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分享一下你和家人在抗疫中的故事嗎?

天若有情天亦怒


一個月前,接到村委會的通知,需要封村封路的強制度,我和家人也通過電視和新聞媒介的宣傳,知道武漢野味海鮮市場,有人感染了病毒,並且迅速蔓延全省。速度之快,令人驚愕,我們為武漢加油!可以順利熬過疫情,學會堅強不息!


plus劍書


手中有糧,心裡不慌!還真是那麼回事。

我從去年農曆七月就沒有幹活了,原因是在廠裡乾重體力活患了肩周炎,期間睡不能睡,連翻身都很困難,手臂、肩膀痛的要死,去醫院治了好幾次,花了七八千塊,但是療效一直不如意,所以一直呆在出租屋裡。三個人吧,老婆、我,還有女兒,老婆一直沒有上班,先天性弱視。屋漏偏逢連夜雨,期間老婆也生病了,由於外面沒有醫保,所以跑回老家,醫院又去花了1萬多塊。然後過了一個多月,老婆身體也完全康復了。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又繼續返回務工處,因為那個地方我們栽種的有蔬菜,家裡反而什麼都沒有,年年在外面打工,我們早已把打工的那裡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故鄉啦!

轉眼就到了12月,說實在的,一開始還是準備回去的,因為家裡每逢臘月都是有很多喜事的嘛!但是後來一想,今年已經回去了兩次,也沒賺到什麼錢,過年就不回家了吧。我們住的這個地方是浙江的一個鎮,屬於五金工業強鎮,工業發達,工資雖不算高,但是工作很好找。身體不太好,重活幹不了了,那就在家裡找點事做吧,於是去外面廠找了一點手工活,廠裡包拉包送,一天三個人在家裡乾乾也就只能幹個七八十塊,大錢賺不了,但是生活費足夠了。有活幹的時候就乾乾活,沒活幹的時候就上上網,有一天看到武漢說有疫情了,當時也沒在意,反正感覺湖北浙江離得很遠的嗎!不過每天爬起來第1件事還是關注這件事,看看疫情發展的近況如何?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諸暨第1例新冠病毒應該是元月28號。我知道緊張的情緒馬上要來了,於是我決定第2天馬上去備糧食、菜、油,不然一旦封村,那就麻煩了。家裡的那袋米剛買不久,然後還再買一袋,還買 十來斤麵粉,小菜嗎?家裡種的有,過個一兩個多月也沒問題。雞鴨魚肉先前就準備的有,沒有準備回家過年已經準備的很充足了。

關鍵時刻糧食和蔬菜還真比金錢管用,這一次我算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安子講故事


農村人疫情期間宅在家中是不會有無聊這麼一說的,尤其是帶娃的農村婦女![捂臉]每天喂喂雞鴨,給地裡的菜除除草、澆澆水,嘴饞了到地裡去摘點果子吃,最關鍵的還是家裡有個小小人兒磨人精,想閒著都難。年輕如我尚且如此,公婆就更是忙得飛起,壓根就沒有“宅膩了”一說。

疫情剛爆發那段時間,我變著法勸公婆多休息戴口罩勤洗手,尤其是他們要帶我娃的時候,必須洗手戴口罩。一開始他們極其不情願地配合著,認為自己哪都沒去就家裡地裡來回走動,只是偶爾咳嗽兩聲就被我要求這要求那的,覺得我過度緊張。

後來隨著疫情的加重,加上公公也關注新聞,電視裡不斷播廣告勸人們戴口罩、勤洗手,更重要的是,區裡其它他們知道的村子有人感染了,他們就漸漸接受了疫情嚴重的事實,現在每天都會自覺地戴上口罩和洗手。

我想這樣的因觀念和生活習慣產生的短暫的“隔輩恩怨”,每個家庭都經歷過。要處理好也不難,就是年輕人多點耐性,老年人多聽勸告,大家各讓一步,相安無事。您說呢?





