我就釣了30多斤回家炒菜,而且還非常開心。

2.挖蓮藕:我們這邊在南方,家家戶戶都種植了白蓮,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拿鋤頭上自己地裡開挖。田裡種的蓮藕粉比較多,炒熟吃起來勸勸的,比溏泥種的好吃,我連續挖了幾天,不夠吃就再去挖。

3.植樹:現在春天快到了,是個植樹的好季節,上果園附近移植樹苗,種植在自己家門前,等到花開盛開時,那是一片芳香,待果子成熟時,吃他個幾天當飯飽。

4.烤地瓜:這個也許大家小時候都吃過吧!我們帶著自家種植的番薯,來到一片草原地,再草原地上面撿牛糞,不錯,就是牛糞你沒看錯,看著噁心,但用它做烘烤柴火一起燒,番薯那味道是真不錯!吃過的人都知道!不能再說下去了,口水要流出來了。

5.挖冬筍:這個時候挖冬筍,是最佳的時候了,前段時間挖還比較小,現在去挖出來的,那個頭都大,而且都快冒出來了,不用像之前那麼難找!回來加上自家曬的臘肉爆炒,哎呀媽呀!飯量都大增,該減肥了現在!

還有更多好玩好吃的就不一一講拉!在農村,雖然目前沒收入,但也不至於找不到吃的,只要肯動手,到處都是食物!根本不用像城市那樣什麼都要買,所以說,農村我是真喜歡,目前來說過著安逸又安全,你們覺得呢?


小羅農村生活


你是真不瞭解農村啊,農村的大米是自己種的,吃不了還能賣錢呢,肉有年豬,牛羊,雞鴨鵝,都有,都有菜園子。我這回過年還在家拿的白菜,土豆,蘿蔔,還有晾乾的豆角,蘑菇等有黃瓜,青椒等鹹菜。我的視頻裡有農村的風景你可以看看就知道了。就這些物質三年不敢說,一年什麼都不幹都能活的挺好。






長春強強


一位被關在家裡半個月的武漢朋友這樣寫道;

這段時間,在外地的朋友,經常發信息說:"我們一樣,也困在城裡,困在家裡啊“。

可是,我真的想告訴你,你們的困,和我們的困不一樣。你們的封,和我們封也不一樣。

我們每個小區,甚至每個樓棟,每天都有被確診的患者。沒有人知道,下一個是誰。

你們困在家裡,可以打打牌,可以輕鬆地看個電視,而我們每個困在家裡的武漢人,在不停地擔心和害怕,不停地刷新聞,希望出現一點點好轉,希望疫情早一點點拐頭。

我的好朋友,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 。有一籠雞,每天餐館的老闆都要抓2只出去,剩下的那群雞是什麼心情,我們武漢人就是什麼心情。

致不在重疫區的人們——

不要嫌關在家裡的日子不好過,也不要抱怨沒工作的日子沒收入,不要抱怨店門關閉要虧本,想想那些武漢感染病毒的人,如果可以換一下,我們寧願到你們這邊關14個月也不願意被感染。

所以你們要珍惜,要知足……


迷人的芯


我就是遼寧西部地區的一名家庭主婦,說實話,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就是未雨綢繆,喜歡屯點東西,尤其是吃的用的,自己殺一口四百斤豬,玉米能有三千多斤,大米過年買了三代,麵粉有半袋,又預備了五十斤,小米五十斤,粘豆包一千個,蕎麥麵二十斤,地瓜面五十斤,大白菜土豆酸菜三個月足夠吃了,豆角幹茄子幹一樣一編織袋能有三十斤,都有三十斤,精鹽三十袋洗衣粉碧浪大袋三代,反正一年不出門省點用應該沒問題


和尚房子中通王英


我就生活在農村,家裡有米有面,有媽媽做的手工饅頭,院裡的菜地裡有白菜、生菜、油麥菜,寶寶愛吃的紅蘿蔔,還有媽媽醃製的辣蘿蔔,雞窩裡有雞蛋,隨吃隨取。寶寶還可以在院裡曬太陽,騎著他的小車跑來跑去,媽媽說即使封村再久也不怕。相反比較擔心生活在城市裡的哥哥一家,小區封了,樓上一戶人家也隔離了,樓也封了,呆在屋裡哪也去不了,小侄女呆在屋裡憋壞了,沒事無聊就要和家裡的弟弟視頻,看著弟弟嘴裡喊著:“奶奶,我也想回家,和弟弟在院裡騎小車,捉迷藏”。




米豆的媽媽


首先我作為一名返鄉的農民,在這裡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就算我們農民朋友現在四個月不出去打工掙錢,一樣可以正常生存,現在農村對於防控疫情基本上都進行了封村,主要就是為了在疫情的非常時期,把一些疫情所帶來的影響隔離,就好比我們村現在所有的路口都有人值班,那麼面對這樣的的情況農民沒有收入應該怎麼怎麼辦呢。

那麼在這裡我想給大家講一講以前農村的生活,也就是說在以前農村所有的人幾乎都在家裡種地為生,很少有人去外地務工,因此可以看出以前的農村人就算是不用去外地打工,一樣可以有一些穩定的收入來維持生活,雖然靠種地收入沒有在外務工掙的多,但是一年到頭也可以解決溫飽問題,因此通過這些分析對於農村封閉村莊來看,農民朋友一樣還是可以靠土地以及糧食來維持正常的生活。

就現在來講農民朋友幾乎每家都有一個人在外務工賺錢,因此現在通過這些年在外打工也都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個人的存款積蓄,因此現在的農民朋友就像剛才我說的,四個月不去打工一樣可以正常生存,再加上現在農民在家裡都有自己的土地。


現在土地裡正生長著小麥,這些小麥等到收穫以後,就可以磨成麵粉來吃,因此對於疫情封閉村莊,農民的生活一樣可以正常進行,總而言之土地是咱們農民朋友的基本保障,在眼下階段土地對於農民朋友來講就是穩定基本收入。


紀錄鄉土


農村相對來說食物供應充足點,我家是果農,沒有怎麼種菜,糧食要靠買,其實天暖了還能挖野菜,超市蔬菜也是就近的不需要遠距離供應,就是取消了往年熱鬧的場面,城裡務工的暫時回不去,跟城裡的封城封小區不一樣,封了就只能在那幾個平方活動了,我們農村還能去地裡幹活,室外環境好,不與外人接觸也很安全的!盼疫情早結束恢復正常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