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買社保當做投資怎麼樣?

歡樂幽默劇


個人買社保當投資????

你這個觀點實在是——特別新穎!

但是,說實話,這應該不是一項好的投資項目。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宏觀,大的角度來說,社保的存在只是社會基礎保障措施。

你品,你仔細品基礎這兩個字。<strong>

而再從社保保障內容來看。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咱們先說不常用的工傷、失業、生育這三個。

那都是有使用條件的,只有你是女性且生育且滿足一定的領取條件,才能領取生育保障金;只有你失業了且滿足繳納條件,才能領取失業金。

並且不管是生育還是失業還是工傷,都有領取限制

咱們再說醫療和養老。

對於醫療這塊,其實社保報銷的限制真的不小,並不像普通老百姓覺得只要生病、買藥都給報。看下圖就能明白,能報銷的只有中間那部分

而養老保險更是如此,達到繳費期限之後,到了年齡可以領取養老金。但是這個養老金真的是隻能滿足基礎的生活費用,除非你是國企或者公務員等,在職期間會給你交的比例較高,到時候領取的養老金也比較多。

所以,咱們綜上,社保有啥好作為投資的???

投入和回報相差太大,說白了,這是一筆虧本的買賣!


莫吝金錢


個人買社保,嚴格來講不算投資,但是也有投資的成分,只不過投資的是後半生的保障,包括養老的保障和醫療的保障,其實仔細算下來,這種保障的收益是任何一種投資產品都是無法比擬的。

第一,社保是國家兜底的社會保障制度。

個人繳納社保的目的,就是為了在退休時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目前個人繳納社保,主要是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繳納了醫療保險的人員,個人身份首次參保的,有六個月的等待期,六個月後,如果生病住院,就可以按照規定進行報銷,醫療保險繳費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退休後不再繳納醫療保險而終身享受醫保待遇,無論是養老待遇,還是醫療保障待遇,都是一項長久的待遇保障措施,甚至死亡後還有喪葬補助費、撫慰金等待遇保障。

第二,養老保險和儲蓄投資哪個利息更高?

很多人經常會把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來和投資理財進行比較,其實不比不知道,比了嚇一跳。投資理財我們獲取的是理財收益,目前銀行定期存款利息在3%左右,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為8.31%,這個利率超過銀行存款利率2倍多;同時國家正探索養老基金投資運營,其產生投資的收益也將按照個人賬戶資金的比例,記入個人賬戶。

第三,投資理財與社平工資漲幅水平哪個更高?

如果將繳納養老保險的資金存入銀行進行投資理財,目前各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在3%至5%之間,這個年化收益率的水平,好的情況可與通貨膨脹率抵消,差的低於通貨膨脹率,實際屬於貶值的情況。但是如果繳納了養老保險,我們退休時的養老金是和上年度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緊緊相連的,這表明養老金計發充分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每年社平工資的漲幅水平一般也在8%到10%左右,只要社平工資漲,次年辦理退休人員的楊老金計發水平也會跟著漲。

第四,養老金的增長機制更全面。

投資理財也好,定期儲蓄也好,一般到期了,本息一次性結算,賬戶餘額只能按照利率和收益增長,幾乎沒有其他增長機制。但是養老金的增長機制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增長。一是每年國家要定期調整,到現在已經實現15連漲,最低的漲幅比例也是在5%左右;二是個人賬戶資金領完,養老金還是一分不少照發,每月照常支付;三是死亡後也還有三筆錢可以領。個人賬戶沒有領完的,可一次性支付給繼承人,喪葬費有2000元,撫慰金有15個月的本人養老金;四是醫療保險也是一個比較實惠的因素,退休後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是終身享受醫保待遇的,有時可能一場大病就可以花掉投資理財的所有費用。

總之,如果把個人購買社保當做一種投資,那麼這種投資也是一種穩賺不賠的投資,也是一種最有保障,保障水平最高的投資。


幫兄愛唱歌


個人參加社會保險,毫無疑問是一筆非常划算的投資。

顏開局長期關注和研究我國的養老保險,曾經調閱了QD市的歷史數據,通過嚴密的計算和分析,得出了社會養老保險是性價比最高的保險的結論。

從靜態數據角度,參保人投保繳費通過養老金收回投資,回本時間一般不會超過4~7年。

如果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同時考慮退休養老金逐年增長5%的情況,個人繳費15~20年、領取養老金12~20年,則根據這期間的現金流計算內部收益率期間未6.44~11.96%。

社會養老保險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投資收益率,一方面得益於我國的社會平均工資增長較快,退休基礎養老金跟社平工資掛鉤,也得到了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國家對社保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不低於同期定期存款利率,2016~2018年更是高達8.31%、7.12%和8.29%。

