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提議禁止農村喪事吹嗩吶,農民無法接受,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上海小阿偉


有專家提議禁止農村喪事吹嗩吶,農民無法接受,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首先,不知道題主所說的專家是哪些人?如果能夠說出具體的人名,並且這人真的是個專家,我們再考慮這個事情本身合理與否,這年頭什麼事情都扯上專家的名頭,這個專家還真的是累,希望不要什麼事情都要和專家扯上邊。如果事情本身存在不合理性,不需要專家建議,大家都會分辨是好還是壞。其次,我們來看看問題的本質,喪事請嗩吶班彈唱幾天的行為。在農村,有喪事活動,基本上都要請上當地的嗩吶班,吹拉彈唱好幾天,這個習俗已經傳承很多年了。嗩吶也屬於民間藝術之一,在喪事的時候吹奏哀樂,表達對故人的哀思之情,這本身無可厚非的事情,沒什麼好說的。難道農村的民風民俗都屬於落後的東西,都要被取締呢?這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最後,對於喪事惡俗行為確實應該禁止。農村喪事的大操大辦、惡俗吹拉彈唱的行為,這估計是專家所考慮的情況。現在,農村確實有很多習俗被惡俗化了,農村喪事請嗩吶班可以,但是在喪事上唱喜樂,比如“今天是個好日子”等就有點過分了,還有在喪事上表演歌舞、進行模特表演,這都有點過了。

綜上所述,農村喪事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動,是表達對故人的哀思之情的行為,請嗩吶班奏哀樂表達哀思完全屬於正常行為,但是對於部分喪事搞惡俗表演的,真的沒有必要,也需要取締這樣的行為。至於題目中提到專家的意見,也不需要如此,真的不好的事情不需要拿專家做背書,不要以專家的字眼引起爭論的焦點。至於取消嗩吶表演,不能搞一刀切,正常的嗩吶可以接受,但是惡俗的嗩吶演奏還是禁止的好。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指尖三農


從現實上來說,因為環保的原因,現在部分農村白事已經沒有了鞭炮,如果再禁止吹嗩吶的話,肯定農民弟兄們一時無法接受,我認為禁不禁嗩吶,還是根據農村的實現情況來,不可能說禁就禁。

農村辦白事,以前有許多講究,“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農村辦白事一般比較嚴肅莊重,本著送逝去的人最後一程的感情出發,大家一般都會參加,而且農村辦白事的規矩很多,還不能隨便減少,這是農村辦白事的特殊之處,所以很多白事辦著辦著,就成了人們所說的大操大辦,這與移風易俗的要求也確實不相符合。

但農村辦白事可以不要很多與時代不同的規矩,但嗩吶班子這個事可以作一些靈活性的處理,農村不象城市,城市有城市的侷限與要求,農村辦白事停靈時間長,而且需要的人手也比較多,所以一個村子裡有人辦白事,不管是不是三門之內,只要叫到幫忙,基本上大家都會去,主家為了答謝,也為了招待遠到而來的外親,通常需要用嗩吶去當作白事中的很多儀事事項,比如說嗩吶什麼時候響,什麼時候停,什麼時候下地,什麼時候入棺都以嗩吶為號,這是有很多講究的。

農村辦白事請嗩吶吹的曲種是獨立的,在北方地區辦白事請嗩吶班,你可以聽出非常悲傷的效果與氣氛,都有固定的吹法,也是農村民俗文化的一種,沒有了嗩吶,好象白事辦得就有了氣氛,也沒有了應有的靈魂。

至於說農村辦白事以後要不要吹嗩吶,我個人覺得首先需要在移風易俗的風氣上有一個改變,但這種改變決不能一禁了之,農民無法接受是因為這是個傳統,不請嗩吶這個白事辦得就不完整,甚至是對已逝人的不敬與不孝,想改變這個需要有一個時間的過度,想禁止就禁止其實不真不是什麼好事。

農村白事大操辦本不是由於請不請嗩吶造成的,想奢侈浪費也不能跟要不要嗩吶扯上必然的聯繫,如果村民大部分對這樣已經很能想得開了,那要不要其實都好說,但在農村觀念一時還未接受的情況下,把矛頭對準嗩吶我認為是不妥的。


聞雞曉讀


現在所謂的磚家,無非多讀了幾本書而己。多的只是書本上的理論,可號稱磚家們知不知道你們缺乏的就是社會上的實際經驗,而這個恰恰是致命的東西!有本事可把今天的這些話說給你們的父母親聽聽,不打死你們這些號稱磚家才怪呢!含辛如苦地供你們讀書,難道就是為了今天說得這些話?數典忘宗的東西,你們就不能向袁隆平、錢學森及李四光那些人一樣,腳踏實地的用自己所學知識為社會創造價值出來!


橡皮樹18


俺家祖傳手藝燒磚,專業燒磚十八年。俺才算磚家,把那冒充專家的牽過來,吃俺兩磚,讓他在那紅口白牙胡逼逼!

就有那麼一幫吃飽了沒事的閒人,哪天眼珠一轉,屁股一抬,腦仁一熱,就憋出一堆餿主意。禁放煙花爆竹不說了,畢竟還有點保護環境防汙染、防火的原因。禁嗩吶?這是抽的哪門子瘋?

