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硬筆橫式寫時為什麼總感覺寫不好看?

87米妮


橫寫格式,是現代書寫格式,來源於現代印刷格式。硬筆是現代書寫工具,書寫現代橫寫格式,內容與形式統一,顯得十分會拍。



橫寫的具體章法,大致有橫豎成行、橫有行豎無列的方式。

橫豎成行的形式,適宜於工整的楷書和隸書等。其行距一般大於字距,一行行橫行整齊又清楚。橫寫可以用界格也可以用行線,但切忌字寫得過大,撐滿界格和行線,顯得擁擠而不透氣。


橫有行豎無列的形式,整齊中有變化,尤適宜於流美的行草書。其章法講究橫貫氣,要求左右要有伸縮的變化,顧昐的照應。

為了使行氣生動,橫寫取勢貫氣同直寫取勢貫氣一樣,主要採取連寫的方式,而連寫則分筆連、意連、體連三種,分別如下。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抱庸硬筆,2009年)


橫式書寫與豎式書寫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一個行氣,也就是與次字間的承接映帶關係,豎式書寫的行氣是縱向的,以一條縱線上下通,單字之間是左右輕微振動;橫式書寫的行氣是橫向的,單字之前是上下輕微的振動。而運氣運行的縱線與橫線為綱,因方向不同,習慣不同,使書寫整體的氣蘊形態呈現出好壞的差異。

(橫式,2018年)

(豎式,2019年)

無論橫寫還是豎寫,單字結體的差別是微乎其微的,既然同樣的字,而寫出的效果大相徑庭,根源不在書寫水平上,而在於空間排列的技巧。所以一定要相信,橫著能寫好,豎著肯定也不會有問題,關鍵就在於一個空間佈局的技巧及其熟練程度。

(抱庸硬筆,2009年)


不少書友認為硬筆只能橫著寫,這是沒有根據的,橫寫豎寫都是可以的。當然,考慮到日常工具性的問題,橫寫更普適一些,但如果上升到硬筆書法來學習研究,臨的古帖本身就是豎式行文的,這並無任何不妥。

(抱庸硬筆,2009年)


抱庸淺談。


抱庸詩書


漢字豎著寫,是漢字經過幾千年來自然發展形成的一種習慣,這裡包含了漢字的結構、筆順、筆勢、美觀等等內容,所以,作為書法作品來說,肯定是豎寫更加自然、美觀。而漢字橫寫,也就是解放以後才慢慢形成的,也算是一種舶來品。

第一,從主筆的設置來說

我們知道,漢字書寫要漂亮,一定要注意主筆的問題。漢字的主筆較多應用的是豎、長橫、撇捺、斜鉤、豎彎鉤等筆畫,而這些筆畫除了豎畫以外,大多數是兩翼方向的主筆,就是向左右水平方向伸展的主筆。

因此,這種漢字審美的需求,如果都是橫著寫的話,總是會給人以受限的感覺。例如上圖是我節選的一部分小楷《靈飛經》的字,把它們搞成橫向排列,是不是給人的感覺就很不如豎向排列的舒服呢。

第二,關鍵是筆勢的問題

筆勢是什麼?就是筆畫之間、漢字之間書寫的時候自然產生的一種呼應、顧盼的關係,這種關係讓人感覺整幅作品看起來非常的流暢、自然。而漢字的很多筆畫的書寫習慣也都是長期豎向書寫形成的,而現在改為橫向書寫自然會總覺得有點彆扭。

例如上圖中的“天”字,撇捺是主筆,楷書的時候撇捺伸展,如果是豎寫,捺畫收筆的時候自然回筆,順勢就可以寫下一字;而如果是橫寫,捺畫末筆自然要向右上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挑出的尖,感覺比較彆扭(當然,我這裡寫得稍微誇張一點,為了大家能看明白)。

行書的時候,“天”字末筆長捺改為反捺,收筆自然勾回,筆勢向下一字的第一筆方向,給人感覺很自然;如果橫寫,則末筆還是要向右上挑出一個尖,感覺就很彆扭。

上圖“春花秋月何時了”幾個字橫寫,如果要產生筆勢連貫的連綿書那種感覺,就要每一字的末筆向右上挑出,有些字還算比較自然如“花”,但多數字就顯得彆扭了。而且“何”“時”“了”末筆就更難與接下來的右邊的字產生筆勢上的顧盼、呼應了。

而這幾個字如果豎寫的話,完全可以一筆寫盡,即使中間有斷開,因為筆勢的呼應關係,也會給人筆斷意連的感覺。

因此,橫向書寫確實不利於書法創作,而更加傾向於實際書寫,畢竟實際書寫的時候沒有太多的講究。如果硬筆書法也想橫向書寫,那關鍵問題還是要注意筆勢的問題。在保證漢字書寫自然美觀的基礎上,儘量做到筆勢上的連貫和呼應。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傳統書法文化的分享,希望大家能支持和關注哦,感謝有你。


翰墨今香


看了題主的硬筆書法作品,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望繼續努力!

上圖為題主硬筆橫寫作品。

硬筆書法作品,用橫寫(從左向右)的形式創作,也是很有味道的。題主感覺寫不好,說明題主對硬筆書法的學習有更高的追求。那麼,硬筆書法作品橫寫怎樣才能做到好看呢?我認為,一是用筆要符合法度。二是字的結構佈局可根據章法需要進行變化。三是行與行之間要有呼應關係。四是字與字之間要產生呼應關係。五是字的大小、挺立、寬窄、點畫的收縮與伸展可適當變化。六是在書寫中故意製造矛盾,爾後解決矛盾。題主可按照以上所說六個方面試上一試,效果肯定會好的。

上圖為互聯網友的硬筆橫寫作品《蘭亭序》。

建議題主多臨摹古人的行書書法,特別要將《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蘭亭序》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認真臨摹上兩年左右的時間,臨摹時用橫寫的形式,並注重臨帖作品章法的調整和科學處理,重點突出雅緻度、耐看度、藝術性和可觀賞性。

橫寫硬筆書法作品,一定要寫出神采,不要把字寫的死氣沉沉的,沒有一點精、氣、神。

章法佈局非常重要,望題主一定要注重這個問題。記住,意在筆先者勝,意在筆後者敗。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愛好書法,請方家指導。



哈囉王德強


重在參與,望不吝賜教!




極目軒


自娛自樂!獻醜了[祈禱]



阿亮侃事


非常高興能來回答這個問題!

傳統書法都是以豎為行,如果我們是從古貼中練習的鋼筆字,自然是遵循了古貼的書寫喜歡和結字佈局,但是,我們現在實用的鋼筆字是以橫為行,這就需要我們結合自己的學習進行響應的轉換。包括大小搭配,橫縱取勢要進行改變和嘗試,更重要的一條事,古貼中中軸線的擺動的技巧一定要去掉,不能把他帶入到橫寫中。同時,我們要在下筆前假定橫向中軸線,這樣就會提高美觀程度。

壹庸隨手鋼筆字:





壹庸詩書文


我學田楷



洗硯池邊樹


把豎式理解並應用到橫式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