就社會養老保險的這個收益率水平,絕對是碾壓所有的商業養老保險。當然,社保是保基礎,商保是保全面,也不能只從性價比一個角度來比較。但是,一個人在面臨是選社保還是選商保的兩難選擇時,毫無疑問是應該首先選擇社保,除非是個人家裡有礦不差錢,那就另外說了。


顏開文


關於這個問題:

1、社保是基本的社會保險制度,是參保人繳費夠一定的年限後(一般養老保險是15年),在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後,可以按月領取一定金額的退休金,相對而言,保障的功能要多一些。

2、投資是以獲得收益為目的的,而且投資是有風險的。投資有可能獲得收益,也有可能虧損。

3、建議交上社保,然後再看一下有哪些更好的渠道可以投資。



杜爾瑪


看你手裡多少銀子,手裡銀子多的情況下,建議留出繳納社保的錢,其他的在做投資,如果不多的情況下,還是不要投資,最近今年社會大環境不好,怕你雞飛蛋打,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如老老實實繳納社保,找份安穩的職業工作是最保險的。現在大環境讓房地產拖累,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有多餘錢消費,手裡沒有餘糧,如何帶動其他經濟發展,現在國家處於死循環狀態,還是安穩找份工作是最靠譜的,然後繳納社保[耶]


門鈴叮噹


投資和保險都屬於理財的方式,但是買保險當投資,除非你買的是分紅型保險,保障型的保險都是屬於功能性的,社保最大的功能是保障,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他不能產生紅利給你,急用錢的時候也變不了現,如果題主收入允許的話,建議你做分散性投資,社保是最基本保障,可以買,但保障不全面,可以用商業保險做點補充,投資方面看你能承受風險的程度和期望的收益值成正比的,有專業投資經驗的可以股票,甚至期貨,沒那個專業知識和抗風險能力的,可以買點貨幣基金穩定型的做做投資,一定要保留部分現金做應急用哦,就是留部分現金存銀行或者支付寶之類的,方便取現應急用,以上是個人觀點,歡迎加飛聊討論[呲牙]



水果俱樂部


樓主你好,個人繳納社保當做投資怎麼樣呢? 我們可以簡單的把自己繳納社保,理解成為一種普通的投資理財行為。因為繳納社保本身最終的目的就是可以得到相應的回報。所以說這就是我們繳納社保的主要目的。在繳納社保的過程中,那麼根據你自身的一個繳費年限的不同,最終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有所不同的。

所以說我們繳納社保就等同於是一種普通的投資理財行為,只不過這種理財的回報是必須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才可以獲得相應的回報,那麼實際上這樣的一種回報相對來說是比較多的,因為養老金的待遇畢竟是可以領取終身的。因為任何一種投資理財行為都不能夠讓自己獲得一個較高的回報,只有參加社保才可以讓自己的回報大於自己的付出。

所以繳納社保對於個人來說是很有必要的,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選擇正常的去繳納社保。有些年輕人對於繳納社保的意識並不是很強,總覺得社保對於自己來說沒有多大的用處,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那麼當你老去這一天到來的時候,社保待遇就會形成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是可以終身領取養老金的待遇。


社保小達人


老總您好,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確實可以這樣理解,就是說我們在交納社保的過程中,可以把它認作是一種普通的投資行為,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我們在交納社保的過程中,比方說你的累計繳費年限在15年以上,那麼就具備了退休的條件,就可以按月領取到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那麼這個在領取養老金待遇的過程中就相當於是投資回報的過程,所以說你既然能夠有投資,那麼相對應的就可以得到回報,也就是可以領取到養老金的待遇,而且這個養老金的待遇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是可以領取終身的,所以說它的回報有時候,可能會遠遠大於自身所交納的一個年限。

那麼這樣一來,我們是交納社保,絕對是可以按照一種普通性的投資來理解的,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畢竟他是可以得到投資回報的,而且他的回報有時候可能還要大於你的投資本金的待遇,所以說這樣的一種理解方式是沒有問題,但是一個人終身在購買社保是隻能夠購買一份,所以說他的投資是極其有限的。


懂社保


社保是保險不是存錢,划算不是第一要求,最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解決要面臨的問題。

每個人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年老而喪失收入,壽命短的人因為攢錢捨不得花都變成了遺產,壽命長的人人還在錢沒了。基本養老保險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核心是,基本養老保險能不能保障基本的收入直到去世?答案是可以。

有了上面這個前提我們在看社保究竟劃不划算。非常划算,划算到錢都發出去了每年都幾千億補進去,划算到社保基金緊張要進行改革了。

不用看那些事後諸葛亮的計算,他們設想二十年前所有人都有投資渠道穩賺不賠跑贏通貨膨脹,可實際中哪有那麼好的事,不都是一茬又一茬的韭菜被收割。萬一投資失敗老了以後活還是不活


80白水城往事


不同的兩個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