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軍”來了!長寧這些社區來了這麼多 “戰疫生力軍”!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在非常關鍵的階段,最重要的是要把屬地防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任務,落實到每一個具體崗位、每一個基本單元。社區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主戰場,隨著外來人員返滬高峰的來臨,外地返滬人員的排摸、登記等工作任務緊、工作量大。為了守牢小區口,看好家門口,切實打好疫情防控的阻擊戰,根據區防控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和要求,長寧區啟動了區機關工作人員支援街鎮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組建工作隊火速下沉社區,2月3日起,148名機關志願者陸續到位馳援社區,與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社區幹部們並肩作戰。


與社區幹部一道守牢“安全門”


2月6日下午,一輛出租車載著一位乘客進入新涇鎮天申小區,等乘客從後備箱拖著行李箱出來,一位遛狗的居民警覺地意識到他可能是一名返滬人員,但等到居民跑過去時,該名乘客已經進了樓棟消失了。這位居民連忙向此次支援北虹居委會、來自司法局的機關志願者沈曉冬反映情況。在瞭解基本情況後,沈曉冬立即向居委彙報,並建議立即對那名可疑人員所在的樓棟進行逐一排查,核實其具體情況。經比對分析居委會的樓棟排摸情況表,該棟樓共有4戶人家在前期排查中沒有反饋消息。鎖定目標後,沈曉冬和兩名居委幹部對4戶家庭逐戶上門拜訪。當拜訪到第一戶家庭後,對方即承認是剛剛返滬的人員。沈曉冬隨即對該名返滬人員就相關規定進行了解釋,並要求特殊時期配合居委會做好網上相關登記工作,並在返滬後減少外出活動,做好自我居家觀察,獲得了該返滬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考慮到最近返滬人員很多通過出租車直接開進小區的這一情況,沈曉冬還提出建議,完善對此類人員的發現排查機制,堵住漏洞。


“援軍”來了!長寧這些社區來了這麼多 “戰疫生力軍”!


為充實社區一線防控力量,作為長寧區下沉社區的十支志願團隊之一,16名機關志願者2月初集結到位,下沉到新涇鎮,一到一線就根據新涇鎮的安排走訪轄區藥房,瞭解口罩供給情況,走訪居委會實地瞭解排摸情況和物資供應情況。下沉到居民區的志願者則與居委幹部、業委會、物業一道加強小區出入口守護防控,對快遞、外賣等高頻次人員增強管控力度,牢牢守護小區進出“安全門”;廣泛發動居民群眾做戰“疫”“啄木鳥”,一經發現居民不帶口罩出門,主動勸說溝通。


“援軍”來了!長寧這些社區來了這麼多 “戰疫生力軍”!

“援軍”來了!長寧這些社區來了這麼多 “戰疫生力軍”!


面對即將到來的“返城”高峰期,天山路街道做好轄區18個居民區53個小區、26幢商務樓宇和1006戶街區商鋪的分類防控工作,建立了社區疫情防控模式。2月4日起,來自區檢察院、虹橋辦、房管局的機關幹部作為一支戰“疫”新力量增援天山社區,和社區幹部一起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線。根據街道安排,他們對天山街道轄區範圍內的1000餘家沿街商鋪、小店展開走訪巡查,對於已經開門營業的100多家店鋪開展衛生防疫宣傳,並對店內節後返滬人員進行登記,指導店內人員運用掃碼方式自行登錄軟件對店內情況進行更新填報。各店鋪反饋情況積極,均表示自願配合街道開展衛生防疫工作。


支援北新涇街道的志願者跟著居委幹部忙著線上線下開展宣傳,除了在小區、樓道內張貼告知書、走訪商鋪開展防疫宣傳,教老年人掃碼登記信息外,還在第一時間將800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送到居委幹部、物業工作人員、樓宇管理處等一線工作人員手中。兆益科技園上海博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物業經理表示:“這本書送得很及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開展防範工作,應對園區內的復工潮。”金平居委會一位社區工作者表示:“我們一線工作人員一定會好好細讀這本書,不僅增加我們的防疫知識,而且在向老百姓宣傳時也能有理有據,達到好的宣傳效果。”


