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導讀

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就有了狩獵活動。遠古的人類為了生存,學會了使用工具。伴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狩獵活動中的標槍、弓箭隨之產生。尤其是春秋孔子就將射箭運動作為培養人的德行、進行禮儀教化的重要手段。

戰國時代,射禮又成為古代男子射箭的一種禮儀活動。頻繁的戰爭和殺伐以及青銅及冶煉技術的提高,射箭運動又成為重要的軍事項目和教育內容,弓箭甚至成為了決定戰場勝利的致命法寶。

射箭運動也是歷史最悠久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6秦始皇兵馬俑中就發現了大量的青銅箭鏃,根據兵馬俑士的身體形狀,專家考證秦軍陣中有專業的弓弩手,強悍的秦軍就是憑著鋒利的箭陣所向披靡統一六國。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北伐時還發明瞭有能連射功能的弩機。漢朝李陵出擊匈奴,以五千步兵的弩陣抵擋了二十萬匈奴騎兵的連續衝擊,彈盡糧絕以後,才兵敗投降。可見,弓箭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秦始皇兵馬俑跪射俑

漢代以後的魏晉南北朝,弓箭這種戰場上的大殺器卻成為了貴族乃至平民百姓的一項主要運動方式。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射箭成為了魏晉南北朝士族們的主要娛樂和運動方式呢?

一、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的興起原因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社會大動亂的時期。由於不斷的出現分裂割據政權相互殺伐,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歷了近三百多年的社會動亂。這個時期,由於戰爭頻繁,漢、胡等民族人口大量流動融合,整個社會都處於一種動盪不安的狀態。長期的相互殺伐促使魏晉南北朝的甲冑和具裝都處在了歷史的最高峰,射箭這種技能首當其衝的成為了每一個人必須掌握的技能。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在此過程中,北方少數民族傳統兇悍的尚武精神傳播到了中原和南方地區,並對長期耳濡目染接受儒家教育的漢族地區的人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騎馬射箭等尚武之風已經不僅僅是軍隊士兵上戰場的專利,射箭隨著頻繁的戰亂反而被迫成為了一種必須掌握的技能。逐漸在當時的上層社會貴族士族中蓬勃興起。

尤其是在那些具有特殊社會地位、享有特權的士族階層,騎馬射箭這種技能成為了當時社會上的一種時髦運動。射箭運動作為一項重要的軍事手段和教育手段,這種技能的發展不僅沒有停滯,反而在多民族人口遷移、民族文化衝突和大融合的過程中不斷交流學習提高,成為了多姿多彩並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民族文化活動。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如魏晉時期秦涼地區鮮卑叛亂,馬隆奉旨平叛,設局募兵,募兵的標準就為“須引弓四鈞,挽弩九石,方得合選”得到了三千五百人。由此可見,當時的射箭是每一個人包括婦女都必需具備的一項重要的生存技能。

二、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發展教育方式

正是因為頻繁的戰亂和政權更迭及民族大融合,讓當時的社會充滿了活力和智慧,促使魏晉南北朝成為了一個極富個性張揚的時代。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就是那個時代思想的先驅。劉勰《文心雕龍》評到“及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膚淺。唯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仙心”中顯露“飄忽俊佚,言無端涯”的風格,從嵇康詩作文論中可一窺魏晉名士的玄遠氣度和名師風采,對後世影響深遠。

我們耳熟能詳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最早就出現於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也可見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思想的開放和尚武風氣蔚然成風。

晉武帝后期,社會上層貴族之間流行奢侈誇浮之風,權臣貴戚,相互攀比,精神上的自由與解放為射箭在這一時期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並賦予了其鮮明的時代特色。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魏晉南北朝大規模的戰亂在北方各割據勢力間頻繁展開,流民大批南遷,官辦學校在混亂的社會環境中難以維繫。另一方面,東漢豪族地主田莊經濟的發展,造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的出現,如趨附於皇戚貴族賈謐的就有當時的豪士及名家士族二十四人,從而為學術文化在家族中的傳承提供了客觀條件。由此,家族教育成為射箭文化傳承的最主要載體。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當時流行長輩帶小輩習射,以及兄弟之間切磋射藝,士族內部習射風氣也非常濃郁。一些大家族甚至專門聘請師傅上門教授射箭技術。魏晉南北朝士族父子兄弟乃至整個家族射藝都很高超的現象較為普遍,例如前趙建立者匈奴人劉淵“猿臂善射,膂力過人”。其子劉聰敏悟過人,博通經書,十五歲就能演習騎射,能彎弓三百斤,臂力曉健,冠絕一時。族子劉曜也“長騎射,尤工文字”劉淵稱他為家族的千里駒。這種家族性善射的事例在上層貴族士族中非常普遍。

可見,士族射箭運動的家族教育、家族傳承已經成為魏晉南北朝一大鮮明特色。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射箭作為一項必備的技能和體育運動方式,肯定要遵循運動技能的發展規律,形成個體本體感覺。因此,射箭技能的掌握需要手把手的教授和自己的反覆練習。在這些士族中,家族長輩一般都是言傳身教、耳提面命地進行射箭教育。言傳身教還包括對士族子孫後代進行精神鼓舞,用家族榮譽感激勵子孫後代奮鬥不息以不負家門。

