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種刀豆過程中如何解決花莢脫落的現象?

黃曉紅果果


刀豆又稱菜豆。屬腋芽分化為花芽的類型,花芽數很多,蔓性種能分20個花序又可著生5~10朵花。但當溫度高於32℃、低於10℃、潮溼(向對溼度75%以上)及其他不利條件下,常會引起落花落莢,降低產量。據觀察,一般刀豆結莢率佔花芽分化數的5%~10%,佔開花數的20%~35%,說明提高刀豆結莢率的潛力很大。為減少刀豆的落花,有效地提高結莢率,可採取以下措施:

(1)澆水做到“乾花溼莢”:初花期以控水為主。此時如供水多 植株營養生長過旺,消耗養分多,致使花蕾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而發育不全或不開花。水分管理應“看天、看地、看莊稼”。若土壤和空氣過於乾燥,臨開花前澆1次小水,以供開花所需;若墒情好,應一直“蹲苗”到莢果長3~4釐米時灌頭水。坐莢後,植株逐漸進入旺盛生長期,既長莖葉,有陸續開花結果,需要大量的水分和營養分,此時以促為主。結莢初期 1周澆1次水,以後逐漸加大澆水量,使土壤水分穩定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進入高溫季節,採取輕澆、勤澆、早晚澆、壓清水等辦法降低地表溫度,恢復土壤通氣,使根系活動正常,保證枝葉和莢果同時訊速生長。

(2)施肥必須氮、磷、鉀配合:除施足基肥和早期輕施追以促進植株發育,多生側枝,增加花數,降低結莢部位外,開花結莢期還應施2~3次追肥,達到長莢保葉的目的。氮肥用量要適宜,以免造成植株徒長,導致落花落莢和影響根瘤菌的形成。施肥一般以人糞尿、廄肥為好,並應適當加施一定的過磷酸鈣和氯化鉀或草木灰等。

(3)注意通風透光:蔓生種的支架雖形式多樣,但以南北向的人字型花架較好。試驗證明,在後期及時摘除下部枯黃的老葉,能改善通風透光的調件,減少同化養分的消耗,是保花保莢的有力措施。

(4)及時採收,調節供應:及時採收既可保證豆莢品質鮮嫩,又可減輕植株負擔,促使其他花朵開放結莢,減少落花落莢和延長採收期。前期氣溫低時,開花後半個月採收,後期開花後10天左右採收。

(5)藥劑防治:據實驗,在開花期用5~25ppm的萘乙酸或β—萘氧乙酸,2ppm的磷氯苯酚代乙酸噴灑花序,對抑制離層形成,防止落花,增加結莢率,有較好的效果。





升騰龍鄉土情


(1)刀豆花莢脫落原因① 營養因素刀豆花芽分化較早,一般矮生型品種第一對複葉展開時就開始花芽分化。蔓生型品種展開兩對複葉時即開始花芽分化。開花初期常因豆苗徒長,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間爭奪養分而發生落花落莢。

有機肥料欠缺,偏施氮肥,磷、鉀肥不足,致使根系發生少,入土淺,葉片多厚而嫩,蔓長而細。 開花結莢盛期,全株花序間、花和莢之間爭奪養分激烈從而導致晚開的花脫落。刀豆開花結莢期間要求較強的光照,光飽和點在4萬〜5萬勒克斯,光補償點1500 勒克斯。

若栽培密度過大,支架不當,往往會造成枝葉間相互遮擋,光照減弱,同化物質積累減少,從而導致植株抗逆能力明顯下降,花器官發育長期營養不足,很多花在肉眼尚看不到的時候就脫落,開花盛期,落花落莢更為嚴重。

② 溫度影響刀豆落花落莢與氣溫高低關係密切。生長髮育最適宜的溫度為20〜25°C,開花期若遇28°C以上高溫可能落花,30°C 以上落花加劇,35°C以上落花率可達2/3左右,已開的花遇高溫也會脫落或出現莢形不正。

這是因為高溫下植株體內同化物質主要運向莖葉,從而減少了供應花莢的養分。 28°C以上和15°C以下的溫度均會降低花粉生活力,造成花粉管的伸長速度緩慢或不能正常伸長,無法正常受精而導致大量落花。

③ 溼度影響刀豆怕旱忌澇,花芽分化期若遇連續高溫乾旱天氣,會使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發生畸形,致使花葯不孕或死亡而造成落花。花期雨多地澇,排水不暢,土壤積水空氣溼度大,影響花粉散發而造成大量落花。

(2)預防措施① 適期播種刀豆性喜溫暖氣候,播種期是否適時對保花保莢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播種過早,氣溫低且不穩定,易使青刀豆受低溫影響而導致落花。播種過晚容易受高溫危害。

故應把生育週期安排在氣溫適宜的月份,以滿足花期對溫度、光照的需求。矮生型品種的生育期和收穫期較短,為延長收穫期,在春季或秋季栽培中,可分期播種。 ② 科學澆水水分是刀豆生育中很重要的環境條件之一。

若澆水不當很容易引起花莢脫落,降低產量。刀豆澆水應掌握“澆莢不澆花”的原則,即在大量開花時水不宜澆得過多過猛,目的是防止澆水過大引起落花,等坐住小莢後再逐漸加大澆水量。結莢盛期田間最大持水量維持在70%〜80%為宜。

進入高溫季節,採用小水勤澆,早晚澆水和壓清水等辦法降低地表溫度。大雨後應及時排水、劃鋤,恢復土壤通氣性,使根系生理活動正常,保證枝葉和莢果同步生長。③ 科學施肥刀豆生育週期長,邊幵花邊結莢,故在施肥上應做到底肥足,追肥勤。

基肥應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同時配合施用氮、磷、鉀肥。 早春地溫回升慢,追肥可推遲至4葉前後進行。第一次收穫後與結莢中期各追肥1〜2次,後期如植株長勢弱可追肥一次。④ 合理密植播種密度因品種和栽培季節而異,一般蔓生型品種行距65〜80釐米,穴距20〜25釐米,每畦栽培2行為宜。

矮生型品種,行距30〜40釐米,穴距25〜30釐米。 為改善光照,多采用南北畦向。蔓生型刀豆在抽蔓前後結合澆水進行搭架,架形多數為人字形花架,防止風吹倒,架頭應連接加固。

⑤ 化學防治用15毫克/升萘乙酸和5〜25毫克/升萘氧乙酸噴施刀豆花序,每隔7〜10天一次,可明顯減少落花落莢。用1〜5毫克/升對氯苯氧乙酸噴青刀豆已開的花序,每隔5〜7天噴施一次,可增產10%〜2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