是小土啊


我來說說我和家人的抗疫故事,我是廣東農村的,在年初一早上前我都覺得疫情不是很嚴重的,離我那麼遠的地方,加上年前要忙的事情很多,並沒有時間去認真看新聞,只知道武漢發生了疫情,又有專家說可防可控,所以我們覺得只是一個普通的流行病而已,一點準備也沒有,連口罩都沒買。直到大年初一早上,我們還相約去爬山,到廟裡上香,回到家的時候手機就收到姐姐的信息,叫我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要注意防範!然後從中午開始微信群裡,朋友圈裡就各種關於疫情的信息傳出來,包括控制人口流動,取消集會和聚餐等等。從那一刻起,我的心情跌落谷底,開始從網上查看疫情的消息,然後發現原來疫情已經這麼嚴重,傳染性這麼強,鍾南山院士已經倡導不要出門是最好的防治方法,心裡就決定不出門,不聚會,不給國家添亂。初一晚上吃飯時就跟公公婆婆說,明天不要去外公外婆家了,這段時間不要到處走親戚了。可是第二天中午公公婆婆還是去了外公家,老公弟弟他們一家也去了,婆婆說讓我小孩也去,我不讓說不要去了,非常時期還是聽從安排的好,然後他們就去了。初三早上公公跟我們說,你們昨天沒去外公家,我叫他們今天來我們家吃飯,下午就準備兩桌飯吧,我真的無語了,說又說不得,下午老公舅舅舅媽一家,亞姨姨夫一家,公公又叫了幾個酒友過來一起吃了飯,姨夫他們回去的時候說明天輪到去我家了,早點來。第二天公公他們都去了姨夫家,我們還是沒有去,包括我自己孃家我也沒去,往年我孃家村子都是初四請客的,今年我爸說不請客了,不給國家添亂,叫我們過一段時間再去。我就想不明白,我爸媽比我公婆年紀還要大,思想怎麼就完全不同呢?因為這兩次我們沒有參加聚會,他們都說我們沒有人情味,可是我覺得我們沒有做錯,這種時候肯定是安全重要,家裡的老一輩卻是一點沒放心上,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現在我公公還是每天出去串門,說了也不聽,好煩吖!


忘記游泳的魚


非常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我簡單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吧,今年過年前疫情還沒有那麼嚴重,選擇了回老家農村過年,關注新聞的時候意識到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我家孩子17個月大,前院姥爺家是當地的診所,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就建議姥爺不要接待患者了,因為畢竟是過年,外來人員還是有的,我家孩子我也沒讓出屋過,到了大年初三時候,事態嚴重了,村子裡有個村民群說要臨時封閉道路,要麼在這待著,要麼回到市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為了方便,當天下午就回到市裡。

我們住的地方離我的父母很近,以前每天都抱著孩子去看他爺爺奶奶,為了安全,讓孩子一直沒有出家門,父母怕我們吃喝不夠有時候會送來口糧,但也是在樓梯間,知道父母想看孩子也不得用視頻的方式。

在家裡呆了十多天了,每天看著新聞,時刻關注著疫情的動態,下下廚,給孩子做點愛吃的,給老婆做點愛吃的,疫情面前,我這種小老百姓能做到的就是不給社會添亂。

在家做涼皮,茶雞蛋什麼的,讓生活不那麼無趣

最後希望在我們強大的祖國關懷下,疫情早日結束,也感謝我們的物業,社區,給做的所有工作,堅信,這場仗一定會勝利✌🏻


村東大河


從一個自私者的內心來講,還想感謝這場瘟疫。

我媽和我爸以前從來都是自己忙自己的,我們一家人很少坐在一起聊天吃飯,更別說一起開玩笑什麼的了,用他們大人的話來說,現在在一起,哪有什麼愛情,最多就是因為娃兒和親情支撐著,我也就從骨子裡接受了老夫老妻沒有愛情的話,可是因為這個事情,一家人被迫關在家,爸爸媽媽每天換著花樣做飯,一個做飯一個就洗完收拾,吃完飯大家不是轉身就回房間,而是一起打打牌娛樂娛樂,一切的感覺都是我讀大學以後都沒有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我能明顯的感覺到溫暖和幸福,我多希望可以一直這樣。

