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疫”舉|義務包攬武漢2000戶居民果蔬採購 90後小夥披星去戴月歸

編者按:一場蔓延全國的新冠肺炎目前已致數萬人感染,面對不斷更新的疫情數據,誰也無法預測自己會否成為被病毒選中的下一個。

儘管每個人被叮囑最多的是“少出門”,但患者需要救治,民眾生活需要保障,阻斷病毒傳播的通道需要守護,很多人不得不走出家門,堅守工作崗位。他們是血肉之軀,也會心生恐懼;超負荷的壓力,會將他們擊垮;讓家人處於危險之中,他們內心充滿煎熬……但職責所在,疫情不結束,他們不離崗。

中國網自2月10日起推出《凡人“疫”舉》系列報道,記錄疫情之下普通人的恐懼與擔當,記錄中國人抗擊疫情的犧牲與鬥志。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或許,平凡是唯一的答案,但平凡的邊界卻從未能被定義。

凡人“疫”举|义务包揽武汉2000户居民果蔬采购 90后小伙披星去戴月归

蒼禹威為小區業主送菜。

早上5點,天色未亮,武漢市的居民大多還在睡夢之中。90後小夥蒼禹威卻早早出門,為漢口廣場小區2000戶居民購買一天的菜食。

蒼禹威是土生土長的武漢小夥,2017年,他在小區開了一家菜鳥驛站,方便居民快遞收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後,快遞自然就沒有了,家家戶戶都在家隔離。但蒼禹威卻“閒不住”,總想為大家做點什麼。

起初蒼禹威報名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志願者,然而專業的不對口讓他的希望落了空。後來他在小區業主微信群裡發現,買菜成了居民們的一個大問題。“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出去買菜,小區的居民就不用出去,這就相當於幫助了武漢,幫助了國家。”蒼禹威決定,每天為小區的居民義務買菜送菜。

他的想法遭到了家裡人的一致反對。在疫情嚴重的武漢,每出一次門都意味著可能被病毒感染。但蒼禹威的態度十分堅決,“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都不迎上去面對困難,大家都退縮,疫情什麼時候才會過?”最終,家人被蒼禹威說服了。

每天早上5點,蒼禹威就會出門採購蔬菜和水果。由於武漢實行了機動車限行,他只能騎著電動車到菜市場採購蔬菜和水果。採購完成後,蒼禹威還得挨家挨戶送上門,小區2000多戶居民,送完的時候已是凌晨。

疫情當前,安全與衛生也是送菜的一大考驗。為了避免接觸,蒼禹威採取了嚴格的衛生措施,全程佩戴口罩、防護服以及橡膠手套。送菜時也採用了不接觸的方式,把菜放到電梯裡,然後通知居民按樓層取貨,將風險降到了最低。

累,是蒼禹威一天工作最直觀的寫照。有街坊不忍心看到他大半夜還在送菜,紛紛勸他明天再送。但蒼禹威卻堅持要送完全部的菜,“今天不送完,拖到明天,明天還有要送的菜,那麼每天都會有人拿不到菜,他們吃什麼?”

蒼禹威的行為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與鼓勵。一位果行老闆在瞭解到蒼禹威的故事後,每天安排車為他送貨,幫他放到指定的位置,按照重量分好份,為他省去了很多工作。

凡人“疫”举|义务包揽武汉2000户居民果蔬采购 90后小伙披星去戴月归

蒼禹威為小區業主運送的蔬菜和水果。

街坊鄰居的支持和認可也為蒼禹威帶去了一份感動。儘管有時候菜很晚才送到,但沒有一個人催促。有居民在線上發起號召,為蒼禹威送肉、送口罩、送消毒酒精。蒼禹威的愛人負責線上和業主溝通,有一天她在群裡和居民討論吃什麼,她剛說一句想吃魚,立馬就有街坊送上了門。

街坊鄰居都叫蒼禹威“送菜英雄”。但蒼禹威不覺得自己做了多麼偉大的事情,“現在有醫生,護士,解放軍,和他們比起來,我又算什麼?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在做和我一樣的事情,只是我運氣比較好,被大家找出來了而已。”

在武漢,不同的街道,不同的小區,和蒼禹威一樣的義務送菜員還有許多,他們奔走在武漢的大街小巷,為武漢的居民送去必要的生活保障。他們默默付出,在乎的從來不是回報,而是這座他們生活的城市和城市裡的人,正如蒼禹威所說的那樣:“我愛武漢,武漢也會愛著我。”(記者 歐陽嘯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