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廣東人用生雞祭祀,而我們廣西用閹雞祭祀?是這樣嗎?

手機用戶菸斗上的小狗


兩廣人,要是語言相同,許多風俗習慣大體是一樣的,我地處兩廣交界,同說粵語白活,依我所知廣西廣東的粵語白話區,許多風俗習慣是大同小異,沒有質的區別,只有量的不同。說廣東廣西拜神用雞不同,那也是有的,但大多相同,多是用閹過的公雞祀神,不用母雞的,說廣東用生雞(不閹的雄性雞)拜神,據我所見,大多不是這樣的。我常見做法事時,即巫道之人驅邪制鬼做道場作法事,就常要生雞來祭,特別是要生雞血。正常的過年節拜神都是用閹過的公雞的。


樹德漢碩


有引戰嫌疑。

不同的情景用不同動物。

開光之類的用活公雞,尤其是雞冠的血。拜祭用煮熟的公雞。7月14鬼節用鴨子,傳說鴨子會游泳,馱著祖先的靈魂過冥河。

還沒用閹雞的。

而且閹雞的手藝如今瀕臨失傳,根據相關數據,在贛南、湘東南、閩粵交界、雷州半島一帶的農村還有一些。

【現在養雞場主要挑母雞養,還能下雞蛋呢,有的直接丟掉了小公雞。閹雞的事都不經常幹了。農村散養戶,誰會在意閹不閹?】


黑眼歷史觀


不會的看什麼節氣,春節用醃雞,初二就不能用醃雞,有的用雜醃(也就是沒醃徹底的),有的用生雞。清明就用醃雞,七月十四就用生雞(雞不是主要的了,主要是鴨)。平時什麼白事和算命的都用生雞


神遊五洲


生雞比較有氣勢,去勢了的雞是用來吃的。我們客家人講究場合,房屋上樑、開基什麼的用雄雞,祭祀一般用去勢後的公雞,祭祀一定要用剦割後的公雞,特別是大年三十的祭祖活動一定要用非常大的公雞才會得到村裡人的讚揚。


丁往事不堪回首


因為兩廣的風俗各有所不同。


好運來1096944998974


不同的拜祭用不同的雞🐔。不是千遍一律用公🐔雞。小編不明白就不要亂編。會笑大人家的口。



用戶9586768723481


廣東人平時節日拜神用雞行,年三十用雞行,鵝,豬肉,選擇用雞或鵝都可以,開年用生雞拜神,意思是生生猛猛,清明拜神不用雞,用鵝,豬肉。


陳145344068


廣東是用奄雞的,除非是百年歸老去世做法事時用生雞公平時拜神用奄雞


沒有最貪只有更貪


我懷疑提出這個問題的是個傻子?除了特殊情況用生雞,其他一般都是閹雞多。主要還是生雞難買


當我眯眼笑


我是廣西玉林的,我的村上每到節日用生雞,用庵雞供祖先的,五花八門都有,隨著改革開放,把民間傳統打亂了,村民覺得自已這樣或那樣做都覺得順利,出外打工有錢撈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