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火腿傳統醃製方法有哪些?

雲南彩銀商貿12半年慶



宣威火腿,雲南省著名漢族特產之一,因產於宣威而得名。它的主要特點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適中;切開斷面,香氣濃郁,色澤鮮豔,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其品質優良,足以代表雲南火腿,故常稱“雲腿”。

  宣威火腿傳統加工工藝主要包括鮮腿修割定形、上鹽醃製、堆碼翻壓、洗曬整形、上掛風乾、發酵管理等六個環節。

原料:豬大腿、食用鹽。

1、新鮮的豬大腿被源源不斷的運進加工車間。


2、給豬大腿抹鹽,配合按摩的手勢,才能把鹽抹的均勻。

3、每隻火腿的表面都要撒上大量食鹽。


4、抹鹽分四次進行,小卡片上詳細記錄了抹鹽的時間。

5、等待抹鹽的火腿,整齊擺放在車間內。


6、醃製好的火腿掛在專門的房間內,保證 溫度和溼度。

7、地面灑水保證空氣溼度。


8、隨著時間流逝,火腿與空氣慢慢發生反應。

9、宣威火腿營養風味的形成,主要是在宣威特殊的地域氣候環境條件下,經過風乾,發酵成熟而形成的。


10、師傅時刻關注火腿的變化。

11、最終分解成塊,真空包裝。


12、醃製三年以上的火腿直接可以切片生吃。


奶茶匠人


將經冷涼並修割定形的鮮腿上鹽醃製,用鹽量為鮮腿重量的6.5-7.5%,每隔2-3天上鹽一次,一般分3-4次上鹽,第一次上鹽2.5%,第二次上鹽3%,第三次上鹽1.5%(以總鹽量7%計)。醃製時將腿肉面朝下,皮面朝上,均勻撒上一層鹽,從蹄殼開始,逆毛孔向上,用力揉搓皮層,使皮層溼潤或鹽與水呈糊狀,反覆第一次上鹽結束後,將腿堆碼在便於翻動的地方,2-3天后,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第二次上鹽,堆碼;間隔3天后進行第三次上鹽、堆碼。三次上鹽堆碼三天後反覆查,如有淤血排出,用腿上餘鹽復搓(俗稱趕鹽),使肌肉變成板粟色,醃透的則於淤血排出。

將上鹽後的醃腿置於乾燥、冷涼的室內,室內溫度保持在7-10℃相對溼度保持在62-82%.堆碼按大、是、小分別進行,大支堆6層,小支堆8--12層,每層10支。少量加工採用鐵鍋堆碼,鍋邊、鍋底放一層稻草或木棍做隔層。堆碼翻壓要反覆進行三次,每次間隔4--5天,總共堆碼醃製12--15天。翻碼時,要使底部的腿翻換到上部,上部的翻換到下部。上層醃腿腳杆壓住下層腿部血筋處,排盡淤血。

經堆碼翻壓的醃腿,如肌肉面、骨縫由鮮紅色變成板粟色,淤血排盡,可進行洗曬整形。浸泡洗曬時,將醃好的火腿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時,肉面朝下,不得露出水面,浸泡時間看火腿的大小和氣溫高低而定,氣溫在10℃左右,浸泡時間約10小時。浸泡時如發現火腿肌肉發暗,浸泡時間酌情延長。如用流動水應縮短時間。浸泡結束後,即進行洗刷,洗刷時應順著肌肉纖維排列方向進行,先洗腳爪,依次為皮面、肉面到腿下部。必要時,浸泡洗刷可進行兩次,第二次浸泡時間視氣溫而定,若氣溫在10℃左右,約4小時,如在春季約2小時。浸泡洗刷完畢後,把火腿涼曬到皮層微乾肉面尚軟時,開始整形,整形時將小腿校直,皮面壓平,用手從腿面兩側擠壓肌肉,使腿心豐滿,整形後上掛在室外陽光下繼續晾曬。晾曬的時間根據季節、氣溫、風速、腿的大小、肥瘦不同確定,一般2-3天為宜。


九月1020


宣威火腿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哪裡氣溫適合火腿的發酵,醃製工藝也比較複雜,要先沫上鹽放在缸裡醃製一星期,拿出來清洗以後,涼去水汽,在沫上足夠的鹽,然後涼曬起來,處理不好會生蟲,臭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