兵分多路 樓宇、小區防控無死角


社區防疫工作紛雜、細緻、多面。下沉到社區的機關志願者根據社區工作需要,分佈在多個專項工作組中,最大化發揮他們的各自作用和優勢。


下沉到虹橋街道的志願者團隊15人,分佈在企業組和居委會組。企業組排查東方國際、舞蹈中心、血液中心、高島屋、家樂福、工人療養院等處,發現無外地返滬人員上班,人員身體情況均正常,企業負責人也表示有外地返滬人員或突發情況會及時會跟志願者聯繫,做到防控無死角。居委會組在8點半準時到崗,在露天辦公環境下,為保證每名居民領到口罩,志願者冒著嚴寒值守。機關志願者胡國琴是一名法官,也是團隊裡年齡最大的一名志願者,為了掌握全面情況,更好地服務居民,一天跑了5個居民區,心裡一直把服務居民放在首要位置,在有確診人員的小區放發口罩,維護小區日常管理,配合居委幹部做好防疫、政策宣傳等工作。


“援軍”來了!長寧這些社區來了這麼多 “戰疫生力軍”!

“援軍”來了!長寧這些社區來了這麼多 “戰疫生力軍”!


下沉到新華街道的機關志願者分佈在樓宇工作組、居民區工作組。樓宇工作組重在排摸與走訪,下沉社區的這幾天,來自區市場監管局、區人社局、地區辦、生態環境局的志願者按片區對新華街道的54幢商務樓進行了劃分,每棟樓明確了排摸責任人。在排查中山萬博大廈的過程中,志願者發現提前復工的“一行兩會”管理企業與物業之間存在矛盾,致使物業管理人員對防控工作認識不足。志願者不避困難,積極與物業溝通,耐心宣傳防控疫情的重要性,最終使物業經理轉變態度,配合加大防控工作力度,為幾日後的復工潮做足準備。居民區工作組則分散下沉到新華街道十幾個居委會,服務內容涵蓋現場登記預約口罩、電話通知居民領取、領取現場維持秩序、給隔離居民送菜和日用品……


“讓我們一起加油!”


機關幹部下沉社區,讓社區疫情防控力量多了一支生力軍,有效支援了一線工作,也讓機關幹部零距離地接觸到社區幹部、瞭解到社區工作的艱辛和不易,通過與社區幹部並肩作戰,學到了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


“援軍”來了!長寧這些社區來了這麼多 “戰疫生力軍”!


2月4日,機關志願者馬淳傑,根據安排來到江蘇路街道北汪居委會報到。一進居委會大門,便有人熱情地引導:“口罩預約登記請到這邊來排隊……”等他自報家門和來意後,居民區書記立刻過來“認領”,把他帶到辦公室。居委會辦公室內忙碌的情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日記裡這樣寫到:“門口的登記臺,承擔著口罩購買預約登記的任務,這是居委會一項最新的防疫工作,也是最近三天最為繁忙的工作。另一邊辦公室的電話機旁,工作人員正持續不停地撥打著電話,逐戶排摸核實社區居民出入滬情況,確保及時掌握社區疫情防控的準確動向。期間,還要陸續接待居民們的求助、投訴,耐心細緻地處理居民們反映的各類問題和情況。雖然大家都帶著口罩,但仍能感受到大家對待工作認真而又熱情的態度,工作氛圍忙碌而有序。可以看得出,這是一個團結、高效的團隊,有著一群專業、富有責任心的成員。在未來的一段日子裡,我將加入到這個優秀的團隊,成為他們的夥伴,攜手奮戰在防疫一線。”而這樣的工作狀態,居委幹部們保持了十六天,整個春節假期沒有一天休息。“雖然當前“戰疫”形勢嚴峻,但在這萬物起始、一切更生的日子,相信一切都會有轉機。讓我們一起加油!”馬淳傑內心更堅定了。


“援軍”來了!長寧這些社區來了這麼多 “戰疫生力軍”!


2月4日起,一支由15名機關工作人員組成的 “生力軍”奔赴華陽社區,第一時間下沉到21個居民區,參與到社區一線的防控工作中,積極向居民區黨組織書記申領任務,共同參與口罩預約登記、排摸重點人員情況、做好居民健康信息登記。“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基層幹部特別是居委會幹部挺身而出,紮實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做了大量工作。一天工作下來,我充分感受到他們的不易與辛苦,作為志願者,我將服從安排,堅決完成任務!”區機關志願者王濤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很有感觸地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