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祿生說匾:扶危濟困


石祿生說匾:扶危濟困


石祿生說匾

中國是匾額文化的發源地,從春秋戰國開始,至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匾額中的“匾”字在古代也作“扁”字,《說文解字》曰“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


歷史上曾出現“無處不匾”、“無門不匾”的盛況,匾額被稱為“古建築的靈魂”。


今天,石祿生說匾:我們來看看清代(1644-1911)【扶危濟困】匾。


石祿生說匾:扶危濟困

清代(1644-1911)【扶危濟困】匾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尺寸】長198.5釐米 ,寬70釐米


【工藝】平板雕字帶雙框匾。匾心紅地楷書陽刻貼金字(題詞為粘帖,上款是浮雕後整板嵌於匾中)。邊框黑色地彩繪纏枝花紋;綠色內框。

上款:咸豐五年端月 穀旦


【註釋】


扶危濟困:系成語。扶,幫助。危,危險、危難。《韓非子·十過》:“亡弗不能存,危弗能安。”濟,搭救;困,窮苦、困難。扶危濟困,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意思是人家有危險、有困難,進行積極搭救和幫助,即助人為樂的善舉。這是題匾人褒獎受匾個人或單位的讚頌辭。


主講嘉賓

石祿生說匾:扶危濟困

——石祿生


福建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會長,中國長城學會海峽兩岸文化促進會會長,福建龍巖學院閩臺研究院客座研究員,中國網海峽頻道《海峽三分鐘》主講,福建品藏文化公司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