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勸課農桑,明代在官制上動真格,為何效果不理想?

123zcd


明代時期,經濟中心已經轉移到南方,並日趨南移,主要是隨著世界貿易發展,從宋代開始形成了一個覆蓋整個中國東南沿海以至東南亞、朝鮮、日本的海上貿易帝國,這個鬆散的集團由漁民、海商、海盜組成。而新航路的開闢,又從另外一個層面推動了海上貿易的飛速發展。

這樣一個海上貿易圈,把中國東南地區捲入進去,帶來了南方商品經濟繁榮、商業市鎮興起、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經濟利益使得大量南方農民棄農經商或者改種經濟作物,或者從事手工行業。明政府試圖用海禁來阻擋海上貿易對農業帝國的衝擊,實際上是逆潮流而動,結果導致了明代的倭寇之禍,倭寇實際上是由中國的海商、海盜、沿海居民和日本國內鬥爭失敗的流浪武士組成,可以說東南沿海居民已經日趨以貿易而不是靠農桑為生。

這個時候,無論政府如何勸課農桑,都不足以阻止大量農民棄農經商了。


由豫之海


土地制度存在問題,土地被兼併,農民淪為佃戶,諸王地主士紳搶奪民田,擁有大量土地,但不必納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