尚武精神為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堅實的思想基礎,家族傳承又是魏晉南北朝射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三、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的興起與發展,不僅對當時社會各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推動了射箭運動的歷史發展。如河西走廊嘉峪關地區魏晉墓和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壁畫中都有人們大量使用弓箭狩獵或射箭的圖畫。而河西走廊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是胡、漢民族長期雜居的地方,這些壁畫真實的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

所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族射箭運動對後世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直接影響了後世的歷史發展。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河西走廊魏晉南北朝壁畫

(一)對後世選官制度的影響

到魏晉南北朝後期,門閥士族逐漸衰敗。到了隋唐時期,隨著政治局面逐漸穩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逐漸提高,人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在這種良好的社會環境下,統治者開始制定新的選官用人制度,創設了學而優則仕的科舉制,使大批庶族走上了政治道路,使他們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

在新的人才選拔制度中,射箭這種運動技能仍然是考核的主要內容。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敦煌南北朝具裝射箭壁畫

我們在歷史典籍中隨出就能看見歷朝歷代在武舉考試中的射箭項目,如《唐六典》曰:

“兵曹、 司兵參軍掌武官選舉,每歲貢武舉人有智勇謀略強力悍材者,舉而送之。試長垛、馬槍、翹關、 擎重,以為等第之上下,為之升黜。”

《新唐書》中也明確提到了武舉制考試的內容:

“其制,有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馬槍、翹關、負重、 身材之選。

武舉中的技能水平考試主要包括長垛、馬射、步射、馬槍這四項考試內容,相關成績直 接決定了參試人考試成績的高低,其中長垛、馬 射、步射三項都屬於射箭。“長垛”是指遠距離徒步 射箭。“馬射”是指騎在馬背上射箭,就是“騎射”。 “步射”是指徒步射箭。

唐武舉制將考生射箭水平的高低視為錄取的決定性因素,頗有“以射選才” 的意思。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二)對後世休閒娛樂活動的影響

弓箭除了是一種戰場上的殺傷性武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還演化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社交手段。

魏晉時期頻繁的戰亂也加劇了中原地區的漢民族和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間的不斷交流,如:後漢國烈宗劉聰(漢劉淵的四子)俘虜了晉懷帝司馬熾,就對晉懷帝說你當豫章王的時候朕去拜訪你,你給朕展示了樂府的歌,又引朕入射廳,同試技藝,朕得十二籌,卿與武子俱得九籌,卿增朕柘弓銀硯,今可記得否?”《北史》記載:

“梁使來聘,雲求角武藝。文襄遣猛就館接之,雙帶兩鞬,左右馳射。校挽強弓,梁人引弓兩張,皆三石;猛遂 並取四張,疊挽之,過度。梁人嗟服。”

這段話記載了東魏綦連猛與南梁使者進行的一次射箭交流活動。

由此可見,射箭運動在當時已成為兩個政權之間友好交流的重要方式,雙方在射箭交流這種輕鬆而愉快的環境中更好地實現了互相瞭解、互相學習的目的,為今後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在當今的體育盛會--奧運會中,射箭都是作為一項重要的運動項目。雖然射箭早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實用價值,但是它依舊作為一種強身健體、娛樂身心和振奮精神的綜合性運動流傳至今。

(三)對後世文學藝術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大力提倡的射箭運動對後世的影響巨大的,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發展進程中,唐詩宋詞無疑是我們為止驕傲的兩顆璀璨的明星,這些詩詞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內容極為豐富,而且詩詞中有大量的關於射箭的題材,如

宋( 無名氏)的《滿庭芳·桐葉霜乾》:桐葉霜乾,蘆花風軟,曉來一色新秋。碧光無際,良夜月明樓。瑞應長庚入夢,鍾奇秀、特產賢侯。堪誇處,雄姿英發,連箭射雙鵰。

唐代杜甫 的《前出塞》: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宋代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這些詩詞都反映了射箭在戰爭、狩獵、生活娛樂中的作用十分豐富,充分說明了在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的影響下,唐宋射箭運動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特徵,射箭這種運動在唐詩宋詞等文學載體中體現出了特殊的一種文化韻味。

總結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壯大都是經過了長期的積累及特殊的歷史背景兩方面緊密結合產生的,缺一不可,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門閥士族制度興盛的年代。時代的發展環境為士族射箭運動的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礎和社會背景。

魏晉南北朝以後射箭運動的快速發展肯定離不開士族射箭運動打下的良好基礎。一方面,尚武精神為門閥士族射箭運動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礎;另一方面,門閥士族制度為士族射箭運動的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同時,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的急劇動盪也為士族射箭運動提供了一定的發展機遇。這些因素都成為了士族射箭運動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顯而易見,射箭運動就是因為魏晉南北朝士族的影響才發揚光大的。

漫談:魏晉南北朝士族射箭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也可以說,沒有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射箭運動的特色發展,就不會有隋唐以後射箭運動的繁榮和流傳至今的射箭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