嗩吶自公元三世紀傳入我國以來,在我國發展流傳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早已深深融入大江南北無數國人的生活。嗩吶音色粗曠豪放、高亢嘹亮又剛柔相濟,技巧豐富,表現力超強,深受人民尤其是廣大農村居民的喜愛。在農村婚喪嫁娶中都少不了嗩吶的存在。不誇張地說,嗩吶本身、演奏技巧、樂曲等已經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不來保護、挖掘、整理、搶救也就罷了,還想來禁止?這是欠抽啊。

記得中學語文還學過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開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至今記憶猶新,這裡的“喇叭,嗩吶”不也是這些幫閒“專家”的寫照?

反鋪張浪費我們不反對,但禁嗩吶這種想法實在是腦回路太清奇了。禁了價碼便宜的嗩吶,難道不能請更貴的西洋樂?真是拍屁股才能產生的思路。

今兒除夕,本來想休息,看到這題目,忍不住吐槽幾句。斷斷斷水刀獻醜了。


斷斷斷水刀


專家建議禁止農村喪事吹嗩吶,農民無法接受,其實任何新事物剛開始都會遭受阻力,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我們需要了解專家為什麼提提議禁止吹嗩吶這件事?

首先,辦喪失成為一種攀比的手段

在越窮的地方就會越講究形式,我就知道有一個地方如果死了一個老人,大概要花10萬左右。一個老人,在年老生病甚至住院都不可能捨得花這麼多錢,之所以要這樣辦喪事,就是為了顯示自己家族的實力,另外辦喪事還為了要回自己之前送出的葬禮金。

專家之所以這樣建議就是因為本來很窮的農村,倘若花太多時間和精力,那麼會讓農村的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

攀比並不是一種好現象,片面的攀比就會形成一種不良的習慣,就像你蓋三層樓,我蓋四層樓,永遠這樣無休止的比下去,人類就會在糾結物質和形式,反而關注不到人真正的要做的事兒。

其次,辦喪事本身還會阻礙交通,給人的生活帶來不便

別說是農村,包括現在有一些不發達的城市,也是會辦喪事,會搭一個戲臺,然後這個戲臺會把整個馬路的人行道都給佔掉,人們在走路或者騎電動車時就會變得特別的不方便,畢竟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人的生活節奏本來就快,交通問題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第三,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真正需要的事上

子欲養而親不待,失去親人的人都明白,其實在親人在的時候我們總是有恃無恐,覺得未來時間還很長,可是等到,親人突然走了,我們又會突然我們又會心生一種內疚感。這種內疚感毫無益處。

有人說給老人辦一場體面的喪事,能夠讓他在陰間走的時候更有面子,然後我們就來,可人死後有什麼感覺,在另一個世界又會是怎樣的存在,我們沒有人知道,科學也不能給我們答案,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在親人在的時候用心去對待他們,多花時間和精力和他們在一起。

每個人有且僅有現有的一生,對於親人,我們也只擁有他們的現在,未來誰都不知道,我們只有在現在多找出時間跟他們在一起,能感受到我們的愛和關懷,也只有這種切實的關係,才能讓家人感受到真正的溫暖,就算他們離開了人世,也會帶著一種溫暖和關懷離開。


芳芳沒想到


依我看來,所謂的專家也未必管的太寬了。農民的多少傳統習俗都被他們剝奪了。喪葬吹嗩吶是人們在親人過世後的一種普遍的祭典方式,關中一般稱吹鼓手。他們用嗩吶或洋鼓洋號演奏出各種哀曲,來寄託兒女對親人們的哀思。所以說專家提議禁止農村喪事吹嗩吶,我相信大家不會響應的。


姚社朝


很好,都是垃圾文化,現在有婚慶禮儀多好,老人可以開個追悼會,現在電影院沒有人看了,電視也不大看,喇叭🎺班和以前不一樣了!沒有唱戲的了,就是罵大匯,把小孩子都給傳染壞了,不健康的文化多!家家戶戶都有是,有那個錢💰幹啥不好,有時候就是沒有幾個人看,有啥用,支持,點贊誰想看叫他花錢請家裡天天看。要想傳承下去也演點好的,文化文明藝術他她們有嗎,?耶穌愛你,哈利路亞,讚美主。


是我的牧者愛你


先禁鞭砲,再禁嗩吶,掛燈籠、剪窗花、走親戚、耍社火、扭秧歌都全面禁止了吧,中華文化傳統都當糟粕丟掉吧,都去過磚家們的聖誕節吧!


雅魯藏布13


沒聽說過相聲反三俗把相聲給取締了,也沒聽說因為二人轉熱講葷段子二人轉就完蛋了。民間把結婚和喪葬兩件事和稱為紅白喜事,喪葬事自己人哭不介意外人笑,所以常有喪局請人表演甚至會有引觀眾發笑的表演,當然更要有悲傷懷念的表演,不瞭解的人會覺得怪異,但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莊子也為妻子去世而笑,並非不正常的事。應該禁止的是鋪張浪費,和脫衣舞這樣過火的事情。嗩吶吹喜,這是民俗,申遺才好。


老甜爺


我認為試行禁一下也可以,讓他們適應一下沒有什麼不妥,但不能太強制性了。這樣的好處不要勞命傷財。生亓孝順點比辦什麼酒席、敲鈹打鼓強。生前一碗湯比死後山珍海味強萬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