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毀滅才是永恆?

用戶64598321


什麼才是永恆的?

所有的具體存在的物質都不會永恆不變。只有抽象的概念存在永恆,比如真理。

地球是圓的,大海是藍的,你所目之所及的一切,沒有一刻不在發生變化。

地球可能有天會爆炸,大海會乾涸,他們都不會永恆。

但只要你的意識還在,地球在你的印象裡永遠是圓的,大海也永遠是藍的。

他們存在的時候,會被外界各種因素影響,可能改變了形狀,改變了顏色,這就會導致你對他們的印象發生了變化,這就不永恆了。

所以,一個事物真實存在,那他永遠有會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將他毀滅,她就會在你的心裡永恆,因為他沒有了改變的可能性。


荒島97


毀滅才是永恆?我這麼不認為,永恆與你的認知接受程度有關。有的東西是,有的就不是。


風過無痕,葉落無聲;有時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就是不滅的永恆;日出日落,雲聚雲散,作家白落梅說的好:“曾幾何時,我們做了最柔情的人,為一朵花低眉,為一朵雲駐足,為一滴雨感動。”這份水潤柔情,何嘗不是我們感情長河中的一種瞬間永恆。

來則應,去則不留。緣來時,相約黃昏,月上柳梢;風也有情,花也含笑;空氣中似乎氤氳著甜蜜的味道。緣去時,伊人不在,淚水青衫;雲也無情,雨也含愁;繁英落盡,苦澀獨品;眉梢平添一抹閒愁。緣來緣去,有時一個漸行漸遠的背影,就是一道刻在心裡抹不去的風景;永恆是什麼?此時就是一個愛情的轉身。

人是個體,情伴一生。父母愛,情綿長;父母親情,永遠陪伴;小時候,父母為我們遮風擋雨;長大後,當我們迷失在生活的十字路口時,父母給我們指明方向;父母給了我們一個叫‘家’的地方,充滿溫暖,是可以避風的港灣,也是可以療傷的地方;父母給予我們愛,滋養著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心裡有愛、有善良。父母親情何嘗不是永恆?

朋友知己,相伴一生;人與人的認識,一般是始於顏值,交往是因為你的資源,變為朋友則是認可你的品格。之所以你們能成為朋友,不僅只是你擁有多麼豐富的資源,更多的是你自身的才華和魅力。你們品味相投,興趣接近,彼此欣賞,好比高山流水遇知音。這份難得的友情如涓涓細流般的長流不息,經得起利益誘惑。不會背叛朋友。

真正的朋友不只是手舉夜光杯中的觥籌交錯,燈火闌珊中的鐘情高歌,在你得意時的聚會捧場,重要的是在你落魄時,對你依然如故知冷知熱。真朋友,也許在你風光時不會為你錦上添花,但是,他定會為你雪中送炭。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真正的朋友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變淡,也不會因世事的滄桑而褪色。真朋友,重信義、懂情義、惜真情,朋友相伴,快樂永遠;朋友情也是永恆。

信仰,也是一種不以毀滅而存在的永恆。有堅定信仰的人,可以為了信仰付出一切,甚至生命。在他們心裡,信仰如陽光,照亮生活;如指南針,指引你前行的方向;如調度員,讓你不偏離航向;如一盞燈,照亮前行的路;信仰,讓人理智,讓人堅定,讓人百鍊成鋼。

奉獻,是人類心裡的一道光,令人光彩奪目;奉獻,是人類心裡的一朵花,馨香人的靈魂;奉獻,是人類內心裡的一抹悲憫,令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奉獻令人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豪情;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壯;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清白;奉獻,是一種精神,能與無形中昇華人的靈魂,永保人的初心。奉獻,也是一種永恆。

人生百味,你有你的味,我有我的味。在我看來,愛心、某一瞬間、親情、友情、信仰、奉獻的精神等都是一種永恆,且不以毀滅為前提。有時,人不必刻意地去追求某件事情,而是知道是需要什麼,就像永恆二字一樣,自己追求的是瞬間的永恆?還是永恆的瞬間?僅此而已。


碧雯Sunny


毀滅才是永恆,這是一個很富有哲理的話題。與我而言,千秋萬世,唯有周而復始,才能生生不息,天地眾生,唯有新老更迭,方可流轉千年。

毀滅,意味著終止、消亡、歿去,代表著一個個體的結束。花落草枯人逝去,都可以理解為毀滅,許多人很忌諱這種論調,總覺得喪氣。然而再牴觸,也不能影響生死輪迴的自然法則,億萬年來被忠實的執行著。

花落後有果,果熟蒂落,種子入土安眠,來年萌芽成長,又是一派花團錦簇,你說你今天看到的這朵花,去年可曾相識?

遍地勁草,歿於秋霜冬雪,化於腳下泥土,來年滋潤新草,再度蓬勃,你說你今日見到的這棵草,是不是去年那一株?

人固有一死,卻以畢生之力,生子生孫,育其成才,人類社會延續了千萬年依然欣欣向榮,龍的傳人傳承了5000年,依然矢志不改。

既然毀滅後總有生命延續,並且千百年的雨露風霜也無法阻止它的延續,那麼說它是永恆的,又有何不妥?

佛說,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就是以死為終點,死便是新生的希望,想必就是此番大道理吧!

如果您有什麼補充,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閱覽!