可是,我不能這麼自私,想想那些還在一線奮鬥的人們,我們躺在家裡真的很幸福了,我不想用大家的健康安全去換一個人的快樂,我只希望一切迴歸正常。


高冷氣質會發光


圖片中這位穿隔離服的女孩,是我遠房親戚的女兒,90後,江西人,大學畢業後分配在浙江某市中醫院當主管護師,已有9年的工作經驗。春節,是外婆80大壽生日,本來她要回江西給外婆祝壽。當她得知,武漢疫情嚴峻,要派人援助時,她馬上報名要求去武漢。當領導來問她申請去武漢的原因。她硬氣地說:“我上,我能行。”後來,她打電話告訴父母,她要去武漢前線支援,她的父母也表示支持,囑咐她工作要認真仔細,自已要多保重身體。她對父母說:“放心吧!我保證完成任務,早日凱旋。”當我知道她的不畏艱難,知難而上。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在困難面前,她想到能為國家做貢獻。她說:“她年輕,一個人,沒有成家,沒有子女和家庭要照顧。而且有9年的護理經驗,她能克服困難也能解決遇到的問題。可以吃苦,不怕累。”真的,讓我相當的佩服。在這位年輕的小女孩身上看到一種英雄氣概!

其實沒有人是天生的英雄,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迎難而上,奮不顧身。在這裡我只是衷心地祝願疫情早點過去,在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下,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白衣大使加油!期待他們早日凱旋![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春天來了,鮮花開遍山野的時候,還會遠嗎?



故鄉人和事


新冠狀病毒到來,導致數百人死亡,在這全國都在悲痛和戰鬥的時刻,我本不應該有喜悅的心情,但是內心的滿足感實在抑制不住。

我出生農村,大學畢業後就在異鄉工作,過年時雖說也回家探望父母,但是短短的幾天假期大多都浪費在了旅途中,陪父母的時間很少。本就很少的時間,還要思考假期後的工作安排,做一些規劃。回首往昔,一個字可概括我的人生感受——累。

幼兒園之前的記憶已經模糊不清了,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是要學習的,除了數字,還要學習認字,我至今都記得那些漢子的順序:大小、多少、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儘管這些漢子現在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並不輕鬆。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本以為不用再為學習煩惱,沒想到反而更煩惱了。在學校裡有東西不會,你可以問老師,但是在工作中你問誰?有句話說得好: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我參加工作的時候,正趕上這股風氣。老師傅罵你笨,但是卻不告訴你笨在哪裡,一切都是靠自己摸索。

自己摸索著學會了所有的東西后,自己就成了師傅,為了不讓徒弟遭受自己遭受過的白眼,恨不得將自己的所學都交給他們,這使我更累了。趕上這次疫情,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最主要的是一家人都在一起,這才是我內心充滿滿足感的原因。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沒有工作的煩惱,沒有爾虞我詐的交際,沒有早睡早起的概念,有的只是濃濃的親情。沒有這次意外的假期,我不知道我還能撐多久,有了這段時間的充電,我覺得我是滿血復活的狀態,面對即將開始的工作和生活我充滿了信心。

再次向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道歉,希望疫情早日結束。


勤小畫


我老伴已病世四,五年了眼下就我一個人居住在家,兒子兒媳在上海東航飛航班他倆過算是不休息的,只是隔三差五地打個電話告訴我現在的疫情發展程度叫我呆在家裡少出門逛街並說出門必須要戴口罩等注意事項,因此我我順便說了句我有一個口罩因為很少出門也用不著,只是隨口地一句話四天後兒媳乘工作之便從瑞士給我買了六包口罩在臘月廿八的下午我收到順豐快遞小哥給我的包鑲,(當時國內己不太好買,而這個疫情在瑞士國家還不認可)聽兒媳講國內的各個航班已通知戴口罩上崗而瑞士航班工作時是不準戴口罩的,說什麼我們空乘人員戴著口罩形象不好(因兒媳是一名瑞士航班的空姐兒子是東航的一名飛行副駕)如果再遲幾天瑞士那邊的口罩也不好買了同時快遞也停運了


用戶孟兆林


我是陝西洛南的,我們這兒相對偏僻,也沒有從湖北迴來的人,所以還是很祥和的!

響應政府號召不走親戚不串門,但是實物採購還是要出去的,斷糧前兩天就愁口罩買不到,後來在西安的侄女託她洛南的朋友送來了三隻口罩,疫情時期,平時不起眼的三隻口罩如獲珍寶一樣,沒有它超市都進不去!

所以,平時不起眼的東西也許在最需要時候用得上,希望疫情得已控制,小家,大家早日再入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