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謠言和假新聞氾濫,我們該如何分辨?

Jobin的逆襲人生


回答:是的,我認為不是政府部門發信息,我不轉發,相信政府部門不發假信息吧。


太平洋165534040



冷眼觀世18


一、核實信源,交叉求證

  公眾在接觸輿情事件時,有必要養成核實信源的習慣,一要看信源是出自權威媒體還是社交平臺爆料,必要時可對爆料者在社交平臺上的註冊信息進行核查;二要堅持“多信源”原則,新聞客觀性要求媒體報道必須做到平衡與中立,信源數量是衡量報道客觀性的重要標準之一,比如目擊者、當事人、多方參與者、專家人士、公權力機構等等。

二、透過現象,拼湊完整信息

  從“有圖有真相”到“有視頻有真相”,取而代之的是公眾越來越“懶”於去探尋現象背後的本質。公眾對新聞的要求不應僅僅停留在“是什麼”階段,而是要進一步去追問“為什麼”。

  凡事皆有因果,然而新聞快消時代下,公眾們只想以最快的方式看到“果”,越來越沒有耐心去求證背後的“因”,有時候或許多問幾句“為什麼”,便能輕鬆發現謠言露出的馬腳。後真相時代,“新聞”來得太快,然而身處當前假新聞叢生的傳播環境,公眾對新聞的思考更應該慢下來。

三、冷靜分析,偵破漏洞

  公眾在面對信息時,頭腦應保持冷靜,分析並驗證文本中的時間地點是否吻合、邏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日常生活習慣、是否出現了常識性錯誤等等,使謠言不攻自破。

四、克服自身偏見,停止“腦補”,耐心等待

  後真相時代,為了增強新聞的情感衝擊力,傳播者在傳播的過程中往往會將新聞事實拉到個體的層面進行解讀。網絡時代新聞的時效性成為媒體們的首要追求,而一味求快的報道方式,使得受眾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得事實的全貌,只能通過一個又一個碎片來拼湊對事件的真相。

  作為公眾而言,必須要認識到當前傳播環境的特點:碎片化的新聞呈現、個體代入式的解讀視角、故事性的情感衝擊,以及後真相時代下事實的稀缺和觀點的泛濫。同時公眾必須要學會克服自身偏見、撕掉有色標籤,停止對事實碎片的無根據猜測和“腦補”。最後,公眾應提高自身媒介素養,養成“等待新聞反轉”的意識,

不要一味求快,中了部分自媒體的“計”,耐心等待權威媒體的報道,以避免在一次次反轉中隨波逐流。

五、理性發聲,拒絕情緒裹挾

  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以往媒體傳播的高門檻,越來越多未接受過專業新聞訓練的自媒體進入傳播領域。於歡案、江歌案、湯蘭蘭案、張扣扣案等不一而足,為了追逐一個個10萬+,部分自媒體不惜靠著“人血饅頭”來博取流量,通過聳人聽聞的言論和獵奇的文風,順應、煽動網民的非理性情緒,激發並助長其樸素的正義觀。

  因此,公眾必須看清自媒體追逐流量的本質,不輕易被其“牽著鼻子走”,在面對輿情事件時客觀看待、理性發聲,減少對事件當事人的傷害。

六、提高媒介素養,掌握信息質疑能力

  作為公眾,應學會理性地辨別信息的真偽,不盲目相信媒介所報道的信息,運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對各類信息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批評性意見。在遇到類似極具“謠言”特質的信息時,可以先自行在網絡上檢索,看看此前是否有過類似的舊聞。


豫新浪子


泰然處之,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相信執行、黨中央、疾控中心權威專家的決策與部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