講道理的叨叨


毀滅才是永恆,其實我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只有自私自利的人認為,我費勁千辛萬苦得到的,終究不一定能全心全意的屬於我,中間有可能有變故,有可能有其他意外的產生,為此一個自私大膽的想法就是我,得到了,但是怎麼能一直屬於我,怎麼能抑制中間有可能發生的意外變故,怎麼辦。只有將其毀滅。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本來是件好事,得到了,擁有了,但是由於一己之私,個人執念的影響。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二是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會佔為己有,有這種想法的人一般內心都是自卑的,都是曾經或多或少有過悽慘的童年影印,內心的自卑導致自己的自私自利,就去瘋狂的追求,甚至到後來得手後就不顧一切的將其毀滅,狹隘的認為這樣才是永恆的擁有,殊不知這是自己內心的陰暗面在作祟。


米多一


還記得黃家駒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生命可以在人生中最成功最光輝歲月的時候剎那間毀滅,那才是永恆。”

“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生命當如夏花般開得絢爛,那麼當生命走向結束之時,便能像秋葉般靜美,了無遺憾!道法自然,生死輪迴,方得永恆!



小冤家12345


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把美毀滅給別人看,結束悲劇就是中止這種毀滅,讓美留下來。什麼東西是永恆的呢?幸福,邏輯,偶然,可能或者不可能……一切都是永恆!如果愛一個人,兩個人是真心相愛的那才是永恆,如果只是單戀,那隻會是毀滅。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說的那樣:悲劇人生如煙花般,璀璨只是一瞬,毀滅才是永恆!


破譯123


這話說得有道理。簡單地從哲學角度來分析,世界是由矛盾構成的。矛盾的一個基本屬性就是偶生性。按老子的說法,有生於無。就是說有無必有有,反之亦是。毀滅相當於無,存在或曰生存相當於有。從這個角度來看,萬物毀滅就是迴歸於無了。目前所知,無就是永恆。

所以說這句話是對的。


天道若龍


毀滅才是永恆,這話寓意深刻。

狹義的理解是毀滅了即不可再生,是一種悲傷的永遠的離去、消失於廣袤無際的宇宙;廣義的理解是毀滅即使再生的起點,新生的動力,生命存在的另一種方式和意義。

1、關於毀滅

可以說,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一程不變的。“毀滅”是變化的主要方式。

莎士比亞說過,人世間永恆的東西總是悲劇,人類總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而成為悲劇的永恆。所以世間有很多美劇都是描寫悲劇色彩的,讓人們感悟其中永恆的魅力。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走過幾十個春夏秋冬,走過無數個難忘的日子,帶著難忘的回憶和愛戀走到“自我毀滅”的終點。這總有悲涼的感覺,甚至包括些許無奈。因為宇宙的永恆,讓自己的生命短暫得如同燃放一次煙花。

2、關於永恆

從簡單的理解角度,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絕對永恆的。毀滅即永恆,是悲涼的也是美麗的永恆。

但是,細品永恆更是曾經閃耀的光芒,是曾經絢麗的多彩,是生命來過的熱愛。

比如,就像“勿忘我”花朵在綻放的時候,它用素雅的美麗敘述著不曾忘記和不要忘記的故事,它用此生的成長、孕育和經歷風霜雨雪的描寫,就是為了這個故事“配上一個優美的插圖”。綻放的過程詮釋了生命的永恆、愛著的主題。因為它知道,自己的芬芳更來自於人們對這種淡淡清香味道的喜愛。

世間所有動植物都是如此。為了心中的那份愛戀,從來不曾考慮“自己的毀滅”,

如果這種毀滅能換來一種思想光輝閃耀的美麗,即使以化為泥土等形式而存在,其璀璨的精神會永恆於大地之上。

3、死亡不等於毀滅,精神才是永恆

“有的人死了,可他還活著”,這種存在是永恆於人們心中的留存,永恆於世間吟誦的留存,是激勵人們奮進的動力。最美好的東西,就是靈魂之花的永不凋謝,一盞照耀人們心房的燈盞始終亮著。

所以“人的生命,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當心中充滿愛的時候,剎那也是一種永恆”,這種永恆,是綻放在人們心中芬芳的永恆,是給人帶來無限溫暖的永恆。

小結:

知道毀滅即是永恆,我們才會不計較生命的短長,而是積極探尋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像這朵向日葵,它對生活以及生命意義的註解,就是努力向著陽光深情而綻放。

告訴這個世界,我來過、擁有過、美麗過。

正因為“毀滅”是永恆的,所以我們要如此珍惜“自己來過”。讓每一個日子因你而舞,讓身邊的人感受你的愛戀,讓自己在走過的歲月中映出楚楚動人的姿影。


親吻生活一愛欣


“毀滅才是永恆”怎樣理解呢?個人認為:世上萬物,乃至宇宙萬物,在“生命”(有些物體不一定是生物)極限內,它們都是變化或者運動的,如果與“毀滅”後時間相比較,存在的時間是極其短暫的。一旦自身毀滅了,那麼將永遠消失,也就是“永恆”。

的確,毀滅即是自己不存在了,就會產生既不變化,又無運動的結果,那怕時間再久,它也不會存在變化或生命,這樣就成了“永恆”。





圓夢186752883


永恆/ 含義

永恆是漢語詞彙,即永遠、恆久意思,含義是說精神和世界永遠存在、不變,象徵人們對生命和世界的美好願望。反之則是片刻、短暫的。所有美的事物,也總是不能持久的,若存在,必將引起爭搶,被佔有,唯有被毀滅才能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