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石洞挖到一钩子,被干部用30元征走,专家看完内心颤抖

1971年8月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有一个名叫张凤祥的农民在修梯田时,在一个石洞里挖出了一个“钩子”。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他把钩子带回家后,他年仅六七岁的弟弟张凤良,把这铁钩子当作玩具在地上拖了七八天,在太阳的照射下,仔细一看散发出了玉的光泽,这竟然是一件玉器。

农民石洞挖到一钩子,被干部用30元征走,专家看完内心颤抖

张凤祥马上把这件玉器带到文化馆,馆里的干部王志富用30元征集了这件文物。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1984年考古专家在牛河梁发现红山文化时期玉猪龙的消息一出,翁牛特旗文化馆的负责人贾洪恩意识到,1971年馆里征集到的玉器很可能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农民石洞挖到一钩子,被干部用30元征走,专家看完内心颤抖

后经中国著名考古专家苏秉琦的鉴定,确认这是一件红山文化时期的珍贵玉龙,这条玉龙外观呈墨绿色,整体蜷曲,全身有四种动物的形态,分别是鹿、蛇、猪、马。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玉龙吻部较长,向前弯曲,圆洞形的鼻孔并排,龙颈部上的长毛,其尾部向上卷曲,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吗,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期最早、体型最大的玉龙。

农民石洞挖到一钩子,被干部用30元征走,专家看完内心颤抖

2010年11月2日,经中国考古研究所多年的研究考察,最终将这件红山玉龙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自古以来,龙在人们心中就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与龙的渊源颇深,红山玉龙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以及龙的起源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将其称为“中华第一龙”也不为过。

农民石洞挖到一钩子,被干部用30元征走,专家看完内心颤抖

如今这件玉龙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而且被禁止出国展览。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